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25, 2024

Vine Media

葡萄樹傳媒

忠誠的異見者(林豪恩先生)2017.7.23

語音(廣東話):

忠誠的異見者(林豪恩先生)2017.7.23 (圖1)主題:忠誠的異見者
證道:林豪恩先生
經文:耶利米書28:5-9

一。引言

此時此地,「忠誠的異見者」這題目,或者令人產生眾多聯想。本講章的源起,是今天的福音經課馬太福音10:41其中一句:「人因為先知的名接待先知,必得先知所得的賞賜」,舊約經課提示我們從耶利米先知的例子來解讀「因為先知的名接待先知」,以及「得先知所得的賞賜」的意思。

人們以為先知是古代的特殊人物,然而,現在也有人自稱先知。教會更新運動在今天下午舉辦講座,宣傳稿如此說:「是次講座將介紹一些以「先知」、「使徒」為名,活躍於各地華人社區的問題人物,他們到處騙取信徒及堂會的信任,濫權瀆職、斂財騙色,導致各種傷害的情況出現」。

先知是怎樣的人物呢?耶利米可算是其中一位先知的典範,讓我們再細讀今天的舊約經課。

二.經文

28:5先知耶利米當著祭司和站在耶和華殿裏的眾民對先知哈拿尼雅說:

28:6「阿們!願耶和華如此行,願耶和華成就你所預言的話,將耶和華殿中的器皿和一切被擄去的人從巴比倫帶回此地。

28:7然而我向你和眾民耳中所要說的話,你應當聽。

28:8從古以來,在你我以前的先知,向多國和大邦說預言,論到爭戰、災禍、瘟疫的事。

28:9先知預言的平安,到話語成就的時候,人便知道他真是耶和華所差來的。」

三。釋經與應用

1.政治不正確的先知

經文記載的事件發生在猶大王國的晚年,國家處於內憂外患,風雨飄搖之中,朝野上下人人自危,充滿焦慮。如何評估當下的局勢?應該採取甚麼行動?如何面對未來呢?對於這些逼切的問題,朝野內外意見分歧而且對立。經文中提及兩位有資格在朝廷發言的先知,他們應該是重要的意見領袖,分別是耶利米,以及哈拿尼雅。從短短幾節的敘述可見,他們對於當下局勢及回應行動各持不同的見解,甚至針鋒相對。到底他們的見解如何不同呢?他們在爭論甚麼呢?讓我們稍閱前文:

28:1當年,就是猶大王西底家登基第四年五月,基遍人押朔的兒子,先知哈拿尼雅,在耶和華的殿中當著祭司和眾民對我說:

28:2「萬軍之耶和華-以色列的上帝如此說:我已經折斷巴比倫王的軛。

28:3二年之內,我要將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從這地掠到巴比倫的器皿,就是耶和華殿中的一切器皿都帶回此地。

哈拿尼雅先知對前景的預測非常樂觀,他認為巴比倫兩年之內就會全方位崩潰,用當下網絡語言,即是「巴比倫爆炸」。因此,他認為不用臣服巴比倫,鼓動猶大乘機爭取獨立,脫離巴比倫的控制。

耶利米則沒有那麼樂觀,他認為當下的巴比倫不是衰敗,而是如日中天。因此,耶利米勸諫猶大王不要以卵擊石,免得生靈塗炭:

27:12我就照這一切的話對猶大王西底家說:「要把你們的頸項放在巴比倫王的軛下,服事他和他的百姓,便得存活。

27:13你和你的百姓為何要因刀劍、饑荒、瘟疫死亡,正如耶和華論到不服事巴比倫王的那國說的話呢?

其實,當時以色列及猶大的大部領土已經失去,只餘耶路撒冷一城,苟延殘喘。亞述,巴比倫,埃及三個強國爭取世界霸權。巴比倫首先攻破亞述,後來在迦基米施戰役打敗埃及,搶奪了兩強的緩衝地。埃及退後防線,但伺機而動。兩強爭持,如猶大一樣處於狹縫中的小國尋找「漁人得利」的機會。二十七章記載,這些小國曾經為此召開跨國會議,試圖聯合起來爭取脫離巴比倫,尋求獨立。如此看來,哈拿尼雅的意見是有市場的。不過,耶利米對於那些小國的聯合謀略仍然「撥冷水」:

27:2「耶和華對我如此說:你做繩索與軛,加在自己的頸項上,

27:3藉那些來到耶路撒冷見猶大王西底家的使臣之手,把繩索與軛送到以東王、摩押王、亞捫王、泰爾王、西頓王那裏,

27:4且囑咐使臣,傳與他們的主人說,萬軍之耶和華-以色列的上帝如此說:

27:5我用大能和伸出來的膀臂,創造大地和地上的人民、牲畜。我看給誰相宜,就把地給誰。

27:6現在我將這些地都交給我僕人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的手,我也將田野的走獸給他使用。

27:7列國都必服事他和他的兒孫,直到他本國遭報的日期來到。

局勢將會如何?是耶利米預測正確,還是哈拿尼雅猜中,當下無人得知。兩位先知都奉耶和華之命發言,耶利米未得到明確啟示之前,也不能指責哈拿尼雅為假先知。他能夠作出的回應,就是我們今天經課誦讀的那幾句,大意是:我也希望你所宣告的平安果真實現。不過,你不要忘記,先知的傳統是提出警告,勸人悔改。

正如各小國的期望,哈拿尼雅對巴比倫兩年內崩潰的預測是受歡迎的,因為這預測迎合了猶大得到解脫的渴望,挽救猶大人的民族尊嚴,鼓舞猶大政權對抗外敵。相對來說,耶利米的言論是不受歡迎的,他勸告猶大臣服巴比倫,放棄爭取獨立,消滅猶大人的盼望,傷害猶大人的民族感情。因此,無論在朝在野,耶利米都遭受非議,甚至被逼害。哈拿尼雅也對他不客氣,拆掉他藉以宣講信息的道具,等於當眾侮辱他:

28:10於是,先知哈拿尼雅將先知耶利米頸項上的軛取下來,折斷了。

28:11哈拿尼雅又當著眾民說:「耶和華如此說:二年之內我必照樣從列國人的頸項上折斷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的軛。」於是先知耶利米就走了。

由於耶利米的信息政治不正確,朝野上下都想消滅他的聲音,甚至把他除之而後快:

20:1祭司音麥的兒子巴施戶珥作耶和華殿的總管,聽見耶利米預言這些事,

20:2他就打先知耶利米,用耶和華殿裏便雅憫高門內的枷,將他枷在那裏。

26:11祭司、先知對首領和眾民說:「這人是該死的;因為他說預言攻擊這城,正如你們親耳所聽見的。」

先知,令人想到以利亞的英雄事蹟,又令人想到以利沙的飄逸及超然;耶利米是怎樣的先知呢?何以他涉足國家事務,泥足深陷,以至捲入權力的鬥爭之中而不能抽身呢?作為先知,何以總是發表政治不正確的言論而令自己成為「過街老鼠」呢?何以預言針對自己的國家和人民呢?難道他不愛自己的國家嗎?難道他不關心自己的同胞嗎?

2.為國為民的先知

國家在危急存亡之秋,舉國上下都盼望平安的信息,耶利米為甚麼不配合一下國情呢?為甚麼要發出危言聳聽的預告呢?讓我們再檢視耶利米的言論,嘗試明白一下他的心情:

當巴比倫仍未大軍壓境之前,猶大國仍有足夠時間改革自強的日子,耶利米勸告國王及朝臣:

22:3耶和華如此說:你們要施行公平和公義,拯救被搶奪的脫離欺壓人的手,不可虧負寄居的和孤兒寡婦,不可以強暴待他們,在這地方也不可流無辜人的血。

22:4你們若認真行這事,就必有坐大衛寶座的君王和他的臣僕百姓,或坐車或騎馬,從這城的各門進入。

22:5你們若不聽這些話,耶和華說:我指著自己起誓,這城必變為荒場。』

正如耶利米說,「從古以來,先知向多國和大邦說預言,論到爭戰、災禍、瘟疫的事」,目的並不是顯示自己的預知能力,而是發出警告,勸諫君王及人民悔改。先知預告災禍的目的,就是希望災禍不要發生。

在另一個場合,耶利米對首領們和民眾說:

26:12「耶和華差遣我預言,攻擊這殿和這城,說你們所聽見的這一切話。

26:13現在要改正你們的行動作為,聽從耶和華-你們上帝的話,他就必後悔,不將所說的災禍降與你們。

26:14至於我,我在你們手中,你們眼看何為善,何為正,就那樣待我吧!

細聽耶利米這些言論,怎能說他不愛國呢?他提出警告,呼籲悔改,正是為了國家的前途,為了大衛王室的延續。耶利米對國家的關懷,置於個人的福祉之上,因此他說:「至於我,我在你們手中,你們眼看何為善,何為正,就那樣待我吧!」(26:14)不過,殺了先知,就等於先知所警告的事情不會發生嗎?

耶利米呼籲改革,日復一年,月復一月,無人理會,終於,巴比倫兵臨城下。主戰派決定戰鬥到底,耶利米呢?他竟然提議棄戰投降!一位心繫國家安危的先知,竟然勸告國王向敵人投降,他有顧及自己的形象及個人安危嗎?他在想甚麼呢?

27:12我就照這一切的話對猶大王西底家說:「要把你們的頸項放在巴比倫王的軛下,服事他和他的百姓,便得存活。

27:13你和你的百姓為何要因刀劍、饑荒、瘟疫死亡,正如耶和華論到不服事巴比倫王的那國說的話呢?

先知著緊的,的確不是自己的形象及性命,而是百姓的性命,是耶路撒冷的安危。棄戰投降,不會是將領們的選項,也不是王室及重臣的期盼,因為他們可以預見自己將會喪失權力,甚至被羞辱。先知卻把人民的性命置於政權的榮辱之上,因此,他力揀國王:「你和你的百姓為何要因刀劍、饑荒、瘟疫死亡呢?」(27:13)他冒死抗衡主戰派,公開地對說:「你們不可聽那先知對你們所說的預言。他們說:『耶和華殿中的器皿快要從巴比倫帶回來』;其實他們向你們說假預言。不可聽從他們,只管服事巴比倫王便得存活。這城何致變為荒場呢?」(27:16-17)

「百姓為何要因刀劍、饑荒、瘟疫死亡」呢?「這城何致變為荒場呢?」這是耶利米所著緊的。耶利米拒絕玉石俱焚,就可以指責他不愛國愛民嗎?然而,在內憂外患的焦躁之下,所有選項都偏向極端,還會有人理會耶利米的呼籲嗎?社會還能容得下耶利米的聲音嗎?那怕這呼籲是來自他們所敬拜的耶和華,那信息是來自掌管天地的上主!

3.忠誠的異見者的痛苦

相對於朝臣及宗教領袖的主流意見,耶利米是一位異見者,但他對國家及對人民的忠誠無容置疑。讀者可以想像,如此一位忠誠的異見者,必定是有苦自己知。

20:7耶和華啊,你曾勸導我,我也聽了你的勸導。你比我有力量,且勝了我。我終日成為笑話,人人都戲弄我。

20:8我每逢講論的時候,就發出哀聲,我喊叫說:有強暴和毀滅!因為耶和華的話終日成了我的凌辱、譏刺。

他甚至希望自己不存在於這個世界:

20:14願我生的那日受咒詛;願我母親產我的那日不蒙福!

20:18我為何出胎見勞碌愁苦,使我的年日因羞愧消滅呢?

然而,耶利米確實是一位先知,無論環境如何,無論自己遭遇甚麼對待,無論自己喜歡不喜歡,他仍是忠誠於上主,執行作為一位先知傳述上主對世界的說話的任務:

20:9我若說:我不再提耶和華,也不再奉他的名講論,我便心裏覺得似乎有燒著的火閉塞在我骨中,我就含忍不住,不能自禁。

在現實上,耶利米有機會改變他的命運。當巴比倫控制耶路撒冷後,尼布甲尼撒王認為耶利米有功,願意任其所求給予榮賞:

39:11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提到耶利米,囑咐護衛長尼布撒拉旦說:

39:12「你領他去,好好地看待他,切不可害他;他對你怎麼說,你就向他怎麼行。」(卅九12)

尼布甲尼撒王誤會了,耶利米並不是賣國求榮之輩,他不但拒絕封賞,更以對猶大的態度,對如日方中的巴比倫提出警戒:

51:41示沙克何竟被攻取?天下所稱讚的何竟被佔據?巴比倫在列國中何竟變為荒場?

51:44我必刑罰巴比倫的彼勒,使他吐出所吞的。萬民必不再流歸他那裏;巴比倫的城牆也必坍塌了。

耶利米作為耶和華的先知,不討好猶大王,不懼怕巴比倫王;他沒有為自己的政治前途打算,他只是忠誠地傳講耶和華吩咐他的說話。

四.總結

耶利米通常被稱作「流淚的先知」,他的淚為誰流呢?

9:1但願我的頭為水,我的眼為淚的泉源,我好為我百姓中被殺的人晝夜哭泣。

先知何以流淚呢?因為他是一位忠誠的異見者,他對上主忠誠,對人民忠誠,對國家忠誠。在某種歷史時空之下,真正的先知,原來是忠誠的異見者。

有人說,教會或多或少也承繼著先知的角色。耶利米的見證,但願能夠給此時此地的教會一點反省和啟迪。

歡迎赴會:

香港中文大學 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主日崇拜時間
Sunday Service Time 星期日上午十時三十分
10:30 a.m., Sunday 地址
Address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禮拜堂 忠誠的異見者(林豪恩先生)2017.7.23 (圖1)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崇拜以粵語、普通話及英語即時傳譯進行。
The Sunday Service is conducted simultaneously in Cantonese, Putonghua and English with the help of interpretation. 歡迎任何人士參加 All are welcome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