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rch 29, 2024

Vine Media

葡萄樹傳媒

拆毀與建立(戴浩輝牧師)2019.2.17

語音(廣東話):

拆毀與建立(戴浩輝牧師)2019.2.17 (圖1)

主題:拆毀與建立
證道:戴浩輝牧師

引言凡是挑戰我們所珍惜的假象,又或把我們從我們的安穩地帶踢出來的人,我們不歡迎甚至鄙視他們。但真理卻是:當耶穌要準備拯救我們,他先要對付我們的假象,或所有與基督的靈相反的偏見。比利‧桑德(Billy Sunday)可謂是葛培理之前一代的佈道家,是一位職業的壘球員,他在某一個城傳福音,在他一次講道中,他批評當地的僱主給予工人的工作條件很差;在聚會完結後,有幾位當地的老板藉當地的牧師給他一些忠告:比利,不要理會工人的問題,只要集中拯救靈魂,不要涉及政治問題;因為你這樣做等同「反掃猫毛」。比利‧桑德在回應的紙條寫著:如果我是「反掃猫毛」的話,叫猫兒轉過身來吧!今天的經文描述,耶穌在自己長大的城拿撒勒傳道,同樣面對反對,耶穌的話就好像比利‧桑德的一樣,要破除人很多的假象。讓我們從這段經文中去探索,在我們當中是否也有若干假象要被拆毀,好讓耶穌基督在我們生命中,重新建立合乎上帝心意的生命。

一. 拆毀假象,建立真理路四21-30是承接上主日的經課,耶穌在自己家鄉宣講,第21節是這宣講的撮要,而第22節是各人的反應,「眾人都稱讚他,並希奇他口中所的恩言;」但為何到第28節指出「他們都怒氣滿胸?」究竟「這不是約瑟的兒子」是甚麼意思?為何耶穌會以一句俗語回答他們?如果我們把22和23節聯在一起來思想,我們便得出一個結果;「這不是約瑟的兒子」和「行在你自己家鄉裏」正是耶穌要拆毀他們假象的焦點。你既然這樣了得,怎麼「肥水流往別人田」?這裏並沒有否定耶穌能力和祂所宣講的道,但這裡要反映的,是耶穌沒有像在迦百農所行的好處在「自己人」的地方也行出來。很多時我們都可能有拿撒勒人的假象,我們請同工工作,當然是要服事弟兄姊妹,某某教師或牧師很久也沒有問候我,好像並不關心我,自然很可能也不會關心其他弟兄姊妹,那麼他就是偷懶、失職。我也曾作為監督,當時也偶爾聽到投訴同工的罪狀。很多時投訴者假設教牧應當如何,要如何為他們謀幸福。而最多投訴的不是返教會不久的初信者,而是信了很久的所謂老臣子。當教牧並不按他們的程序辦事,他們便認為教牧不濟。教會中有不少人有很多這樣的假象,如果不被拆毀,很難建立起教會的真相。

還記得一九八九年在德國慕尼黑的學生宿舍生活,有一位曾榮輝牧師由加拿大信義會來到我那裡,說要在南德國宣教牧養;當時,他講了一句話,給我很大的挑戰,我來不是要牧養你,而是要你去牧養人。當時我是學生,但他說明他沒有時間在慕尼黑,因為他的基地在二百公里外的史圖加特。那樣,我就作了義務牧師,成立了慕尼黑堂,牧養該堂,直到我返港工作。我要拆毀我自己的假象,有牧師到來,就是牧養我這個留德的學生。教會內很多衝突是因為我們堅持我們有權,而沒有理會,我們的權是否站得住腳。現今世界的衝突同樣就是強權而不需要真理,這種強權式所建立的一切,最終要被拆毀,因為都是假象。二 拆毀定型,建立信心

耶穌還未為到自己家鄉作工,鄉里便認定他要做這做那,他們為耶穌假設了很多,他們似乎各人對耶穌的認識有不同的焦點,而耶穌又不能滿足他們。在今天,我相信每一位弟兄姊妹對禮拜堂和教牧都有不同的期望,但這不一定能滿足的。我們每一個人都可能活在其他人對自己的要求下,甚至我們有時的不濟被視為我們的宿命,我們被「睇死」,被定型!可口可樂行政總裁加奧(Donald R. Keough)在退休之前向艾瑪利(Emory)大學的畢業生演講,面對著一群將要面對艱難和批判的世界的青年男女,他說:我有一個朋友是建築師,他曾說:我可以拿
一座由最好的建築師所建的最新的樓,然後你給我有不同距離鏡頭的相機,我只要對焦在幾個不完美點上,我便可以把這座樓拍成將要倒下來的危樓。在這個社會,有些人也用生活的相機對準我們,如果你容許他們用他們的「相機」對焦你的人生,我們因著這些「照片」便會感到失望,為我們的生命而感到害怕,不知所措。所以我們要警覺,有人會這樣向你對焦,看你的短處和不足,他們向耶穌這樣做,也會向你這樣做。因此我們靠著聖靈,從主耶穌身上學習,拆毀人家對自己的定型,建立信心。很多人都聽過林肯總統的故事,他曾經參加總統的競選七次都落選,最後才被選上當總統;他可謂抗逆力極高,永不言敗的人。荷蘭畫家凡高一生從繪畫所賺取的,換算港幣只得680元。一百年之後,他一幅加撒特醫生(Dr. Gachet)便值六億六千萬港幣。同樣,兩千多年前,在中東地方一位傳道人被自己家鄉的人和當時宗教領袖所排斥,但祂永不言敗,把福音藉祂的生命傳開。如果林肯和凡高讓反對和逆境掌管他們的生命,使他們不能釋放地講出或做出他們認為對的事,我們
這個世界將會十分貧乏。同樣,如果拿撒勒人耶穌讓反對和逆境掌管他們的生命,使他們不能釋放福音的真義,我們這個世界還是沉淪,沒有得救的途徑。今天不論教牧,我們崇基禮拜堂的弟兄姊妹都同樣藉聖靈的能力,拆毀定型或宿命,建立信心。

三 拆毀界限,建立仁愛

耶穌繼續教訓他們,藉以利亞和以利沙兩位北國以色列先知的事蹟來表明祂的事工。我相信大家對這兩個故事都不陌生,在以利亞的故事中,以利亞要逃避飢荒和朝廷的迫害,最後到了西頓寡婦的家中,寡婦的慷慨使他為這個家帶來平安。而以利沙的故事敘述當時最強大的敘利亞,有一位將軍,有權有勢,但長了大痲瘋;然而,他相信一位擄獲作婢女的以色列小女孩的話,來到以利沙的面前尋求醫治。耶穌把這兩個故事說出一方面是要拆毀拿撒勒同鄉對上帝國臨在的錯誤想像,就好像以利亞和以利沙時代的以色列那樣。他們生活在虛假的安全感中,以為他們是上帝的子民,無論怎樣,上帝只會幫助他們,上帝只愛他們。很明顯地,耶穌的鄉里甚至比對迦百農,都抱怨耶穌在那裡所作的,而不做在他們那裡。耶穌的宣講一方面不讓自己的鄉里操控(domesticated),另一方面,就是要把他們這些界限拆毀。同樣,今天我們當中可能還有這些界限,例如:教會只為會友而存在的話,這樣的教會就是一所俱樂部;相反的,教會是為所有的人而設的話,教會就成為救生站。這救生站縱然有人來到而沒有相信耶穌,仍得到教會關懷幫助;這樣,便真的是耶穌的教會。當然,在香港也有教會以關懷服侍為工具,傳福音才是目的。我雖是一個福音派基督徒,但我仍相信基督徒服侍見證是有其內在的價值的。當然這並不表達我們排除以口傳揚福音,因為惟有藉服侍每一個有需要的人,這教會或基督徒才稱得上是屬基督的,因為主就是愛。耶穌以這兩位先知所接觸的對象給我們一個天國的對象。外邦的窮寡婦,在以色列人的眼中可謂卑微得無可比的了。敘利亞的大將乃縵,可謂權位都有。上帝都愛他們,這兩個故事是要建立上帝對世人大愛的信息,上帝愛每一個人,不因為他們的身分地位和性別。讓我們靠著聖靈所賜的能力,活出這樣的愛,拆毀我們心靈的界限,實踐仁愛。結語

耶穌來到自己的地方,自己的人卻不真認識祂,因為他們有太多的假象和界限;耶穌也不因他們對自己批評而成為自己的宿命和定型;祂把這一切都拆毀。祂來是要傳揚福音真理,因為祂是真理。祂來是為要建立我們每人的信心和愛心,信靠祂的人是有福的,阿門。

歡迎赴會:

香港中文大學 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主日崇拜時間
Sunday Service Time 星期日上午十時三十分
10:30 a.m., Sunday 地址
Address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禮拜堂 拆毀與建立(戴浩輝牧師)2019.2.17 (圖1)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崇拜以粵語、普通話及英語即時傳譯進行。
The Sunday Service is conducted simultaneously in Cantonese, Putonghua and English with the help of interpretation. 歡迎任何人士參加 All are welcome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