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rch 19, 2024

Vine Media

葡萄樹傳媒

生命因何活得更美好?(鄭漢文博士)2014.1.5

語音(廣東話):
主題:生命因何活得更美好?
經文:馬太福音2:13-23
證道:鄭漢文博士

1. 一個不曾發生的傳說

我今日講道的主題是:生命因何活得更美好?

首先,讓我分享一個傳說,故事是這樣記載的:

「今天是2047年7月1日,香港終於實現雙普選,即是行政首長和所有立法議會議員都是由香港選民提名並且一人一票等值地、直接地選出。

今天,在一份叫《崇基日報》的頭條新聞這樣報導:

『在2013年12月29日的這一天,有數個博士預言,香港回歸五十周年的2047年經由普選產生的行政首長會是:一位64歲的男士,他在香港中文大學畢業,是位曾經在崇基禮拜堂聚會的基督徒。

香港島在中環和西環外另有個地方叫東環,是一個被廢置的工廠,當年有一群人在那裏結集,為要搗截這位直選產生的行政首長,決定要暗殺所有在2014年內附合以上所描述特徵的30歲男士。

(在座有無附合以上所描述特徵的30歲男士?)

幸好,在2013年12月29日的同一天,上主的使者告訴這位男士,讓他暫時離開香港一段時間。直到這群殺手被捕,這個東環工廠集團被瓦解,故事中的男士才返回香港,並且在2047年前的雙普選中,成功地由香港選民提名,由全港合資格的市民一人一票等值地、直接地選出。』」

以上是一個不曾發生的傳說,純屬虛構,用來警世的,但好像以上的恐怖故事,其實早在二千多年前一個嬰孩誕生時就發生了,而且死的無辜者更多(死得人多)。

2. 殺人生命的政治:馬太福音第二章經文敘事分析

今日的經課取自馬太福音第二章13至23節,是故事的後半部,整整的第二章是記載一個嬰孩誕生時發生禍及無辜死得人多的恐怖故事。請大家打開聖經,是在新約的最開首。

這是一個個案,個案有「時、地、人、事」四方面,讓我們分開何事What、何地Where、何時When、何人Who四方面一一分析這個殺人事件:

首先是何事?What happened?故事在開頭的第二章第1-2節說:

1 當希律王的時候、耶穌生在猶太的伯利恆.有幾個博士從東方來到耶路撒冷、說
2 那生下來作猶太人之王的在那裡。我們在東方看見他的星、特來拜他。

猶太人之王要降世,滋事體大,值得重視,但是在第3節說:

3 希律王聽見了、就心裡不安.耶路撒冷合城的人、也都不安。

希律王和耶路撒冷合城的人為甚麼不安?是他們的名位、權力或利益會因此而受影響嗎?

正如希律王要依靠背後的羅馬政權的喜惡來管治猶太地,香港的政治領袖也是要依靠背後的「阿爺」的喜惡來管治這個特區。忽然傳出另有一個真命天子,當然會令當權派不安!

下一步會做甚麼?就是通過時間和地點去指認這個人出來,英文叫做to identify the one.

從第4節開始,是要找查此人生在何地?Where?

4 他就召齊了祭司長和民間的文士、問他們說、基督當生在何處。
5 他們回答說、在猶太的伯利恆.因為有先知記著說、
6『猶大地的伯利恆阿、你在猶大諸城中、並不是最小的.因為將來有一位君王、要從你那裡出來、牧養我以色列民。』

地方確定了,下一步是時間,此人生在何時?When?第7節說:

7 當下希律暗暗的召了博士來、細問那星是甚麼時候出現的。
8 就差他們往伯利恆去、說、你們去仔細尋訪那小孩子.尋到了、就來報信、我也好去拜他。

這個人在此時此地,還只是一個嬰孩。但為免博士懷疑,政治掌權者說了句語言偽術:

「你們去仔細尋訪那小孩子.尋到了、就來報信、我也好去拜他。」

故事下面的發展,顯示很難不相信:政治掌權者是不會說真實話的。

故事轉到博士的經歷,第10節開始記載:

10 他們看見那星、就大大的歡喜。
11 進了房子、看見小孩子和他母親馬利亞、就俯伏拜那小孩子、揭開寶盒、拿黃金乳香沒藥為禮物獻給他。
12 博士因為在夢中被主指示、不要回去見希律、就從別的路回本地去了。

故事轉到約瑟的經歷,第13節開始記載:

13 他們去後、有主的使者向約瑟夢中顯現、說、起來、帶著小孩子同他母親、逃往埃及、住在那裡、等我吩咐你.因為希律必尋找小孩子要除滅他。
14 約瑟就起來、夜間帶著小孩子和他母親往埃及去.
15 住在那裡、直到希律死了.這是要應驗主藉先知所說的話、說、『我從埃及召出我的兒子來。』

故事轉到希律王的反應,第16節開始記載:

16 希律見自己被博士愚弄、就大大發怒、差人將伯利恆城裡、並四境所有的男孩、照著他向博士仔細查問的時候、凡兩歲以裡的、都殺盡了。
17 這就應了先知耶利米的話、說、
18『在拉瑪聽見號咷大哭的聲音、是拉結哭他兒女、不肯受安慰、因為他們都不在了。』

經文記載:「凡兩歲以裡的、都殺盡了。」希律王感到被愚弄而發怒,殺盡兩歲以下的無辜嬰兒。找不到這個誰人Who,就把所有近似的人殺盡。

要不要這麼殘暴?廣東話叫這種做法:「有殺錯,無放過。」

政治掌權者要殺敵人,是為了自利而清除異己、清算他人。

要殺敵人時兼濫殺無辜,是殘暴不仁。濫殺無辜時卻殺不到敵人,是為之無能。

正如香港政治的鬱悶,未能謀求全民的幸福的政治,真的是乏善足陳。

政治的黑暗還未完結,殘暴的政治掌權者的後人上位,亞基老接著他父親希律作了猶太王,依然繼續令人害怕。

第19節到23節完結了這個故事:

19 希律死了以後、有主的使者、在埃及向約瑟夢中顯現、說、
20 起來、帶著小孩子和他母親往以色列地去.因為要害小孩子性命的人已經死了。
21 約瑟就起來、把小孩子和他母親帶到以色列地去。
22 只因聽見亞基老接著他父親希律作了猶太王、就怕往那裡去.又在夢中被主指示、便往加利利境內去了。
23 到了一座城、名叫拿撒勒、就住在那裡.這是要應驗先知所說、他將稱為拿撒勒人的話了。

馬太福音第二章的故事,出現起承轉合的四部曲:
一是起於猶太地伯利恆中有人想殺人,
二是承於因避禍而離鄉別井遠走到埃及,
三是轉於重返以色列境內進入加利利,
四是合於留在拿撒勒成大長人。

馬太福音第二章故事,人物眾多,主角當然是傳說中將為猶太王的嬰孩耶穌,但是,影響情節變化相關的有四種人,包括:

(一)政治掌權的希律王,
(二)博學求真的博士,
(三)初為父親的約瑟,
(四)主的使者。

3. 養人生命的學問:博學求真、心繫永恆、謙卑尋道、記掛蒼生的博學之士

生命因何而活得美好?剛才經文解讀時,我們已經呈現政治掌權者可以草菅人命。

生存的最基本條件,就是免受死亡的威嚇。這是政治最低限度要為人民謀求的。

聖誕節慶祝耶穌的誕生,馬太福音第二章告訴我們:不是因為不回頭傳話給殘暴希律王的博士,不是因為在適當時傳話的主的使者,不是因為非親生的爸爸但願意聽從而披星戴月的約瑟,耶穌一出世就被政治殺害了。

所以,今天是聖誕節後的第一個主日,就是要讓我們反思,我們在出世後:有那些恩人你們要感謝─你的生命才能存活到今天?有那些恩人你們要感謝─你的生命才活得這麼美好?

馬太福音第二章記載的恩人,包括:東方來的博士。

究竟有多少個博士?傳統說有三個。

其實聖經沒有明言有三個,而是有幾個博士從東方來到耶路撒冷。因為送上黃金、乳香、沒藥為三種禮物,所以就好似一人各自呈獻一種,共有三個送禮人。

另外有一些相關文獻記載,其實是一群朝聖者,朝聖博士群中為首的有三位,三位都是有名有姓的。(叫做:美爾加斯Melchus、卡斯珀Casper和法迪沙達Phadizarda。)

有些後期抄本,指出這些智者是星象學家。他們好博學,能夠觀天象而通世情。

和修本的聖經譯為:有幾個博學之士。

所以,這幾個朝聖的博學之士,並不是我們現今大學讀完碩士再讀博士的學位持有者。

他們也不是現今大學中的教授級博士,拿到研究資助經費,然後成立小組,進行實地考察。

他們也不是已經在大學任教,做研究出論文可以上位,權傾大學任主管的教授。

他們也不是捐了金錢給大學,大學回報給予榮譽博士,無做學問卻又想有名譽的社會人士。

他們也不是學有專精的專家學者,但卻才力狹窄時心胸又窄的所謂博士。

聖經稱這些智者為博士,當然並非現今大學的博士,而是博學求真、心繫永恆、謙卑尋道、記掛蒼生的智者。

因為通天文,知地理,鑑人情,所以老遠從東方跑來,帶同黃金、乳香、沒藥作為三種禮物,為求得見拯救世人的君王。

黃金、乳香、沒藥這三種禮物代表甚麼呢?有解經家認為:黃金代表敬重王者的尊貴,乳香代表尊崇神的獻祭,沒藥代表膏抹救世主的犧牲。

尋求人生可以活得更美好,是人的本性。

政治的本質,就是讓所有人都能活出美好的人生。從西方希臘哲學家亞理士多德論城邦民主,和中國古代孟子論仁政,到當今的自由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意識型態相爭,都認為政治是要建立讓人活得美好的美好社會。

我個人近年正在經營這樣的「轉化生命的學問」,就是探討讓人生活得更美好、讓社會政治更美好的學問,是保護弱勢社群的學問,是讓人盡其才、活出真我的學問。

有經營這種「轉化生命的學問」的博士嗎?

有誰願意說:「主啊!我在這裏,請差遣我。

4. 育人生命的親人:為子女活得更好而奔波的父母親約瑟和瑪利亞

政治與學問是世間的兩種權能,活出美好人生需要超阻力、借助力:
一是超克殺人生命的政治,化黑暗阻力為燃點光明;
二是借助養人生命的學問,但願上天早生聖人;

幸好還有第三種人,就是育人生命的親人,人人皆有的家人。

在上主日助理校牧Walter林豪恩先生,以「欲休還娶」為題,跟大家講解過馬太福音第一章,其實聖靈感孕的耶穌,令得馬利亞幾乎被約瑟休了。第二章就看見,有多少次因為約瑟聽從主的使者所吩咐,與剛生育不久的馬利亞到處奔波。因為約瑟,不為己出的耶穌,才可以婚生,才可以出生,才可以長大成人。

剛才我們從馬太福音第二經文的地理轉變,就體會到這個父親在耶穌出生後的起承轉合:
一是起於猶太地伯利恆中有人想殺人,
二是承於因避禍而離鄉別井遠走到埃及,
三是轉於重返以色列境內進入加利利,
四是合於留在拿撒勒成大長人。

正如古代有孟母三遷,是一個單親家庭中的母親三次遷家,為的是讓兒子成長得更好。

回想現今,你想一想非婚生子女的一對父母,帶同初生嬰孩,有些在中國境內跑到香港,正如我們有些香港人曾跑到英國或者加拿大,再跑回香港。

在香港,他們分享了一點社會保障的資源,呼吸一下自由的空氣,是因為人的本性在於盼望活得更美好。

我們可否讓香港的政治容得下尋求美好生活的過客?

正如這個崇基禮拜堂容納了不少曾經是過客的你們,保護過心靈曾經輭弱的你們,成為收留信仰孤兒的家園。

崇基禮拜堂好像一個家,伍渭文牧師好像我們的爸爸,每主日分享屬靈食物餵養大家。

是時候,談一談2013年年底退休的伍渭文牧師。

5. 得聽主心的使者:讓人人成為上主使者的牧養

伍渭文牧師在崇基出任校牧十三年半,任內建立崇基禮拜堂。
他管治清明,得享清風甚少紛爭。
他貴為博士,講章禱文文采出色。
他情如父親,牧養靈內子女無數。
他的同在,如主的使者,讓人得知上主的心意。
他的牧養,讓弟兄姊妹也成為主的使者。在別人生命路上,互相提醒,得聽上主的心意。

生命因何活得更美好?今天的講道我們得見四大恩情:

在家庭有父母親人,在學校有生命學問,在社會有政治清明,一生一路走來有主的使者。

余杰、王怡兩位在2010年出版的《一生一世的仰望》中,訪問八位牧者,其中一位是伍渭文牧師,他們為伍牧師的訪問起了這樣的題目:「引導大學師生追求人生的真諦」,認為校牧是大學校園裡的”靈魂的守望者”,認為校牧在大學中提供終極關懷的維度和”增值”的教育,認為崇基禮拜堂仿如暗夜的燭光。

崇基禮拜堂教友為伍牧師榮休而出版了《悠然見鞍山》,這本書只是十三年半牧養書信冰山的一角,還有尚未窺探的深藏不露。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沈組堯教授這樣作序:「伍牧師學問淵博,靈感充沛;發揮成為鏗鏘可誦的文章,擲地有聲而感人至深。」

崇基學院院長兼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院長梁元生教授這樣作序:「他的禱文往往都文辭優美,並且回應時事,激動人心,容易引起迴響和共鳴。在這樣忙碌的工作環境下,最難的是懂得欣賞悠然,一種放得開的性格,和入世而又出世的生活態度。」

其實,我今天能站在這裏講道,也是伍牧師起用新人,有容人之量,我覺得他其實是慧眼識英雄(自許一笑)。是兩年前的2012年1月開始,伍牧師讓我在這裏作神學生實習,到今年2013年4月底完結。之後,他邀請我每年四次的第五個主日到此講道,並得許開明牧師同意。

今天是2013年最後一次講道,也是伍渭文牧師作為校牧榮休的最後一次崇拜。我本一介文人,身無長物,我謹以這篇講章作為賀禮,當然不及黃金、乳香、沒藥的貴重,不過也算是一名博士在經營「轉化生命的學問」的一篇成品。(伍牧師,你放心投資在我身上!)

再者,各位不要見笑,我用了「伍渭文牧師」的人名以及《悠然見鞍山》的書名,作了七言絕詩一首,呈獻給上主,謹向伍牧師──我們的生命師傅──榮休致敬:

「幔開鞍山見堅穩,牧情悠然現胸襟,今雖退伍師常在,渭河長流主禱文。」

讓我們一起低頭禱告:
「上主啊,我們行經時間,你賜下甘霖。
回首往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我們感恩。
上主啊,求你教我們回首,細想我們的人生,是因何而活過來?
誰曾為我付出甚麼?我們卻不曾說過多謝。懇請上主你,祝福這個誰。
上主啊,求你教我們感恩,細想我們人生歷過困苦鞎難時,是誰幫助我們渡過?
是育我生命的親人,是養我生命的學問,是活我生命的政治,是主你所差來引導我的使者?
上主啊,求你教我們盼望,讓我們成為他人生命中的主的使者,助他人活得更好。
上主啊,求你悅納伍渭文牧師在這裏十三年多的服侍,求你恩待立意要事奉你的伍牧師和他的一家,求你繼續祝福他和他一家。
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祈禱,阿們。」

但願榮耀都歸給聖父、聖子、聖靈,永在的三一神。阿們。 歡迎赴會:

香港中文大學 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主日崇拜時間
Sunday Service Time 星期日上午十時三十分
10:30 a.m., Sunday 地址
Address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崇拜以粵語、普通話及英語即時傳譯進行。
The Sunday Service is conducted simultaneously in Cantonese, Putonghua and English with the help of interpretation. 歡迎任何人士參加 All are welcome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