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25, 2024

Vine Media

葡萄樹傳媒

種子、土壤與撒種的人(戴國璋牧師)2011.8.7

語音(廣東話): 主題:種子、土壤與撒種的人
講員:戴國璋牧師

今天的講題是「種子、土壤與撒種的人」,出於耶穌一個很著名的比喻,就是有關撒種的比喻。在今天的經課裡,福音書的部分我們已經讀過有關這個撒種比喻的內容,但是在這裡我想跟大家補充兩段聖經,其實也是跟耶穌基督撒種的比喻是有關的,因為今天我們的重點不是放在了解撒種的比喻,反而是想從耶穌基督撒種的比喻裡了解上帝很想我們能夠在聆聽上帝的道上能有更進深的功課,故此有兩段經文很想跟大家一起再讀。第一段經文出於馬太福音13:10-16,也是我們今天早上福音書經課剛好中間的一段經文,如果大家有聖經的話很歡迎大家一起翻開那頁,經文是這樣說的:「10 門徒進前來、問耶穌說、對眾人講話、為甚麼用比喻呢。 11 耶穌回答說、因為天國的奧秘、只叫你們知道、不叫他們知道。 12 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 13 所以我用比喻對他們講、是因他們看也看不見、聽也聽不見、也不明白。 14 在他們身上、正應了以賽亞的預言、說、『你們聽是要聽見、卻不明白.看是要看見、卻不曉得.』 15 因為這百姓油蒙了心、耳朵發沉、眼睛閉著.恐怕眼睛看見、耳朵聽見、心裡明白、回轉過來、我就醫治他們。 16 但你們的眼睛是有福的、因為看見了你們的耳朵也是有福的、因為聽見了。」

另一段補充的經文是路加福音8:16-21,原因是在路加福音也有与馬太福音相同的比喻,就是撒種的比喻,不過當中的說話是馬太沒有記述下來的,所以很想跟大家看看這段經文裡耶穌的補充。路加福音8:16-21經文如此說:「 16 沒有人點燈用器皿蓋上、或放在床底下、乃是放在燈臺上、叫進來的人看見亮光。 17 因為掩藏的事、沒有不顯出來的.隱瞞的事、沒有不露出來被人知道的。 18 所以你們應當小心怎樣聽.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凡沒有的、連他自以為有的、也要奪去。 19 耶穌的母親和他弟兄來了、因為人多、不得到他跟前。 20 有人告訴他說、你母親、和你弟兄、站在外邊、要見你。 21 耶穌回答說、聽了 神之道而遵行的人、就是我的母親、我的弟兄了。」如果我們讀過馬太福音的故事,這些經文也是我們所熟悉的,尤其是在第13章裡天國的比喻,或者是路加福音裡的故事,我們也發覺這些經文也是大家很熟悉的,但是如果我們將這些經文放在一起的時候,我們就發現他提醒我們有關這個撒種的比喻一些很奇怪的事實。我們知道撒種的比喻是馬太福音第13章天國比喻裡的第一個,馬太將很多很多耶穌基督有關天國的比喻組合起來放在一章裡去解決,這些比喻在其他福音書裡很多時候就散見在耶穌的講論中間,馬太福音13章裡第一個比喻就是撒種的比喻,可見這個撒種的比喻其實是很重要的,因為它提醒我們要怎樣去聽耶穌的教訓,怎樣去聽上帝的話,以此作為一個前導讓我們更重視後面的接著要說的許許多多跟天國有關的比喻。有關這個撒種的比喻,我們不需要太過花時間去解釋,原因是馬太福音在後面的地方,譬如是在我們的經課裡我們也特別將耶穌基督對這個比喻解釋放在裡面,所以我們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到有關撒種比喻裡的稻種落在各種土地上,土壤的意義。

今日我很想跟大家特別留意反而是當耶穌說畢這個比喻後,到他向門徒解明之間,中間是有少少的環節,經文告訴我們當耶穌在群眾的面前說畢後就沉默了,然後他就離開群眾走入屋內,這個走入屋內既可以是字面上的理解,表示他已經離開了群眾,進入到一間屋的裡面;但是也可以理解為耶穌其實是進入了跟門徒私下的空間中,將群眾排除了,將一些特別重要的訊息讓門徒知道。事實上,當耶穌進到屋內,門徒就問耶穌:「對眾人講話為何要用比喻呢?」門徒這個問題問得很好,耶穌往後的解釋就讓我們更加深層次地了解到上帝傳道的心意,尤其是有關撒種比喻裡進一步的消息。門徒查問為什麼會用比喻,其實就引發出耶穌在這個剛才我們所讀聖經原文裡的講論及後面有關這個比喻的正確解釋。或許門徒的這個問題我們會覺得有點多餘,為什麼呢?因為我們自己都覺得自己應該明白為什麼耶穌基督會用比喻,道理很簡單,就是因為對群眾講話總是要用一些較淺白的道理;淺白的道理才能讓人聽得明白,所以目的是要讓群眾更明白天國的奧秘,這是我們的理解。事實上,我們知道用比喻或者用寓言也是常見的文學表達方式,在古今中外都是一件常事。其實比喻和寓言也是修辭手法,耶穌作為一個成功的真理教師,所以他也時常使用這種手法,而且他往往能夠靈活又生動地帶出一個教訓來,這是當我們常常讀到福音書裡關於耶穌的教訓的時候會得到的印象,所以比喻和寓言只不過是以故事的手法闡揚人生的真理,它既有吸引力,因為可以引發我們的興趣,有很多時候,它又有說明的能力,因為它能夠幫助我們去明瞭。譬如我們知道在公元前六世紀的時候,西方世界古希臘裡有個很著名的作者叫伊索,伊索本來是一個奴隸,不過他很聰明,也能善於講故事,也留下很多很多的故事,後來的人輯成為「伊索寓言」,我們知道「伊索寓言」裡的故事都不是真實的,它只不過是藉著動物裡的對話來講論人生、講論人性,所以當我們讀「伊索寓言」的時候,尤其是在我們小時候讀這些故事的時候,我們覺得這些故事很親切,因為它牽涉很多很多小動物,同時我們又覺得道理很清晰,因為往往讀完這些故事後,我們也能領會其中提醒我們做人的事。其實不單是公元前六世紀有伊索,在公元前四世紀在東方世界也有一個人叫莊周,也就是莊子,他也是一個善於使用寓言的人,他也用了很多著名的寓言來講述一些很深奧的道理。這些都是例子,無論在東方世界還是西方世界,在古代也會有善用寓言的教師,耶穌也是一個很成功的教師,因此他能夠用寓言來說明一些奧秘的說話。當耶穌要將天國的奧秘跟普羅大眾說明時,他唯有借助我們日常生活的經驗去比附超出我們經驗的真理,耶穌這種心意我們是可以了解的。但當我們細讀耶穌怎樣回答門徒這個我們看來比較多餘的問題時,我們就發現很奇怪,因為耶穌的回答絕對不是我們剛才所講的、我們所理解的方面。耶穌的回答是怎樣的呢?

在第十三到第十五節的回答裡,耶穌很清楚地表達:「其實我說比喻的目的是為使群眾不能夠明白天國的奧秘。」這個是令我們覺得奇怪的地方。剛才我們已經說過了,我們覺得用比喻其實是讓群眾更加明白天國的奧秘,為何耶穌反而說,他說比喻的目的其實是故意地使群眾不能明白天國的奧秘呢?耶穌是這樣說的,耶穌自言他用比喻的因由其實是想將這個真理變得模糊,變得難以明白,故意叫人聽不見、看不見。剛才我們所讀的很清楚是這樣說。耶穌的話使我們產生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就是「如何能」的問題,意思就是為何用比喻會反而是叫人聽得模糊呢?第二個問題才是「為何要」,為什麼要這樣做呢?讓我們嘗試去處理這兩個問題。首先是了解下「如何能」,因為剛才我們已經說其實聽比喻應該是更容易明白,為何是這樣呢?我們知道中國有很多成語故事,其中有一個成語故事發生在春秋戰國時代,叫「買櫝還珠」,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個故事。故事是出自「韓非子」,很多很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有一個鄭國的商人去到某地方做生意,在市集裡將他帶來的商品一一陳列在地上,歡迎那些客人參觀選擇,其中一個客人見到他一件商品,就是一個盒裝著一顆很美很美的珠,他看中這件商品的時候,他就跟這個鄭國商人討價還價,就問這顆珠子和這個盒子賣多少錢,這個商人看見有客人看中,當然稱讚他有眼光,強烈推銷這粒珠子漂亮、便宜,最後大家商量了一個價錢後,這個客人就決定要買了它,於是就按照約定的價錢,將錢給了這個鄭國商人,拿了商品。當他拿到商品後,誰知道他很奇怪地將顆珠子拿出,然後還給商人,原來他看中的不是這顆珠子,而是裝這顆珠子的盒子。想到這件事的時候我也想到一個笑話,只是昨天的事情,發生在我家。我的女兒找到我太太一個盒,我的太太在學校教書教了很多年了,所以最近學校頒了一個獎給她,我的女兒的年紀還小,還有少少天真味,她拿了那個盒出來就打開見到有一件東西,然後就問媽媽那件東西是什麼,媽媽就說這件東西是學校送給她的一份紀念品,她就說我喜歡這個盒,給這個盒我吧,這個獎品我還給你。她喜歡那個盒勝過那個獎品。「買櫝還珠」故事裡的客人也一樣,原來花了這麼多時間,他看中的只是那個盒而不是那顆珠,我們中國就有一個這樣的比喻,叫「買櫝還珠」,這些比喻通常也有一些特別的道理在裡面,這個比喻其實是描述一個人缺乏眼光,見識短淺,所以當他處理事情的時候不懂得分輕重,往往棄貴而重賤,只是著重包裝而不著重內涵的珍貴,甚至輕視外在的平凡,賤看內在的包涵,其實這個「買櫝還珠」有點像耶穌基督所講的這個比喻,當耶穌用比喻來去講的時候,很多群眾也聽了,不過他們聽完就作罷,並沒有因為這樣而引發他們更深層次的興趣,他們也不會再去追問,很多時候,他們對上帝真理的明白就永遠只能得到這個比喻所給他們表現的層面。

我們回答「如何能」的時候,其實是想講,有很多時候用比喻的方式令那些人厭倦,覺得這個方式太顯淺了。如果我們要回答「為何要」,就是為什麼耶穌基督要講一些說話是令到真理變得模糊呢?耶穌就引用了14-15節,在這裡是引旨以賽亞書6:9-10的話,我們發現耶穌基督在這裡所講的這番話是將他自己比作當日的以賽亞先知一樣,耶穌自比為先知傳道向那些心硬不順從的百姓去宣講真理,他自知他所說的一切都將會是徒勞無功的;他又將自己比作先知所預言的那位救主,這位救主來到自己的地方卻會被自己的百姓拒絕,所以這句說話是表達了耶穌基督那份無奈的心情,他要無奈地面對著群眾的膚淺,以顯示出這種膚淺其實上帝早已知道。如是者,我們將我們第一點裡所理解的(我們覺得用比喻可以將天國的奧秘講得更加明白)和第二點耶穌的回答(他故意將它弄得更模糊)結合起來的時候,我們就會了解上帝的心意,就是上帝希望群眾當中那些願意相信的,他們能夠更進一步、更進深去追尋;至於那些不信的,他們就會失去他們的機會。其實門徒的查問是一個更好的說明,門徒跟群眾一樣聽完這個比喻後,他們心裡總是覺得有一些事我還沒有弄清楚,於是當耶穌離開群眾時,他們就走前來詢問耶穌,為何你要說比喻呢?如是者,耶穌基督就講得更多,所以門徒的查問就說明了,若果我們不是停留在表面的功夫,而是進深一步來了解、來知道的時候,其實我們就可以知道得更加多;但是如果我們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功夫,聽了就算了,那只不過好像用一個漏水的花瓶儲水,儲多少也沒有用,因為一邊儲水,花瓶裡的水就一邊漏走。其實12節是很關鍵的一節,耶穌在第12節裡是這樣講的:「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這句話耶穌不是只在這裡講過,我們在其他的福音書的經文中也能找到耶穌曾經這樣講過。他的意思要看放在什麼場合上應用,我們才能真正能掌握到。其實這就正正道出恩典的原則,這個恩典的原則就是:凡是對於那些渴慕的、祈求得著更多的,越有渴慕就越能得著更多,因為上帝還要加給他;但是如果是不渴慕的、就此了結的話,他所得的就只有這麼多的了,而且他所得的還要被奪去,他即使有聽到那個故事,有聽過那個道理,但轉頭就會忘記這個道理,於他一點幫助也沒有。所以這個恩典的原則其實正好說明,當我們聆聽上帝的道的時候,我們需要求上帝給我們一個熱切渴慕的心,不是只停留在聆聽的層面,而是更深地求知的層面。

接著我想跟大家去看路加福音的補充,在路加福音的故事裡是多了一些經文的。當我們從這些經文看的時候,就會更看見上帝渴慕讓我們明白真道的心意。在馬太福音,耶穌講解時,我們總是覺得有點「那個」,為什麼耶穌故意用比喻要讓他們耳朵發沉,讓他們看是看不見,聽是聽不見呢?難道這是上帝對子民的心意?若果我們加上路加福音第8章裡的故事,我們就會發現並不是這樣。其實路加福音的這個記述,加多了一些比喻。這些比喻是從另一個角度來令我們能夠了解到耶穌講比喻或者是撒種比喻的特點。路加保留的這段獨特的講論其實是要闡明上帝的兒子向人宣道那份熱切的心境。譬如我們先看路加福音8:16裡著名的點燈之喻,是一個很短的比喻,耶穌說「沒有人點燈用器皿蓋上、或放在床底下、乃是放在燈臺上、叫進來的人看見亮光」。這個比喻其實是要向我們說明上帝向人類宣示祂自己心意的那股衝動。其實這個比喻我們也很熟悉,不過我們熟悉它的地方不是在路加福音,而是在馬太福音;我們記得在馬太福音5:15,耶穌曾經用過這個比喻,用在那個「作鹽作光」的比喻當中。我們知道這個比喻在馬太福音裡的主旨其實是要教導門徒要將好行為展示在人的面前,正如人點燈,不是將它放在斗底下或者床底下,要展露在人的面前一樣,所以我們也應該將我們的好行為展示在人的面前。不過這句話可能是一個很常用的諺語,這個諺語有一個基本的意思,就是人點著燈為要照明事物,我們很明白這個道理,這是點燈基本的意思。這個基本的用法可用在不同的場合中,路加福音就將這個基本的用法用在耶穌基督講比喻的那件事裡,由此衍生出一個新的看法。路加的用法是要指明就像人點燈是要使人得見亮光,所以上帝講道的目的其實是想人明瞭,而不是想人糊塗,從此我們就可以了解到耶穌基督心裡的矛盾:他既看見人的不信,以至厭煩他們,因為他知道無論他做多少事,這些群眾還是會拒絕他的;但是另一方面,他內心又有一種極度的衝動向他們將上帝的道講得明白,將天國的真理來表達讓他們聽,他很希望他們明白,這種矛盾的心境在耶穌基督的身上顯露出來,路加的話就印證了耶穌用比喻的目的是要使普羅大眾更明白其中的意義。這句話從側面地了解就是上帝要向人宣示祂心意的熱情,而這種熱情在整個救贖的歷史裡也是非常清楚的。我們從亞當開始,我們記得耶和華呼喚那人,也就是亞當,問他到底在哪裡(創世記3:9);然後亞伯,耶和華對他的兄弟該隱說,亞伯在哪裡呢?(創世記4:9);向挪亞、亞拍拉罕等等的列祖,在荊棘裡祂呼叫說「摩西、摩西」(出埃及記3:4);會幕建成後,上帝住在百姓中間,但是利未記1:1說耶和華仍然從會幕中呼喚摩西,因為祂有事是藉著摩西傳達給以色列人。孩童撒母耳,我們記得他在睡夢中三次聽見有人呼喚他,最後他得到他師父以利教他怎樣回應,他後來成為了一代的先知。這個睡夢中的呼喚,「撒母耳、撒母耳、撒母耳」,也就是表達上帝對人的呼喚;上帝在殿中呼喚以賽亞(以賽亞書第6章),以賽亞看見的異象和聽見聲音:「我可以差遣誰呢?誰肯為我們去呢?」那段經文也就是剛才我們所讀的耶穌引用以賽亞那番話的出處所在,然後我們發現在末世的時候,上帝藉著祂的兒子曉諭我們(希伯來書1:2),清楚地告訴我們上帝就在這末世、藉著祂兒子曉諭我們。我們從這些許許多多的話語和聖經的故事裡,我們就彷彿看見上帝內心的孤寂,祂很想向人傾訴祂的話、向人道出真理的話,但是祂找不到溝通的途徑,因為沒有人肯願意去聽。

這個思考令我想起荷里活的一套電影,叫「Cast Away」,是Tom Hanks(湯漢斯)很多年前的一套電影,在電視也重播了很多遍,也是因為在電視播放我才有機會看到。我記得這套電影很長,由九點半播到十二點多,我記得有一幕,Tom Hanks很淒慘地流落到一個孤島上,就是沒有人跟他談話,他又想保持著會說話,因為如果他不再說話,一直不說話,他害怕他會忘記說話,不再懂得說話,他無時無刻不展望自己會離開荒島,回到人間,然後可以跟人溝通。他用什麼方法呢?在隨他飄流到島上的飛機上的物資中–因為他本來是一個飛機速遞員,因飛機失事掉在海上飄到荒島上–在那些貨物中,他找到一個類似足球的東西,他就將這個足球畫上人的樣子,然後又幫這個足球起了一個名字,就當是他的partner,他由朝到晚就跟那個足球談話,無論吃飯、睡覺前還是睡醒後,都跟那個足球談話,彷彿這個足球就是他的知音人,他要盡量將他的心事向它傾訴。在孤島上的幾年間,沒有任何人跟他溝通。我看到這個故事的時候就想到上帝也有這種孤寂,祂也很想跟我們說話。既然是這樣,上帝不會將祂的心意隱藏,祂總是會用各樣的方法向我們說明,引導我們來到祂面前願意聆聽,這是我們從這個點燈之喻能夠看到的。特別的除了點燈之喻外,還有另一個的,就是接著的17節,路加福音8:17:「因為掩藏的事、沒有不顯出來的.隱瞞的事、沒有不露出來被人知道的。」這句話我們在馬太福音也有讀到的,這句是記載在馬太福音10:26,不過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場合,但是用了一句相同的說話或者是相同的比喻,當時耶穌基督是這樣說的:「所以不要怕他們.因為掩蓋的事、沒有不露出來的.隱藏的事、沒有不被人知道的。」在馬太福音的背景裡,耶穌當時是被人誹謗,當他完成了趕鬼的行動後,有人說他是靠鬼王趕鬼,所以耶穌說「人既罵家主是別西卜」–他常常被人這樣說–「人既罵家主是別西卜、何況他的家人呢」。接著耶穌就說,「所以,不要怕他們」。耶穌講這句話的意思其實是想鼓勵門徒不要認為被迫害的事是奇怪,因為正如我們剛才所說,耶穌早已預料他將會好像以賽亞先知一樣,所有的工作也是徒然,會是被人拒絕的,所以不要為被迫害的事而奇怪,反而要接受一個真理,這個真理就是我們剛才所說的第17節,那句可能是一個諺語,那句諺語的基本意思本來是「真相最終也會水落石出」,所以今日我們被人誤會不緊要,因為有一天真相總會水落石出的。如果我們了解到這句說話的基本義,然後將它放在路加福音第8章這裡耶穌用的這個地方的時候,我們就了解到耶穌在這裡是要表明他來傳道其實是要將藏在上帝裡最大的奧秘傳給我們知道,所以耶穌是這樣說的:「我在暗中告訴你們的,你們要在明處說出來。你們耳中所聽的、要在房上宣揚出來。」這是馬太福音10:27也有用到這個講論。上帝要尋找傾訴對象,要將祂的奧秘向我們揭示。其實不用,有很多天使,為什麼上帝不找天使傾訴,而要找我們呢?所以在我們心中或者在我們身上,我們可以見到我們在上帝心目中的地位是何等的重要。憋在心中的感覺是有事要說又不知道怎樣說或者是怎樣去表達,那種感覺其實真是很難受,有時候我們也難免會有這樣的心情。今天,我們的主也鼓勵我們要找多些人來成為我們朋輩間作互相傾訴的對象;在傾訴中,我們能夠得到溝通、得到安慰。我們鼓勵夫婦間、親人間、朋輩間,我們也有傾訴與聆聽,因為我們知道這種傾訴與聆聽本來就是重要的。如果是這樣,為什麼我們不去領會一下在神人之間也是同樣重要呢?

最後,我想跟大家看看路加福音,剛才我們所讀的經文裡,我們故意讀多了一些,就是有關「聽而行者,乃為至親」的這個講法。故事告訴我們當耶穌講完這些比喻後,就發生耶穌的母親和他的兄弟來找他而不得來見的情境,有人將此事告訴他說:「你母親和你弟兄站在外邊,要見你」。當時「耶穌回答說、聽了上帝之道而遵行的人、就是我的母親、我的弟兄了」。這個情境也是我們熟悉的,如果你讀過馬太福音也一定讀過一個類似的故事,兩者似乎也是同一個情境,不過奇怪的地方是大家放的位置有點不同。馬太其實是將這段故事放在第12章的結尾,就是撒種比喻之前,在耶穌講天國的比喻之前;但是路加就將這個故事放在耶穌講撒種比喻之後,我相信有特別的心意,而且結語也稍有不同:馬太福音說「凡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親了」,路加的講法是故意地特別強調,「聽了上帝之道而遵行的人、就是我的母親、我的弟兄了」。這個特別的強調其實是間接地想突顯前面主耶穌所講撒種比喻的重要性。綜合這麼多的講解,我們要好好珍惜上帝給我們聽道的機會,不要聽了就算了,而是聽了之後,我們還要進一步的問「為什麼」,上帝我求祢給我們更多。而在我們渴求更多的過程中,我們必然能得到更多,「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

請我們同心祈禱:「我們的主,我們知道祢的心意,我們知道祢渴求將祢自己的心意向願意的人揭露,我們也盼望我們每一個人能夠成為那些願意的人在祢的面前來聆聽,聆聽祢給我們的真道,滿足我們的內心,也能滿足祢自己的心意,在這種相交中,我們既成為有智慧的人,又能成為上帝揭露心志的對象,願主的話發出且並不徒然返回,求祢垂聽我們的祈禱,奉耶穌基督的名字,誠心所願。」
歡迎赴會:

香港中文大學 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主日崇拜時間
Sunday Service Time 星期日上午十時三十分
10:30 a.m., Sunday 地址
Address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崇拜以粵語、普通話及英語即時傳譯進行。
The Sunday Service is conducted simultaneously in Cantonese, Putonghua and English with the help of interpretation. 歡迎任何人士參加 All are welcome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