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18, 2024

Vine Media

葡萄樹傳媒

(單元 4 – 理解我們的思維)課 1 – 思維中的奧秘

第四單元第一講
思維中的奧秘

喬治‧科瑞士:教育學碩士、執業咨詢師
熙拉瑞 M.孟卿格:教育學博士、執業咨詢師

我們要在這一講看一看人腦和人心的區別。在學本課之前,想一想你是怎樣思維的,並請在所附的問卷上寫三四句話,描述你的思維過程。然後將它放到看不見的地方,直到本課結束之後再拿出來。我們建議你中途不要查閱經文,先一口氣讀完全部課文。最後,在完成問卷之前,回頭更細緻地學習一遍。

一、介紹

在這個新單元,我們來看一看思維和做決定的過程-我們怎樣思維,怎樣做決定。「因為他心怎樣思量,他為人就是怎樣。」(箴言 23:7)這句箴言道出了一個極為重要的真理:我們的思想決定我們的人品。我們的心思不但支配著我們想什麼,做什麼,也支配著我們身體的感受。

古人相信,心有二用。其一,它是身體和物質生活的中心;其二,它是情感和精神生活的所在地。正因為其在情感和精神生活方面的地位,心是我們學習的重點。它是人的理性生活和個性的源泉。

在我們的文化中,我們已經把人實質在心的概念轉移到了人的大腦。其重點並不在於器官的位置是否準確,而在於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特定的個性和智能。人各有異,但又相似。

人是一個個體。在這個個體中,人的思維、感覺和行為相互依賴,有統一性。人是由自己的肉體、個性、智力等部份所構成。如果這些部份有變,人就改變,成為不同的一個人。倘若性格有變,長相雖依然如故,人卻已經不是原來的那個人了,他是一個新人。身體變了,情況亦然。你是否認識截肢了的人,毀形了的人或有心臟病的人?病人的性格也會改變。他常變得怨恨和惱怒,也有人會變得更關心和體貼他人。這都取決於人如何看待自己身體的變化。他肯定會變,可能變
好,也可能變壞。

保羅告訴我們,如果我們以基督為主,讓他來改變自己的內心,我們就會像基督那樣去想,去行。(羅馬書 6:4,加拉太書 2:20,腓立比書 2:5)在這第一講,我們要分析人怎樣思維。若能更好地理解人如何思維,我們就能明白人為何如此行事。請記住這句經文,「因為他心怎樣思量,他為人就是怎樣。」(箴言23:7)

二、人腦

大腦雖是人性格、智力和情感的所在地,但不是人心。大腦是身體的許多器官之一,它為人心的生活提供了物質性的環境和結構。一個是屬於肉體的具體物質,而另一個是屬於精神的抽像物質。儘管我們知道兩者有關,但並不瞭解這種關係的性質。如果大腦受損,人心也會受傷。

人腦是一個相當奇妙的器官,其主要功能是調節身體的神經活動。它和脊髓一起構成身體的中樞神經系統。人腦接收並分析來自感官的神經衝動,然後對身體作必要的調整。

人腦由一百至一百五十億個細胞組成。這些細胞被劃分為神經細胞和神經膠質細胞。神經細胞是神經衝動的傳播途徑,每個神經細胞能存儲一兩百萬件信息。神經膠質細胞是輔助和連接神經細胞的網絡,可能起某種營養作用。

神經衝動其實是電信號,但它比電流要慢。(神經衝動以每秒三米到三百九十五米的速度移動,而電流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移動。)人腦的電衝動是電化學效應。我們還不知道什麼化學物質會引起這些電衝動。神經衝動將信息從身體的感覺器官傳到大腦,大腦對其加以分析,然後下指令要身體的各部份作出反應。

男人的大腦重約三磅,女人腦重比男人少百分之十。(這區別並非意味著男人比女人更有頭腦!)人腦占男人體重的百分之二,占女人體重的百分之二點五。它在人的內臟和肌肉中是最輕的。

大腦的顏色由所在區域的細胞種類而決定。神經細胞的細胞體密集之處是灰質,軸突(象纖維一樣的從神經細胞體伸出的結構)所聚集之處是白質。

人腦被分為左右兩個半球部份,各部分功能有異。大腦的左半球通常起主導作用。它決定著邏輯的精密和準確性,是語言和算術的中心。它就像一台數字型計算機一樣,將信息排成序列,加以分析,進而孕育或產生思想。「左腦型的人」有律師、醫生、數學家和計算機編程人員。大腦的右半球掌管人的整體性。它幾乎與語言無關,是幾何繪畫的中心。它的功用似乎在於建立整體性的圖像及合成信息。它也是音樂和詩歌才華的中心。它就像集成電路型的計算機一樣,致力於展示全貌,發現規律,卻忽略細節。「右腦型的人」包括詩人、音樂家、作家和畫家。

我們既不屬「右腦型」,也不屬「左腦型」,似乎天生如此。主要的問題不在於我們是不是「右腦型」或「左腦型」的人,而在於我們如何使用自己的天賦。我們是荒廢神所賜給的天賦,還是努力實現其最大的潛力呢?儘管一個腦半球可能在思維過程中起主導作用,但我們的日常生活需要這兩個腦半球。

大腦要正常運作,就必須被使用。這如同肌肉一般,越被使用,它就越強壯;被忽視或被荒廢時,它就萎縮。區別在於,大腦不是通過體力鍛煉,而是通過腦力鍛煉得到加強,即通過閱讀、學習、思考、創作等等。

多數人因忽視使用自己的大腦而傷害了它。當我們在生活中任其自然時,我們的大腦會衰退。我們會因此失去與世界的接觸和生活中那些美好的感受。

另外的一種最大的腦傷害是由毒品和酒精造成的。毒品和酒精引起大腦的器質性病變,降低人的思考和發揮自己天賦的能力。

大腦還是世界上最好的藥廠之一。它會造鴉片類的物質來止痛,還支配著其他器官提供身體所需要的激素和化學物。

三、人心

「什麼是人心?」這個問題已經使人類迷惑了幾千年。充滿理性和科學的當代世界對這個問題的解答並不比古時候的偉大思想家好多少。

人們相信人心活在腦中。它超出構成大腦的腦細胞和電化學衝動的局限。有人把它視為在認知、記憶、思考、評判和決定中起作用的能力。從某種意義上說,人心體現在感覺、認知、情緒、記憶、慾望、各種思考、動機、選擇、個性和下意識之中。

人心是由大腦產生和萌發的一個看不見的、抽像的東西。根據聖經的說法,人心是人思維的地方。人以心而定,是服侍神,還是拒絕神。創世記 1:27 說,人是按神的形象造的。許多學者都相信,這是就神的思考和推理能力而言。他們還認為人心和靈魂是一回事,至少彼此有關係。其實,人心是一個謎。我們都有它,但不知道它到底是什麼,它如何運作。

四、人心的兩部份

人心有兩個部份:意識和下意識。對意識和下意識關係及規模的兩種主要看法是由西格蒙德· 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 ) 和阿佛烈· 阿德勒( Alfred Adler)提出的。弗洛伊德用冰川來比喻人心。意識部份僅屬浮在海面上被看見的冰川之角,非常之小。下意識部份則如同剩下的冰川,佔百分之七八十,藏身水下,不被看見。弗洛伊德認為人的下意識支配著意識部份。

阿德勒則把人心視為一顆玉色的樹。意識是樹幹、枝條和樹葉,佔據了人心的大部。下意識部份則是樹根。它很小,受意識部份的支配。

這兩種看法之間的區別很重要。弗洛伊德說,我們不該有意為自己的所思所為負責。我們的決定是由自己的下意識所為,自己根本無法支配。經歷和環境控制著我們,我們沒有罪過。

在另一方面,阿德勒則說,我們應為自己的所思所為負責。經歷和環境固然重要,但決定是我們自己有意識地做的。我們有責任,也必須承擔自己決定的後果。

A. 人心的意識

人曾經下過許多努力,試圖給人心的意識部份及其作用下定義。克爾文·特裡維森(Colwyn Trevarthen)把它定義為「人生命中自然的,內在的,在精確大腦裡凝成的特性」。這定義相當籠統,不明確,但顯示了給它下定義之難。裡奇·拉塞爾(W.Ritchie Russell)乾脆把它稱作是「不可定義的、生命的關鍵部份」。

儘管意識的功能不好定義,我們也能對它的某些方面有所理解。其一,它是人心最大的一部份(阿德勒的玉色樹概念)。

意識是人心的「領導」。如同一家公司的總裁,它是人的經理。特裡維森認為,它負責鑒別我們的行為及其原因、意識現實、識別感覺(視覺、聽覺、嗅覺和味覺)和自己及他人的情緒。

意識是人醒時心的一部份。我們的五種感官服從它。他搜集來自感官的信息,加以評判,做出決定。

有人說,他們想也沒想就干了。但事實並非如此。我們的心總在思考,總在評判,總在做決定。人心可以同時做很多事。

以開車為例。司機除了開車的動作之外,還注意著別的人在幹啥,思考著某個問題或要到哪裡去,還聽著收音機。所有這些動作都需要人心的意識部份一直在工作。但是,每個動作在人心意識中的重要性會有改變。在某一刻,我們會注意朝自己駛來的車輛,然後又轉向自己的車速,接著再轉到廣播歌曲上面。以上提到的每個動作都需要我們心的意識部份做決定。我們可能沒有察覺
到自己所作的決定,但我們確實做過這些決定。

人心的意識部份也管理著我們的人際關係和交流。人如何說話,對待別人絕不是隨機發生的。我們對待自己喜歡的人一定和自己所討厭或陌生的人不一樣。如同開車時一樣,我們心的意識部份會不停地決定要我們如何對待別人,與人交流。

B. 人心的下意識

與人心的意識部份相比,下意識的規模較小。還記得阿德勒的玉色樹吧,下意識是由小小的、表淺的樹根來代表的。

從功能上講,下意識與飛機的全自動巡航系統類似。它自動地控制著身體的功能,卻很少被人察覺。它的一個功能是維持我們的呼吸、心跳和血流,並在飢餓時提醒我們。不像人心的意識部份,只在醒著的時候才起作用,下意識卻從來不停止工作。它每天工作二十四小時,每週工作七天。下意識的另一個功能是充當大腦的倉庫。多數研究人員都認為,我們從不忘記自己的經歷。一切都被下意識儲存起來,等待有意識的頭腦將它取出使用。有一位研究人員用下面的話來描述下意識這個功能:「下意識中的東西不是被扔到哪兒,就落到哪兒。它們被有秩序地、按分類安置起來。另外,它們相互影響,並組成各種規模和種類的群體單位,隨時準備應急。的確是個奇跡般的倉庫啊!」

下意識不會塑造或評判真偽和價值觀。它把我們所信的一切當真。然後,它將這些被儲存著的思想、感覺和行為結合起來,形成我們的個性。如果我們對自己說謊,我們的下意識會把這個謊言當真理來對待。

雖然人心的下意識很像全自動巡航系統,它仍然能受訓練,被教育,使它得以改善。一種方法是通過「自我交流」。正式的自我交流在人有意識地要改變的前提下進行。我們可以寫一個簡短正面的聲明來描述自己所要成為的人,然後,我們在一段時間裡反覆地讀。這是用人心的意識部份教育和改變人的下意識。

另一個方法是通過催眠,由催眠師用催眠術將建議直接放到人的下意識中去。自我交流和催眠都能在我們的生活中引起極大的,迅速的改變。

C. 人心的意識和下意識之聯繫

人心的意識部份影響著下意識。人心的這兩個部份相互關聯。我們可以通過做自己想成為哪種人的決定,來支配自己的下意識。決心一下,我們就可以按想要的形象塑造自己的下意識。「自我交流」就是一個適用於塑造下意識的方法。

雖然人心分為兩部,但它仍然如一。沒有兩者,我們無法生存。當人的意識緊張過度,下意識會把這種狀態反映到身體的功能上。人心的下意識引起腎上腺素的產生。腎上腺素的重要性在於它提供人在危機時急需的能量。但除非在做某種體力活動的情況下,腎上腺素其實又對身體有害。如同常言所說,「讓我們生病的不是我們在吃什麼,而是什麼在吃我們。」人心意識和下意識部份的損傷也能導致心理及生理上的疾病。

五、結論

神創造了有腦有心的人。人腦是一個由腦細胞和電化學衝動構成的身體器官。這些腦細胞和衝動不知如何萌發出了一種力量,稱為人心—-能思考,感覺,並產生行為(箴言23:7)。

許多神學學者都認為,我們的心是神按他的形象所造。多名新約聖經的作者都寫道,人的目標應該是將自己的以世俗為中心的心改變成以基督為中心的心(哥林多前書15:49,哥林多後書3:18,歌羅西書3:10,彼得後書1:4,約翰一書4:4-6)。


承蒙「New Life Behavior International」 (NLBI) 授權轉載
新生命行為課程已經應用了27年。它還在不停地編輯和增新。 在過去 的幾年中,「New Life Behavior International」 (NLBI) 已經幫助數千人找到了比以前更有意義,更完滿,更充實的新生活。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