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December 21, 2024

Vine Media

葡萄樹傳媒

(單元 9 – 父親的責任)課 2 – 沒有父親的家庭

父親的責任
沒有父親的家庭

喬治‧科瑞士:教育學碩士、執業咨詢師
熙拉瑞M.孟卿格:教育學博士、執業咨詢師

在本課,我們將研究一下沒有父親對家庭,特別是孩子的影響。開始前,請用三四句話描述你自己的父親在家和不在家時對你的影響。把你的想法寫在所附的問卷裡,然後將它放到一邊,直到本課結束之後再拿出來。我們建議你中途不要查閱經文,先一口氣讀完全部課文。然後,重讀課文並學習經文。

一、介紹

在現代的美國,有相當高比例的家庭沒有父親或只有兼職父親。幾年以前,在晚上十一點的時候,有些電視台會播放一個工益服務性質的通告,說,「現在是晚間十一點整。您知道您的孩子在哪裡嗎?」如今,若他們還會有這類通告的話,通告則應該這樣說:「現在是晚間十一點整。你知道你的父親在哪裡嗎?」

如此多的家庭沒有父親的原因很多,沒有父親既可能是永久性的,也可能是暫時的。

父親因病或因事故的死亡是家庭永久失去父親的原因之一。雖然這樣的情況在沒有父親的家庭裡不多,卻能對家庭產生最巨大的打擊。

家庭永久失去父親的原因之二是父親遺棄自己的家庭。他離開了家,再也沒有回來。通常,沒有人知道他在哪裡。原因之三與遺棄家庭相類似,即是離婚。盡管父親還有權見自己的孩子,但實際上,家庭的生活中再也沒有他的存在了。原因之四是孩子的父母親根本就沒有結婚。雖然他名義上是父親,但從不在家裡起任何作用。

家庭暫時沒有父親的原因是父親有很長時間都不在家。這樣家庭的相當一部份是由於職業的原因,父親經常出家在外。例如,有些作軍人的父親會成年累月地不回家。需要經常旅行的父親通常在一個星期裡要離家好幾天,到了週末才回家。還有的父親雖然不經常旅行,但由於工作時間很長或干兩份工作來養家,也不在家

另外,也有的父親雖生活在家裡,但忽略了他的孩子。他對家庭的消極影響其實比他完全不在家還嚴重。還有的父親因坐監獄而不能回家,他是不是屬於永不回家的父親之類,要看他與自己家的關係如何。

父親如主動或被動地將自己與家庭生活隔離開來,家庭就受到沉重的打擊。傷害的不僅是家庭,而且也是這位父親本身。阿詩裡‧蒙塔古(Ashley Montagu)寫道,「當男人把培養孩子的責任推卸給妻子時,每個人都有損失,但損失更大的也許正是他自己。因為他失去的是從培養孩子的過程中使自己成長的機會。」

神的計劃是讓每個家庭都有一個父親和一個母親。無論母親的才華、愛心和領導能力如何,沒有父親的家庭是不完全的家庭。是的,我知道有的父親對家庭的傷害如此之大,家庭沒有他反倒會更好。但是,神的計劃是讓家庭有充滿愛心的父母。如果人不遵守神的要求,結果就必然是家庭受傷害。

二、父親不在家所引起的問題

1.性別角色的發育
小男孩通過觀察自己的父親來學會當一個男人的職責。他看到自己的父親如何對待母親時,學到的是男人應該如何對待女人。從母親身上,他還學會做女人的含義。

同樣的事還發生在小女孩的身上,她通過觀察父母學會做女人的職責及男女間如何交往。

當父母一方不在的時候,孩子的發育就不像神所期望的那樣,就不完全。無論這位單身的父親或母親如何關心照顧孩子,他(她)不可能既當父親,又當母親。

男性和女性氣質的不同並不是在生理上的不同。男性氣質通常與男人的身份有關,而女性氣質則通常與女人的身份有關。這些其實是我們的社會安排給我們的角色。

性別上的角色指的是那些生理上的特徵。通常,我們的社會把性別的氣質和角色密切地連在一起,令人難以辨別。性別的生理角色是由我們的性別來決定,而性別的氣質會因社會的不同而異。感到混淆不清嗎?正是如此!

男孩子在父親不在時有以下幾個發育的途徑。一是讓一個男士代替他父親的地位,做一個男性的模範。這是否有效會取決於孩子的年齡、他與自己的父親和模范男士之間的關係。

二是他可能成為一個滿身女子氣的人,因為他唯一的角色樣板是自己的母親和其他女性。他與母親和其他女性的關係過於密切。不像許多人所想像的那樣,這並不意味著這男孩會是一個同性戀者,而是意味著他所學到的女性角色比男性角色要多得多。同性戀者通常產生在一個父子關係很差、母親過分溺愛的家庭。父親或是忽略兒子,或是不鼓勵他成為獨立自主的人。

三是他可能成為過分男性化的人。為了避免自己或同伴把他看成是同性戀者,他感到自己必須征服每一個遇見的女性。

沒有父親的男子,無論年齡大小,比有父親的人常常在戀愛中出更多的問題、更有性關係上的不滿足和更不穩定的婚姻。

沒有父親的女子,無論年齡大小,比有父親的人更容易著了魔似的交男朋友。她們在到處尋找一個慈愛父親的形象。有的人將自己不在家的父親理想化,甚至花一生的時間來追求這一夢想的實現。

通常,來自沒有父親家庭的女孩會認為男人都不值得接觸,都不可信。她當了母親和妻子之後,還會把這種態度傳給自己的女兒,並拿自己的兒子出氣。

另外,沒有父親的女孩更可能過分地依賴母親、有極不穩定的性關係和對如何當女人有不良的觀念。

2.智力發育
我們生來就有智力發展的潛力。不幸的是,我們經常都不能最大限度地實現這個潛力。我們能在這條路上有多大的進展要取決於以下的幾個因素。第一是社會因素。孩子如生活在一個忽視智力發育的社會,他的智力就不會得到發展。第二,父母既不在乎,也不鼓勵孩子的智力發育。第三,雖然社會和父母都鼓勵孩子的智力發育,但孩子沒有機會去發揮自己的潛力。

父親對孩子的智力產生影響的一個重要方面是智商。在智商測試中,由關懷慈愛的父親相陪伴的孩子得分要高。若沒有父親在場或父親雖在,但他對孩子態度生硬時,孩子智商的得分要低很多。這是因為關懷慈愛的父親教過自己的孩子,而不在孩子生活中的父親卻沒有這樣做。

這種現象似乎在孩子的分析能力(數學、解謎等等)、語言能力和創造能力方面也是如此。當父親有興趣積極地參與到孩子生活中去的時候,他用行動告訴自己的孩子他們很重要。他也在鼓勵孩子發揮自己智能上的潛力。

當父親不參與到孩子生活中去的時候,他就在孩子的生活中造成了一個空缺,暗示孩子他們並不重要。這樣,孩子怎麼還肯花時間來爭取父親的認可呢?對孩子來說,父母的認可十分重要。孩子天生就想得到父母的認可。如果父親在某個行為方面(如智力上的成就)做出榜樣,孩子就會向他去學。

3.性格發育
給性格下定義不是容易的事,人們有許多不同的看法。多數人認為性格是人本性各個不同方面的總和。這包括我們的智力、社交技能、男女觀念、外表、教育程度和對社會文化的認同等方面。把這些結合起來就構成了我們的本性和性格。

這些性格方面既可能是積極的,也可能是消極的。如果這些方面都是消極的話,人就會非常地反社會。如果這些方面都是積極的,人就魅力超凡。但對大多數人來說,這些方面既不都是積極的,也不都是消極的。我們都具有積極和消極的性格特點,這些特點的強度又因人而異。

父親在幫助孩子的性格發育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他的作用大小取決於他給孩子的時間有多少和他對孩子生活的參與程度有多深。即使一個肯花時間給孩子的父親,如果從不參與到孩子的生活中去,也會對孩子的總體發育產生消極的影響。這樣的父親下班回家較早,週末和節假日也都在家,但總是把時間花在看電視和自己的嗜好上。他雖然在家裡,但他從來沒有參與到孩子的生活中去。

經常離家的父親既使在家裡完全參與到孩子的生活中去,還會對孩子的總體發育產生消極的影響。這樣的父親總不在家,一回到家就想一氣呵成。在當代社會,人稱這是「高質量時間」。但這是行不通的。這其實是父母為了減輕自己良心上的譴責而使用的招術。這並不是所謂的「高質量時間」,而是高速度、高壓力、只會造成緊張狀態的環境。

孩子需要父母遵從孩子的時間表,而不是父母的時間表。(當然,兩個父母不可能每天都有十六個小時和孩子在一起。)有趣的是,孩子剛剛要父母和他一起做一件事,一轉眼又不讓人陪,去幹別的事了。孩子還需要有安靜的、獨自做事、但又在父母身邊的時間。可見,事先安排好的、適合父母的活動對孩子沒有多大幫助。

父親不在家或不參與孩子的活動時,孩子很可能在整體發育中出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並不意味著他們都會變「壞」,而意味著他們會有困難形成積極的性格特點。通常,孩子會選擇別的男人而不是自己不在家的父親,做男性角色的模範。

經常在家並參與孩子活動的父親有助於孩子形成積極的性格特徵。他能向孩子展示正面的自我形象,積極地與他們交流,幫助他們。這並不是說父親控制和支配孩子的所有活動。其實,他給孩子樹立榜樣。孩子通過觀察自己的父母來學習。如果父親能當好的榜樣,孩子也能形成好的性格特徵。

4.精神發育
神把領導家庭精神生活的責任交給了父親。父親要引領自己的孩子走主的路。(申命記11:19;以弗所書6:1-4;箴
言22:6;歌羅西書3:20-21)

這並沒有把母親排除在外。她要幫助和支持自己的丈夫。由於父親缺乏精神生活,重擔經常落在母親的肩上。

父親和母親教育孩子各有分工。父親要成為家庭活力和力量的源泉。母親要哺育家裡的每一個人。如果父母都按照神的計劃行事,孩子的精神發育就會與神的意願相符。

三、有父親和沒有父親的家庭產生不一樣的孩子

倫納德‧本森(Leonard Benson)在《為人之父》一書中對出自有父親和沒有父親家庭的孩子進行了比較,注意到幾點不同之處。

第一,母親和孩子的關係不一樣。在沒有父親的家庭,母親過於保護孩子。單身母親既要當母親,也要當父親。因為工作的原因,她經常不在家。她憂心重重,對孩子的安全加倍關注。她一定要了解孩子的一切,禁止他們做她不同意的事。她嚴密控制的手法使孩子們感到窒息。

第二,孩子更獨立,不成熟。如果是男孩子的話,他常常更有女孩子氣。這與母親的過分保護有關。她不讓自己的孩子自由地成長為獨立和成熟的成年人。她還讓孩子滿足自己情感上本該由丈夫滿足的那些需求。男孩子要有父親做男性角色的樣板。沒有父親的家庭缺少這樣的樣板。這個男孩的主要樣板是母親。這並不是說,他是同性戀者,而是他比有父親的孩子更有女孩子氣而已。另外,因為受到丈夫的拋棄或虐待,母親恨男人。母親在家對男人敵意的表露使女兒也學會不相信男人,她的兒子也承受她對男人的憤怒。

第三,孩子交友有問題。有父母雙方的孩子學會如何與男性和女性家庭成員交往。在沒有父親的家庭,孩子不一定學到如何與異性交往。

第四,孩子在性愛上不知所措。這與孩子不知如何與異性交往有關係。通常,他們在男女關係方面沒有自信,感到茫然。

第五,少年犯罪增多。根據本森的數據,沒有父親的男孩和女孩犯罪較多,因為父親沒有承擔起家庭領袖的職責。這些孩子在妓女、吸毒者、未婚先育者和犯罪集團中佔了大多數。

第六,男孩子對自己的男性氣質沒有自信。沒有父親的孩子經常感到有證明自己男性氣質的需要。因為沒有男性的榜樣來顯露具有溫柔和同情心的男性氣質,他認為要證明自己是真正的男人,很需要受到異性的喜歡。

第七,孩子的行為不進取、不果斷。這似乎與普遍的看法相矛盾,但研究結果表明,沒有父親的孩子雖然違法犯罪的多,但他們行事並不果斷。相反,他們更被動、更具依賴性、更情願接受權威。行事不果斷、不進取的男人不會被女性看成是領袖。他常常成為婚姻中怕老婆的男人。這是因為父親是男性進取心的榜樣,沒有父親,男孩子無法學到男性敢做敢當的氣質。另一方面,沒有父親的女孩子卻更有攻擊性。這常常是她們拒絕男性的表現,也為以後不美滿的婚姻打下了基礎。

四、結論

家庭要正常地運轉就必須有父母雙方。父母各自都有建立健康家庭的分工。父親的職責是作一個積極的、與家人常在一起的家庭領袖(以弗所書6:4;歌羅西書3:21;提摩太前書3:4,12)。

當父親不在家承擔神所賜給的責任時,家庭就受到傷害。這種傷害的程度和性質取決於父親不在家的原因、孩子的年齡和性別以及母親的個性。

埃德娜‧伍籐(Edna M Wooten)曾寫過這樣的一首詩:

儘管再看不到他的笑容,
也摸不到他的手,
在我無窮的記憶裡,
是我深深愛著的父親。

他的記憶我保存,
我永遠也不放棄,
神將他收下,
如同我把他留在我心底。

現在,請複習課文並學習有關經文。



承蒙”New Life Behavior International” (NLBI) 授權轉載
新生命行為課程已經應用了27年。它還在不停地編輯和增新。
在過去 的幾年中,「New Life Behavior International」 (NLBI)
已經幫助數千人找到了比以前更有意義,更完滿,更充實的新生活。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