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慈母多建兒
慈母多建兒
撒上一章
很多人很想做「名門之後」、系出名門,得享其成令人羨慕,但他們其實同樣承受著沉重的壓力,而且很多不一定虎父無犬子,很多時一代不如一代、一蟹不如一蟹,因為他們本身的質素及有其責任承擔。
但同樣有很多父母卻想成為「名門之父」或「名門之母」,他們希望其兒女能出人頭地,這便能「揚名聲顯父母」,若兒女成為偉人、英雄他們也有榮耀,同樣,除了其兒女本身的努力外,父母的愛護、教導,更重要是其生命對他們下一代有很大的影響。
聖經中有一位偉大的人物,他是以色列首位及第二位君王的膏立者、他是最後一位士師──王未登基前由他治理國家、他是開國功臣、歷史交义點的重要人物、他被神重用,他是──撒母耳。當然撒母耳除了他本身的努力外,另一個重要因素乃因他有一位很好、很好的母親──哈拿──深深影響著他。我們藉母親節看看哈拿有甚麼值得我們每一位母親──也包括父親──學習的地方。
不畏艱辛、忠心敬拜(撒上1:1-3)
「以法蓮山地的拉瑪‧瑣非有一個以法蓮人,名叫以利加拿,是蘇弗的玄孫,託戶的曾孫,以利戶的孫子,耶羅罕的兒子。他有兩個妻:一名哈拿,一名毗尼拿。毗尼拿有兒女,哈拿沒有兒女。這人每年從本城上到示羅,敬拜祭祀萬軍之耶和華;在那裡有以利的兩個兒子何弗尼、非尼哈當耶和華的祭司。」(撒上1:1-3)
那時是士師時代,道德生活非常腐敗、宗教生活混亂(詳情可參《士師記》十七至廿一章),不單如此,服侍神的祭司竟然輕視神──隨便搶奪子民獻予神之祭物,更與婦人苟合,因此很多、很多人已對神、對事奉者失去信心而不再敬拜神。但以利加拿及哈拿仍忠心的敬拜神,他們住示羅──位於伯利恆城以北一萬六千米土地,他們要行一段頗艱辛的路才可以到達。然而他們可以有很多藉口不去敬拜──路遙、辛苦、神無所不在,何需到那麼遠敬拜。更重要是大祭司以利的兩個兒子──未來宗教領袖──惡行超彰、神人共憤,怎值得他們去敬拜神。縱使這些「藉口」真的言之成理,但他們仍沒有放棄敬拜神。
討神喜悅其中一個方法是──敬拜神,可惜、今天不少基督徒──特別生命幼弱的基督徒──在非因工作情況下而不出席敬拜,他們的藉口是疲累、不熟人、無歸屬感、講道悶、甚至不滿某肢體、牧者,故此不出席崇拜。或許所言非虛,但敬拜是向著神,怎可以輕忽敬拜而缺席。
若父母均是愛主的夫婦、熱切追求,神怎會不祝福他們及其後代?「但耶和華的慈愛歸於敬畏祂的人,從亙古到永遠;祂的公義也歸於子子孫孫-就是那些遵守祂的約、記念祂的訓詞而遵行的人。」(詩103:17-18)。而且他們那份鍥而不捨、堅毅不屈、熱熾追求是深深正面影響著下一代。願意我們為父母者反省自己的敬拜生活如何!
非單求子、更求神愛
「哈拿沒有兒女」,結婚多年若膝下猶虛是感到孤單,哈拿的丈夫非常愛哈拿,並沒有因為哈拿沒有生育而輕看她,雖然他有其妾毗尼拿且已有其孩子,但以利加拿仍愛哈拿過於毗尼拿,這是很少有的現象。多妻在當時的律法下是容許的(申21:15-17),但卻絕不是神當初造人的原意:「雖然神有靈的餘力能造多人,祂不是單造一人麼?為何只造一人呢?乃是祂願人得虔誠的後裔。所以當謹守你們的心,誰也不可以詭詐待幼年所娶的妻。」(瑪2:15)。多妻常引來不少的紛爭,這是不少歷史或現今的個案可以証實的,難道以利加拿不知道列祖亞伯拉罕、雅各在多妻下活得很痛苦、煩惱嗎?但他可有吸取教訓?當然以利加拿想有孩子才娶毗尼拿,這也反映出以利加拿也相信哈拿是沒有機會生育了。雖然前車可鑑,但人仍常常會重蹈覆轍,這真是悲哀,這也顯出人的愚昧。
每年上聖殿時以利加拿也將雙份的祭肉分給哈拿,因此為妾的毗尼拿更不滿便越用說話激哈拿,哈拿有正常的反應──難過、哭泣,甚至沒心情吃飯,他丈夫也束手無策擺平兩個妻子的惡劣關係,只有好言相勸哈拿,「她丈夫以利加拿對她說:『哈拿啊,你為何哭泣,不吃飯,心裡愁悶呢?有我不比十個兒子還好嗎?』」(撒上1:8),這便是多妻的煩惱了!哈拿雖然得丈夫寵愛但仍覺不足,為甚麼呢?她不是要有孩子陪伴她,及後我們看到當她有了撒母耳卻將他獻給神,她日後不會常見到他,那為甚麼她定要一個孩子呢?
願來昔日的婦女若不懷孕、沒有孩子是一件很羞恥的事,因這被視為神不祝福她,甚至是被神放棄。事實這是當時的人的思維,「毗尼拿見耶和華不使哈拿生育,就作她的對頭,大大激動她,要使她生氣。」(撒上1:6),毗尼拿嘲弄她,意思是「縱使丈夫愛你又如何,可惜神不愛你、不幫助你,故此你不能生育!」這正是哈拿苦惱、受傷的原因。
人往往很主觀,有陣子只看一面而忽略了整體,若哈拿能說服自己,縱使自己不能生育但仍有丈夫的愛護,甚至愛得比毗尼拿更深,難道這不是恩典與祝福嗎?若這樣想她便能感恩。一個人落在困境中,如果感受不到愛便很容易沮喪、灰心,情緒便會低落,人在低谷便越自我中心,很難走出低谷。
她冀望得一個兒子其實背後想証明神是否愛她、顧念她、在乎她,得到一個兒子便証明神是愛她、眷顧她。愛是醫治傷痛最好的藥,一個人若失去所擁有的,但仍感受到有愛的支援他便能撐下去。
不理挑剔、伸冤在主(撒上1:10)
「哈拿心裡愁苦,就痛痛哭泣,祈禱耶和華」(撒上1:10)
哈拿雖然被丈夫所愛,但卻被其妾常常挑戰、激動她,使她難受,「人爭一口氣、佛爭一爐香」,那啖氣真叫人難以下嚥,但哈拿卻有一份美好的德性──「忍耐」。
潑婦罵街只會使事情惡化,自己不會得益反使愛自己的丈夫難受,哈拿不向丈夫投訴,縱使苦大仇深仍不與敵人爭鬧。她只將問題帶到神面前,向神傾訴,「哈拿心裡愁苦,就痛痛哭泣,祈禱耶和華」(撒上1:10),她專心仰望神,向神伸寃、向神求,使其恥辱可除。
今天我們很多時會遇到很多不公平的對待,惡意的挑剔,更甚的或許這些是來自我們的家人,但我們卻失去如哈拿的美德,因此不少倫常慘劇發生,我們需如哈拿般學習仰望神、向神伸冤、投靠神,這看似懦弱但卻是真正的強者。
苦難會使人質疑神、離開神。但同樣苦難可以催人到神面前,神亦樂於垂聽人苦情傾訴,如:夏甲「你如今懷孕要生一個兒子,可以給他起名叫以實瑪利(就是神聽見的意思),因為耶和華聽見了你的苦情。」(創16:11)、「辱罵傷破了我的心,我又滿了憂愁。我指望有人體恤,卻沒有一個;我指望有人安慰,卻找不著一個……因為耶和華聽了窮乏人,不藐視被囚的人。」(詩69:20, 33)。
不再保留、恆切禱告(撒上1:10-12)
「哈拿心裡愁苦,就痛痛哭泣,祈禱耶和華,許願說:『萬軍之耶和華啊,祢若垂顧婢女的苦情,眷念不忘婢女,賜我一個兒子,我必使他終身歸與耶和華,不用剃頭刀剃他的頭。』哈拿在耶和華面前不住地祈禱,以利定睛看他的嘴。」(撒上1:10-12)
哈拿的禱告很值得我們學習。她用感情、熱熾的心向神傾訴。哈拿的禱告簡潔扼要、情詞逼切、不求優美修辭、悅耳動聽,而是目標明確──「賜我一個兒子」。禱告不單求更是傾訴,像向朋友分享苦情,傾心吐意是最佳的禱告。
今天我們的禱告生活如何?往往我們只是交差式,好像逼於無奈下講幾句,沒有真正與神分享內心感受,這又怎能討神喜悅呢?
若我們兒女的一些生活、態度出問題,怎樣面對呢?教導、指正、責罵但仍沒有絲毫改變,那麼你會否到神面前,情詞迫切的禱告,傾訴呢!
而且哈拿的禱告不是一次過乃是恆久,「哈拿在耶和華面前不住地祈禱」(撒上1:12上),這是每位母親或基督徒該學習的。
含冤辯白、柔和回答(撒上1:12-16)
「哈拿在耶和華面前不住地祈禱,以利定睛看他的嘴。(原來哈拿心中默禱,只動嘴唇,不出聲音,因此以利以為他喝醉了。)以利對他說:『你要醉到幾時呢?你不應該喝酒。』哈拿回答說:『主啊,不是這樣。我是心裡愁苦的婦人,清酒濃酒都沒有喝,但在耶和華面前傾心吐意。不要將婢女看作不正經的女子。我因被人激動,愁苦太多,所以祈求到如今。』」(撒上1:12-16)
哈拿在禱告但卻被以利誤會她是醉酒。這只會使她苦上加苦。被人誤會是一件悲慘的事,而誤會者若是德高望重的屬靈長者,那麼更易將我們的信心打碎、使自己更激動,拂袖而去甚至不再相見。但哈拿卻非如此,她仍尊重以利、不會責怪他沒體諒、沒有好的洞察力、沒有好的輔導、沒有好的牧養。她柔和回答、好好的解釋、辯白:「哈拿回答說:『主啊,不是這樣。我是心裡愁苦的婦人,清酒濃酒都沒有喝,但在耶和華面前傾心吐意。不要將婢女看作不正經的女子。我因被人激動,愁苦太多,所以祈求到如今。』」(撒上1:15-16),結果能得以澄清。
今天我們遇到類似的事,會怎樣去回應呢?女性最強的武器不單是眼淚乃是溫柔。願我們各人均能有此美好的德性!
不看環境、信心依靠(撒上1:17-18)
「以利說:『你可以平平安安的回去。願以色列的神允准你向祂所求的!』哈拿說:『願婢女在你眼前蒙恩。』於是婦人走去吃飯,面上再不帶愁容了。」(撒上1:17-18)
以利及後清楚知道哈拿是禱告,他沒有因自己地位崇高、經驗豐富而不肯認錯,他還給哈拿祝福與應許。
哈拿順服屬靈長者、神的僕人的勸慰。她對神有信心,縱使她不是即時懷孕,縱使她的敵人不是即時閉口不言,不再用言語攻擊她;縱使外在環境沒有絲毫改變但她的內心改變了,她將目光轉向神的應許上。信心是接受那些未發生但卻肯定會發生的事上。
哈拿改變了,之前「她哭泣不吃飯」(撒上1:7下),現今「於是婦人走去吃飯,面上再不帶愁容了。」(撒上1:18下),這成了一個強烈的對比。
哈拿向神禱告,求神憐憫,她成了一位「主動去作被動者」,我們相信神,祂是愛,祂會眷顧我們,按其時間、美意作出最好的安排,我們要主動尋求神,但又要被動地在某些時段內甚麼也不作,放手予神,讓主的恩典臨到我們身上,我們要學習等候。昔日亞伯拉罕得到神的應許卻缺乏等候而娶夏甲,結果禍及不少人直到今天。因此我們要學習放手,主動地讓自己成為一個被動者。
哈拿主動地、認真地、用心禱告,當她得到以利的祝福後,她便釋然、安心回家,成為一個被動者,等候神的愛、憐憫、澆灌在她身上。今天我們要向哈拿學習,很多時我們會主動但被動卻不足,缺乏等候、被動下而失敗。
我們心中可能有一疑問:神為甚麼不早些給哈拿一個兒子,要她如此求才給予呢?事實我們對某一些人好,特別是父母對兒女好但他們不一定知道或感受到,甚至以為是理所當然,正如毗尼拿沒有求兒女卻有,但她經驗不到神的祝福,不知感恩,以為理所當然,便以此自傲、輕視哈拿;相反,哈拿藉此經歷到神在乎她,她懂得感恩,故她更在乎神。作父母的很清楚這道理,有陣子我們縱使預備了東西給孩子,也要他學習求才給他,甚至要求一段時間才給予,這樣他才會珍惜,太易得到的我們往往會不珍惜呢!
今天我們可有這樣樂於順服神的應許教導,有信心──向神的信心──以致我們的生命可以改變。同樣,我們可有實際的行動配合表達我們的信心。
對神尊重、信守承諾(撒上1:11, 22-28)
我們要知道哈拿求子並非單是血氣之爭、要向毗尼拿顯顯顏色,乃是她看重神的愛及應許,「女人的後裔要傷你的頭、你要傷他的腳跟。」(創3:15下),她希望自己的孩子應驗這應許。
她願意將自己的兒子奉獻給神。她在禱告中求子時已清楚承諾將孩子獻予神,「萬軍之耶和華啊,祢若垂顧婢女的苦情,眷念不忘婢女,賜我一個兒子,我必使他終身歸與耶和華,不用剃頭刀剃他的頭。」(撒上1:11),但當她有了撒母耳後,要將他奉獻並不容易──因為他不會留在她身邊,有哪一位母親不愛自己的孩子──特別是獨生子,有哪一位母親不想自己的孩子常伴左右──縱使他已成長亦希望如此呢!
撒母耳剛斷奶、剛懂得行走、剛牙牙學語,可以與人溝通,這正是最好玩的時候,委實有不少原因可以推遲及推辭送他到以利那裡,哈拿縱使沒有讀過幼兒心理但也會知道一個三歲的孩子與一個八十多歲的陌生老人同住,那孩子會得不到好的照顧,甚至孩子有被遺棄的感受,這對孩子的成長一定有問題,性格定會有缺憾,沒有安全感,而且以利不懂照顧這幼兒,他連自己的兩個兒子也教不好,又怎可以好好教撒母耳……
哈拿沒有因為愛撒母耳而忘記在神面前那承諾。她愛自己的骨肉,但更愛救贖她的主,她看重自己的兒子但更看重賜她兒子的神;重視自己的後裔但她更重視神的國度與自己的承諾;因此她便將年幼的撒母耳送往示羅去「既斷了奶,就把孩子帶上示羅,到了耶和華的殿」(撒上1:24上)、「『我祈求為要得這孩子;耶和華已將我所求的賜給我了。所以,我將這孩子歸與耶和華,使他終身歸與耶和華。』於是在那裡敬拜耶和華。」(撒上1:27-28)。
「你向耶和華-你的神許願,償還不可遲延;因為耶和華-你的神必定向你追討,你不償還就有罪。你若不許願,倒無罪。你嘴裡所出的,就是你口中應許甘心所獻的,要照你向耶和華-你神所許的願謹守遵行。」(申23:21-23),神不會迫我們許下甚麼諾言,但當我們許下承諾便必需要遵行實踐,否則這是對神的不敬、侮慢神、輕視祂。那樣我們又怎能討神喜悅,怎能得到祂的祝福呢!
今天若我們能作一個信守承諾的人,我們這樣的生命定能給他們有好的影響力。再者該反思我們會否看重自己的兒女過於神,兒女是神賜予我們的禮物,但他們會否成為我們生命的焦點而偏離神,甚至因他們的緣故而影響我們的靈修、事奉生活。我們會否重人輕神。
「愛父母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愛兒女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不背著他的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門徒。」(太10:37-38)
慈母建兒、非失乃得(撒上1:21)
哈拿每年才有一次見到自己的孩子,「那時,撒母耳還是孩子,穿著細麻布的以弗得,侍立在耶和華面前。他母親每年為他作一件小外袍,同著丈夫上來獻年祭的時候帶來給他。」(撒上2:18-19),小小的行動卻顯出她慈母的愛。愛是要有行動,但愛又不能完全量化;反之,或許一次、兩次的恩惠卻使我們銘記在心。
同樣她沒有忽略對神的呈獻,她到神面前同樣有獻祭。她不單獻上自己的兒子,更獻上財物,我們今天不要以為已事奉神便可以取代金錢的奉獻。
但哈拿獻上撒母耳並沒有損失,她雖然表面好像失去了撒母耳,但神卻為她加增多五個孩子,「耶和華眷顧哈拿,她就懷孕生了三個兒子,兩個女兒。」(撒上2:21上),因此,我們為神擺上絕非損失乃是祝福──施比受更為有福。神親自的宣告「因為尊重我的,我必重看他;藐視我的,他必被輕視。」(撒上2:30下)。
「若有人愛神,這人乃是神所知道的。」(林前8:3)。
因哈拿的生命、對神的愛、尊重神、用生命去教導自己的孩子,這促使撒母耳成為民族領袖其中一個重要因素。願意今天每一位父母均能像哈拿般有美麗的生命,去影響週遭的人及自己的兒女。
歡迎肢體對牧者宣講作出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