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pril 2, 2025

Vine Media

葡萄樹傳媒

市井心靈:大衛與帕鐵(第 236 期)

3:12 押尼珥打發人去見大衛,替他說:「這國歸誰呢?」又說:「你與我立約,我必幫助你,使以色列人都歸服你。」 13 大衛說:「好!我與你立約。但有一件,你來見我面的時候,若不將掃羅的女兒米甲帶來,必不得見我的面。」 14 大衛就打發人去見掃羅的兒子伊施波設,說:「你要將我的妻米甲歸還我;她是我從前用一百非利士人的陽皮所聘定的。」 15 伊施波設就打發人去,將米甲從拉億的兒子、她丈夫帕鐵那裏接回來。 16 米甲的丈夫跟着她,一面走一面哭,直跟到巴戶琳。押尼珥說:「你回去吧!」帕鐵就回去了。 (撒母耳記下3章12-16節)

在「大衛家日見強盛,掃羅家日見衰弱。」(撒下3:1)的情況下,掃羅兒子伊施波設因為質詢他的元帥押尼珥,「你為甚麼與我父的妃嬪同房呢?」 引發押尼珥的不滿,也很可能對眼前此消彼長的政治情勢之判斷,押尼珥挾軍權向大衛送秋波:「你與我立約,我必幫助你,使以色列人都歸服你。」大衛就在這大好形勢下,分別向押尼珥及伊施波設要求,要得回他的妻子米甲。

確實形勢比人強,伊施波設完全沒有討價還價的選擇餘地,而且大衛的要求並非不合理,大衛重提往事:「她是我從前用一百非利士人的陽皮所聘定的。」 從政治現實出發,加上大衛的請求,也確實情理兼備,伊施波設只好把親妹米甲,從她的第二任丈夫帕鐵懷中,送回給大衛。

那已經是多年前的往事。米甲因為愛大衛,冒著與父親掃羅王衝突的風險,乘夜安排大衛逃走,避過掃羅所施毒手,而後來掃羅將米甲許配給帕鐵的背景,作者並沒有詳細交代是什麼緣由,讀者可以猜想,那可能是作為父親的掃羅王,要為女兒的幸福着想,而掃羅王可以透過米甲的再婚,表達了強烈的政治訊號,就是要把大衛摒除於王室行列。

敘事者也沒有交代,米甲第二任丈夫帕鐵的背景,但作者對這個看來是小腳色的男士,給予相當尊重和肯定,作者交代了他來自那一家族,在上述短短兩節經文中,兩次肯定他的身份是「米甲的丈夫」。

也許最大的張力在於帕鐵送別愛妻的一幕。他跟在米甲的背後,一面走一面哭,直跟到必須分手的終站,無奈接受押尼珥的指示「你回去吧!」,帕鐵就不能再跟下去了。帕鐵的眼淚與大衛在事件中,再次藉著這段婚姻進行政治角力,形成強烈對比,讀者的心給帕鐵的眼淚溶化,卻很難同意大衛把妻子接回來是基於愛情。有時真的想問問大衛,要是他不走這一著,對他的勝算會有多大影響?

故事的主角不在帕鐵身上,作者也沒有交代他往後的人生旅程,也許有些讀者會對他有深刻的印象,但畢竟只是在鏡頭前短瞬走過,看來記得他的人不多。人間實景往往如此,那些在格鬥過程中的輸家,人生旅途中被打壓卻沒有還手之力的人,彷彿是沒有臉孔的人,沒有太多人會關心他們的故事,他們都身處舞台不顯眼的角落,甚至只是情節和佈景的一部分。

帕鐵的眼淚表達被逼與愛妻分離的痛苦,也是對強權者的控訴,他選擇公開他的眼淚,以流淚的身體跟在妻子的後面,不管他要控訴的是掃羅、大衛、伊施波設,或者押尼珥,他把名聲和安危都豁出去,直到不准再跟的地方,才無奈離開舞台。另一邊廂,大衛成功地挽回了自己的尊嚴,也向南北兩地人民表明,他已從掃羅家奪回他的妻子,亦是當今如日正中的新統治者,在政治上,他打了一場漂亮勝仗,卻平白為自己往後的人生添上苦毒。

親愛的弟兄姊妹,帕鐵的眼淚仍在往希伯崙的路上淌流,你可曾在有若格鬥場的職場市井中,見過那落寞的眼神,還有淌流的眼淚,然後用手扶那人一把,給他一杯涼水,告訴他也是一個有名字、有身份的人?

香港工商基督徒協會
總幹事
劉國偉

市井心靈默想

大衛成功地挽回了自己的尊嚴,也向南北兩地人民表明,他已從掃羅家奪回他的妻子,亦是當今如日正中的新統治者,在政治上,他打了一場漂亮勝仗,卻平白為自己往後的人生添上苦毒。

經文默想及祈禱……

米甲的丈夫跟着她,一面走一面哭,直跟到巴戶琳。押尼珥說:「你回去吧!」帕鐵就回去了。 (撒下3:16)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