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謬時代中信仰的實踐(袁天佑牧師)2020.7.12
講題:荒謬時代中信仰的實踐
經課:馬太福音11章16~19,25~30節
講員:袁天佑牧師
「沒有最荒謬,只有更荒謬」,是今天不少香港市民對香港的情況常說的一句話。不要說過去一年,只是過去幾個月,市民看到以下的事情,都會感到荒謬。
新冠肺炎,抗疫應該是要快和準。雖然香港抗疫也算做得不錯,但我們看見特區政府往往的回應,往往都給人留下有點兒荒謬的情形。封關,猶疑不決。限聚令,沒有科學根據,甚至是是自相矛盾,例如,可以容讓教會有聚會唱詩,但不讓市民在商場唱歌。最近限聚令的放寬至50人,但是茶樓飲食店就不限,教堂可座滿八成,但室外就限於50人,究竟病毒在室內傳播快抑或是室外快呢?口口聲聲說,沒有政治考慮,但又沒有科學理據,那麼限聚令是根據甚麼原則制定呢?
因着新冠肺炎,學生不能上課,影響最大的是那些參加文憑試的學生。學生已受到疫情影響學習,但竟然一條很簡單的歷史題目,因為「傷害一些人的感情」,沒有討論的空間,可以在學生努力作答後取消。最近教育局頻頻的致函學校,多次提出,如果學生對國歌又或是罷課等事,屢勸不改,可以報警。但教育是否用報警可以達成呢?
當然過去一年,不論你有甚麼政治立場,我們都會看到香港社會的撕裂。警民衝突,大家都認同要成立具公信力的獨立委員會去調查,但特首郤不願意,只是以監警會來找數,而監警會的報告竟然是由警隊一哥提出的。所謂「香港的真相」,被自己找來的外聘專家指這是「新真相」。「監警會」被人看成是「警監會」。
一個存在已30多年的嬉笑怒罵的節目,因為警察的投訴可以被終止。香港遲遲未為23條立法,大家都知道是擔心公民權利被剝奪,但特區政府可以配合中央,將在香港沒任何咨詢的法例強加在香港⋯⋯這都是不少香港人感到不開心的事,令香港人會說,這是「更荒謬」的日子。
不過,「荒謬」並非這個時代獨有的。其實每個時代都有其更荒謬的事。在耶穌時代,耶穌就這樣描述他時代的荒謬:「我該用甚麼來比這世代呢?這正像孩童坐在街市上向同伴呼喊:『我們為你們吹笛,你們不跳舞;我們唱哀歌,你們不捶胸。』約翰來了,既不吃也不喝,人們就說他是被鬼附的;人子來了,也吃也喝,他們又說這人貪食好酒,是稅吏和罪人的朋友。」(太十一16~19)
所以,「沒有最荒謬,只有更荒謬」,是每個時代都發生的事,只是人怎樣在荒謬的日子中去生活,有信念的人怎樣去實踐自己的信念,面對荒謬而已。
耶穌在指出他時代的荒謬後,他向人發出悔改的呼籲(太十一20~24),並向人提出挑戰,到他那裏,向他學習(十一25~30)。經課只選擇了後者,所以在此,我也集中與大家分享後者,我們要學習的功課。
在這短短幾節經文中,耶穌提出了兩方面向我們的挑戰:
一,作個謙卑的人
在第25~27節,耶穌這樣說:「父啊,天地的主,我感謝你!因為你把這些事向聰明智慧的人隱藏起來,而向嬰孩啟示出來。父啊,是的,因為你的美意本是如此。一切都是我父交給我的;除了父,沒有人知道子;除了子和子所願意啟示的人,沒有人知道父。」
耶穌說「這些事」,向某些人隱藏,向某人啟示出來。「這些事」是甚麼事呢?當然是指十一20~24所說有關審判的事(經課中沒有選讀的)。但我們可以更廣闊的了解,「這些事」指上帝對世界的救贖計劃,甚至是上帝怎樣處理世界的事。事實上,有哪些事,不是上帝的事呢?
耶穌說:「上帝的事向聰明智慧的人隱藏起來,向嬰孩郤啟示出來。」如果樣樣事情都是上帝的事,但向聰明智慧的人隱藏起來,那麼聰明和有智慧的人都可以說是成為了世上無知的人;反之,沒有聰明才智,無知的嬰孩,甚至是無權無勢的人,可能才是有真智慧的人。
不過,誰才是有真智慧的人?那實在不易指出,但誰是聰明智慧郤是愚昧的人?那就隨時可以找到了!
容許我這樣說,我們的特首,就是有聰明智慧的人。她誇口自己「年年考第一」,表示自己是聰明有智慧的人。當有人提及現在社會的矛盾時,她又說:「我是讀社會學出身,我怎麼會不知道香港的深層次矛盾是甚麼?」不錯,她中學時年年都考第一,在香港大學修讀社會學,但是否真的了解香港的矛盾呢?我不敢說完全不了解,就算理解,她也沒有去處理。她所說的這幾句誇耀自己聰明的說話,反給人拿來嘲笑而已。
一個自認自己是聰明有智慧的人,聖經有這樣一句說話:「若有人自以為知道甚麼,他其實仍不知道他所應當知道的。」(林前八2)
為甚麼自以為聰明的人,反而是無知的人呢?明顯的是由於人的驕傲。特首自己曾這樣說:「官到無求膽自大。」這句說話本來是「人到無求品自高」,一個人到了「無求」的階段,就會好好的培植自己的人格。《論語。為政》中有這樣一句話:「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人年紀越大,慢慢會變得謙遜。但自以為聰明的人,就不會謙遜,特首以為自己懂得教育,用「雞籠」來描述教育;不查究說話的來源,便隨便去引用和誤指是孟德拉的名句,去支持自己DQ一條DSE的考題⋯⋯。結果便引來大家的批評和嘲笑。驕傲帶來無知。
我剛才引用哥林多前書八章2節的經文,指自以為是知道的人,郤是無知的人。在哥林多前書八至十章,保羅與信徒討論一個「吃祭肉」的問題。時間關係,我不在此解釋這問題。吃與不吃祭肉,除了不是因為有知識的問題,便甚麼事都可作之外,保羅更重要要指出的,就是在這幾章經文最後的幾句話。他說:「凡事都使眾人喜歡,不求自己的益處,只求眾人的益處,使他們得救。」(十39)人以為自己有知識,除了令自己驕傲外,就是只顧自己,不放人在眼裡,做成自己更大的無知。
耶穌說:「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甘卑微的,必升為高。」(太二十三12)耶穌基督自己就是信徒的榜樣。在腓立比書二章1~11節,保羅就清楚指出耶穌怎樣從虛己而進入榮耀之中,他亦訓示信徒要向耶穌學習。謙卑不是有沒有知識的事,而是一種態度,能夠「不可自私自利,不可貪圖虛榮;只要心存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二3~4)
耶穌說:「上帝的事向嬰孩啟示出來。」嬰孩,是一個目不識丁,他只懂倚賴他的父母。漸漸長大,知道父母的愛顧,會加上信心。他對知識的追求,也是一步一步的向前,而不是完全知悉。
我記得差不多50年前,當我讀大學時,有一位老師便這樣對我說:「當你讀大學一年級時,你會覺得有很多浩瀚的知識在你面前要去尋找。第二年時,你會覺得有很多東西你都不知道。讀完第三年畢業時,拿了個學位,Bachelor,你就會發現原來你是一無所知。Bachelor,就是寡佬的意思,沒有老婆也沒有屋,知識都沒有。」
信徒對上帝的事情的了解也是如此。特別是在今天,當我們看見很多荒謬崩壞的事時,我們都想知道,究竟上帝「搞邊科」?他會怎樣收拾這個「爛攤子」?
其實這也是我過去40年牧會中常問的問題。我常問:「跟着會有甚麼事發生,我要怎樣的去回應才對呢?」我都好像沒有答案似的,但只有一樣知道的,就是無論環境如何改變,我仍要努力的去事奉上帝,忠於我的工作,服侍信眾和教會的鄰舍。我亦發現一個很重要的道理,就是所學到更多的知識,不是在大學或讀神學時得到,而是在服侍中學習而得的。我不需要明白上帝完全的計劃,只需知道的就是在今天荒謬時代中我要作的是甚麼。
一位舊約的聖經學者范涵(Terence Fretheim)曾這樣說:「當人更多明白上帝,就更突顯上帝的奧秘⋯⋯你掌握更多,就更知道自己無知。」自以為聰明的,反成愚拙;謙卑的,反成為智者。
二,放下勞苦重擔,負起輕省的軛
耶穌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都到我這裏來,我要使你們得安息。我心裏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向我學習;這樣,你們的心靈就必得安息。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十一28~30)
能放下,就算要拿起另一擔子,而且是輕省的,那是多麼好呢!
的確,今天不少人信耶穌,都是因為這寶貴的應許。信耶穌,生活不一定富裕,但也生活無憂;不一定富貴榮華,但也可有高官厚祿;能夠參與教會,有事奉,有奉獻,更有平安的生活。那實在容易和輕省。
但耶穌指他的軛是否真的容易,他的擔子真的輕省呢?耶穌自己甚至為他要完成的救贖計劃被釘在十字架。他又告訴我們:「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拾己,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太十六24)
那麼,拿起耶穌的擔子實在不是輕省和容易!但為甚麼耶穌說,他的擔子是輕省和容易呢?
我看到有三個原因:
第一,是信念的問題:
耶穌描述他的時代,指約翰「既不吃也不喝」,但人說他是被鬼附;他自己「也吃也喝」,人又指他貪食好酒(十一18~19)。所以可以說,你怎樣做,都會有人指你的不是。所以重要的,是你自己怎樣看自己所做的事,是否有意義,是否值得。假若覺得有意義,值得的話,別人的閒言閒語,並不為重。不過不少人總是生活在別人的期望下,造成不少壓力重擔。輕省容易的重擔,是因為你覺得值得和有意義的擔子。
第二,是價值觀的問題:
的確,吃喝或不吃喝,怎樣吃喝,吃喝得好與不好,都是人關心的問題。不少人就是活在不斷為糊口,甚至是超越糊口所需要的奔波勞碌,造成人生中的重擔。
我不是說,糊口並不重要,但除了糊口外,有沒有其他超越物質的更高的理想?匈牙利的詩人裴多菲(Petofi Sandor, 1823-1849)一句名言:「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有更高的理想,能對生命對愛情也可放下。我們人生的理想和價值是甚麼呢?
對基督徒而言,我們有甚麼理想和價值觀呢?耶穌說:「不要為那會壞的食物操勞,而要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操勞。」(約六27)
大家要特別留意,耶穌同樣用「操勞」來描述對那會壞的食物的追求和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的追求,表示兩者都要「操勞」而得。為會壞的食物,當然要操勞,但為甚麼追求永生,也要操勞呢?
當然假若信耶穌只是為生活平安富裕,有永生,天堂有位的話,那實在不必操勞,只要每星期返教會參加崇拜,或更好的每日都看下聖經便可以了。但真正的信仰,相信耶穌,是要背起十字架,要在今生生活中「行公義,好憐憫」(彌六8),這就不易了。特別在荒謬時代中,行公義,更不容易。從歷史和今天所發生的事,我們都看到,行公義,實踐真理的人,多面對打壓和逼迫。耶穌背起他的十字架,也指出跟從他的人,也要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從他。
但為甚麼耶穌說,他的擔子是輕省和容易的呢?就是因為這樣才有永恆的價值,才是真正永生之道。所以彼得說:「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們還跟從誰呢?」(約六68)
第三,擔子輕重與人的驕傲自負或是謙遜有關:
耶穌說:「我心裏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向我學習;這樣,你們的心靈就必得安息。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十29~30)
驕傲自負的人,是無知的人,往往做事愚蠢,造成自己的擔子,也將擔子加在別人身上。很坦白的說,我看見這幾年在香港所發生的事,實在與現今的管治團隊有關。聰明的高官,甚至是IQ160的,對於過去一年中所引起的問題,實在是責無旁貸。
謙遜的人,特別是我在上面所說的,不看自己比別人強,不自私,對別人有關愛的,這人不會自覺自己有能力去承擔自己沒有能力去承擔的事,我深信他不會為自己做勉強的事,也不會將難擔的手擔子加在別人身上。不過,他會因為別人的需要,去承擔一些難擔的擔子。但因為這抱負,他所負起的擔子會變得輕省和容易。
總結:
在結束時,我想引用不久前因疫情閒在家中追看的一齣韓劇《同伊》作為總結。這劇集是在10年前所播出的。不知大家有沒有看過,如果沒有,可以在網上找找看,但因為有60集之多,沒有時間就不要追看了。當然大家也可以想想另一劇集《大長今》,內容也差不多。
韓劇和一些韓國的電影,通常都會對充滿着荒謬的韓國政權作出諷刺和批判。《同伊》或是《大長今》便是這樣的劇集,當中當然是描述在古時朝鮮權貴間爭權奪利的事。
當我重看這些劇集時,我有3點的反思。第一,權力可以將真相壓下。為掩蓋真相,可以繼續以更大的錯去蓋着早前所犯下的小錯。第二,有權的人通常都會爭權奪利,看風使舵,當誰得勢時便倚靠誰。這兩點特別在有權力鬥爭的社會中常出現的事,亦是製造荒謬事情的原因。香港的政治情況是否也是如此呢?
劇集當然不是這麼悲觀。同伊和大長今這些主角,怎樣從賤民變成皇室成員或是非凡人物,這對出身卑微的人,可以是很大的鼓勵。卑微並不重要,存着謙卑的心,不驕不躁,是智慧的所在。另一點,我覺得更重要的,是她們對真相的執着,對公義的追求,對仁愛的實踐,那種鍥而不捨的精神,正是我覺得劇集中最重要學習的事。但要執着真相、堅守公義、彰顯仁愛,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是難擔的擔子。但那願意不為自己,捨己的精神,會讓這擔子變得輕省和容易。
智慧和承擔,是荒謬時代中最需要的。耶穌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都到我這裏來,我要使你們得安息。我心裏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向我學習;這樣,你們的心靈就必得安息。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十一28~30)這是耶穌向我們的挑戰,我們是否願意接受嗎?
香港中文大學 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
主日崇拜時間 Sunday Service Time |
星期日上午十時三十分 10:30 a.m., Sunday |
地址 Address |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崇拜以粵語、普通話及英語即時傳譯進行。 The Sunday Service is conducted simultaneously in Cantonese, Putonghua and English with the help of interpretation. |
|
歡迎任何人士參加 All are welco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