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25, 2024

Vine Media

葡萄樹傳媒

(單元 7 – 家庭對話)課 3 – 以勸說來糾正孩子的行為

第七單元第三講
以勸說來糾正孩子的行為

喬治‧科瑞士:教育學碩士、執業咨詢師
熙拉瑞 M.孟卿格:教育學博士、執業咨詢師

作為父母,我們可以用限制、懲罰或取消優待的方式來使孩子糾正自己不好的行為。但是,我們不能改變他們的行為。只有他們自己才有這個能力。本單元旨在幫助父母用勸說的方式促使孩子有自我糾正的行為。

學習本課之前,請你在所附的問卷上寫三四句話,描述一下你在看到孩子有不良行為時都怎樣說。然後將它放到看不見的地方,直到本課結束之後再拿出來。我們建議你中途不要查閱經文,先一口氣讀完全部課文。最後,在完成問卷之前,回頭更細緻地學習一遍。

一、介紹

1.與孩子談話方式的重要性

  1. 我們的孩子希望被我們接受、讚賞和喜愛。通過我們與他們談話的方式,孩子會察覺我們對他們接受、讚賞和喜愛的程度。
  2. 我們的孩子希望和我們溝通。我們嗓音的語調、音量和速度都告訴他們現在與我們交談是不是安全,是不是還要等待更好的時機。
  3. 我們的孩子希望討我們的歡心。當我們用鼓勵的方式與孩子交談時,他們就會擁有勇氣、精力和讓我們高興的願望。若總是挨批評,孩子就缺乏這些品質。
  4. 我們的孩子希望能依自己的天性而行(支配型、社交型、服從型或謹慎型)。
  5. 我們的孩子最終希望自己解決問題,自己糾正錯誤。我們與孩子談話的方式對幫助他們進行自我糾正至關重要。

2.總結

  1. 訓練孩子糾正自己的行為是一項複雜的任務。父母要採取措施來實現這個目標。孩子越小,我們要越具體地指教他。孩子長大時,我們要讓他承受自己行為的後果。孩子成年時,我們則要給他自由。
  2. 我建議在孩子十八歲時給他們自由。若做好事,他們能得到所有的榮譽。若做壞事,他們也為此付出代價。付代價本身可能使孩子糾正自己的行為。

二、為培養孩子進行自我糾正,父母該如何勸說

(撒母耳記上 3:12-13;箴言 3:12,13:24,15:1,23:13-14;耶利米書10:23-24;以弗所書6:4;歌羅西書3:21)

1.忽視那些沒有危險或沒有不良後果的行為
孩子都天性好奇,他們通過好奇心而學習。他們的大多數行為都是因想探索周圍的世界。有時,孩子的好奇心會有危險或導致不良後果。在這種情況下,父母要糾正孩子的行為。糾正的方法要根據孩子的年齡和性格而定。孩子越小,越單純,你的解釋要越直接、越具體。一兩歲的孩子不需要你具體地解釋在街上玩耍的危險。告訴孩子不能做,不然他會受傷就足夠了。年長的孩子,特別是少年人,則需要你具體解釋為何他們要改變自己危險的行為。少年人還應有機會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辯解,並承受不良後果的懲罰。

2.過度地重複這些行為(逆向心理學),除非其行為有危險或危險的後果
不良的行為需要糾正。有一個方法是讓孩子重複這些行為,一直到他不再願意做為止。重要的是,這個方法只能用於沒有危險或危險後果的行為。你可以用它對付尖叫和偏食這樣的毛病,但不能用這個方法來糾正一個少年吸毒的問題。

3.重新引導
讓孩子明白理解有些行為是不可取、不允許的。不要讓孩子不知所措,要幫助他找到別的可接受的行為。孩子,特別是小孩子,不能理解為什麼有些行為是不能接受的。向他解釋為什麼會這樣,然後給他列出可接受的行為進行選擇。

4.取消優待,直到錯誤的行為被糾正為止
取消優待是促使孩子改變行為的有效方法,這可能極為微妙。這只在孩子非常看重這個獎賞時才起作用。若想改變某個行為,你要立下合理的和可達得到的目標。幫助孩子明白他能夠達到目標,能有自信。一旦他做到了,就恢復對他的優待。

5.以關照、慈愛和謹慎的態度糾正孩子
糾正孩子的行為既可以使用語言,也可以使用體罰。我們會在後面的課程裡具體地討論體罰的問題。語言上的糾正是和孩子討論他的行為。要記住和孩子談話要在他的水平上進行。要同孩子平等交流,不要做他的對手。孩子越小,越不需要具體的解釋。在訓練孩子糾正自己的行為時,你的態度十分重要。不要只在你對孩子產生灰心和懊惱的時候與他交流。不然,孩子看到的都是你對他的憤怒和失望。要讓孩子知道你愛他、關心他。要接受所羅門的建議,「因為耶和華所愛的,他必責備,正如父親責備所喜愛的兒子。」(箴言 3:12)糾正孩子時,你不僅要考慮他的現在,而且要顧及他的長遠利益。

讓孩子知道他被糾正不是因為他本質敗壞,而是因為他的行為不良。要告訴他確切的原因,使得他以後能改正自己的行為。不要讓過去的毛病積累起來,想一舉解決。而要在不良的行為發生時,一個一個地處理。這個及時糾正的原則會防止壞毛病積少成多。

三、勸說孩子糾正不良行為的四種方式

1.與支配型的孩子交談
這些都是果斷、主動、盛氣凌人、不易滿足和滿有決心的孩子。他們沒有意識到自己有傲慢專橫的傾向。父母需要糾正和培養他們,使他們理解並把這些特性變為自己的優點,而不是缺點。我們要瞭解他們表現不好的原因是想達到自己設立的目標。他們通常在一群人中不經別人允許就當頭稱王。這種孩子害怕受別人控制,不情願執行命令和滿足別人的需要。

如果要教這種孩子糾正自己的行為,父母需要知道他的需求是什麼。他要求有自由去迎接挑戰,擁有權威,受人尊敬和優待。我們應該說,「你遵守我們的規范時,就能得到所有這些。」我們首先要以身作則,並讓孩子看得到。第二,我們要創造一個環境使他能表現自己的天性,並在一定的範圍內得到鼓勵。為了讓這個孩子糾正自己的行為,我們需要實事求是,有理有節。這種孩子不會尊重我們從感情角度的勸導。我們要不讓步、直接了當、公平、迅速。對這樣的孩子來說,你施加壓力的時間越長,他就越抵抗。向他只解釋一遍,並期待他會服從。我們若見到支配型的孩子按我們的要求行事,就應該到他的身邊,拍拍他的肩膀,說句讚賞的話,並願意和他一起做事。

高度支配型的(易怒的)孩子想聽這樣的話:

  • 你做的決定很好。
  • 你很有決心達到你的目標。
  • 你是個好的帶頭人。

2.與社交型的孩子交談
這種孩子有討人喜愛的個性。他從不認生,樂於交際,會邀請所有的人到他家去玩。他對別人的生活十分感興趣,會主動辦社交聚會。他最大的需求之一是社交活動。他會盡一切努力和別人在一起。

若教導社交型的孩子糾正自己的行為,我們就得按他的天性來行。這樣,在他長大之後,我們教給他的辦法不會與他的天性發生衝突。如果與他的天性背道而馳,他雖然現在接受你的指教,以後也還會放棄。

若想改變這個孩子的行為,我們需要使他因此得聲望,擴大他的社交圈和提高他在別人中的威信。這種孩子還會怕受別人的忽視。如果長期受忽視,他就會產生新的不良行為,為的是引起別人的注意。他寧願得到你對他的反感,也不想被你忽視。教他改變行為,我們必須向他證明這對他的好處。你已經知道這個孩子的優點是鼓勵和說服別人。我們需要向他表明,通過改變自己的行為,他就有能力鼓勵和說服別人。

高度社交型(樂觀)的孩子喜歡聽這樣的話:

  • 你善於鼓勵別人。
  • 大家喜歡聽你說話。
  • 你很合群。

3.與聽話型的孩子交談
聽話型的孩子最容易被糾正,但教他糾正自己的行為卻最難。這樣的孩子想得到你的讚許。他言聽計從。你只要不斷地得到鼓勵和糾正他,他就一如繼往地做下去。若這孩子做得好,他需要受到不斷地鼓勵。若做得不好,他要不斷地被糾正。這很不容易,因為這種孩子性格十分甜蜜、和善、溫柔,但又不想糾正自己的行為。他看不到自己的行為有錯。

高度聽話型(不動感情)的孩子喜歡聽這樣的話:

  • 你是個招人喜歡的人。
  • 你是個非常合作的人。
  • 你是一個善聽的人。

4.與謹慎型的孩子交談
這樣的孩子很難被糾正,因為他是這四種孩子中最自覺糾正自己行為的人。事實上,這孩子並不太出錯。因此,我們在教他時,要理解他天生就有自覺的能力。這孩子不太表露感情,但有洞察力、重分析、做事謹慎。他害怕受責備,會找到一個專長,並試圖在那個方面達到完美。問題是,他也就把其它的方面完全荒廢了。在教他糾正自己的行為時,他並不需要你稱讚他的專長。如果給他提供一個具體的分步程序來改變行為,他會改得更有效。若我們能對他的錯誤行為有一致的評價,效果就好得多。要把焦點放在錯誤行為上,而不在孩子身上。他已經有個可以稱為質量保證的天性。

高度謹慎型(憂鬱)的孩子喜歡聽這樣的話:

  • 你的工作非常出色。
  • 你先思後行。
  • 你是個勤奮的人。

5.總結
糾正孩子時,我們要合乎他們的行為方式。這意味著我們得從自己所習慣的模式中脫出來。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孩子以後能在自己的頭腦中有自我糾正行為的意識。這意味著我們要付出代價,但這是值得的。況且,教訓孩子的時刻一過,家庭氣氛仍然可以恢復如常。

四、對不良行為進行懲罰和自我糾正的比較

當只注重對孩子的不良行為進行懲罰時,我們僅僅是在對孩子進行報復。在以後的單元裡我們會討論這樣做的缺點。主要缺點是這並不能告訴孩子應該有的正確行為。我們都想讓自己的孩子長大,在離開我們時成為獨立、有本領、有益的人。成功者的特徵之一是別人還沒有因過錯對他懲罰之前就能夠糾正自己的行為。

我們建議你根據孩子的自我糾正特徵來與孩子交談。

下面這個表格說明我們在從懲罰的角度和孩子交談時所有的傾向、孩子因此而學到的態度和行為、可能發生的後果。另一個表格說明在我們使用自我糾正的辦法時所表現出來的傾向、孩子學到的態度和行為、可能發生的結果。

下面的兩個表格提供了父母注重對孩子懲罰相對於注重教孩子自我糾正的對比。第一豎行表明父母的傾向和對孩子說的典型語言。第二豎行解釋孩子從這個信息裡所學到的行為。第三豎行則列出最可能的結果。

表 7-1 以懲罰為主(這錯在哪兒,為什麼)

父母的傾向特徵孩子學到的態度和行為可能結果
1.要求過分
「做好,不然的話……」
嚴厲洩氣
2.強調錯處
「你難道不知道……」
避免「錯處」畏縮
3.身體痛苦
「我要打你直到……」
不被抓到效果短暫 
4.至高無上
「我說啥,你就做啥。」
控制地位 
過於順從 
5.對人的負面評價
「你不能做……」
我不好迴避
我不能贏
6.充滿威脅
「如我再……」
畏懼有權人 
極端的攻擊性 
7.報仇
「這就是為了教你不……」
向成人討好 
欺騙
不甘心的服從
8.強烈的認同感
「我幹啥了使你……」
我表現不好到得注意 
再幹 
9.無論如何,始終如一
「你是……」
付代價就行 
如付得起就幹 
10.冷漠的警告
「只要你……」
當下屬為好 
抑鬱或憤怒 

表 7-2 以自我糾正為主(這對在哪兒,為什麼)

父母的傾向特徵  
孩子學到的態度和行為 
可能結果 
1.自制力強
「我們能解決。」
行事理智  
自我約束 
2.平衡對錯
「如果你能重新做……」
衡量後果行為有益 
3.引起思考
「我們來研究一下情況。」
 有益行為的價值長期受益 
4.違背我們的標準
「我們的標準為何?」
關心別人 
集體觀念 
5.負面的行為受評價
 「你做啥了?」
我被接受
我的行為不被接受
從屬於集體 
6.先聽後行
「你幹得結果如何呢?」
我的行為,而不是
我這個人受質問
改善行為 
7.隔離與內在化
「我們知道你不喜歡我們,但……」 
因受罰而糾正行為 
尊重上級 
8.不再關注
「我們不讚賞……」 
錯誤行為有代價 
與集體一致 
9.代價與行為
「因為你這樣行,你會……」 
好行為,有好報 
因正義而行 
10.信任
「我們對你有信心……」 
感到被接受,有信心 
誠實有責 

五、結論

孩子不能靠自己來學習。他們需要父母的教育和指導。所有的孩子都想獨立行事,常常違背自己的利益和父母的意願。這時,父母就要糾正孩子。如糾正不起作用,懲罰是必要的。糾正和懲罰孩子的方法有對有錯。如果父母學會用正確的方法糾正和懲罰,孩子會長大,成為一個健康、仁愛和體貼的成年人。這責任重大,孩子是不會隨機就能成才的。作為父母,你要努力下工夫才行。

現在,請複習本課,並仔細研修有關經文。


承蒙「New Life Behavior International」 (NLBI) 授權轉載
新生命行為課程已經應用了27年。它還在不停地編輯和增新。 在過去 的幾年中,「New Life Behavior International」 (NLBI) 已經幫助數千人找到了比以前更有意義,更完滿,更充實的新生活。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