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December 3, 2024

Vine Media

葡萄樹傳媒

山村裏的基督徒之家(羅文元先生)

羅文元先生,小時候家名羅志謙,籍貫廣東龍川,生於一九一七年五月二十日,卒於一九九五年六月五日,在世寄居的年日是七十九歲。我現在分四個部分來介紹一下他的生平。

    一、山村裏的基督徒之家

  羅先生的家鄉是龍川縣紫市鎮,舊稱丫髻約竹頭神。二十世紀初的丫髻約確實是中國江南的美麗山村。重山疊翠,古木參天;叢山中間蜿蜒著一塊狹長的、南北走向的平原谷地。清澈的丫髻河發源于龍川第一高峰,筆架形的七目嶂,由南向北從谷地中間流過,至五華、梅州彙入韓江。

  竹頭神是丫髻河邊的一個小集市,東鄰五華,南鄰河源,是一個位於三縣交界的山貨集散地。竹頭神下來是一個名叫下杏的自然村,下杏村的盡頭有一座朝南的,典型的客家大圍龍屋,名叫下新屋,就是羅先生的祖屋。

  羅先生的祖父名叫羅攸參,他和他的妻子、兒女是當地的第一批基督徒。羅先生的父親名叫羅秀穀,是個虔誠的基督徒,明白基督救人真理,而且通曉中國傳統文化。畢生從事教育工作,在家鄉教會樂育學校任教幾十年;歷任家鄉教會長老,是教會的台柱。晚年時德高望重,深受鄉人敬重。

  羅先生的母親名叫張仁端,生六子一女;羅先生在兄弟中排行第五。

  羅先生的父親每主日必帶領一家人參加主日禮拜,每天晚上還舉行家庭禮拜,唱詩、讀經、禱告。對聖經的教訓,不但他自己身體力行,而且要求兒女要遵守《十誡》,要爲善,不可行惡。在這樣環境中長大的羅先生,從小就熟悉聖經。

  羅先生小時候生性內向,文質彬彬,猶如雅各衆子中的約瑟得到父母的寵愛。羅先生也實在是兄弟中的秀才,他聰明好學,成績優異。在樂育學校讀完小學之後升至龍川一中;讀完初中之後因他的四哥羅志麟在廣州一個測量隊工作,全力支援他到廣州上學,羅先生遂至廣州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有名的廣雅中學。一九三七年高中畢業于廣雅中學。

    二、外國牧師的建議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盧溝橋事變之後,日本大舉侵佔華北、華東;國家外患內憂,人心惶惶。羅先生再也無法上大學。一九三八年,他同他的四哥羅志麟一起前往南洋北婆羅洲(今馬來西亞)亞庇埠,他們的叔父羅 祿那裏。

  羅先生的叔父羅 祿,爲人豪爽,二十多歲去南洋。親身經歷過由於中國貧窮落後,華人在外面所受到的種種歧視,有一股強烈的愛國熱情。當孫中山先生到南洋宣傳革命時即加入同盟會,經常在經濟上支援國內的革命活動。

  三十年代的亞庇只是一個小市鎮,英國的殖民地。馬來民族的土著仍然處於刀耕火種的落後狀態,一批批華人披荊斬棘,將一片片雜木叢生的荒地開墾種植成橡膠園。

  羅 祿先生住在亞庇附近他自己‘山芭’的木屋裏,種菜、磨豆腐,還兼賣豬肉;天天起早摸黑,辛苦經營。他自己雖然這樣辛苦,卻慷慨地接待著一批批來自國內的同胞。對自己的侄兒則更是同兒子一樣看顧。

  有一天,叔父叫羅先生和他四哥送一件東西給教堂裏的外國牧師。他們看見教堂高高的鐘樓就在地上寫寫劃劃,商量著怎樣用簡易的辦法將教堂的高度測量出來。牧師看見他們這樣商量就希奇,問他們是否可以將教堂的高度測量出來,他們利用自己學過的測量原理,用簡單的辦法很快就將正確的答案測量、計算了出來,以至牧師甚感驚奇。當他見到羅 祿先生時就對他就:“你這兩個侄子實在是你們中國人的英才,你不要讓他們去耕山芭埋沒了他們,你要資助他們回國去讀大學。”

  次年(一九三九年),羅先生在叔父的支援下回到中國。因北方戰亂,遂到江西泰和,考進中正大學,在土木工程系就讀。羅先生的四哥則留在南洋,日本侵佔南洋之時,死於日軍之手。

    三、顛連的歲月

  羅先生在中正大學畢業後,因日本軍隊步步進迫,遂回到廣東惠州,在惠州中學任教。一九四五年抗戰勝利後,回到江西任修建浙贛鐵路的工程師。一九四八年,在父母的摧促下,回家同張毓元牧師的女兒張翠霞女士結婚。結婚後就留在家鄉金安中學教書。一九五一年離開金安中學到廣州輕工部任土木工程師,輾轉工作于廣州、羅定等地,爲廣州在解放初期的建設盡心竭力。

  在廣州工作期間,羅先生曾受到肅反運動以及反貪污運動的衝擊。因羅先生做人光明磊落,廉潔奉公,經得起運動的審查,至終得到國家人民的理解。只是一次次捕風捉影的懷疑、審查使他感到不堪忍受,遂於一九五七年申請出去香港。

  在香港約住了二年,得到馬來西亞的批准,去到馬來西亞。起初在亞庇一間中學任數理教員,後任樂育學校校長,直到一九七五年離開亞庇回到香港,離休直到現在。

    四、人生的真締

  羅先生小時候得到父母、兄弟、姊姊的寵愛,成年後得到親戚、朋友、妻子、兒女以及晚輩們的敬愛。縱觀一生,他是特別得到耶穌基督的愛;不管是在戰火紛飛抗日戰爭年代,還是在他顛連的歲月之中,主的手一直在帶領他、扶持他。

  由於有耶穌基督的愛在他心裏,他愛人,也得到人的敬愛。他憐憫窮人和遭受患難的人,特別是那些因著主的名受逼迫的人,他總是盡力地伸出援助的手。

  他有三子一女,長子羅思建,現在廣州建築材料科學研究所工作,二子羅思定,現在廣州東寶蒸餾水廠任生産部經理,三子羅思麟,在香港經商,女兒羅思娉定居在美國。羅先生的一生是得主祝福的一生。

  羅先生的一生也受過各種各樣的打擊:疾病、困苦、誤會、孤單、失喪……。可是這一切都是出乎主的愛,都是化妝的福庇。應該說清楚,羅先生雖然出身于一個虔誠信主的家庭,可是他的信仰還是走了一段彎路的。小時候他的信仰是家庭傳統式的。在江西泰和中正大學讀書時曾加入過基督教青年會,只是也曾受到過新神學派的影響:不是信靠生命的主,而是推崇基督教的好道理。直到他在世界上受盡各種挫折之後,又接觸到一班真基督徒,他才恍然大悟,真正的接受了耶穌基督,成了名符其實的基督徒。患難使他認識了神,患難又促使他在基督裏長進,患難實在是出於神的恩典,出於神對他的憐憫!

  詩人亞薩說:“人睡醒了怎樣看夢,主啊,祢醒了也必照樣輕看他們的影像!”(詩篇七十三篇20節)。世上的人也知道:“是非成敗轉頭空”。對於永世來說,人生只是夢而已。人生的真締不在世界上的得失成敗之中。人生的真締在那裏?在於得著耶穌基督的救恩,神的兒子的名份,神所賜給我們的永遠的生命!這一切,因著神的恩典和憐憫,羅先生都已經得著了。“人因爲先知的名接待先知,必得先知所得的賞賜;人因爲義人的名接待義人,必得義人所得的賞賜。”(馬太福音第十章41節)因著信實的神的應許,我們知道,羅先生,他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

  羅先生,我們親愛的主內弟兄,主懷安息吧!

文:式微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