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December 22, 2024

Vine Media

葡萄樹傳媒

崇拜–失樂園的逆轉(伍渭文牧師)2012.6.17

語音(廣東話): 講題:崇拜-失樂園的逆轉
經文:約翰福音 4:19-26
證道:伍渭文牧師

你想一想,有那一次和一個人的談話,改變了你的一生?會否就是與你現在的配偶第一次見面,談得很投契,被他的態度和內涵所吸引,開始了友誼、情愛,結果成為夫婦。

今天福音書一位婦人,一位很怕面對群眾的撒瑪利亞婦人,在烈日當空的時候,在沒有人打水的叙加井旁,和耶穌的談話,扭轉她的生命。她確實改變了,她掉下水罐子,跑到城中,對眾人說:「你們來看!有一個人將我素來所行的事都給我說出來了,莫非這就是基督嗎?」(約四29) 和上帝相遇,與上帝對話,生命得到改變,正是崇拜的意思,從這段經文我們是認識到關於崇拜的真理。

1. 上主尋找人敬拜

「然而時候將到,現在就是了,那用心靈按真理敬拜父的,才是真正敬拜的人,因為父在尋找這樣敬拜他的人。」(約四23, 24, 新譯本)

整個故事的背景是門徒都離開到城裡買食物去了,耶穌獨自在敘加的井旁等候這婦人。這段是經典論及崇拜的經文:崇拜是上帝主動親近人,賜恩典給人,崇拜是上帝與人的對話。我們提到崇拜,就想到對上帝的榮頌,讚美,給上帝本身配當的敬拜,英文崇拜worship (worth ship)不是就有這意思嗎?有些教會就把崇拜開始的唱詩一段時間稱為敬拜,由敬拜隊帶領會眾唱詩,唱完詩說「敬拜完畢」。

但德文敬拜一字「Gottesdienst」service of God-上帝的服事,就指出崇拜是相向的:崇拜既是人給上帝的服事,也是上帝給人的服事。「因為父在尋找這樣敬拜他的人」,指出是上帝主動親近人,像耶穌主動親近這撒瑪利亞婦人。整個崇拜禮儀,是我們給上帝的服事,也是上帝透過禮儀給我們的服事。而我們對上帝的服事,是回應上帝先給我們的服事,這也是舊約時代列祖的崇拜經驗。

挪亞築壇獻祭,因為看到上帝的救恩,上帝曉喻他洪水將至,要預備方舟,進入方舟才能得救,洪水過後,挪亞帶領一家築壇獻祭。上帝呼喚亞伯蘭離開吾珥,使他成為萬國之父,他離開吾珥,跟隨上主,築壇獻祭。上帝呼喚摩西,帶領在埃及為奴的百姓,來到西乃山,頒下律法,作上帝的子民,君尊的祭司,敬拜上帝。「你將百姓領出來之後,你們必在這山上事奉我;這是我打發你去的證據。」(出三12)所以敬拜是回應上帝的召喚,親近上帝,我們首項禮儀宣召(call to worship) 就說明這點。

上帝是施恩的主。上帝主動召喚我們親近他,不是因為他需要我們的敬拜,乃因為他願意施恩給我們。他創造人是祝福,分享他的愛。在婚禮中,我常常提醒新人,婚姻帶來父母的天職,你們要為著下一代,好好彼此相愛,使兒女在愛的氛圍中成長,使愛外溢overflow給兒女,生兒育女是分享愛。但有人生兒育女不是因為愛,是因為不滿足;自己很想學琴,但事與願違,就計劃生一個孩子,訓練他成為鋼琴家。配偶對自己不好,生一個孩子,為自己吐氣揚眉。一個不成熟的人,當然可以藉著婚姻生活,自己更趨成熟,生命得到建立,但配偶就要承受磨難了;一個成熟的人,進入婚姻時,能夠讓其配偶得到祝福和建立,配偶的磨難較少。

我初中時剛信耶穌,問我教會的傳道人:為何上帝創造人?他說:上帝造人,與人分享他的愛,好像一個小女孩,把愛分享給布娃娃,為這布娃娃梳頭穿衣服,餵娃娃奶,藉著關心布娃娃,這女孩子得到滿足,也得到成長。但這比喻神學有問題,女孩藉布娃娃得到生命的成長,但上帝是否需要創造才得到滿足?沒有世界,沒有上帝本體之外的世界,從永遠到永遠,上帝如何經驗愛呢,因為愛是對他者的關懷;沒有他者,如何經驗愛呢?希臘神話中納西斯(Narcissus)在水池看到自己俊朗的臉龐的倒影,顧影自戀,不願意離開水池,終於餓死,但沒有他者的自戀不是愛。

感謝上主,上帝本身就是愛,因我們的上帝是三位一體,在創造世界之先,父、子、靈就有「你」和「他」,就有愛的團契。耶穌在約翰福音十七章大祭司的祈禱中說:「我在他們裡面,你在我裡面,使他們完完全全地合而為一,叫世人知道你差了我來,也知道你愛他們如同愛我一樣。」(約十七23)

所有的豐盛已在上帝裡面,他創造世界,創造人類,目的是祝福和分享他的愛。上帝尋找人敬拜他,不是因為上帝需要我們,乃我們需要上帝。上帝不需要藉著我們對他的敬拜供奉得到圓滿,敬拜是獲得神恩的機會,敬拜是上帝給我們的服事。

讓我們看看以賽亞的崇拜經驗。「當烏西雅王崩的那一年,我看見主坐在高高的寶座上。」(賽六1)聖經特別提及當烏西雅王崩的那一年,那年舉國悲傷,因為烏西雅曾經是一位好王,使國家中興,但後來心高氣傲,擅自進入聖殿燒香,國王雖為一國之尊,但祇有祭司才能進入聖殿燒香供奉,烏西雅王僭越了祭司的職份,被上帝以大麻瘋擊殺,舉國哀慟,沒有王,國家何去何從?上帝就針對以賽亞本身的需要,讓他知道,君王有崩逝,但上主還是坐著為王。藉著崇拜,上帝服事了以賽亞。

跟著上帝引導他明白更深層的需要,上帝對以賽亞展示上帝的權能和威嚴:「聖哉!聖哉!聖哉!萬軍之耶和華!他的榮光充滿全地。」(賽六3) 在聖潔的上帝面前他是不潔的,他需要面對自己的罪:「我有禍了,我滅亡了,因為我是嘴唇不潔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潔的民中。」回應以賽亞認罪,上帝赦免他:「看哪!這炭沾了你的嘴唇,你的罪孽就除掉了。」(賽六7)

各位,崇拜是上主給我們的服事,上帝藉崇拜滿足我們屬靈的需要;也藉崇拜對我們說話,讓我們明白更深層的需要,我們要好好預備自己,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饑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上帝。

2. 要明白為何如此敬拜-悟性的敬拜

耶穌對撒瑪利亞婦人說:「你們所拜的,你們不知道;我們所拜的我們和道,因為救恩是從猶太人出來的。」(約四22)

我們著重崇拜的抒發作用,較少著重崇拜的誘發作用;強調崇拜是我們給上帝的服事,較少注重崇拜是上帝給人的服事,因為我們強調要用「心靈和誠實」來敬拜神。耶穌豈不是說:「時候將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靈和誠實拜他。」(約四23)

我們認為心靈和誠實就是敬拜者主觀的虔誠。其實剛相反,誠實原文指真理,心靈指聖靈,兩者都是外在於我們的恩賜,上帝賜真理,上帝賜聖靈,真理和聖靈是客觀的恩典,與主觀虔敬沒關。這婦人是虔敬的,她與耶穌討論崇拜,在撒瑪利亞城的基利心山上的聖殿敬拜對呢?還是在耶路撒冷錫安山上的聖殿敬拜對呢?當然她認為前者,耶穌的意見呢?耶穌認為在耶路撒冷的聖殿才對,因為這聖殿預表基督,他是神人相遇的聖殿,藉著耶穌人才能親近上帝,所以耶穌說:救恩是從猶太人出來的。若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建立聖殿就失卻唯一的意義了。

婦人不是沒有虔誠,乃沒有真理依托的虔誠,信仰異端、異教的人也是非常虔誠,在我的鎖匙包十條鎖匙祇有一條可以開我的辦公室,拿了其它鎖匙,無論你如何誠心誠意,也不能打開我的辦公室那道門,找對了才能開門,這是客觀對錯,與主觀意願無關。真理來自上帝的啟示,人根本不能明白。你可以明白罪的字義是矢不中的,但沒有聖靈的感動,你不可能像以賽亞一樣承認:「我有禍了,我滅亡了,因為我是嘴唇不潔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潔的民中。」真理需要真理的靈光照才能明白,約翰福音中的靈指聖靈,不是人的心靈。聖靈在我們心中光照,引導我們明白真理,順服真理,聖靈就是真理的靈,「他要將一切的事指教你們。」(約十四26)耶穌要我們有一個悟性的敬拜。

首先,我們要明白崇拜是集體的敬拜。

崇拜有模塑靈命的功能,因集體敬拜能克制自我中心。近代禮儀學者Virgil Michel就指出,崇拜的禮儀是對付個人主義毒素的解藥,在崇拜中我們經歷上主的愛,也因為上主的愛而愛其他人,而愛是靈命成長不可或缺的。他說:「在(崇拜中) 我們再一次與基督的身體連結在一起,淋浴在上主在基督裡和對世人的大愛中……因而我們重新得力,去抗衡異教的個人主義,這些自私自利,充斥在每日的思想、言語和行為。」[1]

哥林多前書十四章論到敬拜時,明言敬拜就是集體的聚會:「你們聚會的時候」(25節) ,「婦女在會中」(34節) ,聚會時要關心參與者的福祉,保羅列舉崇拜的數項規範,就充份說明崇拜不能自我中心:
言語要人人明白,甚至圈外人也了解(十四16, 23) 要造就人(十四16) 規規矩矩按次序行(十四40, 33) 彰顯與深化基督徒的合一與相交(參十17) 每位參與者積極的投入(十四26)"詩歌、教訓、啟示、方言"崇拜是聚會,集體的聚會需要共同的禮儀,否則祇是不同的個體,在同一地點,各自修行,禮儀把不同的人造成為一個群體。我們來到教會,在崇拜開始之前都會省察認罪,這是個人認罪,但在崇拜的禮儀,應有集體認罪的時間。我們可以在進入教會前或離開教會時把獻金放進奉獻箱,這是個人的奉獻,但在禮儀中奉獻一項,是集體的奉獻,禮序中的認罪和奉獻,就有模塑我們靈命的作用,是屬靈操練。

其次,我們要明白崇拜是信仰的表白和宣示。

認罪和宣赦:我們崇拜禮儀中有認罪和宣赦。認罪幫助我們釐清人和上帝的距離,讓上帝作上帝,沒有距離,就沒有心靈移向上帝,尋求上帝的赦免;不認識自己的罪何其深厚,就不覺得恩典何其浩大,認罪是重要的操練。受洗是每天的屬靈狀況-與基督同死同復活(羅六4) ,崇拜藉認罪的禮儀,提醒自己唯獨恩典,唯獨信心,唯獨基督,才能得救。每主日的崇拜認罪禮儀,不單祈求上主赦免我們該周所犯的罪,也把我們領受過的水禮,重演一次。認罪完畢,作主席讀出約翰一書一章九節作為宣赦:「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是上帝的應許使我們得蒙赦罪。

經課的誦讀和認信。聖經一路來是公開誦讀,給人聆聽的,直到德國人古騰堡發明活版印刷,1545年出版第一本給人閱讀的聖經。宗教改革前一千五百多年來,教會都依遵猶太會堂傳統,在崇拜中誦讀該天按節期編成的經課。耶穌在迦伯農會堂也按此傳襲讀經:「在安息日,照他平日的規矩進了會堂,站起來要念聖經。有人把先知以賽亞的書交給他,他就打開,找到一處寫著說: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他用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路四16-18)

崇基教堂承繼了這經課傳統,以基督生平作年曆,崇拜中讀出舊約、詩篇、書信、和福音書的經課,沿用至今的有三代經課,以三年一個循環來編訂每主日的四段經文。我們現在採用的一九八三年《修訂三代經課》,為天主教、聖公宗、信義宗、長老宗、改革宗和循道衛理教會等共同採用。讀經完畢,我們唱出榮耀頌。因為四段經課分別顯出聖父(舊約) 、聖子(福音書) 、和聖靈(書信) 。公元325年尼西亞會議,判定亞流主義為異端,教會通令崇拜唱榮耀頌 (Gloria Patri) 時加上去的:但願榮耀歸與父,子,聖靈, 加上一句「 起初這樣,現在這樣,以後也這樣,永無窮盡。」英文:As it [trinity] was in the beginning,, is now, and ever shall be, world without end;「it」就是三位一體,每主日崇拜的榮耀頌,便成為正統信仰的衛道干城。

3. 崇拜是失樂園的逆轉

最後我想提的是,崇拜為何以宣召啟其端,以祝福總其成?這樣的禮儀設計,背後有何原因?何以說崇拜是失樂園的逆轉呢?

墮落是撕裂長夠信任與愛的關係,聖經不是早上創造,晚上墮落,上帝不是墮落時才來到樂園和人算帳,上帝常常到樂園和始祖有相交。分別善果子的樹表示人拒絕上帝的主權,分別善惡在希伯來文化中表示獨立自主,我們知道除了分別善惡的樹,還有生命樹,當人學習順服上帝,經過試驗,學懂對上帝的順服,就可以獲得生命樹,上帝不是要我們最終墮落,他要我們分享生命樹,正如老師給我們考試,目的要我們過關及格,不是要我們失敗。

但始祖不信任上帝的說話:「你們不可吃,也不可摸,免得你們死。」(創三3)蛇對女人說:「你們不一定死;因為神知道,你們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們便如神知道善惡。」(創三4)墮落後上帝來到樂園,「那人聽見神的聲音,就藏在園裡的樹木中,躲避耶和華的面。耶和華呼喚那人,對他說:你在那裡?他說:我在園中聽見你的聲音,我就害怕;因為我赤身露體,我便藏了。」(創三8-10)但在崇拜中,當聽到宣召經文,我們歡喜快樂以詩歌回應上帝的召喚,結束崇拜時,接受差遣並上帝美善的話語benediction,我們像進入天國的小孩,擱置懷疑,以童真你心,信賴上帝的慈愛。

領受祝福時,我們看到分派聖餐的聖桌十字架兩旁的的洋燭,靜靜散發出盼望的柔輝;再望過去,蒼蒼鞍山,吐露洋洋,訴說上帝信實如山堅定,上帝慈愛如海豐盈;綠樹交蔭,小鳥鳴叫,上帝的恩典環繞著我們。

接受差遣時,我們看到落地玻璃幕牆的大十字架是在外邊的,向外的十字架,不是向內的十字架;上帝關心這世界,擋住我們半邊風景的新教學大樓,提醒我們這教堂為學生而設立,馬鞍山前的民區,是我們的鄰舍,也是我們的牧區。

像以賽亞一樣,崇拜結束時我們說:我在這裡,請差遣我。阿們。
————————
[1] “We are united anew with all the members of the Mystical Body of Christ; we are imbued with the all embracing love of Christ for God, and of God for man….and we are freshly equipped to withstand the pagan way of selfish individualism in our daily thoughts, words and deeds”, Virgil Michel, “The Social Nature of Communion,” in The Social Problem, Book Four: The Mystical Body and Social Justice (Collegeville, Minn.: Liturgical Press, 1939), 77, as quoted in Christian Scharen, Public Worship and Public Work: Character & Commitment in Local Congregational Life (Collegeville, Minn.: Liturgical Press, 2004), 23.

歡迎赴會:

香港中文大學 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主日崇拜時間
Sunday Service Time 星期日上午十時三十分
10:30 a.m., Sunday 地址
Address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崇拜以粵語、普通話及英語即時傳譯進行。
The Sunday Service is conducted simultaneously in Cantonese, Putonghua and English with the help of interpretation. 歡迎任何人士參加 All are welcome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