繫連妙結(許開明牧師)2015.5.24
語音(廣東話):
主題:繫連妙結
證道:許開明牧師
宇宙間有股強大的力量,要是失去的話,就會產生極大的問題:要是失去了它,一切物件可能會消失;要是失去了它,所有人類也許會滅亡!這股力量,沒有信仰的人可能會認為它來自大自然;有信仰的人,則會認為它來自上帝 – 上帝創造了這力量、發揮著這力量。但同時間撒但卻不斷破壞這力量、阻擋這力量。到底這股力量是甚麼?有著這麼大的威力?答案就在今日的講題「繫連妙結」之中。
這力量就是「連結」的力量。(power of connection)
小時候,無意中發現自己有個肚臍,年少時總覺得這個肚臍沒有用,覺得上帝造這東西真失敗,又不好看,又不知所謂。但長大後才知道它的貢獻原來非常大,造這肚臍的上帝真偉大!壞看越覺得它美麗。
肚臍是我們曾經有過「臍帶」的證明:當我們還在母親的肚裡,我們就是靠著臍帶與母親連結,取得從母親而來的供應、滋潤。臍帶正是母子間的「能量連結線」。沒有了它,我們也就不會存在,也根本不會出生、不會成長。
臍帶被剪掉後,就留下了肚臍 – 也就是我們離開母腹,進入世界,再清楚不過的記號。正是它令我們知道,我們與母親有著緊密的關係,這也是今日母親節我想要提醒大家的事。
臍帶提示我們母子以臍帶結連,彼此的關係亦靠此逐漸建立起來:我們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的需求;滋養自己和他人、培育他人;情感的輸送;還有心靈相通的能力。雖然我們與母親的臍帶從出生那刻已被剪掉,但與母親、父親、兄弟姊妹、配偶、朋友、同事的關係卻保持著連結。
身為基督徒,就需要與上主有美好的結連。正因為衪是創造我們父母親的主,我們也就是來自上主的了。從神學上來說,我們的始祖由上帝所造,上帝就是始祖之祖,是太祖,是最先之祖,所以我們要與衪有美好的連結。連結從古到今都非常重要,人與人要連結;人與上帝要連結;人與自然也要連結。但要是連結本身發生了問題,更多的問題也就接踵而來了。
香港市民之間也極需要一個良好的連結,有好了的連結才能夠有成效,政府官員也察覺到這點,最近亦經常落區,想要團結市民,希望爭取他們支持政府推出的普選方案,這是市民有目共睹的。
近來關於「連結」的問題,不只在香港,在外國也出現了。那是關於一個「移花接木的手術」的。
試想像,有一個A君,他的頭腦靈活,身體卻已衰殘、癱瘓;又有一個B君,他的身體靈活,臨終前說想要捐出自己的身體。
說起捐出身體,我們會想到器官移植,也就是將一具健康肉體的器官,「轉移」到另一具需要該器官的肉體裡,讓後者的生命得以延續。到目前為此,人們接受的往往是心臟、肝臟、腎臟等的器官移植。那麼移植整個腦袋呢?恐怕很多人都會搖頭認為是不可能的任務。
但意大利醫生塞爾吉奧 ‧ 卡納維洛卻聲稱,「全身移植」的醫療技移在兩年內可望成真,即是像剛才把A君的頭顱,移植到B君身上般的手術,這當然引來了極大的爭議。從生命哲學來分析,這個手術涉及了三方面的問題。
首先是「能或不能」的問題:全身移植手移的可行性,其實仍有不少爭論。儘管卡納維洛指他們已經攻克了脊髓轉接最後的一部分,但直到今日,頭部移植手術都只局限於動物試驗。而且,神經科學學者Jerry Silver亦不相信這項在老鼠、豬或者狗身上成功過的試驗可以應用到人身上。他認為切斷頭部之後,要耦合破損組織間的神經軸突簡直是異想天開。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副院長、上海市器官移植重點實驗室主任,朱同玉認為,現在進行頭部移植手術的時機並不成熟,而其中最大的困難就是「脊髓連結」,它是一個非常困難的連結。而且要是把遺傳基因不同的A的頭與B的身體強制結合,非常有可能會排斥、連作不順暢,這個問題難以解決。
其次就是「應或不應該」的問題:道德上這個手術非常有爭議性。科學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影響有著兩面性,而那些在歷史上徘徊於正確和錯誤、是與非之間的科學試驗,就被稱為「黑暗科學」。「身首異處」頭身分離可否存、「換身」手術引來的巨大道德爭議、整具全新的軀體,都會為病人帶來龐大的心理壓力。醫學道德委員會亦幾乎不會托准這種測試。「如果頭部移植手術成功,那麼人的完整性遭到破壞。」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教授王明旭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而且即便移植成功,存活下來的到底是A頭部的提供者還是B身體的提供者?」
另外,如果更長遠地看這個手術的話,自然會問到有關病人後代的問題。即使手術成功,病人的後代遺傳屬性究竟由誰來決定呢?而更令人擔心的是,會不會有不法份子用這個手術來謀取私利,或者有人想自己長生不老、無限延續壽命而剝奪他人的生命?
第三就是「有價值或無價值」的問題:卡納維洛指全身移植手術可以延長絕症病人的壽命、幫助癱瘓病人,以及將身首異處的頭和身聯繫起來,達到不死的效果:人頭由舊的身體出離出來後,換上新的身體就可以不斷存活下去,讓生命延續千年,甚至不死。試想像如果一些特別聰明的人,如愛因斯坦,如果得到全身移植的話,會有怎樣的事發生。
其實,不只是身體的連結,所有的連結都涉及上面三方面的探討。它們可以被歸納為能力及科學的問題(能或不能)、倫理和宗教的問題(應該或不應該),以及人生哲學的問題(有價值或無價值)。連結並不是全都屬於正向的,反向的連結亦不難找到,甚至是正反同時存在的連結,正如卡納維洛的全身移植手術。正向的連結可以為我們帶來快樂,相反地,反向的自然是破壞的連結,帶來反效果。
讓我們稍為回到聖經的內容,因為聖經之中其實也有不少的連結存在,當中耶穌就用過「葡萄樹與枝子」來形容門徒與衪的連結 – 耶穌是葡萄樹,當然門徒就是枝子。枝子總是常在葡萄樹上,常在的意思是「remain」,是保持著的意思,香港人會說「Keep住」。
「常在」這個詞語的意義,也由約翰用來勉勵門徒和耶穌的關係:主的話語要「常在」門徒心裡(約15:7);主的仁愛要「常在」門徒的心裡(約15:9);主的喜樂要「常在」門徒的心裡(約15:11);與主的關係(朋友、師生、差者與使者)也要「常在」門徒的心裡(約15:13-16)。只要門徒的關係好,自然就會結出果子,有美好的成果(約15:16)。
聖經的內容,以及剛才提到的「連結」,原來與今天 – 母親節主日,也有很大的關係。約翰提出的四個連結原則,用在父母與子女、家人之間的關係,都十分有用。
聖經提到,「你們若在我裏面,我的話也常在你們裏面…」我們要怎樣保持常在主的裡面?就是讓主的話常在我們心裡。
小時候我參加主日學的時候,每週都要學一句金句,我覺得很有用,所以常常將它們記在心裡:「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太5:7);「你若能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可9:23);「你們是世上的鹽,鹽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鹹呢?」(太5:13);「我(耶穌)留下平安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約14:27)信徒要是把主的話常放在心中,也就常在主裡了。
所以說,每一句說話的威力其實都不少,正如丈夫也要時常記得太太說過她最喜歡的、最害怕的,還有就是最想丈夫做的。有些太太更會不時反問丈夫她說過的話,測試丈夫聽力之餘,也測試記憶力。所以常聽話的丈夫,肯定是常把太太的話放在心中的。
不過,常把家人負面的說話放在心中,卻會破壞彼此的連結,像是父母的責罵、子女的取笑和彈劾,當然也是少記為妙。有時我們把父母、家人不經意的說話,袋一世,自然會痛苦一生,破壞彼此的連結。
要減少這種情況的出現,當然就是要減少負面的說話和破壞性的連結了。「乜你咁蠢、咁懶」「自私、霸道」、「無用」、「無良」、「糊塗」這些指責、標籤性的說話,正是我們需要減少的。少指責,多講自己的感受、多表達關心就更好。兒子冬天穿得少衣服的話,即時的責罵只會令他更拒絕添衣,反而用關心的口吻「我驚你凍親,著多件衫啦」卻會更有效。
除此之外,不用「你」而用「我」來表達,亦是減少破壞性連結的方法之一。以「我」作為出發點,可以讓人覺得平等;相反以「你」為出發點,就會讓人感覺是「由上對下」的命令,難以使人順服。嘗試不說「你激死我」,改為說「我好激氣」;嘗試不說「你唔愛我」,改為說「我覺得無被愛」;嘗試不說「你真係蠢」,改為說「我覺得你呢件事處理得唔夠聰明」。多用「我」,少用「你」,尊重由此而生。
另外,善用「點樣」而不用「點解」亦可以帶在正面的連結。「點解」是不滿的感歎號;「點樣」是尋求答案的問號。前者只會質疑對方的智慧,令對方有輸的感覺;後者卻是邀請對方一同解決難題,是讓對方貢獻的好機會。
以上都是在家庭裡,建立好的「言語連結」的方法。除了「言語連結」,還有「仁愛連結」。
聖經裡提到「我(耶穌)愛你們,正如父愛我一樣;你們要常在我的愛裏」(約15:9),又提到「你們要彼此相愛,像我愛你們一樣,這就是我(耶穌)我命令」(約15:12),還有「人為朋友捨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大的。」(約15:13)所以我們都要常在主的愛裡,大家彼此相愛。主的愛是捨命的愛、犧牲為人的愛,我們正是用這種愛去愛家人。關於父母對子女的愛,有這樣的一個故事:
從前有一個名叫「小強」的少年,他經常為母親分擔家務,不過有一天,他給母親寫了一張「小強賬單」:小強幫媽媽到超級市場買東西,媽媽應付酬勞20元;小強自己起床摺被,媽媽應付酬勞20元;小強幫媽媽洗碗碟、倒垃圾,媽媽應付酬勞30元;小強幫媽媽掃地洗地、抹檯,媽媽應付酬勞30元;媽媽合共需付100元。小強把這張賬單寫好,放在餐桌回房間溫習。媽媽閱過賬單,寫了回覆給小強。讀者們可以猜猜,媽媽有沒有給小強100元?
媽媽給小強的回覆是這樣寫的:媽媽過去15年含辛茹苦養大小強,小強應付0元;媽媽每天為小強準備早午晚餐、茶點、宵夜,小強應付0元;媽媽每週陪小強學琴、學游泳、學打球,小強應付0元;以上合計,小強應付0元。這張「媽媽的賬單」,小強一直留在手裡,因為它令小強明白母親的愛是無條件的,是不計回報的。若是每個家庭裡、每個人都表現到這種愛,家庭的種種問題也就解決了。
有一本名為《世紀末城市心》的書,作者麥成輝形容後現代社會出現了兩大「愛的疾病」,一是「愛滋」,二是「愛無能」。前者的出現,是由於婚前自由亂愛,不認真忠誠地愛,結了婚仍有多餘的愛去愛情人、包二奶,卻不認真愛枕誘人,是亂愛的後果。常說男人愛新鮮,女人愛保鮮;男人愛憑視覺,女人愛憑觸覺;男人愛面子,要受人尊重,女人愛被錫,要常常被愛。後者則是沒有能力愛、不懂怎樣去愛的同時,卻想要得到別人的尊重、愛護。
更錯誤的是,現代人有不少對愛的錯誤觀念,衍生出錯誤的行為。愛無能的人,只求自私自利、只是個人的好處作出發點。「結婚是錯誤,失孩子是失誤,離婚是覺悟,包二奶是醒悟,再婚是執迷不悟。」這重荒天下之大謬的說法,不重視婚姻之餘,更放縱了自己,破壞了美好的家庭,傷透了家人的心。
怎樣的愛才是可取的愛呢?我們可以看看外國人與中國人的對比。外國人是「愛在心裡口不停」,中國人卻是「愛在心裡口難開」 – 中國人總是不擅於具體表達對家人的愛。有一本叫《親情》的書,作者說過「父親去世後,我才發現他實在愛我,但以前的我竟然不知。」真令人傷感。父親母親們何不早些讓子女感受到你們的愛,也讓伴侶感受到你的愛?
中國媽與英國媽的例子,更清楚地說明愛的表達方式應該為何:中國媽一見一見孩子踏進家門,就說:「快D洗手,有點心食,食完先練琴,然後沖涼做功課。」;英國媽一見孩子入門,就說:「我的心肝寶貝,您返來。我好想念你呀,快些來,錫一啖,講講今日在學校的事給阿媽聽。」各位喜歡中國媽還是英國媽呢?我覺得英國媽有可取之處。但當然,最好是中國媽和英國媽的混合:媽媽先說我愛你,然後有點心食,真開心。
更多關於愛的方法,心理教育家Dr. Rose Campbell提出了家人需要多層次的接觸,它們就是眼睛的接觸(關注、尊重、反意)、身體的接觸(愛錫、擁抱)、耳朵的接觸(留意子女所講、對父母言語的反應)和心靈的接觸(彼此了解、關怴、思想意見的交流。時代周刊特別指出一個常被父母照顧、擁抱、撫摸,尤其是父親,的孩子,長大後會較能忍受壓力、較能與陌生人相處、較快速地學習,以及有較強自信心和安全感。相反在單親家庭,沒有父親或母親的愛護,對子女的損害則較大。
以上都是家人對於「仁愛連結」的建立方法,以下讓我們看看家人間的「情緒連結」:
對於「情緒連結」,耶穌說過「這些事我已經對你們說了,是要叫我的喜樂,存在你們心裏,並叫你們的喜樂可以滿足。」(約15:11)主的喜樂,是真正的喜樂,是沒有憂慮、煩惱的喜樂。它存在於我們心裡,就是要叫我們的喜樂可以滿足。人與人的喜樂是可以傳遞的,家人相處就要更加留意。曾經有一位弟兄被激怒,回到家裡說了一句「我比人激親,唔好掂我!」怎料家人反而去碰他,就是因為他說了一句「唔好掂我」。
家庭時間內有喜樂、歡樂的話,家人方能團結,大家才會喜歡待在一起。一起講笑話、放聲大笑、大叫,甚至一起大哭;或者是來個家庭之夜,大家輪流表演唱歌、彈琴、跳舞等等……這些都是可以讓大家分享歡樂的好方法。當大家都有歡樂的時間,情感戶口便會有所進帳了。
崇拜及祈禱,更加可以令家人在靈性上、精神上和情感上都有所得益。家人一起敬拜、祈禱,可以令家庭更健康,團結家人,互相了解、幫助。有一位弟兄說過「一起禱告的家庭,一定連結在一起,禱告如同一條繩,把家人聯繫起來。
小時候,我在福建的農村長大,每晚都由嬤嬤帶領,到天台一起家庭崇拜。我們望著月亮、看著星星,一起禱告,一起為著我孱弱的身體禱告,一起為希望有肉可以吃而禱告,一起為到香港見爸爸一事禱告。很慶幸當時的禱告,大部分都成就了。又有一次我在英國進修,每天上學、上路開車時我們一家都會禱告,求主眷顧、開路。有一天由我駕車,我的孩子祈禱說:「求主幫助阿爸開車不會撞車,如果撞車不會撞到頭,如果撞到頭不會撞死或撞蠢!」大家聽到都笑了。
正面的情緒互相分享,可以令大家共享喜樂;反面的情緒卻會破壞關係,因為控制不好「怒氣」正是導致家庭不和的死穴。發怒時有個危機:「罪伏門前,他必戀慕你(創4:7)」。所謂的「罪伏門前」,原文就是「罪像守候大門口的惡魔,專吃家裡的人。」;而「戀慕你」則是指「控制、黏著你」。該隱容許脾氣來控制他,結果他就一怒之下殺死了亞伯。
當然,發怒是人之常情,但人不能被怒火所控制。為人父母亦經常會被子女激怒,正所謂「佛都有火」。其實牧師都有會有火,有時更不止是有火,而是火滾,怒火中燒:有一次我被兒子激怒,我警告他說「我D火升緊」,他也回我一句「阿爸你小心,我D火都升緊!」所以大家都要注意,怒火會破壞關係。
提到關係,家庭之中亦有所謂「關係的連結」。「你們若遵行我所吩咐的,就是我的朋友了。以後我不再稱你們為僕人;因僕人不知道主人所作的事;我乃稱你們為朋友;因我從我父所聽見的,已經都告訴你們了。」(約15:14-15)耶穌這樣跟門徒說,而朋友一詞正是代表「平等的、互敬的」,朋友間會彼此認識、了解,更會無所不談。孩子長大後,父母更應以「朋友」來對待子女,大家有商有量,給予意見,甚至是提醒。
「不是你們揀選了我,是我揀選了你們,並且分派你們去結果子,叫你們的果子常存。使你們奉我的名,無論向父求甚麼,祂就賜給你們。」(約15:16)我們與主的關係亦像「師生」,因為是被揀選了的門徒。同時,這段經文也表達了差者、使者的本質,例如父母分派子女家務,這樣的工作分派,正是為了養成對家庭的歸屬感和責任。
孩子對父母的聽從程度,最少有三個表現階段:「細時聽話」,「少年時聽D話」,「青年時則唔聽話」。父母有時候會很「激氣」,因為孩子越大,就越不聽話,越愛「駁嘴」。其實越是懂得「駁嘴」,代表孩子的智商高、口材好,駁贏了父母,某程度上亦是「叻仔」的表現。正如丈夫渴望太太的尊重,父母親也渴求子女的尊重,這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但很多時候父母都要放下自尊,接受孩子的批評。
我的三個孩子都長大了,對我和另一半都有很多批評,我也明白是不容易接受的:「阿爸你今日講度果陣講錯野、你揸車果陣撞樹…」吃一頓飯,被孩子不停地「數不是」,甚至連媽媽也加入批判行列。我的兒子通常對我比較仁慈,會維護我,但可惜家中男女比例是2:3,真慘。
剛才提到的三個聽話程度,可以用這三個比喻來代表:小孩子是鴨子階段,像鴨仔一樣常跟著父母,十分聽話,這時候可以有主僕的關係,可分派他們工作;少年時是鴿子階段,總愛與父母討論,聽取父母的意見,這正是師生的關係;到了青年階段,孩子則見面更少,甚至可能在外築巢,父母的意見更只是參考,親子間就像是朋友的關係。清楚了解這些不同階段,不同的關係,扮演不同的角色,正是做個醒目父母的關鍵。
家庭的連結不像臍帶或是葡萄樹與枝子,是看不見的連結。大家都要切記,無論是看得見或看不見的連結,要是正向的話,就會有正能量,反向的話就只會產生負能量,不斷破壞彼此的關係。英因循道會的創辦人衛斯理(John Wesley)先生受父母的感受最大:他的母親共有十九個兒女,有人詫異衛斯理母親為什麼能在這麼多子女身上有如此大的感動力,她就回答說並沒有什麼秘訣,只是星期一晚找美莉,獨自帶她到房中跟她談道和禱告;星期二約翰、星期三南基、星期四雅各…如此類推,每晚就一個人。衛斯理夫人就是這樣把神介紹給孩子。
還記得在一個追思崇拜中,一位兒子講述父親的一生,最後一段給我很大的提醒。「我的父親是位好Daddy,又是位好丈夫。我需要人時,他關心我;我痛苦時,他安慰我;我走錯路時,他糾正我;我需要禱告時,他與我禱告。我感到自豪因我有位好父親。」
各位,假如有一日,我也離開這世界,我的兒子卻這樣說:「我父親是位名人,是教會長老執事,但卻常常不在家,是社會上成功人士,卻不是個好爸爸,因為他沒有關心我,陪伴我。」我當然不想這種事情發生,因此我總是提醒自己,我要當一個像我父親一樣的爸爸,他是我獨一無二的父親,我也要像他般,做個「似樣」的爸爸。
在家庭的各種連結,也就是言語、仁愛、情緒、關係的連結,大家能做到嗎?如果被問及「能不能連結?」、「應不應連結?」、「是不是有意義的連結」,大家的答案又會是甚麼呢?要是身為父母的話,更應該常常反問自己家人的連結怎樣?是不是理想的連結?我們也要多留意,在上面的四個連結裡,哪些方面要特別多留意?家人之間,又有沒有負面的連結?有的話又應該怎樣消除、化解呢?
求主賜福各位的家庭都能「繫連妙結」!阿們!歡迎赴會:
香港中文大學 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主日崇拜時間
Sunday Service Time 星期日上午十時三十分
10:30 a.m., Sunday 地址
Address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崇拜以粵語、普通話及英語即時傳譯進行。
The Sunday Service is conducted simultaneously in Cantonese, Putonghua and English with the help of interpretation. 歡迎任何人士參加 All are welc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