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ne 17, 2025

Vine Media

葡萄樹傳媒

市井心靈:破堤的上主(第 248 期)

5:17 非利士人聽見人膏大衛作以色列王,非利士眾人就上來尋索大衛;大衛聽見,就下到保障。 18 非利士人來了,布散在利乏音谷。 19 大衛求問耶和華說:「我可以上去攻打非利士人嗎?你將他們交在我手裏嗎?」耶和華說:「你可以上去,我必將非利士人交在你手裏。」 20 大衛來到巴力‧毗拉心,在那裏擊殺非利士人,說:「耶和華在我面前沖破敵人,如同水沖去一般。」因此稱那地方為巴力‧毗拉心。 21 非利士人將偶像撇在那裏,大衛和跟隨他的人拿去了。 (撒母耳記下5章17-21節)

以色列國力日益穩固,大衛甚至連耶路撒冷也奪取了,看在宿敵非利士人眼中,這並不符合他們的利益,尤其是大衛在流落江湖的日子,曾經投靠非利士城邦,投身亞吉王麾下,亞吉王甚至一度以為,大衛會永久服侍他!誰知如今大衛真的成為一國之君,並且因為以色列人與非利士人的長期敵對關係,大衛就成為非利士人的公敵。

敘事者告訴我們,非利士人因為知道大衛真的作了以色列王,就從沿海地區,向著較高海拔的地區來尋索大衛;非利士人這次軍事行動,帶有強烈的政治訊息,看來非常針對大衛,而且動用了不少軍力,原文「非利士眾人」可以引伸為「全部非利士人」,明顯指向包括非利士五大城邦的聯合大軍。

大衛聽見這消息,就下營寨去(呂振中譯本),是指位於耶路撒冷南面的軍事要塞和設施,正準備迎向敵軍。那時非利士人來了,在利乏音山谷中四散侵掠(呂振中譯本)。利乏音谷的北端,距離耶路撒冷西南5公里,可算是深入以色列的一次特別軍事行動。

敵軍臨近,而且四散侵掠,看來難免一戰,然而大衛並沒有認為開戰是「理所當然」,就匆匆上馬。大衛求問耶和華:「我可以上去攻打非利士人嗎?你將他們交在我手裏嗎?」大衛除了求取上帝批准作戰,也求問戰爭的結果。上主回答:「你可以上去,我必將非利士人交在你手裏。」

大衛雖然「日見強盛」(撒下5:10),但他並沒有躊躇滿志,自以為可憑着自己的經驗和實力去作出決定,面對一場不可能不打的戰爭,大衛卻首先「求問耶和華」。他不單流落江湖的時候求問神,如今在君王寶座上也繼續尋求上主,亦算難能可貴。我們常常在困難無助的時候,學習向上帝求助,但當我們畧有一點成就,甚至非常成功的時候,就開始倚靠自己,或者相信自己已經找到成功的方程式,就不再求問上帝。

果然大衛擊殺非利士人,並說:「耶和華在我面前沖破敵人,如同水沖去一般。」因此那地方用當地語言被稱為巴力‧毗拉心。呂振中譯本如此翻譯:「如同水沖破了堤岸一般。」巴力‧毗拉心可以譯作「沖破之主」,這地靠近利乏音谷的西南面,換言之,大衛從較北的位置,向南擊殺非利士人,若果用今天的航拍技術,大抵拍攝到大衛的軍隊,如洪水一樣衝破非利士人的陣營,有若洪水決堤一般,以猛烈勢態向西南邊衝擊過去。

非利士人狼狽敗走,匆忙之間將偶像撇在谷中,大衛和跟隨他的人就拿去了。這裏「偶像」一詞採用複數,反映非利士人隨軍攜帶他們眾多神像,以保佑他們獲勝;大衛把這些偶像拿走,除了是勝利之宣示以外,也可以防止這些外邦偶像,落流民間,反成為以色列人的信仰網羅;所以大衛吩咐人,把這些神像燒毁。(代上14:12)

弟兄姊妹,魔鬼歷世歷代以來,採用的慣常伎倆,不外乎將人生的眾多偶像──勢力、才能、人事靠山、錢財、名聲、學問、權力、社會地位、宗教神明……,散佈在我們的人生戰場中,也在我們身處的職場、市井周圍,引誘我們去追求、膜拜它們,沖淡我們對上帝的忠心,甚至要奪去上主在我們心中的寶座。

親愛的弟兄姊妹,聖經明明如此說:「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靈方能成事。」(亞4:6下)我們靠什麼在人生市井中打拼?

香港工商基督徒協會
總幹事
劉國偉

市井心靈默想

我們常常在困難無助的時候,學習向上帝求助,但當我們畧有一點成就,甚至非常成功的時候,就開始倚靠自己,或者相信自己已經找到成功的方程式,就不再求問上帝。

經文默想及祈禱……

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靈方能成事。(亞4:6下)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