(奇妙的創造)奇特的樹獺
香港 蘇美靈
在眾多的哺乳類動物中,樹獺可以說是最被人誤會和貶低的。棲息在中南美洲雨林樹冠的有三趾和兩趾樹獺。即使你在樹底下向上看,也未必看見牠們,因為牠們身上的毛被寄居在當中的綠藻鋪滿,成為保護色,加上牠們動也不動的倒吊在樹枝上。生物學家在十七世紀初才發現這種獨特的動物。
由於樹獺活動緩慢,整天好像懶洋洋的在樹上吃樹葉,不像其他動物為了覓食或逃避敵人要不停的活動,所以給人的印象是一個一無是處的動物。牠們不像獅子或虎,有勇猛的外表,也不像鹿、松鼠或兔子,活潑可愛,也不像猫或狗,有美麗的皮毛,可作寵物。事實上,樹獺其貌不揚,頭部扁平,好像沒有腦袋,四肢下垂,活像一個布娃娃,毫無氣力。
最不幸的是樹獺的名字,英文是Sloth,即懶惰,使人以為牠們不思進取,無精打彩,對環境或生態系統毫無建樹。
中世紀天主教提出人類七宗罪,包括忿怒、色慾、貪婪、嫉妒、驕傲、貪食和懶惰(sloth)。前六宗屬於(違法罪),是故意犯的,最後一宗屬於疏忽而犯(疏忽罪)。所以樹獺這動物名譽欠佳,以為牠代表罪惡,有了這污名是難以令人改觀的。懶惰不單只沒有體力勞動,沒有積極找工作維生,也指屬靈上不肯付出,沒有長進。英文成語也有 as slow as a sloth,帶有眡意。
科學家近年的研究顯示樹獺對雨林生態系統有所貢獻,由於牠們身體的毛有別於其他動物,是有凹的坑,所以很多生物可以寄居在其中,包括:綠藻、真菌(數百種)和小昆蟲(甲蟲、飛蛾等)。牠們和樹獺有共生關係,除了得到棲息之所,在這個微型生態系統中更可以自給自足。而新陳代謝率極低的樹獺得到好的保護,由於與樹葉顏色相同,使牠們不易被美洲虎或鷹捕捉。此外,牠們每禮拜爬到地面排泄一次,飛蛾的卵可以在其上找到食物,同時此舉也可以將肥料留在樹林的泥土裡,保持生態平衡。
其實樹獺並非懶惰,專家統計不少猿猴類和貓一天睡 16-18小時,但樹獺每天只睡 10 小時。此外,牠們的趾甲也有別於其他動物,因為它的組織除了有角蛋白,也有堅硬的骨頭,所以可以牢牢的倒吊在樹枝上。

事實上,牠們一點都不慢或懶,因為相比之下,牠們「跑」得比蝸牛更快,但比龜更慢。近年樹獺那滑稽的面容反而吸引了不少人以牠作為 T 恤的圖案或玩具的裝飾。
詩一四八 9-10,13:「大山和小山,結果的樹木,和一切香柏樹,野獸和一切牲畜,昆蟲和飛鳥。」「少年人和處女,老年人和孩童,都當讚美耶和華。」
相關(靈修文章):
# TAG
EN English MONDAY MANNA 中國成語 以色列 以色列新聞 你累了嗎 保捷 信仰見證 出埃及記 利未記 創世記 劉國偉 原文解經 國度禾場KHM 天人之聲 天堂 奇妙的創造 妥拉 妥拉人生 家庭 市井心靈 張哈拿牧師 愛情 敬拜 智慧 梁永善牧師 歳首到年終 民數記 清晨妥拉 漫畫事件簿 為以色列代禱 琴與爐 申命記 真理 知識 研經課程 箴言 考門夫人 聖經 荒漠甘泉 見證 週一嗎哪 靈修 靈修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