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November 14, 2024

Vine Media

葡萄樹傳媒

我們好像做夢的人(鄧瑞強博士)2015.11.15

語音(廣東話):
主題:我們好像做夢的人
證道:鄧瑞強博士
經文:詩篇126篇

各位弟兄姊妹,早安。

蘇東坡說:「世事一場大夢」。又說:「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成敗得失,轉眼成空。聰明如蘇東坡,人生的起起跌跌,令他自嘆:「我被聰明誤一生」。在不如意的人生中,能做的,就是對月獨飲。「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夢,看來就是一種不真實,像鏡花水月,不能把握,不能掌控。蘇東坡認為,這就是人生。

心理分析大師弗洛伊德(Freud)卻認為,夢就是願望的實現(wish fulfillment)。當心靈從外在世界的壓力中釋放出來,當心靈逃脫了物質的枷鎖,這就是夢(The dream is the liberation of the spirit from the pressure of external nature, a detachment of the soul from the fetters of matter)。

看來,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在日間,我們有所思、有所期望,但卻被現實之力捆綁著、壓迫著。到夜間,在夢鄉,當一切現實枷鎖被擺脫時,人才能在夢中實現其願望。夢,告訴我們心底的渴望。

面對不能掌控的人生,或許,我們會如蘇東坡般,視之為夢,然後去飲酒消愁。又或者,面對不能掌控的人生,我們仍心中有夢。夢想著那不可能實現的夢境的實現。

夢,總是突破現實的種種限制。夢,是心靈自由的人的專利。夢,是人與神交通的媒介。

我們面對著種種現實枷鎖,政治的、經濟的、人心的。若你說:「現在的這一切是會改變的」。或許有人會說:「你發夢」。這些真的是夢。問題只是:這夢會有實現的一天嗎?

若你問蘇東坡,這夢會有實現的一天嗎?他可能會答,飲酒去罷。

若你問弗洛伊德,這夢會有實現的一天嗎?他可能會答,這夢只能實現在夢裡。

若你問詩篇的作者,這夢會有實現的一天嗎?詩人會答,人間真正的夢,其實也是上帝的夢。在人看來,這夢不可能實現。但在那位「從無造有」、使不可能變成可能的上帝而言,這夢必有實現的一天。

今天講道的經文,是今日的詩篇經課:詩篇126篇。

這詩篇講到夢,講到無法掌控的人生,講到出人意外的夢境實現。

詩126:1 〔上行之詩。〕當耶和華將那些被擄的帶回錫安的時候,我們好像做夢的人。
詩126:2 我們滿口喜笑、滿舌歡呼的時候,外邦中就有人說:耶和華為他們行了大事!
詩126:3 耶和華果然為我們行了大事,我們就歡喜。
詩126:4 耶和華啊,求你使我們被擄的人歸回,好像南地的河水復流。
詩126:5 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
詩126:6 那帶種流淚出去的,必要歡歡樂樂地帶禾捆回來!

這首詩篇十分簡單,人生的逆境是真實的,而夢境的實現是出乎意外的。面對這一切,人能做的,便是大笑一場。

這首詩是猶太人過節時,吃完飯後唱的詩,表達出對前景的盼望,縱使當下的處境,是艱難、是困苦、是叫人流淚的。

藉著這首詩,猶太人宣告,縱使人生黑得見不到一點光,他們仍然相信光明是存在的。光明最後會勝過黑暗。他們認為,越是黑暗,越是要相信光明。沒有這種信念,黑暗便不費吹灰之力將我們吞滅。

這首詩的開頭,對這首詩的性質有一種稱呼,稱之為「上行之詩」。「上行之詩」的真正意思,已經失傳了。但一般學者認為,這是朝聖者一步一步接近耶路撒冷時唱的詩歌。若果這講法是真的,則這首詩表達出一個敬拜神的人,當他的心靈越來越接近上帝時,上帝在他的心靈中興起的盼望。

詩126:1 當耶和華將那些被擄的帶回錫安的時候,我們好像做夢的人。

詩歌的表達,有時留下詮釋的空間。「當耶和華將那些被擄的帶回錫安的時候」,可以理解為,「當耶和華復興錫安的時候」,或可以理解為,「當耶和華轉面面向錫安的時候」。無論如何,這經文表達一種轉變,逆境被扭轉,失望被消除,黑暗被驅散。原先,神好像背向祂的子民。如今,神面向祂的子民。當神露面的時候,一切被改變了。

當這一刻出現時,詩人說:「我們好像做夢的人」。這是否發夢?詩人說:是啊,是啊,我們正在發夢。或許有人說:「起來吧,不要再發夢了」。詩人會說:「我不是睡著,這是真的,這是夢境成真」。

「當耶和華將那些被擄的帶回錫安的時候」,這如何可能?被擄的人,怎可能回歸故土?作奴隸的人,怎可能得到自由?不可能有希望的人,怎可能重拾希望?

這是因為神的面轉向他們,這是因為神實現祂的救贖應許,這是因為神根本反對世上一切的欺壓和強暴。神定意要實現人類真正的夢想。

對蘇東坡而言,夢只是表達世事的虛幻。對弗洛伊德而言,夢是人無法實現卻也無法放棄的心底渴求。但在聖經的世界,夢是神和人溝通的媒介。透過夢,神向人啟示祂的救贖計劃。在舊約的創世記,約瑟的夢暗示了神的子民的救贖。在新約的馬太福音,另一個約瑟的夢預示著救主耶穌的降生。在聖經裡,夢不是人無法實現的渴望,夢是神定意要實現的作為。夢,是先知的遠象。先知看到神的手在行動。先知在人生的迷惘裡,叫人因著神,不要絕望。

猶太教有一種講法,人死後,會被審問。而被問的第一個問題,便是:在人生中,你是否對救贖有所期待?或者說:在黑暗中,你是否相信光明?

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

在基督教世界的某個角落,有一條小小的村莊。這條村莊務農為生,但遭逢大旱。村裡的牧師呼籲所有村民到教堂祈禱求雨。所有人陸陸續續走向教堂,在人群中,有一個小孩子,也唯有這個小孩子,帶著一把傘,一把黃色的傘。當所有人都只是兩手空空地去求雨時,有一個小孩子帶著一把傘,一把黃色的傘。

可以想像,當雨真的落下來時,唯有這個小孩子,能舉起雨傘。當上主問這群人,「你們是否對救贖有所期待?」唯有這個小孩子,能大聲答:「我期待」。

當耶和華將自由賜予祂的子民的時候,我們好像做夢的人。這怎麼可能?這是否只是虛幻的夢境?在神的大能裡,人心底的夢境是會成真的。

詩126:2 我們滿口喜笑、滿舌歡呼的時候,外邦中就有人說:耶和華為他們行了大事!
詩126:3 耶和華果然為我們行了大事,我們就歡喜。

這不是夢,這是真的,連不信的人都驚訝,神竟然行了如此的大事。

信仰的夢,總是關乎現實世界的改變的。為了這改變,我們先改變自己。如何改變?我們堅信上帝會按祂的恩典與救贖而行。這種信念,會在信仰者身上流露出來。有這信念的人,行事公正,毫無詭詐,尊重他人的尊嚴,對天國的實現滿懷希望。

上帝會實現人間的救贖,等候上帝的人,總不失望。

詩人說:「耶和華果然為我們行了大事,我們就歡喜」。這是真正的笑,上帝抹去人的眼淚。

詩126:4 耶和華啊,求你使我們被擄的人歸回,好像南地的河水復流。

這是詩歌的第二個段落,再次提到「被擄歸回」。

但在這裡,「被擄歸回」不是一個現實,而是祈求的內容。

看來,在人世間,人經歷到神的救贖後,不是一步到天堂。恩典之後,是生命的另一艱難。過去的恩典,是讓我們對神滿懷信心。憑著這份信心,面對另一個逆境。

詩人求神的恩典臨到,「好像南地的河水復流」。憑這詩句,我們推斷他們當時面對的逆境是大旱。無水,便無法耕種。無法耕種,便無法生活。這裡講的「南地」,便是巴勒斯坦地的南部,那裡是「內蓋夫沙漠」(Negev Desert)。雨水稀少。但是,若下起雨來,只花幾個鐘,河水便氾濫。於是,「南地的河水復流」,是指雨水來得急,來得猛,來得叫人措手不及。而雨水,代表著神的恩典。而神的恩典臨到,就像南地的雨水一樣,叫人預計不到、叫人驚喜莫明。

詩126:5 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

若果他們真的遇到旱情,則他們看著他們已經撒下的種,必然會流淚。

無論是否遇著旱情,撒種的人總是流著淚撒的。撒種,是經營生命,是對生命的發芽生長有期待,但同時對生命的發芽生長毫無把握。這是叫人流淚的。為人父母者對子女的成長,為人師表者對學生的栽培,社會運動者對社會改善的期望,這一切,都是叫人流淚的。因為,要成就這些事情,要下的苦功多,但對於是否真有收成,卻毫無把握。

「必歡呼收割」,這是流淚撒種的人的期盼。這期盼會否實現?一定會的。因為,在過去,神叫「被擄的人歸回」,這已表明,神的恩典是真實的,久旱逢甘露是真實的,在神的手裡,人類的善良的夢是會實現的。

於是,詩人大膽地宣告他的結論:
詩126:6 那帶種流淚出去的,必要歡歡樂樂地帶禾捆回來!

一般而言,詩歌都是首尾呼應的。第一節講「夢」,如今,結尾講「禾捆」。這如何首尾呼應呢?學者發現,舊約聖經裡的一個重要的夢,便是約瑟的夢,而約瑟夢見的,正正是禾捆。後來,約瑟做了埃及的宰相,而他的家人卻在迦南地斷糧。最後,各人在夢見禾捆的約瑟手下得到解救。

這首詩歌道盡了人間的起跌。悲哀的奴役之後,有叫人歡笑的釋放。開心的背後,又有憂愁。憂愁之時,卻仍要盼望喜樂。沒有怨天尤人,沒有絕望。只是把持著神的應許,走在歷史艱難的路上,深信在歷史盡頭,神的應許會實現。

在這苦難的世界,我們都是發夢的人。

在二十世紀,有一個人發了一個千秋大夢。美國的馬丁路德金牧師說:「我有一個夢。我夢見有一天,這個國家會起來實現它的信條的真正意義:『我們認為這些真理是自明的,這真理就是人人被創造而為平等的』。我夢見有一天,在喬治亞的紅山上,昔日奴隸的兒子,和昔日奴隸主的兒子,能坐下來分享手足之情。…我夢見有一天,我的四個孩子能活在一個不以他們的膚色而以他們的品德來評價他們的國家裡。…今天,我有一個夢。我夢見有一天,一切深谷都要填滿,一切山岡都要削平;險峻的要改為平地,崎嶇的要改為平原。耶和華的榮耀必要顯現,所有的人都必一同看見。〔引自賽40: 4-5,這裡譯文採自<新譯本>〕」

在一個不正義的世界,馬丁路德金按神的應許,看到歷史的前景,然後講出他的夢。今日,他的夢實現了。流淚撒種的,今日能歡呼收割!

或許,我們應該發夢。讓我們夢見,有一天,嬰孩能在愛的環境中成長,不用吃假的奶粉;年輕人能在大人中學到正路與真理,不用假話上位;中年人有工可作,有屋可住,不怕因講一點理想而被捕;老人家能不用「嫌命長」,有一個尊重他們的環境,有一個養育他們的社會。

這些夢會實現嗎?詩人說,這些夢會實現的。

但願:榮耀歸於聖父、聖子、聖靈。阿們。
歡迎赴會:

香港中文大學 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主日崇拜時間
Sunday Service Time
星期日上午十時三十分
10:30 a.m., Sunday
地址
Address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崇拜以粵語、普通話及英語即時傳譯進行。
The Sunday Service is conducted simultaneously in Cantonese, Putonghua and English with the help of interpretation.
歡迎任何人士參加 All are welcome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