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anuary 7, 2025

Vine Media

葡萄樹傳媒

個人理財與社會公義(賴品超教授)- 2010.9.26

語音(廣東話): 主題:個人理財與社會公義
証道:賴品超教授
經文:阿摩司書 8:4-7, 詩篇113, 提摩太前書 2:1-7; 路加福音 16:1-13

我不是財務方面的教授,不會教人如何投資、保值、賺更多的錢;今天只就著這幾段的經文,分享一下我們應如何運用我們的資產,用得合乎上帝的心意。

路加福音16:1-13不義的管家的比喻──表面上似在鼓勵不恰當的行為,此人平時很可能已是”財費主人的財物”(故為不義的管家),被吞發也不反擊,大概是自知其身不正,無法掩飾或辯駁,只能謀定後路,而更不義的是,在剩餘的日子,仍以權謀私,做假數,出賣主人的利益,討好久債的,希望日後有個人的回報。聖經不是鼓勵人欺騙,它肯定此不義的管家是不義的、是今世之子(俗稱”世界仔”)而不是光明之子,只是用此比喻來指出,這不義的管家的”聰明”,就是怎樣用錢,就是運用短暫、可朽壞的金錢,得到長遠、永恆的回報(16: 9)。在16:10-11更明確地點出,我們要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包括怎樣使用錢。

不時被一些經紀接觸,游說買基金、物業,要保值、增值,單靠公積金、退休金,不夠。最近,我對那些經紀說,如果計過條數,如無意外,若能介做到60歲退休,退休金及現有的投資,已足夠退休,那又如何?有個經紀講,要預鬆一點云云;有另一個經紀,我覺答得比較好的。他回答是,投資不一定為退休,多些投資回報,可以捐多些錢給教會或做其他善事,他的一些顧客也是這樣,聖經教人要為做好管家。(我不知那句做好管家是否他的僱客告訴他的,也我不知他是否教徒,更不知他是否知道我是教徒。)

曾想過在講道題目用”私人財產” (Private Property),最後改為”個人理財”(Personal Finance),主要有兩方面的考慮。
(1)對於我們的財產,正如路加福音所講,我們是受託付負責”管理”這些財產的管家,但非真正”擁有”這些財富的主人。”理財”強調的是”管理”,若用”財產”則更強調的是”擁有”;而”property”易聯想起房地產,這是我們不少人所沒有的,所以還是用”理財”更適合。
(2)至於如何管理/理財,我想提出的是,it is a personal but not private matter。我們有時將”personal/個人”等同”private/私人”。若是”私人”的事情,其他人無權過問或規管。”私人(擁有的)物業,非請勿進”。”私人”的東西可以隨意運用,不必問任何人;一講是私人的事,就是不必講給你聽,別人也無權過問。但英文的personal(而不是中文的”個人”)與private不同。該字源於拉丁文的 Persona,是神學上的一個核心概念,”三位一體”中的”位格”,是行動的中心。Person 可以是natural person or artificial person(法人,亦稱fictitious person; juristic person; legal person; 中文”財團法人”; moral person),但總是能行動及負責任的。正如路加福音所講,我們是受託付負責管理這些財產的管家,但卻並非真正擁有這些財富的主人;理財是 personal 而非private的事情,所指的是,不是”私人”可以隨意運用,不必問任何人;而是個人要為此而負上責任。

那麼我們要怎樣使用金錢才是忠心、才是義的管家?對此,很多教會也許會馬上提供十分具有的建議,包括多些奉獻給教會。金句是:努力賺錢、努力儲錢、努力奉獻。但如果我們將路加福音這段經文,與今天所讀的其他三段經文連在一起看,可能會有另一方面的提醒。

舊約聖經,如Psalm 113:7,表明上帝要從抬舉貧寒/窮乏的人。這種對貧窮人的關注,並非局限在給予即時的幫助,”餓了給他吃”,而是轉到對社會公義的訴求,因為發覺貧窮的出現,也許有一些是因為個人的懶惰(在簽言中有不少勸喻),但更多的情況是因受到欺壓。阿摩司書 8: 4-7,更堅決批判欺詐、不公平的交易,批評,囤積居奇(炒x炒y)、”呃稱”(發水樓?)、賣過期食物等,是”吞吃窮乏人”、”使困苦人衰敗”。除了反面的批評外,聖經也表達了去對一個安定的社會的嚮往,甚至認為信徒也應為此而努力 (提前 2:1-7, 尤2)。

再回到路加福音的經文,一個值得問的問題是,是否及如何可以,將”不義的錢財”用於公義事情上,使社會更加公義,包括讓貧窮的人可以免於飢餓等的痛苦,甚至進一步可以脫貧。(這正是今天的講題的由來。)也就是說,我們如何理財,不單要向上帝交代(answerable to God),也要對社會負責(responsible to the society),回應社會的需要,尤其社會公義。
值得問,努力奉獻給教會後,教會是否也有做足夠的貢獻,促進社會公義尤其扶助貧窮人的事上呢?個人方面呢?似乎沒有既定方式。

以往教會過去做得最多的可能是慈惠救災的工作,有人饑便給魚,後來發現這不足夠,並長貧難顧,改為不是給魚,而是教捉魚(例如:教育、發展社企),但最近又發現,若不保護生態,保持有魚,跟本無魚可捉;有不少人有技術但無用武之地,因此要有一個良好的就業環境、合理的工資等。(也許更應談的不是最低工資,而是家庭工資/維生工資。)也有人懷疑,直接給了人財物,那人不懂理財,用不得其所,未必是最好的方法,反而保持一部份繼續投資,可能更好,可更持續。因此教會也要有投資。有些教會在投資上,堅持不參與與煙草及賭業,寧選社企或環保事業。甚至,政治捐獻也可以是一種,支持某政黨或某些致力改變社會制度的機構,使社會有更好的制度,也可以是促進社會公義。

在這些事上,聖經並沒有既定的具體指引,只有各自考量,人人不同。

最近看一本小書,是教父的著作,覺得很有啟發。St. Basil the Great, On Social Justice (2009). 當中有不少神學上的思想,我只講一小部份。
聖巴西略(St. Basil the Great, ca 329-378, 另譯大巴西流)的一些講章,是由後人編輯而是,基本上是環繞社會公義、貧窮的問題。聖巴西略除了是著名的神學家,稍為讀過神學的也應該聽過他是Cappadocian fathers之一,也是一位主教(Bishop of Caesarea今之土耳其)。
他曾變賣所有財物分給窮人,之後到曠野隱修。後來,他改變那種脫離座世的、個人的隱修,並發展出一種群居、並且著重對社會服務的修院制度,除自給自足外,更照顧飢餓、無家可歸、患病等的人。這除了成為日後東方教會修院制度的藍本外,更可能是醫院的開端。
對耶穌基督呼召少年財主散盡家財跟從主,當時有人認為應”屬靈”地解釋(Clement of Alexandria),也有人認為照字面做(St. Anthony),更有人認為是只應用於少數追求完全的人,一般信徒不適用,但他認為所有信徒應不斷學習以此為目標。他有一句名句:「你未曾食用的麵包,就是饑渴者的麵包;你懸掛在衣櫃裡的長袍,就是赤身露體者衣服;你不穿的鞋子,就是赤足者的鞋履;你保持深鎖的錢財,就是窮人的錢財;你不願踐行的愛德,就是諸多你所干犯的罪過。」(中譯引自網上資料)
聖巴西略在他的講道中,不少地方是批評當時的富人、尤其是放債的人(也勸人不要借錢,以免憂慮、更免成為奴隸或被羞辱,因自由與尊嚴更可貴),未有好好幫助貧窮人,他們的財富是來自對貧窮人的欺壓。
在St. Basil the Great, On Social Justice (2009)一書中有一篇是聖巴西略的追隨者寫的,當中提及”Acts of charity made from unjust gains are not acceptable to God; nor are those who refrain from injustice praiseworthy if they do not share what they have.” 簡言之就是 “possess with justice and dispense with mercy” (p.103)。取之有義,用之有憐,可能比中國人講的”取之有道、用之有道”更為精彩。
另有一段很有趣的文字(pp.55-56),講有些人不想在生前捐出財產,以為立遺囑便可死後捐出,他提醒,只要稍一更改,落入別人手中,(我想大家都可能會想到一些相關的例子),最好還是生前做,可以肯定財物是用於自己所指定的用途,直接享受施予的快樂。
我想起的,不僅是千億女富豪的爭產案,更是前兩天新聞。美國兩大富豪想邀請某些中國的富豪出宴會,有些不想應邀,美國兩位富豪,呼籲富豪捐最少一半,一種”半裸捐”(相對於捐盡所有的”裸捐”)。某些中國富豪,既不想承諾”半裸”,也不想公開說不想”半裸”,為免尷尬不如不去。

理財/用錢只是(路加福音講的)”小事”,但我們應從這小事上學好。今天我們當如何賺錢,如何理財,有一天都要向上帝交代,究竟我們已經開始學習是否按上帝的心意來用錢?

歡迎赴會:

香港中文大學 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主日崇拜時間
Sunday Service Time
星期日上午十時三十分
10:30 a.m., Sunday
地址
Address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崇拜以粵語、普通話及英語即時傳譯進行。
The Sunday Service is conducted simultaneously in Cantonese, Putonghua and English with the help of interpretation.
歡迎任何人士參加 All are welcome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