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November 21, 2024

Vine Media

葡萄樹傳媒

#245 思恩望報

路17:11-19

是路加福音獨特記載的一個神蹟,當中有不少值得我們反省與學習。

主動尋找

是次是在主耶穌最後一次上耶路撒冷半途中所行的事,「經過撒瑪利亞和加利利」(路17:11下),撒瑪利亞是加利利之南,若從加利利到耶路撒冷則必須經過撒瑪利亞,但若由撒瑪利亞到耶路撒冷則無需經過加利利,但這神蹟發生的場景是加利利,故此可見主絕非順路經過這村莊,主是刻意去尋找他們,而且主可能到了猶太邊境才折回,這也反映著一個事實是:神尋找我們,並非我們先尋找神,是神先愛我們,並非我們先愛神,神主動施恩予我們,並非我們先呼求才得恩,「因為你們沒有祈求以先,你們所需用的,你們的父早已知道了。」(太6:8下)。

罪蠶蝕人

痳瘋病者在猶太人眼中被視為罪人,而在他們歷史中,好幾位「名人」也是因犯罪而有痳瘋病,如:米利暗因嫉妒毁謗摩西而患上大痳瘋(民12章)、以利沙之僕人基哈西因為貪心騙財而染上痳瘋(王下5:25-27)、烏西雅王因越權擅自燒香而患上痳瘋(代下26:16-23),因此痳瘋被視為是因犯罪而引致的後果,是視為神不喜悅的記號。

痳瘋病者會被隔離,因與其接近者會被玷污(利13:45-46),故他們不單得不到同情,反被輕視。

同樣,痳瘋往往被視為「罪」的記號是有其因素──因為痳瘋是會傳染的。

罪亦會有很大的感染力,悲哀地「學壞十分鐘,學好百個鐘」。

而罪亦使神、人的關係決裂,只有活在痛苦及沒有盼望的生活中。

罪亦如痳瘋般起初只是小小,但若我們不即時處理,便會很快蔓延,影響不斷擴大。

罪開始時亦是隱藏著,沒有人會明目張膽地宣告犯罪,會儘量掩飾,但始終有一天會被揭發,「他雖是你的配偶,又是你盟約的妻,你卻以詭詐待他。雖然神有靈的餘力能造多人,祂不是單造一人嗎?為何只造一人呢?乃是祂願人得虔誠的後裔。所以當謹守你們的心,誰也不可以詭詐待幼年所娶的妻。耶和華以色列的神說:『休妻的事和以強暴待妻的人都是我所恨惡的!』」(瑪2:14下-16上),這豈不是我們未蒙恩得救前的境況嗎?

在此我們可有留意他們在此可憐的境況中,他們再無分彼此了!猶太人一直輕看撒瑪利亞人,因為他們是猶太人混血產品,且有部份律法敬拜與他們相似,但在困難中,大家再不會分彼此,不再有甚麼比較了!

逼切呼求

「進入一個村子,有十個長大痳瘋的,迎面而來,遠遠的站著,高聲說:『耶穌,夫子,可憐我們吧!』」(路17:12-13)

雖然主親自尋找,但仍需人願意迎見祂,否則主也無奈!因為神是愛,故神不能逼我們。

他們清楚知道自己陷入絕境中,他們聽聞主的事,他們相信現今只有主耶穌才能拯救他們,故他們便迎著主,他們必定是等候了一段時間,但他們卻是「遠遠的站著」,因為知道自己不配,故與主保持一定的距離。今天人便是自己以為自己沒有問題,不肯面對自己,自然會拒絕神的拯救,認為信神是軟弱的事,但其實我們每一個人活在世上,怎能不需要別人幫助,最重要是我們自己仍要努力,神是在我們力有不逮時才給我們扶助,肯面對自己的問題,尋求幫助是勇者與智者表現。

有陣子我真的懼怕我們很多基督徒沒有這種「遠遠站著」的意識,我們犯了不少錯,但我們卻沒有好好認罪,求神赦免,更可以坦然的到主前敬拜,甚至沒有敬虔的敬拜,以為神是可親而忘記神也是可畏,主是慈愛但也是聖潔。

他們「高聲」說:「耶穌,夫子,可憐我們吧!」,「夫子」這字是一個特別的字,可譯作「主人」,他們未得醫治之先,已尊稱耶穌為主,他們這高叫是表示他們的逼切、熱切的渴求,他們的逼切亦使主更樂於拯救他們。

信心行動

「耶穌看見,就對他們說:『你們去把身體給祭司察看。』他們去的時候就潔淨了。」(路17:14)

我們要知道神的作為並非一成不變,祂曾用手去摸一個痳瘋病者使其痊癒(路5:12-14),但是次卻有不同的做法,雖然他們很熱切的呼喊而主即回應他們,但卻沒有告訴他們會否得到痊癒,只是叫他們按律法的定規將身體給祭司察看,「長大痲瘋得潔淨的日子,其例乃是這樣:要帶他去見祭司。」(利14:2)。(詳見利未記14:1-20當中包括如何檢驗,如何剃去毛髮,行潔淨禮,怎樣行潔淨禮及獻祭)

他們那時仍未得痊癒而去給祭司看,那會否出問題?會否被祭司定為有罪?但他們要用信心踏上這康復之途。

今天我們活在世上,有哪一刻不是用信心活著呢?

神往往要我們順服於祂的指引中,祂不會給我們看到整幅圖畫,往往只揭示一部份,其餘的則是我們行一步便了解多一些,若我們因為甚麼也沒有看到,或所看到的並非我們預計般那樣多便裹足不前,這只會使我們經歷不到「神蹟」!當十個病者遵行主的指令時,便得著所求的恩典,因為他們的順服他們得到醫治,因他們信心的行動使他們可以經歷神更多。今天我們亦需要有信心的行動才能經歷更多。

在此我們看到律法──只能證實一個已得潔淨的人為潔淨,但卻不能使一個痳瘋病者得潔淨,但耶穌卻可以。同樣律法只可以定那人有罪、那人為義,但卻不能使人成義。但聖潔的主不單使人知罪,更可幫助人離罪。

施恩望報

「內中有一個見自己已經好了,就回來大聲歸榮耀與神,又俯伏在耶穌腳前感謝祂;這人是撒瑪利亞人。耶穌說:『潔淨了的不是十個人嗎?那九個在哪裡呢?除了這外族人,再沒有別人回來歸榮耀與神嗎?』」(路17:15-18)

十個被治好的人只有一個回到主面前,向主發出感謝的回應,主驚訝地問:「那九個在哪裡呢?」(路17:18),這反映著主希望十個人均能回來向祂獻上感謝,可惜有九個人使主失望,主這樣的心態是否不對?我們豈不是常被教導「施恩莫望報」?但主希望那九個被治好的猶太痳瘋病者回來,豈不是施恩望報嗎?

我們幫助一個人並不是希望有甚麼大的回報,正如協助一個人,日後他飛黃騰達,我們不必他給回我們一大筆錢,但基本的回應、應有的致謝我們卻不會不接受。

我們的神是希望我們懂得怎樣向祂獻上感謝,如:詩79:13,105:1。

思恩望報

那回來多謝主的被治癒者竟是一個撒瑪利亞人,那位被人輕視的人卻最懂得回應神的愛。那位感恩的撒瑪利亞人沒有很高的屬靈知識,但在敬拜事奉上卻超越其他人。他是經過一段時間才找到耶穌,他並非到當初見主的原處見主,因主已離開,祂或許已到耶路撒冷。他思想神的恩典,經歷神的大愛,驅使他怎也要找到主向祂獻上感謝。他的感謝也非單說一聲「多謝」那麼簡單,乃要付代價,他的態度是那麼誠懇,俯伏在耶穌腳前,而且是大聲歸榮耀與神,這「大聲」是首尾呼應,這真的值得我們學效。我們亦看到一個人其罪除去,隔膜會除去,距離會拉近,主的拯救便是將罪間斷的牆垣除去(弗2:14-15)──冤仇。

主很傷痛的發出這問題,主的醫治絕不是為了高舉自己。主不是問:「再沒有別人回來歸榮耀與我嗎?」而是問:「再沒有別人回來歸榮耀與神麼?」主的工作絕不是為了別人的稱譽,但人不將該得的歸回神而使神失望。

很多時我們在需要向神求憐憫、求幫助時是何等的逼切、謙卑、誠懇,但當我們蒙了恩典、得到幫助後,那種逼切的態度已大減,甚至蕩然無存,今天我們會否如那九個被治好的猶太痳瘋病者呢?

那九個人一定會依足規矩,依足指引給祭司察看,他們一定完成律法的要求,否則他們不能再融入社會中,但他們卻忘了得醫治的源頭是主,他們竟連一聲多謝也沒有,或因找不到主便放棄!

那九個猶太人──熟悉律法的人──在律法上是已做好了!相信他們亦按律法指引,獻祭品予神,在「律法」上沒有定規他們一定要回來多謝主,故表面是沒有問題,但按情應否如此。試想想你努力工作,公司按足規定給你月薪,但在年終卻在沒有規定下給你一些花紅作獎勵,你的感受又如何?

恩上加恩

「就對那人說:『起來,走吧!你的信救了你了。』」(路17:19)。

這得救一定不是指他的身體得潔淨,乃是指出他的靈魂也得到拯救,這感恩的行動叫他得到更大的恩典──恩上加恩,這也是那沒有回來感恩的其餘被治癒者所缺乏的。

一個經歷神恩典、思想神恩典、數算神恩典再將之化成行動的人一定會更深經歷神的恩更多,得到更大的祝福。因此我們要作一個感恩的人,絕不可忘恩負義。

那九個人身體是得到醫治,卻沒有回來道謝,或許害怕祭司們的不滿、高興地與家人團聚、做自己久未作的事,但因此心靈裡的罪擔仍未得到解決。可悲的是今天不少人是重蹈這九個忘恩的人的覆轍,結果他們不能得到真正的「痊癒」。

更可悲的是每人都認為自己有應有的權利,他們想得到幫助是應該的。很多時我們覺得神是負債人,人是債權人。人可以向神索取自己應得的。請緊記別人或許會欠我們,或者我們可從人身上得自己的權利,但我們向神卻絕對沒有,我們向神永遠是一個永久的破產者,而神卻是一個永遠得不回應有的債權人。

實際回應

尊神敬拜──嘴唇的祭:「我們應當靠著耶穌,常常以頌讚為祭獻給神,這就是那承認主名之人嘴唇的果子。」(來13:15),我們可有醒悟,崇拜是向神獻上感謝,是向神歸予祂應有的尊崇,故此我們絕不應輕忽敬拜 言語見證──「耶和華啊,因此我要在外邦中稱謝祢,歌頌祢的名。」(詩18:49),「我在大會中要稱謝祢,在眾民中要讚美祢。」(詩35:18),我們應在未信的親朋、信主的肢體中分享見證神的作為,將榮耀歸給神。 甘心的祭──利未記三章當我們感恩時便應奉獻予神,這是最實質的獻上。舊約五祭中,燔祭、贖罪祭是必然獻上,感恩祭是自願的,十分一奉獻是必然的,但額外感恩,則會更多的獻上。感恩回報是在規例以外再加上,感恩絕不能以規例作規範。 捐輸的祭──「只是不可忘記行善和捐輸的事;因為這樣的祭,是神所喜悅的。」(來13:16) 樂於事奉──「所以我們既得了不能震動的國,就當感恩,照神所喜悅的,用虔誠、敬畏的心事奉神。」(來12:28)

願我們能作一個知恩受恩而能作出適當回報的人。




歡迎肢體對牧者宣講作出回應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