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rch 19, 2024

Vine Media

葡萄樹傳媒

神的豐盛充滿我們…(陳天祥博士)2012.9.30

語音(廣東話): 《葡萄樹傳媒》整理:Jave Lau/校對:Fanny

題目:神的豐盛充滿我們的三步曲
證道:陳天祥博士

弟兄姊妹平安!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經文就是以弗所書第三章。

我這幾年都很少被邀請講道,所以時間未必一定掌握得那麼準確,可能講長了點也不一定,預先說明。可能我也不常列在教會的邀請類別之中,所以很少被邀請。在未曾講道之前,我首先說說我講道的模式,使大家可以掌握。我每一次講道的時候,我都想想會眾有什麼需要?我是從會眾的需要來出發。我在序內介紹了這需要,然後講解聖經,以聖經為本,希望能按正意,分解真理的道,同時我也給大家我的大綱,使大家明白整體的結構,我覺得這樣會有助於明白那些細節。由於是以一個靈性問題作為出發點,所以有些時候會眾會覺得我在針對著他們,其實不是,這只不過是以聖經為本,純粹是因為聖經的道理,聖靈的工作,有人覺得扎心,因為「聖經都是神的默示,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我平常在聽道的時候我很認真,我一定會想到幾條問題,結束之後問問講員,不過可惜沒多少個講員喜歡這些聽道的人,不過我講道的時候也很認真,目的就是希望大家結束以後能夠發問題,如果大家在問題中提出你內心的掙扎、思考一些理據、以及你的疑問的話,我想這對我也有很大的幫助。

我們現在一同祈禱:天父,當我們要讀袮的話語的時候,我們想起袮聖經的應許,袮說袮的話語一被解開,就會發出亮光,使我們能夠通達,聖經又說聖靈能夠引導我們明白、進入聖經的真理,求袮在這時間讓袮的應許實現,我們這樣祈禱是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門。

有一間茶樓來了一個茶樓「怪客」,經常坐了一會便離開,對於在茶樓原來是吃東西的地方,他完全沒有這種的認識,因此就沒有吃東西的動機、行為。學校、球場、家庭,任何這些地方,對這些地方的認識都影響了人的動機和行為表現。神在基督耶穌裡設立了教會,是要將人帶進榮耀裏,倘若我們沒有這個認識,可能成為教會的「怪客」的。其實,要找一個茶樓「怪客」也相當困難,但教會的「怪客」說不定就有許多,甚至已成為了「常客」。 因此我們要藉著耶穌基督所設立的教會有深切的認識,產生正確的「動機」與「行為」,這樣我們才能進入神的豐富之內,表現出我們跟其他非基督徒有著不一樣的地方。今天我們要分 享兩大重點:一、神的豐盛充滿的教會──「充滿」是神設立教會的目的,同時「充滿」也有一個程序、歩驟。我們要談的就是:「充滿」是「目的」和「步驟」 在目的之下,我們可從三個角度來看:從保羅的禱告、保羅的人生(第三章)及整卷以弗所書是「充滿」的「目的」。 在「步驟」之下我們要看看三個詞:第一個詞便是「剛強」──第十六節 「求祂按祂豐盛之路,藉著祂的靈,叫你們心裡的力量剛強起來」;第二個是「內住」(就是基督住在我們心裡)──第十七節「使基督因你們的信,住在你們心裡,叫你們的愛心有根有基」; 第三個是「一同明白」──第十八節「能以和眾聖徒一同明白基督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

我們首先來看「目的」──這目的就是使外邦的教會(如以弗所教會等),是充滿神一切的豐盛。以弗所書有一個很清楚的主題,貫徹在整卷的以弗所書之上,這個主題是什麼?就是「充滿萬有者的榮耀」──將神的豐盛充滿整個教會。

我們看看以弗所書 第一章第廿二至廿三節「又將萬有服在他的腳下,使他為教會作萬有之首。 教會是他的身體,是那充滿萬有者所充滿的。」然後第三章十九節「並知道這愛是過於人所能測度的,便叫神一切所充滿的,充滿了你們。」第四章沒有提到「充滿」這個詞,但在第一章我們看見基督是教會的頭,教會是基督的身體,所以如果教會是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的時候,這就是「充滿」。我們再看第四章十三節「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神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所以這個主題「充滿」是以弗所書內的主題。我們不單可從以弗所書內看見這主題、目的,我們還可以在保羅的禱告內看見這目的。在第三章第十四節至第廿一節裡,第十六節「求他按著他豐盛的榮耀」──提到榮耀。最後的時候又提到榮耀,就是第廿一節「但願他在教會中,並在基督耶穌裡,得著榮耀,直到世世代代,永永遠遠」。當中包括了第十九節「便叫神一切所充滿的,充滿了你們。」所以保羅在禱告裡,神的「榮耀」和「充滿」是息息相關的。因神榮耀的緣故,所以神的豐盛能夠充滿教會;又因為神的豐盛充滿教會,神就得榮耀──所以這「榮耀」與「充滿」息息相關,「充滿」是神設立教會的目的。

在第三章中保羅講到他的使命,我們看見他將第二章所說的,神將外邦人和以色列人合而一個教會,在第三章中保羅稱之為「奧祕」──他的人生就是要使這奧祕能夠達成──保羅將外邦人得蒙基督測不透的豐富,稱之為「奧祕」,他深知這「奧祕」,並傳揚這「奧祕」為神的恩賜,而且他以被囚為榮,他說就連天使也要細察外邦人怎麼樣蒙神的恩典,教會──人得恩典是宇宙的中心。保羅忠於他所託,他深深掛念這奧祕的達成,這個達成就是神的「豐盛」能夠「充滿」教會,這是他禱告的中心、是他人生使命的中心,也是以弗所書整卷書的中心。

在他的禱告裡(第廿一節可以說是一個大結局、一個榮耀頌),廿一節說「但願他在教會中,並在基督耶穌裡,得著榮耀,直到世世代代,永永遠遠…」當神的「豐盛」能夠充滿教會的時候,就是大結局,就是「目的」了。

我們從以弗所書整卷書來看、從保羅的祈禱來看,或從保羅的人生使命來看:神的豐盛充滿教會是神設立教會的目的(是保羅的盼望)。但要達成這個目的就需要有些步驟,就是剛才所講到的三個詞、三個不同的步驟。第一就是剛強──剛強有力(英文就是 "empowered" 或是 "strengthened with power" )。──神藉著祂的靈,使內心的力量剛强起來。在中文的翻譯裡,怎樣解釋「內心剛強」呢?是外面不剛強嗎?剛強不是描述一個人的嗎?讓我們看看聖經第六章「…….作剛強的人。」是那個「人」作剛強。 約書亞記1:9 「….你當剛強壯膽!」這剛強像似外面的表現,但也是由內心而發出的。因此提摩太後書1:7 說「因為神賜給我們,不是膽怯的心,乃是剛強、仁愛、謹守的心。」在原文裡有一個寫法說:靈是在我們的內人裡(無論你是看KJV 好,是NAS也好,是NIV好,全都是這樣說的),都是譯作「在內人裡的靈」使我們剛強有力:第一就是使「人」、第二就是有一個叫「內人」(inner man), 當然「內人」是很難去解釋的,即便說在你內裡又一個人,何解?中文翻譯成「內人」就避開了這個問題。「內人」是否可解作「內心」?「內心」或「內人」在原文上,不是"heart",這是人性或人 Anthropos (Άνθρωπος) ,用於聖經上也有很多不同的用法,在羅馬書6:6譯作「舊人」這個字,許多時候這個字只是表現一個範圍;在馬可福音7:15 「從外面進去的不能污穢人,惟有從裡面出來的乃能污穢人。」外面、 面都有"man"「人」這個字,所以這個「人」有時候是說一個範疇,很明顯這裡的內住不是說我們因信得救的時候,聖靈在我們身體裡,我覺得不是這個意思,因為這裡沒說到一個空間來安置聖靈,反而是反應聖靈工作果效的之所在。如果聖靈改變了我們的性格、思想,我們就說聖靈是我們的性格、聖靈在我們的思想裡。我們都知道聖經告訴我們聖靈有那些工作?聖靈有很多工作:包括提醒我們的記憶,在人的思想上引導人明白真理,或作引導、教訓、或安慰,又幫助人確認自己是神兒女的身份,又在人的良知、良心內動工,這全都是心理的範疇,所以我是以心理學的角度來硏究信仰,如此,就能多一點明白聖靈的工作。因此我的解釋就是,藉著這些內心的渠道,影響一個人怎樣持守信仰,在他困難、危險、損失的時候的取向,在信仰中能表現出剛強,這外面的表現是從心而發的,假使按照這個角度來看,這「內人」也可以解釋為「內心」──都是從心而發的。這裡告訴我們是按著神的榮耀,怎樣按著神的榮耀使我們剛強呢?有何解釋?

羅馬書 8:16-18 給我們一個很完美的答案:「聖靈與我們的心同證我們是神的兒女;既是兒女,便是後嗣,就是 神的後嗣,和基督同作後嗣。如果我們和他一同受苦,也必和他一同得榮耀。」下面的一句很重要:「我想,現在的苦楚若比起將來要顯於我們的榮耀就不足介意了。」──如我們有人因信仰而受苦待、因親人朋友的反對受藐視、事業上受了損失,或是我們克制肉體覺得很辛苦,很付代價,但便如此,我們要堅定不移的信靠神,因為比起將來要顯於我們的榮耀是微不足道、不足介意。所以可以按著祂的榮耀,藉著祂的靈,叫我們剛強起來。以弗所書的寫法,好像這個「剛強起來」是被動的,完全是聖靈作主導的,沒人的責任,對不對?聖經真是這樣子寫的,像是完全由來作聖靈主導,不過我們可以借用其他的經文來看看,是否完全由聖靈來主導,完全沒人的責任?如果聖經說「人要」或「人當」的時候,這是很明顯是在說人的責任,對不?你看看聖經有沒有?有啊,在那兒出現?「要剛強」──舊約出現了六次,新約出現了一次;「當剛強」──舊約出現了十六次。除了「當剛強」、「要剛強」出現過之外,還有其他的說法,提摩太後書1:6說,我們有關的工作要持續和加倍,要「如火挑旺起來。」 哥林多前書 16:13、以弗所書6:10「….要剛強、在真道裡站立得穩」;約翰一書 2:14 說「…….神的道常存在你們心裡;你們也勝了那惡者。」;希伯來書 12:3-5說「我們持守不灰心」;彼得後書說「我們更加殷勤,使恩照、揀選堅定不移」;歌羅西書說「堅定不移,不失福音的盼望」;以弗所書4:14「…..不被異教之風搖動,飄來飄去」… 這都說明人的責任,人是有責任的!沒錯,聖靈作工,人要配合。如果你說神是供給我們避難所,你也要去避才成,你不避便不成。如果說神給你兵器,你也要拿起兵器才成,兵器不會飛進你的手中。所以我們要配合:神有恩典,我們有責任配合。當我們配合的時候,我們真能做到聖經所說的:按照神的榮耀,藉著祂的靈使我們剛起來。

當我們在信仰中持守的時候,有什麼事情發生?我們便會有愛心,原來是信心產生愛心的。這兒是如此説的:「是基督因你們的信,住在你們心裡,叫你們的愛心有根有基」,這亦是聖經的道理。有一個次序的問題,先有信心,後產生愛心。加拉太書補充說「使人增發仁愛的信心」: 提摩太前書 1:5「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所以我們有了這無偽的信心,持守這信心的時候,我們便慢慢地産生愛。但很奇怪,當聖經提到這「愛」的時候,它不是說聖靈,乃是基督因你們的信住在你們的心裡。 換了一個主角──基督,何解?難道基督跟聖靈是不同的?我們有兩個不同的存在我們心裡面?一個是靈、一個是基督?其實當聖經說聖靈是住在我們裡面的時候,亦等同基督也住在我們裡。是基督藉著靈,與我們同在,但重點就很不一樣。 首先我們談到前面第十六節所說的「心」是人性,而這裡所說的「心」是另一個字,是我們的思想和感情。基督住在我們的思想與感情裡,重點是不同的。當我們相信耶穌的時候,就是接納了神的愛,這位主所表現的,祂的降卑、祂的容忍、祂的犧牲,當我們想到主的時候,你想到什麼?你很容易想到這一位是愛的主,祂在我們的思想和我們的感情上,這自然產生了愛的反應,因為耶穌基督是信的對象和愛的樣式,所以當祂提到愛心的時候,就是說基督的內住。很多時候,當我們看聖經的時候,提到愛的時候,便提到耶穌基督為我們死,像羅馬書5:8 說「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聖經又說「我們能夠相愛,弟兄姊妹相愛,是神先愛我們」。所以這裡用基督住在我們心中,在我們的思想和感情裡產生了愛的果效。但奇怪的是,要持續我們的信仰,基督才內住,明顯的「使基督因你們的信,住在你們心裡」──如果我們的心不剛強持續的話,基督就不內住。所以這裡提到的「內住」,不是你一信了耶穌就有的內住,乃是說靈的工作和果效。因著靈的工作和果效,我們在思想和感情裡能夠使我們活出愛,這就是基督內住的果效了。

而這「住」是一個很特別的字。這「住」是長久永久作為家,耶穌基督在我們的心中是很舒服,能夠自主、作王的意思。如果我們在我們的思想感情中,這位愛的主是能夠作王、能夠作主導的話,當然我們活出來的,就一定有愛。大家試想想,人的愛是天生的,還是培養出來?不過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人的感情有很多是「原感情」──即便一生下來就會產生的感情。有許多心理學家談及不一樣的「原感情」,但很多都沒提及「愛」,似乎「愛」是後來結合而產生的。一個人為何懂得愛?就是因為他被愛,他被愛以致能懂得愛。一個小孩子出生後,如果他不被愛、被擁抱、愛惜,他生存不了,會死掉的。大家可知道?那些有少許愛就能夠生存的動物(先說動物、不說人),牠完全不懂愛,牠是不懂得社交的,牠很孤伶伶的、躲在角落的;假使是女性的話,她不懂得性交,並非一出生便曉得,偶然是成功性交的話,她不會懂得育兒。所以愛小孩子也不是天生的,都是需要培養,是有後天的成份在內(當然有先天的成份)。

當我們信耶穌的時候,這位愛的主,在我們的思想和感情裡的時候,我們就有愛的本能、能力,所以聖經說我們能在愛心裡有根有基。當我們真的有根有基的時候,我們就可以跟其他的信徒一同去活出愛、一同明白。一同明白並不是指著我們開聖經班(bible study) ,不是頭腦上的明白,因為下面第十九節都說「並知道這愛是過於人所測度的」──是我們思想測度以外所能夠明白的。所以「一同明白」並不是說我們一起去開研討會、一同查經來明白這愛是什麼?而是我們既然在愛裡有根有基,我們便一齊來彼此相愛,在從相愛裡明白愛是什麼?「一同明白」是有一個社交的因素的。宗教是個人的,還是社交性的呢?當然有個人的,亦有社交性的,沒社交性,人們怎把福音傳給你,你怎去相信?一定要有社交性,但當你實踐這宗教信仰的時候,亦有社交性,這愛便很清楚了。一同明白基督的愛是何等的長濶高深的。所以躲藏起來不去教會,不能作一個真正的基督徒,我們要去教會,過一個群體的生活,才能作一個基督徒,不過這社交似乎是一種方法,不是一個最終的目的,如果我們最終的目的是社交的話,這是錯誤的。

我們崇基裡有很多的配套可以給大家弟兄姊妹在相交、社交下互相扶持、互相認識、彼此相愛。基督的愛是要實踐才能明白的,這說法是很有根據的,第一、我們可從上下文中看,上面已說了「有根有基」,然後說我們可以與眾聖徒「一同明白」基督的愛。而第二是從原文裡看,在新約聖經裡應用這個字是有四個完全不同的譯法,第一個譯法就是「捉弄」(跟這個意思好像完全風馬牛不相及);第二個是「捉拿」;第三個是「臨到」;第四個是「發現底藴」(看出、查明等等的意思)。 所以綜合這些說法這個詞語「一同明白」應該是:捕捉、得著、發現愛的底藴。我們跟弟兄姊妹一同過彼此相交、愛的生活的時候,我們便能捕捉、得著和發現愛的底藴。同時其他的聖經學者也都有這樣的解釋,John Stock說有能力去愛、領悟基督的愛,兩者是不能分開的,要明白祂的愛,唯一的方法,是愛他人。從一般的經歷裡,亦可以支持這說法:有很多人不是說,他做人家的兒女,他不明白父母的愛,唯有當他成為父母的時候,才發現父母是如何地愛他的。所以要去愛、一同去愛的時候,才能明白基督的愛是何等的長濶高深。是這麼的長──我們無論有多少次軟弱失敗,耶穌的愛,基督的愛都跟著我們──是愛到底的愛;是多濶──我們的愛可能只可容納少數的人,我們的親屬、或是仁人、或是義人,但基督的愛是包括那些敵對祂的人,如果我們能夠包容敵對我們的人,我們會有些兒明白基督的愛,是何等的濶、是何等的高,沒窮盡的。你所有的、接受的愛,還可有更大的愛,是沒盡頭的;有多深──無論你墜落的地步,基督的愛都追隨著你,不會使你失落。所以我們可以一同明白基督的愛是何等的長濶高深,當我們一同明白的時候,其他人的愛就可使我們明白基督的愛。比方說,有一個人離開了教會很久了,但有弟兄姊妹帶他回教會,用了很多時間照顧他、關心他、為他禱告,這樣的愛心使他感受到神的愛,是從人的愛之中明白神的愛這點保羅是最能夠明白的,因為他從前是逼迫教會的,是罪人當中的罪魁,他感受到比眾聖徒當中的最小還小,但神都賜恩典給他,他感到這是神的大愛,甚至你給別人傷害的時候,你都可以明白基督的愛,如果教會裡有一個人,你很難忍受他的,你要容忍他,這時候你就明白基督的愛。

在很多年前,我在大專學校裏做團契的事奉工作,我花了許多心血,投放了許多時間,而且栽培了一個低班的同學接我的班,做了一個新的模式出來,用上了很多時間,但這位被我栽培出來的弟兄,後來反對我、杯葛我,而且聯合了一些導師一齊要復舊,即是丟棄新的制度,我就好像是一個小孩子在沙灘上用泥沙砌了一個堡壘,另一個小孩子就跑過來一腳踢倒了,這小孩子的失望情緒是何等大!當我與導師開完會回教室時,旁邊的同學問道「你病了?」我真是心裡有很多壓力,病了。當我在禱告的時候,在神面前我很憤怒,在很憤怒中,聖靈便提醒我,聖經的說話,耶穌基督說「同我吃飯的用腳踢我」當耶穌基督這樣說,是說猶大出賣祂,當時我頓然多多少少明白多一點耶穌基督的愛。儘管在教會裏生活你受氣,你如果因為受氣而離開教會是愚蠢的,你如果受氣的時候,你會因為這種的受氣而更加明白基督的愛。所以無論如何,我們是一同明白基督的愛是何等的長闊高深。接著,祂還說,「知道這愛是過於人所能測度的」,是什麼意思?有兩個可能性,一個是我們剛才說過的,這份愛不是你本身會明白的,是要經歷才能明白的。而第二個可能性就是說,根本上是很大的,是無窮無盡,你揣摩不到,你明白不了的,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其實亦可兩者都有。從一個例子看見兩者都有:有沒有聽過有人說,牛頓說人怎樣發現知識?他說他就像一個小孩子在沙灘裏找一些圓滑的石頭,而他未曾探討的知識,就像汪洋大海一樣、是未曾接觸的。當科學家去發現出一些自然的真理的時候,他發現了一些真理、道理,但同時他亦覺悟到那個未曾發現汪洋大海的道理。

當我們因為經歷的緣故,去明白基督的愛時,我們可以揣摩到基督的愛,但同時我們會感受到基督的愛好像汪洋大海一樣 “out of reach”── 還不能明白,是無窮無盡的。當我們在此境況的時候,聖經說:「便叫神一切所充滿的,充滿了我們」。當我們這樣彼此互相相愛的時候,就能揣摩到耶穌基督的愛的時候,神的豐盛就充滿了我們教會,保羅很多時候他愛主、事奉主的動機,都是想到主的愛,哥林多後書 5:14-15「原來基督的愛激勵我們;因我們想,一人既替眾人死,眾人就都死了,並且他替眾人死,是叫那些活著的人不再為自己活,乃為替他們死而復活的主活。」所以當我們有一同明白基督的愛,而我們能夠揣摩,又能看見原來基督的愛是無窮無盡的時候,我們應該有很大的動機愛主、起來事奉,在這時候神的豐盛便充滿教會。你看看,如果每一個人都明白基督的愛,每個人都感受到基督的愛是無窮無盡,因為這緣故有很大的動機,起來愛主和事奉,教會怎會不興旺?對不?所以這裡說「便叫神一切所充滿的,充滿了你們」。當然我們再看看第四章的時候,看見怎樣因愛的緣故,使神的豐盛充滿整個教會。第四章經文中提到要「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唯用愛心說誠實話,凡事長進,連於元首基督… 便叫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所以我們看見聖經上一個很清楚的道理:我們要神的榮耀彰顯在教會當中,我們就要彼此相愛,從愛裡看見基督的愛,當我們看見基督的愛是何等的長闊高深,當我們看見是無窮無盡的,是遠超過我們所能明白的,因此而激勵出每一個信徒積極愛主、事奉,教會就有不同的境況。

剛才我們所說的,我們看見要使神的豐盛充滿教會,是神設立教會的目的,我們從以弗所書內我們看見,從保羅的人生使命看見,我們從保羅的祈禱我看見這目的,要達成這目的,我們有三個步驟,大家說這三步驟是什麼?第一是兩個字「剛強」;第二個是「基督內住」;第三個「一同明白」,讓神的真理在我們打開的時候,我們便得到亮光,使我們能夠有智慧。

我們祈禱:天父,在這時候,我們好像保羅這樣祈禱說,求袮的靈在我們內心工作,使我們剛強起來,以致基督能夠在我們的感情和思想裡作主,使我們一同明白基督的愛是何等的長濶高深,當我們一同活出這愛的團體的生活的時候,又明白基督的愛是何等的遠超過我們能明白的時候,神的豐盛就充滿了整個教會,讓這應許成就在香港的教會裡,我們祈禱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門。

《葡萄樹傳媒》整理:Jave Lau/校對:Fanny
歡迎赴會:

香港中文大學 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主日崇拜時間
Sunday Service Time 星期日上午十時三十分
10:30 a.m., Sunday 地址
Address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崇拜以粵語、普通話及英語即時傳譯進行。
The Sunday Service is conducted simultaneously in Cantonese, Putonghua and English with the help of interpretation. 歡迎任何人士參加 All are welcome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