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December 21, 2024

Vine Media

葡萄樹傳媒

「我是誰?」(梁元生院長)2017.12.10

語音(廣東話):

「我是誰?」(梁元生院長)2017.12.10 (圖1)主題:我是誰?
證道:梁元生院長

一.前面的話

今天的講章是我為兩個月前的崇拜講道而準備的。根據的經文是既定的聖經經課(Lectionary)所列的馬太福音十六章。但是那天打風,不好風球高掛,沒有崇拜,所以林豪恩校牧問我可否在十一月底用原來的講章和大家分享。我說:上天既然禁止我在八月講道,是否我的講章有問題。因此我就仔細地把原來的講稿多看幾次,做了一些修改。最大的改變是:原來的預算,是以”我是誰?”這個問題帶出兩方面的思考:一種是哲學的思考,另一種是信仰上的思考。前者是人對自己的叩問和身份的尋索,甚麽是存在的意義, 甚麽是活著的本質?換言之,”我是誰?”是從人出發,所問的是一個存在的問題,也可以說是一個哲學的問題。”我”究竟是什麼,爲何而存在?活著的真正意義在哪裏?”我是誰?”這個問題的背後,是尋求認識自我(self)和尋索身份(identity)的嘗試,希望藉此找到人生存在的意義(the meaning of existence)。我們問這個問題,背後是想要對”活著”和”存在”的意義作出嚴肅和認真的反思,其最終目的是要認識自己。由於人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在他追求認識自己的過程中,他不免要向周遭的環境看,包括往前面看及往後面看,因爲人活著並不孤立,而是活在衆多的人際關係裏和歷史的長河中,他看到自己在混雜於簇擁的人群中,他看到自己在歷史的長河中漂流,前面有滾滾水流,而後面則有接踵而至的來的巨浪洪濤。連綿不斷,生生不息,故哲人嘆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晝夜。因此之故,我們不但會問:”我是誰?”也會問:”我從那裏來?我往那裏去?”,意圖使人明白其存在不是一個孤立的個體,而他的存在實際上是在一個連續不斷、生生不息的處境之中,因而其存的意義在及其身份的建構,也因爲處於這個處境而產生了特別的意義。

  我當然不奢望在今天的半個小時中去解決這些人生中永恆的哲學難題。今天要討論的是第二個方面,即是從”我是誰?”這個問題去思考信仰和檢視我們自己的信仰。由於”我是誰?”是耶穌向門徒發出的問題,而非人想自己發出的問題,所以今天的題目應該加上一個副標題,那就是”信仰的考問”。

二.耶穌的問題:”我是誰?”

  上個主日鄭漢文教授用一套反傳統的方法,帶領我們從新演繹主人和分派銀子的比喻,今天我想回到傳統的解經方式,從經文的時、地、人的背景入手, 去瞭解這段聖經故事。

首先,讓我們回顧一下耶穌提出這個問題是在甚麼時候和怎樣的背景下提出的?”我是誰?”是耶穌自己提出來的問題,請大家留意祂是在怎樣的背景下把這個問題提出來的,祂問這個問題時在甚麽地方? 背後又有甚麽原因?

  讓我們再翻看馬太福音十六章13-14節:

  聖經說:”耶穌到了該撒利亞腓立比的境內,就問門徒說:人說我人子是誰?他們

  說:有人説是施洗的約翰,有人說是是以利亞,又有人説是耶利米或是先知裏的一

  位。 耶穌說:你們說我是誰?西門彼得回答說: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

  耶穌在馬太十六章這裡問的問題:”我是誰?”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不知讀過多少遍,不知聼牧師在講臺上講過多少遍。尤其是我們對於西門彼得的回答(算是標準答案吧)都非常熟悉:耶穌問:我是誰?彼得回答說: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

既然答案已經非常清楚,那麼,我們還為什麼要重新思考這個問題的意義在哪裏?正如我在開頭時說過:我是誰?這個問題,可以連帶出”我從那裏來,我往那裏去?”的相關問題。那麼,讓我們就從這個相關的問題出發,當耶穌問”我是誰?”這個問題時,當時的時間和環境是怎樣的?

我們在甚麼時候會問自己:”我是誰?”很可能是對人生感到迷惘,對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有所懷疑的時候。耶穌為什麼在這個時候提出”我是誰?的問題呢?是他感到人生的困惑嗎?還是他的門徒到此時陷入迷惘和失去方向?讓我們先弄清楚當時的背景因素。聖經很清楚的告訴我們,耶穌問這個問題的時候,處身在加利利海以北該撒利亞腓立比的地方。那時,門徒已經跟隨他又一段日子,聽過他在山上講道,教訓人群,也看過他治病趕鬼,叫破腳的人行走,叫瞎眼的人看見,叫死了的人復活;有隨著他坐船渡過加利利海,平靜風和浪,也看過他跳下海中,踏波而行。不少人都親耳聽過他的宣講,也有不少人親眼看過他的神跡。 換言之,已經有很多人知道耶穌是個異人,奇人,是個不平凡的人。故此,當耶穌問:人說我是誰?的時候,這幾個答案就出來了:施洗約翰、以利亞、耶利米,或先知裏的一位。這些答案的出現, 是人們對耶穌有了一些認識,因爲看到耶穌所做的工作,便在猶太人的傳統裏尋找可以比擬的人物。人們首先想到的,是耶穌是以利亞。以利亞是猶太人傳説中的神人,滿有大能的先知。他有治病趕鬼的能力,也能叫死人復活。兩個多月之前,林豪恩校牧在這裡, 用舊約列王紀上十六和十七章比較詳細地介紹過以利亞這位來去無蹤,與阿哈王對抗的先知。大有能力,能叫天火焚祭,能叫天降大雨,能叫油用不盡,能叫死人復活。以利亞在猶太人的宗教傳統中,是個能夠治病趕鬼、顯示奇跡的神人,這是猶太宗教最核心的部分。以利亞代表著非凡的力量,能夠在這個理性的凡間充分發揮超越的神聖的力量。他們認爲耶穌的所做所為,與以利亞相近。故此以耶穌為以利亞的化身。也許我們當中也有人作如是想。我們冀求一種超凡的神力,介入我們的生命,無論是醫治疾病也好,是扭轉乾坤也好,我們希望耶穌像以利亞一樣,用神跡改變世界。

  也有人以爲耶穌是耶利米,這也是從猶太人的歷史和文化傳統中去尋找依據的。 耶利米是在以色列人被擄時期的先知, 他和他們一同受苦,一同流淚,對被擄為奴的猶太人抱著悲憫之情,使他們在困苦中不至失去希望。 把耶穌看作耶利米的人,大概感受到他的同情,愛心和憐憫。我們相信耶穌,是否也是因爲感受到他的仁慈和愛心呢? 至於說他是施洗約翰的人,一方面可能知道耶穌和他的表兄的親密関係,另一方面可能以他們的生活態度和言行教誨相比較,宿荒山,行曠野,喊著說:天國近了,你們要悔改。其生活言行都有相同之處,故此認爲他就是約翰。認爲耶穌是施洗約翰的人,也許會是因爲約翰敢於反抗當代的統治者希律王,他的抗議和不屈,最後賠上他的性命。在某些人看來,他是個勇敢犧牲的革命志士。這些答案都有一些根據,不是天外飛仙,胡亂猜測。這是我們一般人常常會做的事:用傳統的成說,或生活中相近的事物作比附,作爲我們認識一個人或一件事的基礎。

  耶穌問:我是誰?有人說是以利亞,有人說是耶利米,有人說是施洗約翰。這些都無關重要,甚至是totally irrelevant. 這裏的”有人”,實際上是”他者”,是其他的人。這並不是耶穌詢問的對象。甚麼是信仰?甚麼才是信仰的叩問?信仰不是他人的答案,不是”有人說我是誰。”而是你的真誠回答。耶穌在這裡所要強調的是:”你們說我是誰?”他問的是”你們”, 而不是他者。他要的答案,也不是在傳統內凴想像的臆測,不是只靠人云亦云。 耶穌要求的是”你”的答案。耶穌問:”你們說:我是誰?”這也是今天要問大家的問題:”你們說:我是誰?””你們說,耶穌是誰?”

我給大家半分鐘的靜默時間, 你在心內去誠實作答。不用發聲,更加不用喧嘩。對於你個人來説,耶穌是誰?是文化傳統中的能人、神人如以利亞?是用愛心和憐憫撫慰你內心傷口的人,就像耶利米?抑或代表著勇於抗爭,挑戰權威的鬥士,如施洗約翰?許多人或許都不會直接回答,因爲他們不用開口,大家都借用了彼得的答案。當耶穌問:”你們說我是誰” 時 ,彼得就立刻上前,沖口而出說:”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這個答案被耶穌所肯定和稱讚,因此也就成了我們的”標準答案。”

  如果耶穌向我們問:你們說我是誰?我們很多人都應該會學彼得這樣回答:主啊,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

  今天讓我們來檢驗一下這個”標準答案”。

三.門徒的答案:”你是基督!”

  彼得說:”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這個答案吧耶穌的身份說的正確,和說得清楚, 連耶穌也稱讚。然而,從後來一些事的發生,叫我們對彼得提出的答案也產生了疑問。 因爲這次耶穌問完不久之後,他和門徒離開了該撒利亞,轉向南行。來到一処高山,就帶了彼得等幾個門徒,暗暗地上了高山,在他們面前變像,衣服放光,他的旁邊也出現了兩個猶太歷史中的兩個偉人,一個就是剛才說過的以利亞,另一個是摩西。這就顯示了以利亞和摩西在猶太人歷史,文化和宗教上的不容或缺的重要地位。而耶穌是基督,甚麼是基督?就是兩個重要傳統中見的核心人物,是注重神跡和法力的傳統,以及注重典章和法律的傳統之間的連繋人物,是調和兩個傳統的中道者。最後,兩者俱不見,只餘一耶穌。可見認識基督是最爲重要的,不可取代的。以利亞和摩西所代表的猶太人的傳統,或者說神跡奇事及典章制度所代表的基督教元素,都很重要,但最終皆煙消雲散,不是信仰的核心和本體。故聖經說:門徒四看空無一人,只有耶穌。

  彼得的確認識耶穌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但他所理解的基督和耶穌說的基督仍有頗大的差異。彼得所說的基督是”王者基督”, 是榮耀之王, 是將要降臨的彌賽亞。他之來到世間,恍如君臨天下,使凡是跟隨他的也覺得與有榮焉。而且,與他同在,除了得榮耀,也要得著無憂與安樂。故此,當他看到耶穌與身邊的兩位偉人顯現時,他即作出呼籲:由他建造三座帳棚,給他們三人居住。與主同住帳棚的意思,就是沒有憂愁, 不再思念山下的事,留在山上的帳棚中,與主基督共用歡愉快樂。彼得雖然對基督的身份有所認識,但他對基督使命的理解,顯然和耶穌所想的又很大的不同。換言之,他的認識”基督”,止於”基督身份”(Identity)的層面,而對”基督命運”(destiny)的認識,尚未能有真正的瞭解。換言之,他對基督的身份有正確的認知,但對基督的使命還是不清楚和不明白。究竟基督,這位永生神的兒子,要帶領他們往那裏去呢?

  我們從”我是誰?”這句話作為引子,就希望帶出”身份”(identity)

和”命運”(destiny)的分別。這也是耶穌在問完”我是誰”之後希望門徒思考的問題。

  門徒跟隨耶穌,聼他的教訓,看他的治病趕鬼的能力,希望對這位夫子認識更多更深。他們跟隨他走遍加利利海周邊地區,來到該撒利亞腓立比,亦即他們走過的最北之地。此時此地,耶穌問他們:”我是誰?”為要門徒對信仰有正確的認識。這事之後,耶穌就帶著他們轉道向南,朝耶路撒冷進發。當中經過迦伯農、撒瑪利亞等地,最終來到耶路撒冷。轉道往南,來到耶路撒冷,耶穌很清楚這是他的命運:到了耶路撒冷, 他將會受到捉拿、審問、拷打,最後被釘十字架。耶穌知道自己的悲劇命運,就從轉到向南那一刻開始。然而爲了成就救贖大業,既知其苦,仍然上路。故此一路以來,他多次向門徒講到”基督”不是要作王,而是要受苦的資訊。”我往那裏去?””我要回到天國,為你們預備地方。” 門徒如彼德之輩在認識到耶穌即基督之後,都感到身為彌賽亞的隨從而自傲,但卻不知道悲劇性的命運即將臨近。他們誤會以爲耶穌將以王者的身份駕臨聖城,甚至認爲他會成爲榮耀的新王,開邦立國,快將創立一個新的以色列囯。”我往那裏去?”耶穌和門徒對這個問題的答案有很大的差異,有很不同的憧憬。

  你對耶穌有怎樣的認識和理解?如果你好像彼得,知道所信的是誰,知道他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那麼,你的信仰根基是穩固的和實在的, 你對耶穌的身份有著清楚地瞭解。但是,這種信仰的理解會對你的人生,你的命運,會有怎樣的影響?你的人生和命運,和你的信仰是否是兩個不相關的問題?

四.結語:往南走

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是否經歷一片蒼茫,不辨方向;抑或時常都遇著迷惘,失去信心?我們不斷地尋找可以使我們重拾信心,重新上路的引路人。也許我們當中有些人會遇到過某位高僧,某位道長,或者某位先知。但在座的大多數的我們,遇見了基督耶穌。當我們的人生之路到了該撒利亞腓立比的時候,我們遇見基督。亦即是說,當我們的人生走到最北的地方,走入寒冬的季節,我們遇見基督。他問:我是誰?這個問題叫我們認識他,追尋他,去明白他的身份,認識他是永生神的兒子。這是我們找到信仰的開始。

有了信仰,我們的人生將會經歷一個大轉移,或者說是大轉彎,大轉向。(a great turnaround) 以前是往北走的,是越走越寒冷的人生, 現在有了耶穌,明白他是基督之後,人生就有一大逆轉,轉向南行,奔向聖城,奔向耶路撒冷。這是我們人生中最重要的抉擇,也是生命中最爲重要的信仰的轉向(the spiritual turn)。 雖然信仰的真知和信仰帶來的命運,仍然是糾纏不清,是叫人不易明白的一回事。

  然而,自此之後,你的信仰將會在你的生命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和影響。今天,就暫時和大家思考到這裡。願主繼續祝福各位!使各位的人生經歷屬靈的大轉向, 從此一路向南,把命運交托耶穌!

歡迎赴會:

香港中文大學 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主日崇拜時間
Sunday Service Time 星期日上午十時三十分
10:30 a.m., Sunday 地址
Address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禮拜堂 「我是誰?」(梁元生院長)2017.12.10 (圖1)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崇拜以粵語、普通話及英語即時傳譯進行。
The Sunday Service is conducted simultaneously in Cantonese, Putonghua and English with the help of interpretation. 歡迎任何人士參加 All are welcome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