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富裕和貧窮?(伍渭文牧師)2012.2.5
語音(廣東話):
題目:如何看待富裕和貧窮?
證道:伍渭文牧師
法國傳媒大亨巴拉昂 1998 年去世時在科西嘉人報刊登了他的遺囑:我曾是一個窮人,去世時却是以富人的身分走進天堂的。在跨入天堂門檻之前,我不想把我成為富人的秘訣帶走,秘訣就鎖在銀行一保險箱內,誰能回答:窮人最缺少的是甚麼?猜中將拿走一百萬法郎,那是我給他的掌聲。共有 48561 人來信競猜,有人說缺少技能、有人說缺少幫助…,但一位小姑娘答中了:窮了缺了野心或雄心 (ambition)。窮人最缺少的是創造財富的慾望。
要是渴想致富不單是慾望,是一個信仰:致富是上主對人的祝福,甚至是對人的期望,就成為吸引人的成功神學──上主的本意是叫人健康、得著財富,我們要有積極的思想、活潑的信心。成功神學在強調醫治、勇於開創的巨型靈恩教會和福音機構頗為盛行,很多美國基督教電台節目,都有這種思想。事實上,這些巨型教會和教會機構,本身就是財富、成功的標記。其滿有魅力的創會領袖,就憑其積極的思想、頑強的意志,建立起巨型教會和教會機構。成功神學 (prosperity theology) 顯然認為神聖的牛,可以有好的漢堡包──Sacred Cows Make Good Hamburger.
從某種角度來說,宗教信仰的確可以有助我們致富,因為信仰使我們更積極面對人生,對上主有信心,不輕言放棄。而且上主給我們智慧;有了智慧,投資創業,處人處事自然優勝過人。不是嗎?有一本書名叫《腦袋決定錢袋》,開宗明義說:思路決定出路,腦袋決定錢袋,在當今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智慧經濟已被人們普遍接受… 。「創業的智慧」讓他們調動沉睡在心中的那些優異、獨特的品質與淵博的知識;「競爭的智慧」讓他們輕鬆躲避了看不見的硝煙和刀光劍影;「創新的智慧」為他們搭建了一座通往財富的橋樑。但神聖的牛(宗教信仰),真的可以有好的漢堡包?──Sacred Cows Make Good Hamburger? 主主給我們的智慧,是用來賺取更多的財富的智慧,或是處理財富的智慧?信靠上主的人是否一樣會經歷貧窮呢?還是上主給我們的智慧,使我們能夠合宜看待富裕和貧窮的智慧。有了上主的智慧,我們可以處富裕,也可以處貧窮。
自2007年四月開始,我們主日崇拜開始講解創世記。先是創世記前十一章講萬物的源起、人的墮落、罪如何破壞世界…。十二章開始講列祖人物:亞伯拉罕、以撒、雅各。跟著講約瑟生平。在上一次講道時,我提到約瑟這人物與之前的亞伯蘭、以撒、雅各,有所不同。上主都是透過異象 (vision),直接對列祖他們顯現,對他們說話。但約瑟則透過夢境,再給他圓夢的智慧 (wisdom) 去尋求意義。得著意義可能經過細緻的觀察、縝密的思考、多方的推敲,頓然有所覺悟,這是聖經的智慧傳統。約瑟是聖經中第一位滿有智慧的人。他貴為埃及宰相時,適時埃及經歷最富裕的七年、最窮困的七年。連續七年豐收、連續七年失收。而約瑟利用積聚起來的財富,在飢荒的七年,推行土地改革,振興經濟。但上主賜約瑟智慧,不是為自己賺取財富,他的前半生,更經歷被賣為奴、被誣告下獄、被人過橋抽板,刻意遺忘,是窮困的前半生。上主賜約瑟智慧,乃藉著他拯救他人,脫離饑饉。事實上,上主的選民也一樣經歷饑災、貧窮。
1. 遍地發生飢荒,上主選民也在當中經歷困苦(47:13)
饑荒甚大、全地都絕了糧、甚至埃及地和迦南地的人、因那饑荒的緣故、都餓昏了。(47:13)
上主呼召亞伯拉罕離開吾珥,引領他到應許之地。雅各在伯特利夢見天梯,在雅博渡口與上主的使者摔交,他們是上主的選民,有深刻的屬靈經歷,但當全地都絕了糧,他們都遭遇同樣的窮困,信仰並沒有使他們免去飢荒。當年沙士期間,不少信徒與其他市民一樣,感染沙士病毒,甚而死亡。大家都會想起謝婉雯醫生,一位自動請纓進入沙士病房,因而感染病毒而殉職的好姐妹,她的追思禮拜就在這教堂舉行。上主給我們的智慧,不是來穩賺財富,否則甘泉航空公司就不會破產,因為甘泉老板在主日是教會的義務牧師。然而,信仰和上主給我們的智慧,可以在破產時、極度貧窮時,有力量面對困局。信仰不是減少我們遭遇貧窮、疾病的機會,信仰是增加我們消滅貧窮、疾病的承擔。
2. 雅各給法老祝福(47: 7, 10)
雅各與眾子因為迦南地飢荒到埃及投靠法老。但雅各見了法老時,就給法老祝福──「約瑟領他父親雅各進到法老面前、雅各就給法老祝福」。作者特別提到約瑟領他父親,把約瑟──雖然改了埃及名字──放回上主選民的身份來看。約瑟是雅各的兒子、祖父是以撒、曾祖父是亞伯拉罕,是上主的選民,是埃及及鄰近地區的拯救者。上主賜約瑟圓夢的智慧,辦事的能力,在七隻肥羊的豐年儲蓄糧食,在飢荒的日子拯救眾人。選民領受上主來的祝福,目的使別人得福,這是亞伯蘭蒙召的目的。(創 12:1-3)
12:1 耶和華對亞伯蘭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
12:2 我必叫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叫你的名為大、你也要叫別人得福.
12:3 為你祝福的、我必賜福與他、那咒詛你的、我必咒詛他、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
十年一次的全球聖公宗蘭柏 (Lambeth) 會議,出席六百七十位來自世各地的主教,在會議結束當天舉行反貧窮大遊行,向英國首相遞交信函,要求遵守 2000 年世界領袖禧年發展目標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承諾,協力推動 2015 年,世界貧窮減半 (Keep the Promise Half Poverty by 2015)。信函提及:在人類大家庭中,(2015 年貧窮減半)失敗會繼續弄至上百萬婦女、兒童,因生產而和原來可預防的疾病而死亡。上千萬的人希望活下去,但因貧窮引發的衝突,沒有受教育的機會、性別歧視,使希望渺然;新一代更難擺脫受滋病的綑鎖。氣候變化、全球貿易和經濟都與貧窮問題息息相關。(In our human family the continuing consequence of failure is the death of millions of women and children from childbirth and preventable childhood diseases… Millions more have hopes for sustainable life diminished because of poverty-fuelled conflict, lack of education and gender inequality, all of which undermine a new generation’s liberation from HIV… Climate change, global trade and economics were also haviung an impact on poverty.)
Keep the Promise Half Poverty by 2015(2015 年貧窮減半)。六百七十位主教的呼喊,也是信仰群體應有的呼喊。上主選召亞伯拉罕,豈不是說:我必賜福給你,叫你的名為大;你也要叫別人得福嗎?
3. 推行土地改革,發展經濟(創 47:14-27)
請注意,約瑟的拯救工程,不是施捨救濟,因為坐食也會山崩。當飢民用盡賣糧食的金銀,約瑟要求他們變賣牲畜,換取糧食。最後讓他們曉得,他們還有生產資源──土地和勞動力。他們可以賣地,並為法老農耕。
47:18 那一年過去、第二年他們又來見約瑟說、我們不瞞我主、我們的銀子都花盡了、牲畜也都歸了我主、我們在我主眼前除了我們的身體和田地之外、一無所剩。
47:19 你何忍見我們人死地荒呢.求你用糧食買我們的我們的地、我們和我們的地就要給法老效力.又求你給我們種子、使我們得以存活、不至死亡、地土也不至荒涼。
47:20 於是約瑟為法老買了埃及所有的地、埃及人因被饑荒所迫、各都賣了自己的田地.那地就都歸了法老。
47:21 至於百姓、約瑟叫他們從埃及這邊、直到埃及那邊、都各歸各城。
有人以現時的觀念,批評約瑟趁機會欺壓埃及人,令他們賣地為奴,一味鞏固法老王的勢力。但細看經文,是埃及百姓主動要求約瑟,並感謝約瑟使他們存活。當時很多人為了糧食離開家鄉,不少農田荒癈。約瑟收購他們的土地,使他們成為法老王的佃農,目的使他們返回家園,投入生產,並供應種子,應許祇要納五分一作為稅收,五分四歸他們,多勞多得。這是一場土地大改革,願意投入生產力的,就有收獲。這是具有創意的救援工程,建立被援者的自信。Muhammad Yunus 在 Bangladesh 創立的窮人銀行 (Grameen Bank),已低息小額貸出了七億美金 (US$ 7 billion),使窮人自力更生。蓋茨 (Bill Gates) 在 08年八月一期時代週刊撰文 “How to Fix Captitalism”(如何做好資本主義)提及面對全球貧窮問題,不能單靠政府和志願團體。企業家需要有創意的資本主義 (creative capitalism) 思維,在增加財富之餘,亦能使更多人分享到財富,這是企業的社會責任。企業的社會責任,其實能夠提高企業形象,增加企業的競爭力。全球抗愛滋基金正游說企業,加入紅色行動 (Red),把產品部分收益捐給基金。我們也要運用智慧,管理我們的財富,幫助有需要的人。
4. 以色列人聚居歌珊地,為出埃及事件埋下種子 (47:4; 36:28-34)
從約瑟的一生,我們看到上主冥冥中的掌管歷史。他少年被兄長們所賣,後被波提乏主母誣告下獄,在獄中為酒政解夢,被復位的酒政推荐為法老解夢,立為宰相,處理將要來的七年饑荒,說明上主在掌管歷史。雅各舉家因饑荒下到埃及,適時遇到外來的法老當政,一反過去厭惡畜牧的人,善待放牧的雅各一家,淮其在歌珊地集中發展,這是全埃及最好的地方:「埃及地都在你面前、只管叫你父親和你弟兄住在國中最好的地、他們可以住在歌珊地.你若知道他們中間有甚麼能人、就派他們看管我的牲畜 」(創 47:6)。後來埃及人用牲畜與約瑟交換糧食,約瑟把得來的牲畜,帶到尼羅河三角洲蘭賽 (Rameses) /歌珊 (Goshen) 地。以色列人在歌珊沃土大大發展起來,成為埃及人的威脅。出埃及記第一章記載:
1:5 凡從雅各而生的、共有七十人.約瑟已經在埃及。
1:6 約瑟和他的弟兄、並那一代的人都死了。
1:7 以色列人生養眾多並且繁茂、極其強盛、滿了那地。
1:8 有不認識約瑟的新王起來、治理埃及。
1:9 對他的百姓說、看哪、這以色列民比我們還多、又比我們強盛.
1:10 來罷我們不如用巧計待他們、恐怕他們多起來、日後若遇甚麼爭戰的事、就連合我們的仇敵攻擊我們、離開這地去了。
1:11 於是埃及人派督工的轄制他們、加重擔苦害他們.他們為法老建造兩座積貨城、就是比東、和蘭塞。
創世記和出埃及記都分別記載了兩件拯救事件:約瑟拯救埃及人,上主拯救祂的選民。在出埃及記,上主降下十災,裂開紅海,施行異能奇事作為拯救。但約瑟的拯救工程,則運用人的智慧,未雨綢繆,土地改革,誘發生產力,推動經濟發展,增加財富。我們不能像上卜土行神蹟展大能,但可效法約瑟,運用上主給我們的智慧,消滅飢饉、貧窮。而兩件事情,對約瑟來說,沒有任何關聯。但在歷史長河的回願中,我們卻發現:當人回應上主,盡上應盡的本份,就是參與上主隱密的救贖計劃。
5. 甚麼是真正的富裕?
失樂園的作者米彌頓說得好:There is nothing that makes men rich and strong but that which they carry inside of them. Wealth is of the heart, not of the hand. (除了心之所繫,沒有一樣東西令人感到富足和壯大,富足是心靈的,不是握在手中的)。前一段時間,我買了《腦袋決定錢袋》這書的同時,也買了 Helen Keller 海倫‧凱勒的自傳《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位被譽為廿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的盲人作家,她希望如果她有三天光明,她會去經歷尋找她的富裕生活。
第一天:我要看人。我不知道甚麼是透過靈魂之窗──從眼睛看到朋友的內心。我只能用手指尖來「看」一個臉的輪廓。我能發覺歡笑、悲哀前其他明顯的情感。首先,我希望長凝視我親愛的老師,當我還是個孩子時,她為我打開了外面的世界。
第二天:我要在黎明起身,去看黑夜變為白晝的動人奇蹟。我將懷敬畏之心,仰望壯麗的曙光,看太陽如何喚醒沉睡了的大地。我將向世界、向過去和現在的世界匆忙瞥一眼。我想看看人進步的奇觀,那變化無窮的萬古千年。這麼多的年代,怎能被壓縮成一天呢?當然是通過博物館。
第三天:第一天我奉獻給我有生命和無生命的朋友;我二天向我顯示了人與自然的歷史,今天我將在當前的日常世界中度過,我將從我的家出發,到曼哈頓的第五街環城遊覽,到貧民窟、到工廠、到孩子玩耍的公園,我還要到外國人居住的地區,作一次不出門的海外遊行。
這是海倫‧凱勒所期望富裕的三天。富裕是心靈的,不是握在手裡的。正如她說:我的身體雖然不自由,但我的心是自由的。
在創世記人物裡面,不少信心的健兒在人生的跑道上前進。他們在賽程中有跌倒、失敗過:亞伯拉罕、以撒曾懼怕死亡,說謊話把妻子說成妹子,將她們陷在好色的君王手中;雅各更被稱為奸狡之父,雅各 (Jacob),抓著每一個機會,得著最大的利益。約瑟秀雅俊美,滿有智慧,但要一個過程,才能原諒出賣自己的兄長。但他們對信仰有執著,鎖定目標,奮力前行。在滿有憐恤恩典的教練一呼召他們主──悉心培育塑造下,都成為我們的榜樣。他們被上主呼召,蒙上主賜福,目的是成為別人的祝福。約瑟的智慧,不是為自己賺取財富,乃為有缺乏的人,分配財富。
七個豐年,終會過去。就如十八天的北京奧運,也會結束。除了心之所繫,沒有一樣東西令人感到富足和壯大,富足是心靈的,不是握在手中的。
富足是心靈的,不是握在手中的。
歡迎赴會:
香港中文大學 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主日崇拜時間
Sunday Service Time 星期日上午十時三十分
10:30 a.m., Sunday 地址
Address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崇拜以粵語、普通話及英語即時傳譯進行。
The Sunday Service is conducted simultaneously in Cantonese, Putonghua and English with the help of interpretation. 歡迎任何人士參加 All are welc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