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December 21, 2024

Vine Media

葡萄樹傳媒

市井心靈:山寨(第 199 期)

22:1 大衛就離開那裏,逃到亞杜蘭洞。他的弟兄和他父親的全家聽見了,就都下到他那裏。2 凡受窘迫的、欠債的、心裏苦惱的都聚集到大衛那裏;大衛就作他們的頭目,跟隨他的約有四百人。 3 大衛從那裏往摩押的米斯巴去,對摩押王說:「求你容我父母搬來,住在你們這裏,等我知道上帝要為我怎樣行。」 4 大衛領他父母到摩押王面前。大衛住山寨多少日子,他父母也住摩押王那裏多少日子。(撒母耳記上 22 章 1-4 節)

大衛在毫無準備之下,匆忙投奔迦特王亞吉,弄至身陷險境,最終以詭計脫身,就從非利士人境地,逃回以色列地『亞杜蘭洞』(又可譯『亞杜蘭山寨』)。亞杜蘭洞位於希伯崙西北約16 公里,伯示麥南方約 11 公里,相對掃羅居住的基比亞而言,亞杜蘭洞可說是偏遠邊境,在當時來說亦沒有什麼經濟價值,亞杜蘭洞所在的以拉谷南側山區,有很多天然的石灰岩山洞可容人藏身。山區洞穴乃易守難攻之場景,大衛以此棲身,可算是一個明智之選。看來大衛已經從胡亂驚恐之中,重拾智慧。

敘事者刻意告訴我們,大衛的弟兄和他父親的全家,聽見了大衛藏身亞杜蘭洞,就都下到他那裏。作者以文學側寫的方式,將大衛與家人的關係,插入大衛流亡生活的事蹟之中。從另一個角度看,大衛已經不再是當年的牧羊少年,而是已經成家立室的一位成年男子,是家人可以投以信心一票的人物。掃羅既然做出屠殺祭司和祭司家屬的瘋狂行徑,若要採用以大衛家人來脅逼大衛的手段,就絕對不會叫人感到驚訝。所以,大衛家人趁掃羅還沒有動手之前,都投奔大衛陣營,亦屬正常的想法。

說到大衛的陣營,作者以非常戲劇化的手法,來形容大衛的個人魅力和領導才能。作者告訴我們,凡受窘迫的、欠債的、心裏苦惱的都聚集到大衛那裏。任何時代,都總會有受窘迫的、欠債的、心裏苦惱的人們,他們在生活不同層面,苦苦掙扎,相信有不少人渴望可以跟從一位明白他們,他們又可以投放信心的領袖人物。作者強調並非大衛四處招募跟隨者,反倒是他們主動跟從大衛。由此可見,大衛在民間享有聲望(撒上 18:6-7; 18:16) ,確實所言非虛,大衛就作他們的領袖,而跟隨大衛的約有四百人。

按道理,這一群尋找生活方向和人生出路的朋友,他們聚在一起,難免給人有點「烏合之眾」的感覺,要領導這群人物,固然難度甚高,更不要忘記大衛正在亡命天涯,在普通人眼中他正是自身難保,又怎麼可能讓數以百計的人糊口?作為這忽然組合的頭目,難道真的可以有一番作為?

大衛經歷苦難,對他的磨練和成長,確實有深切的意義。在苦難中所引發的潰散和凝聚力,可以各走極端,而大衛就選擇在亞杜蘭山寨重整旗鼓,沒有向苦難低頭,而且處變不驚,我們甚至可以說,亞杜蘭山寨這個集體,是大衛王國的內閣的起點,這一批人後來演化為大衛軍隊的領導核心,當中更有被稱為「大能的勇士」(參撒下 23 章)。窮途末路原來是人生的另一個起點!

作者告訴我們大衛前往摩押,請求摩押王收容雙親,除了顯露大衛的孝心外,亦顯出他的智慧。大衛的曾祖父波阿斯(參得4:21-22)娶摩押女子路得為妻(參得4:10),故此大衛與摩押人有血緣關係,而且摩押人曾與掃羅爭戰(參撒上 14:47),按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民間智慧,摩押王接納大衛也並不叫人意外,而大衛最難得的是向摩押王流露他對上主的信心:『等我知道神要為我怎樣行』,在危難當前,不忘見證所信!

親愛的弟兄姊妹,人生走到曠野和山寨,絕不好受,我們甚至稍稍不順境、不順意,就責難上帝為何如此待我?我就聯想起大衛所寫的一篇詩章…… 「耶和華是救我的岩石,我的山寨,我的救主,我的神,我的磐石,我所投靠的,他是我的盾牌,是拯救我的盾牌,是拯救我的角,是我的高臺,我要求告當讚美的耶和華,這樣我必從仇敵中被救出來。」(詩 18:2-3)。每字每句都是信心的宣告,見證一個看來窮途末路,棲身山寨的人,堅守信念,以全然投靠上帝作為他的最佳選項。

香港工商基督徒協會
總幹事
劉國偉
2024 年 6 月 21 日


市井心靈默想

窮途末路原來是人生的另一個起點!

經文默想及祈禱……

耶和華是救我的岩石,我的山寨,我的救主,我的神,我的磐石,我所投靠的,他是我的盾牌,是拯救我的盾牌,是拯救我的角,是我的高臺。」(詩 18:2)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