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November 23, 2024

Vine Media

葡萄樹傳媒

(單元 16 – 完全的人)課 2 – 情感上的健康

完全的人
情感上的健康

喬治‧科瑞士:教育學碩士、執業咨詢師
熙拉瑞M.孟卿格:教育學博士、執業咨詢師

在本講,我們要研究一下情感健康的因素。在開始本講之前,請用三四句話寫出情感健康的人所應有的素質。然後將它放到一邊,直到本課結束之後再拿出來。我們建議你中途不要查閱經文,先一口氣讀完全部課文。然後,重讀課文並學習經文。

一、介紹

神創造了人,讓人擁有情感。強烈的情感包括恐懼、憤怒、仇恨、愛、興奮和喜悅。情感是人肉體和心靈的一部份,就如同呼吸一樣,不可缺少。人的正常生活需要情感。若是否認或抑制它,人的身心(這包括肉體和心靈)都會受到傷害。

雖然抑制人的感情對人有害,但不恰當地表達感情也同樣是有害的。人表達感情並不是隨機的,而是有選擇的。通常人的選擇是由父母的教育所決定的。就以表達憤怒為例,我們有選擇如何表達對別人的憤怒。健康的表達方式是告訴對方,「我對你感到惱火,因為你做了……。」不健康的表達方式是壓抑住火氣、大發雷霆、大喊大叫或極力地迴避那個人。如果我們恰當地表達自己的情感,會增進心理健康,改善我們的生活環境。

許多人都乾脆承認他們身不由己,無法決定自己的生活,更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所羅門在箴言23:7 中寫道,「因為他心怎樣思量,他為人就是怎樣。」也就是說,人怎樣想,就是怎樣的人。如果我們認為自己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就真的沒有這樣的能力了。如果我們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就能承擔起生活的責任來,也就能掌握如何表達自己的感情。

耶穌來到世上的一個目的是向人展現一個既完美又完全的人如何生活。他同我們生活在同一個墮落的世界裡。他經歷了同樣的苦難和甘甜。耶穌沒有被周圍的環境所塑造,而是塑造了他周圍的環境。正像希伯來書4:15 中所說,「因我們的大祭司,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他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他沒有犯罪。」耶穌為我們樹立了榜樣。跟隨耶穌,我們就能克服世俗力量的反對,成為勝利者(羅馬書8:6,28;腓立比書2:5-11)。

二、情感不健康的人

1.情感不健康的人會懼怕
人們掩蓋自己感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懼怕。約翰一書4:18 說,「愛裡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因為懼怕裡含著刑罰。懼怕的人在愛裡未得完全。」約翰的意思是完全的人受愛的驅使。受愛驅使的人沒有懼怕的理由。那麼,人都懼怕什麼呢?

有的人因為社會的輿論而不敢流露自己的感情。所有的社會都擁有潛在的輿論,這些輿論可能鼓勵或制止人去表達自己的感情。有的輿論是好的、健康的,而也有的輿論毫無益處。

「不許憤怒」或「克制自己,不要興奮」等規則基本上是不健康的,因為它暗示有憤怒或興奮的情感不正常。興奮和憤怒都屬於人的基本感情。抑製表達這些感情,人在情感上是不健康的。

人為何會懼怕社會輿論呢?社會輿論,尤其是不成文的規定,比法律的效果還有力。違背它的人會被整個社會另眼相看,就好像得了可怕的疾病一樣。違反社會常規並不是犯罪或加害於人,而是忽視了社會加在每個人身上的小小規矩而已。例如,不每天洗澡,不刷牙,穿短褲去正規場合,直接喊總統的名字或兩個男人在公共場合有親密的舉動。

通常,人不能老是違背社會的常規,因為他會被視為古怪自私,被人輕視;或被看成是危險的人,受到拒絕。這種怕受社會排斥的因素讓人遵守社會的常規。這是個帶有恐嚇性質的因素。

另一個讓人不流露情感的原因是出於人的社會身份。社會給每個人都配備了一個身份。只要我們盡了符合自己身份的義務,社會就讚賞和接納我們。我們要想改變自己的身份和職能,社會就迫使我們符合「常規」。售貨員必須對顧客以禮相待。他若對顧客漠不關心,強迫顧客購買商品,這會怎樣呢?他就沒有盡自己的義務。他或者被解雇,或者被迫向顧客道歉,從此對顧客以禮相待。因為社會的威懾力,人被迫抑制自己的感情是不健康的。

人害怕流露情感的第三個原因是對暴露自己內心的恐懼。社會對人表達感情的鼓勵只是說說而已。通常,人表面的、虛偽的、或敵對性的表情佔了上風。我們雖然很容易就看出人的虛偽,但也意識到人表達自己情感的需要。

公開自己的真實情感是冒險的事。人需要有勇氣才行。執意不流露自己的感情會使人受到心理上的傷害。要有情感上的健康,我們就必須正視自己的情感並公開恰當地表達自己的情感。

最後一個使我們不流露情感的原因常常是沒有識別出自己的真實情感。因為對人感情流露的限制太多了,人無法真實地體會到自己內心的感情。對感情的抑制越多,對此的體會就越少。這也會讓人的情感不健康。

2.情感不健康的人會要求萬無一失的安全感
人生充滿了危險。除了耶穌所能帶給人的平安之外,人不會有真正的安全。這是因為人有罪,生活在一個罪惡的世界。人生必然有風險。我們如果開誠佈公地表達自己的感情,沒有人能保證我們不受拒絕和敵視。情感不健康的人不願意冒險,會因為自己的內心缺乏安全感而隱藏自己的感情,使別人找不到自己的弱點。

我們只要想要感情上的健康,才能克服對別人的恐懼,開誠佈公地表達自己的感情。別人把我們感情上的健康看成是弱點又有什麼關係?只要我們與耶穌基督有親密的關係,意志堅強,沒有人能傷害我們。不要出於對別人的畏懼而傷害了自己。

雖然情感上不健康的人希望有安寧的生活和人際關係,但他卻動不動就防範或攻擊別人。他這樣做是因為害怕的緣故。除非他能覺得自己事事都處在支配他人的地位,否則總是害怕自己受別人的擺佈或輕蔑。他利用別人對自己脾氣的恐懼來支配他人。他覺得這樣佔上風才叫安全,但也知道這是虛假的安全,其中仍有風險。

3.情感不健康的人會有成癮的行為
成癮只是在二十世紀才被視為一種病態的行為。早先,「成癮」一詞是指做某事成了習慣。成癮的事由可好可壞。隨後,人們把帶來消極結果的成癮行為稱作「成癮病」。成癮病並不是先天性的疾病,而是人長期行為缺陷和不願自我約束的結果。多數人的成癮行為都不只限於一個。

藥物成癮病的流行從六十年代開始。那時,社會和宗教上的約束被取締了,代之以「唯我獨尊」和「自我的一代」這樣的口號。

情感不健康的人沒有自尊心,過於自卑,思維和情感混亂。他不去改變自己的行為,反而通過成癮來逃避問題,繼續做傷害自己的事。

成癮的行為的確能給人帶來短暫的解脫,使人能經受那些無法承受的壓力和情感。成癮的人不試圖解決自己的問題,只是使自己麻木不仁而已。一旦停止成癮的行為,他就會清醒過來,重新被自己的問題所困擾。於是,他再次用成癮的行為來麻木自己。只有在他被自己的成癮行為所毀滅或者他真正地戒癮之後,這樣的惡性循環才會中止。

長期的成癮行為會給人帶來更多的麻煩。人的自尊心會喪失,自制力會減弱,熱情會衰退。成癮行為使人軟弱,具有依靠性。最後,一個成癮行為不再能讓人解脫的時候,他就會轉向更毒的藥物。

人改變成癮行為的唯一條件是擺脫自卑的情感,提高自尊心,糾正自己的思維。這讓成癮人自己來扭轉是不可能的事。他必須將自己的生命交給神才行。這不是一種不明原因的、出自神的干預,而是神的恩典對人的拯救。人接受神的恩典才會有效果。接受神的恩典就意味著人在思想、行為和感情上做出重大的改變。我們需要對自己過去的生活而真正感到懊悔,要原諒別人,也原諒自己。我們傷害了別人,就要償還別人的損失。這些都是我們悔改和順服神的表現。這就讓我們能蒙受到神的恩典。

三、情感健康的人

1.情感健康的人並不是沒有問題
因為人軟弱,又生活在一個充滿邪惡的世界,人一定會遇到困難。問題是遇到困難時應該怎樣辦。我們有兩種選擇:一是向困難低頭,受它的控制和毀壞;二是迎難而上,解決困難。情感不健康的人向困難低頭,情感健康的人則會面對困難。

雖然,情感健康的人會正視困難,他也不一定總能解決困難,但他卻從自己的努力中學會處理疑難問題的方法。他因為有情感上的健康,就能迅速地調整自己,適應困難的環境。這正像古語所言,「主啊,請你幫我改變那些我能改變的事情,幫我接受那些我改變不了的事情。最後,請幫我鑒別兩者。」情感健康的人就屬於這一類人。他一般不會陷入激烈的、長期困擾人的問題。

請記住,人的大多數問題都是暫時性的,與特殊的場合有關。離開了這個特定的場合,問題也就不存在了。情感健康的人知道這一點,會想辦法解決問題。

2.情感健康的人知道如何有效地表達自己的感情
不能有效地表達自己的情感不僅會導致精神疾病,而且會導致身體上的疾病。下面是對人如何表達感情所提出的幾點建議:

第一,要識別自己的感情。這可以從我們的身體反應中看出來。人表達激烈的感情時,身體常常會有相應的變化。例如,在羞愧時,人會臉紅髮熱,語無倫次。

第二,要選擇表達感情的話。別人問你感覺好不好時,不要只說好、一般、或不好。要用整字整句的話語來表達自己的感情,說「我愛你」。或者,描述你身體上的感覺,如「我的胃就像繫了一個結一樣地絞痛」。你也可以通過說出你想要做的事來表達你的感情,如「我真想離開這個地方」。

第三,表達感情要講究時間和地點。在有的時間和地點就不適宜表達感情。匆忙地表達感情常常會有差錯。古人說,你要數到十再開口。這話一點兒也不假。要花時間先考慮自己要說的話,以免日後後悔。

第四,要為自己的感情負責。別人不能強迫你有某種感情。是你自己選擇的!你選擇如何對別人的話和行為作出反應。你要為自己的反應方式負責。如果在繁忙的街道上,有一輛車突然停在了你的車前,你如何反應呢?你會惱火嗎?你會煩躁嗎?你會接受嗎?這全在於你自己的態度。

3.情感健康的人有密切的人際關係
人能有的最重要的關係之一是他和耶穌基督的關係。他可以讓耶穌做他的主人。

耶穌在登山寶訓(馬太福音 6:24)中說,「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瑪門。(瑪門是財利的意思)」我們可以選擇服侍神,也可以選擇服侍魔鬼。這沒有中庸之道。我們只有選擇侍奉神,才能成為神要我們做的人。

若接受了神的意願,我們就會像雅各書4:15 中所描述的人那樣,「主若願意,我們就可以活著,也可以作這事,或作那事。」我們也會像大衛一樣,說,「耶和華是我的牧者(詩篇 23:1)」。不管別人怎樣說,我們都想做合神心意的事。(馬太福音6:33-34,羅馬書8:28)

情感健康的人能建立和保持密切的人際關係。愛才是他所有人際關係的基礎(馬太福音 22:39)。我們如果能愛人如己,就會像對待自己一樣地對待別人。(馬太福音7:1-5,12)

我們與自己的關係也極為重要。耶穌說這是我們與他人關係的翻版(馬太福音 7:1-5;12:22-39)。我們若不能愛神,愛自己,如何愛別人呢?聖經說,愛把我們和神、他人以及我們自己密切地連在一起。

4.情感健康的人是勝利者
美國文化中的一個弊病是極端的個人主義。我們不需要任何人,我們能自力更生。其實,這只是錯誤的觀念而已。我們需要別人。聖經說,人不能獨自生存。他需要神的引導(耶利米書 10:23,馬太福音 4:4),也需要別人的幫助和認同(創世記2:18,腓立比書4:10-19)。

基督教的一大教義是關於人的拯救。耶穌說,我們只有失去了自己,才能在他的十字架那裡得救(馬太福音 16:24-26)。基督教強調奉獻,因為神奉獻出他的兒子,基督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我們也要奉獻,使別人能認識耶穌並接受耶穌為主(馬太福音 5:19)。奉獻十分重要,因為保羅在使徒行傳 20:35 中說,「施比受更為有福。」

跟隨耶穌的人不會有恐懼和憤怒,因為愛驅散了恐懼,也遮蓋了別人對我們的過錯(彼得前書4:8)。

跟隨耶穌的人獲得了真正的自由(約翰福音 8:32)。這不是說我們今生今世就不再受苦,而是我們能從全新的角度來看待人生中的痛苦。人遇到苦難而沒有畏懼,會使人長期受益(希伯來書5:8,彼得前書3:14,17)。我們所享有的自由使我們相信神,知道他會照顧我們度過每一天(馬太福音6:24-34,雅各書4:13)。

生活在基督裡的人是完全和成熟的人。人生在世的苦難對他來說已微不足道。他已成為勝利者(羅馬書8:37)。

四、結論

神不僅造了人的肉體,還賜人思維的能力,感覺的能力。感情是人的本性。否認感情的存在或不適當地表達感情會導致心理疾病。我們只有接受自己的情感,以符合神意的方式表達它,情感才會是健康的。



承蒙”New Life Behavior International” (NLBI) 授權轉載
新生命行為課程已經應用了27年。它還在不停地編輯和增新。
在過去 的幾年中,「New Life Behavior International」 (NLBI)
已經幫助數千人找到了比以前更有意義,更完滿,更充實的新生活。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