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December 22, 2024

Vine Media

葡萄樹傳媒

神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伍渭文牧師)2018.11.18

語音(廣東話):

神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伍渭文牧師)2018.11.18 (圖1)

主題:伍渭文牧師
證道:神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
經課:以賽亞書25:6-9;詩篇24:1-10;啟示錄21:1-6a;約翰福音11:32-44

引言:葛培理安息了。在安息禮拜舉行前一段時間不斷回顧他的生平和講道,其中有一段提到他如何面對自己的離世。他說:「有一天,有人會說葛培理死了,離開我們了。其實他沒有死,只是改了一個地址。」地址最後會寫上「新界」(New Territories)。

葛培理說得對,他沒有死-如果人死如燈,他活在另一個世界-新界。聖經說,上主是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這不是歷史的描述,是信仰的表白。這些列祖已不在人世,但乃然活著,活在永生神的安息中。甚麼是永生?永生就是連死亡也不能把我們與上主的關係隔斷的關係。這關係在我們相信耶穌,接受他做我們的救主、生命的主就開始了。

教會每年十一月一日為諸聖日,十一月第一主日為諸聖主日,用來紀念離世信徒。俗世社會十月三十一日為萬聖節,其實是諸聖日的前夕All Hallows Eve。羅馬的教會在主後835 年,將原本於五月中旬舉行的歷代無名聖徒記念日,改往每年十一月一日舉行,並稱這日為「諸聖日」(All Saints” Day),用基督信仰聖化(Christianize) 異教的鬼節,移風易俗。異教的萬聖節,原來用來驅逐厲鬼或籠絡遊魂,帶來合境平安。教會的萬聖節,用來思念聖徒的嘉言懿行和信德。我們相信上主是掌管萬有的,無懼幽暗的世界,我們在主裡與離世聖徒連成一體,同屬一個大公教會,每主日我們認信:我信聖而公的教會,我信聖徒相通。在地的聖徒稱作戰的教會(church militant),離世的聖徒稱凱旋的教會(church triumphant)。離世信徒並沒有死去,祇是遷到新界New Territories。

讓我們藉今天諸聖日經課,認識聖經對離世信徒的盼望。賽二十五6-9;詩二十四; 啟二十一1-6a; 約十一32-44。

1. 基督有智慧帕子終揭開

舊約賽二十五6

1)復興萬有,揭開帕子:今天舊約經課和書信經課展視了終未的新天新地,自由沒壓制的新天新地;死亡被吞滅,眼淚被抹乾。相對賽二十四章的荒原世界:「荒涼的城拆毀了」(v.10),「在街上因酒有悲嘆的聲音。」(v.11)新天新地提到是上主的聖山-聖殿雄立其上的錫安山。「他又必在這山上,萬軍之耶和華必為萬民用肥甘設擺筵席,用陳酒和滿髓的肥甘,並澄清的陳酒,設擺筵席。他又必在這山上除滅遮蔽萬國蒙臉的帕子。他已經吞滅死亡直到永遠。主耶和華必擦去各人臉上的眼淚。」(賽二十五6-8)啟示錄也有這對比,「巴比倫大城傾倒了!傾倒了!」(啟十八2),「聖城新耶和撒冷由上主那裡從天而降。」(啟二十一2)

個人。人生常出現與死亡相關的帕子,像忽罹頑疾,或離世前受疾病的折磨。我弟弟最近問我,為何母親信了耶穌,每主日回教會參加崇拜,常讀經祈禱,她最不想發生的竟然發生在她身上。家母晚年中風,臥床兩年多,靠胃管餵食,不能說話。她很怕要人照顧的。我說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她現在安息在上主懷中,等候身體復活。

詩人。詩篇二十二篇的作者亦有同樣的帕子蒙臉,看不透為何他病得生死懸一線。「我如水被倒出來;我的骨頭都脫了節;我的心在我裡面如臘鎔化。我的精力枯乾,如同瓦片;我的舌頭貼在我牙床上。你將我安置在死地的塵土中。」(詩二十二14, 15)這病是否是上主離棄他的證據呢?所以一開始時詩人呼喊:「我的神,我的神!為何離棄我?」

我們很容易聯想到,上主使我們面臨死亡,是一種懲罰,死亡確是可怕的災難。若我們看舊約經課的另外選項,次經所羅門智訓第三章就說得更清楚了。「然而義人受上帝保護永遠不遭磨難。認為義人死亡以及死亡會給他們帶來可怕的災難。這乃是一個愚蠢的錯誤。他們離開我們。但這並非一場災難。實際上。義人是在平安裡。表面上看來他們似乎遭受了懲罰。然而他們懷有永生的希望。他們的遭遇。比起他們將要得到的祝福來。那是微不足道的。上帝考驗他們。如同爐火煉金。發現他們配得上與他同在。」(三1-6) (But the souls of the righteous are in the hand of God, and there shall no torment touch them.2 In the sight of the unwise they seemed to die: and their departure is taken for misery,3 And their going from us to be utter destruction: but they are in peace.4 For though they be punished in the sight of men, yet is their hope full of immortality.5 And having been a little chastised, they shall be greatly rewarded: for God proved them, and found them worthy for himself.6 As gold in the furnace hath he tried them, and received them as a burnt offering.)

(2) 我是始,我是終,都成了。書信經課啟二十一1-6a,說到新天新地,「神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啟二十一4 )「都成了!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嘎;我是始,我是終。」(啟二十一 6a)

新天新地更是計劃的完成。我是始,表示任何事都在上主的計劃中,沒有天意弄人,也沒有盲目的命運,雖然我們不明白。我是終,表示這計劃將按上主的藍圖成就。都成了,是隱密大計的完成,到那天就真相大白,帕子將被揭開。能打開封起來的書卷,祇有稱自己為我是始我是終的被殺羔羊,他會揭開死亡的帕子。對沒有信仰的人,死亡不單猜不透,更是極大的荒謬。

死亡的荒謬。網上看到一篇王丹寫的文章,他引用卡謬「薛西弗斯的神話」一書說到死亡的荒謬。「人生最大的荒謬,就是關於生命本身:我們不願看到自己老去,我們不願生命終結。……生命的每一步都帶領著我們走向衰老,最終走向死亡。……卡繆在《薛西弗斯的神話》這本書中給我們描述的世界的荒謬圖景:眾神懲罰(希臘神話)薛西弗斯,命他不停地推著一塊巨石上山,到了山頂,巨石又以自身的重量滾落下來,如此循環往復。一切努力看上去都是徒勞,這是神話為世人展現的荒謬,如此清晰,如此殘酷。」https://tw.news.yahoo.com/le-mythe-sisyphe-012910293.html)。

但聖經對死亡的解釋並不含糊,事出有因。「罪從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從罪來的,於是死就臨到眾人,因為眾人就犯了罪。」(羅五12) 「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來九27) 但有一個人勝過罪惡,他沒有犯罪,死亡不能拘禁他,他從死裡復活。因為這一個人的義,眾人可以脫離罪的咒詛;凡相信他的,也不被死亡的拘禁,死了也身體復活,疾病得到終極的醫治。我們對很多疾病的成因都不曉得,但最關心的是疾病得醫治,但病醫好了最終也要離開世界。

基督在世上三重事工:傳道、醫病、趕鬼;層層相扣。傳悔改使罪得赦的道,與神和好,回歸創造秩序醫病,恢復肉身的秩序。趕鬼,恢復屬靈的秩序。這只最初的秩序,也是最終的秩序。這秩序已由那位宣稱「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嘎;我是始,我是終」那一位恢復過來了。因為他,惟有他是「手潔心清,不向虛妄,起誓不懷詭詐的人。」我們看看今天的詩篇經課詩篇二十四篇。

2. 基督有大愛伴隨走過死蔭的幽谷

詩二十四

(1) 誰是手潔心清?上主在山上必為萬民用肥甘設擺筵席,他又必在這山上除滅遮蔽萬國蒙臉的帕子,擦去各人臉上的眼淚。但誰能登耶和華的聖山呢?誰能站在他的聖所?詩篇二十四篇清楚指出,「就是手潔心清,不向虛妄,起誓不懷詭詐的人。」(vv. 3, 4)

詩篇二十四篇傳統被視為約櫃重返聖殿的詩篇。以色列人因為拜偶像,上主讓約櫃被菲利士人擄去。撒下六章記載大衛挑選三萬人要把約櫃運回耶路撒冷,自己率眾在約櫃前作樂跳舞。但中途牛失前蹄,負責運送的烏撒就伸手扶住約櫃。「神向烏撒發怒,因這錯誤擊殺他,他就死在約櫃旁。」(撒下六7)因為民數記四15明言,搬運聖所一切聖物,先要妥善用海狗皮包裹。「不可摸聖物,免得他們死亡。」明白這背景,就使我們更瞭解3, 4節:「誰人登耶和華的山?誰能站在他的聖所?就是手潔心清,不向虛妄,起誓不懷詭詐的人。」烏撒用手觸摸約櫃而遭擊殺,大衛驚怕,不肯把約櫃運進大衛的城,約櫃就停放在迦得人(菲利士人)俄別以東(拜以東偶像)的家中三個月,期間上主大大賜福俄別以東全家,大衛就歡歡喜喜把約櫃運進大衛城了。上主祝福本是拜偶像的菲利士人,因他願意接納約櫃在家中,我們也相信因這事情,俄別以東離開拜偶像,追求以色列人獨一真神。

約櫃是整個聖殿的核心晶片,沒有約櫃,聖殿不成聖殿。聖殿是上主與人相遇的地方,但人憑甚麼能親近上主呢?誰能登耶和華的山,誰能站在他的聖所?每年贖罪日,大祭司拿著祭牲的血,身繫一條繩子,恐防不測得以把屍首拖出來,誰人都不敢進入至聖所。至聖所之稱為至聖所,因為安置了約櫃。約櫃頂有天使基路帕守護,大祭司把血灑蓋在約櫃頂四角為人贖罪,所以約櫃頂稱施恩座,施恩座原文是遮蓋的意思。約櫃安放了兩塊立約的法版,這是第二法版,第一法版在西乃山因為拜金牛犢被摩西摔碎了。約櫃安放了第二法版表示上主的憐憫,是上主的憐憫,人才能夠親近上主。因為基督成了被殺的羔羊,因著他寶血的遮蓋,我們才能坦然無懼到父面前。「我們祇管坦然無懼地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來四16)

詩二十四篇是慶賀約櫃重返聖殿的詩篇。第一、二節讚美上主之後,出現禮儀對答:朝聖者問:「誰能登耶和華的聖山?誰能站在他的聖所?」(v. 3) 然後祭司答:「就是手潔心清,不向虛妄,起誓不懷詭詐的人。」(.4) 我們可以想像,這班要登山進入聖殿的朝聖者,中間有抬著約櫃的人,他們因為約櫃引帶,轉被叩問為凱旋的歡呼:「眾城門哪,你們要抬起頭來!永久的門戶,你們要被舉起!那榮耀的王將要進來」(v.7)

祇有一位是「手潔心清,不向虛妄,起誓不懷詭詐」,但他已成為贖罪祭,他的血已塗在約櫃的頂成為施恩座。施恩座要進入耶路撒冷至高之錫安山的金頂聖殿;他被殺的羔羊,要能登上至高上主的寶座,坐在其右。因被殺的羔羊,已成為掌管萬有的主。「榮耀的王是誰呢?萬軍之耶和華,他是榮耀的王!」(v. 19) 所以,這詩篇也是基督升天日讀出的詩篇,因著與基督連結,我們與基督不單能昂首進入聖所敬拜上主,也與基督升到天上,坐在父上主的右邊。「他又叫我們與耶穌一同復活,一同坐在天上。」(弗二6)

基督以被殺羔羊的身份,嚐過死味,然後復活,成為掌管萬有的主,登上聖山,我們經歷死亡的信徒,跟他聯合,來到父面前,安息在父的懷中。詩二十二篇描述因頑疾折磨生死懸一線的作者,發出哀歌:「我的神,我的神!為甚麼離棄我?」這也是基督在十架上的哀歌,他也親身經歷「我如水被倒出來;我的骨頭都脫了節;我的心在我裡面如臘鎔化。我的精力枯乾,如同瓦片。」(vv.14, 15)基督經歷死亡,所以他能陪伴我們行過死蔭的幽谷,與我們同在,在臨終之時,陪伴我們。

查理衛斯理一生寫了七千多聖詩,1788年臨終口授最後的詩「在年邁虛弱時」:

在年邁虛弱時,

誰能拯救我這無助的蟲呢?
耶穌,我唯一的盼望,

是我衰敗身心的力量;

容我捉住你展顏一笑,墮進永恆!

(In age and feebleness extreme,
Who shall a helpless worm redeem?
Jesus, my only hope Thou art,
Strength of my failing flesh and heart:
O could I catch one smile from Thee,
And drop into eternity!)

人老離世,如花經盛而衰,最後脫離花托,戛然掉落,化作污泥。詩人原文用Drop into eternity, 墮進永恆。血脈已盡,魂歸上主,自然不過。但詩人以捉住(耶穌)展顏一笑,才安然墮進永恆。臨終是時間的盡頭,詩人用想像力把時間轉換成空間:捉住(耶穌)展顏一笑,墮進永恆。

3. 基督有大能:叫我們起來。

我的朋友拉撒路睡了,我去叫醒他」。「拉撒路出來!」(約十一11, 43)

經課:約十一32-44。拉撒路離世,耶穌不單心裡難過,哭了,v.33指出他還心裡悲嘆 (新譯本: 「就心裡激動,難過起來」;NIV : he was deeply moved in spirit and troubled) 。耶穌心裡難過、憂傷引至哭泣,我們明白,但耶穌為何心裡激動哩!這字有發怒、憤慨的意思(anger, indignation) ,他為何憤慨呢?我們看看三十八節。當耶穌來到拉撒路的墳前,這字再次出現,此時耶穌不再哭了,不再難過了,但面對墳墓,他再度憤慨、發怒。耶穌悲傷,因為看到死亡帶來人的苦痛,死亡奪去拉撒路,死亡使馬大、馬利亞失去兄弟拉撒路而悲痛;他激動憤慨,因為看到死亡對人的宰制。

無論是才智聰穎的,愚昧無知的,富有的,貧窮的,都要在死亡面前俯首稱臣。有人嬰孩夭折,有人中年棄世,有人壽終正寢。耶穌來到墳前,就像一個摔角手,直視對手,要擊倒對手,要把對手-死亡-拿下來,所以在墳墓前,耶穌心裡激動憤慨。直視死亡,怒不可遏。不久他要進耶路撒冷,被釘十字架,藉著死敗壞那掌死權的,要釋放一生因怕死而為奴的人。

我們稱信徒離世是睡了。「我的朋友拉撒路睡了,我去叫醒他」(約十一11)。「論到睡了的人,我們不願意弟兄們不知道,恐怕你們憂傷,像那些沒有指望的人一樣。我們若信耶穌死而復活了,那已經在耶穌裡睡了的人,神也必將他們與耶穌一同帶來。」(帖前四13, 14)安睡的人,在基督再來時都被叫醒,他們現在安睡的墓地都被視為神聖的空間。

今天下午有機會在一個公開講座,與天主教禮儀學者羅國輝神父對談「神聖空間、標記」。在預備過程中,查閱公教法典大全對神聖空間的定義,除了崇拜的教堂,還包括信徒的墓地。前一段時間,新聞提到幾位中國大陸遊客,被瑞典警方,從酒店送到墳塋。其實不是那麼恐怖,是把他們送到地鐵站附近,那裡有一著名教堂,教堂一如在歐洲或美國,附有墓地。信徒生前到教堂崇拜,死後也希望葬在教堂的墓地,有些大教堂,更把著名信眾和國家的聖王侯、偉人葬在教堂之內。西敏寺大教堂差不多每年公演莎士比亞名劇,因劇中帝侯就葬在教堂之內。

公教法典(Code of Canon Law) 信徒的墓地也是神聖空間。神聖空間指用於崇拜及埋葬信徒的空間,藉禮儀書為以上用途完成了呈獻或祝聖。(#1205) (Sacred places are those which have been designated for divine worship or for the burial of the faithful through a dedication or blessing which the liturgical books prescribe for this purpose.)
法典把崇拜上主和埋葬信徒並列,因為離世的信徒安息在上主懷中,安葬他們的墓園也成為神聖了。

另一個原因,應和基督信仰的身體復活有關。神聖的墓穴:把永恆不朽的上帝和短暫朽壞的世界聯繫在一起,在耶穌時期的泛希臘羅馬世界,是嶄新的信仰,產生前所未有的宗教現象-聖徒的崇敬,甚至敬拜(The cult of saints)。「從亙古到永遠,你是上帝」是當時耳熟能詳的觀念,人們認為祇有神祇才是永恆不朽,凡人終歸塵土,人死後靈魂便脫離朽壞的皮囊,升到星河(Milky Way) 。星河是古代人可目測到宇宙的至高處,那裡繁星顆顆,千萬年就停在穹蒼之頂,永恆不動絲毫,那裡平靜如鏡,不沾凡塵。

我們肉體在月亮之下流轉變幻,最後朽爛成一堆黃土;肉體的歸宿是地上,靈魂的歸宿在天上,各有所屬,不能逾越。肉體是靈魂的牢獄,死亡使靈魂得釋放,祇有羅馬皇帝死後連同肉體羽化升天(apotheosis) ,證明他們有神性,是神祇地上的代表,強化其神權為外衣的極權統治,但皇帝死後連同肉體升天也是一廂情願的想法。如果沒有復活的盼望,祇有像哥林多的人說:「我們就吃吃喝喝吧!因為明天死了」。(林前十五32)

若河漢是吾家,我們連同復活不朽的身體,也居住其間;那躺在地上聖徒的墳墓,就成為天堂人間的交匯處,這是前所未有的宗教現象,因為泛希臘羅馬文化,貶抑朽壞的肉身,不相信身體復活;認為短暫朽壞之軀,不可承受永恆之福。 但早期教會對聖徒的墳墓極其崇敬,他們的墓地成了朝聖者參觀祈禱的地方;他們的行狀,也成為信眾的榜樣,他們朽壞的身體,已連上不朽的上帝,分享上主永恆的生命。

結論他有全備的智慧。死亡,連同隨伴死亡的諸般苦難和病疾是帕子,也許此刻我們不明白,但終有一天帕子除掉,眼淚被抹乾。基督說:我是始,我是終。沒有天意弄人的荒謬,祇有隱密的計劃

他有捨命的愛。因為那位手潔心清,起誓不懷虛妄的基督,甚愛我們,為我們成為被殺的羔羊,帶同我們能登上聖山,升上至高者的右邊。因著愛,他嚐過死味,在我們臨終時,陪同我們行過死蔭的幽谷,不被死亡所傷害。

他有叫醒我們的能力。而且他視我們是朋友,死亡是安睡在上主懷中,到那天,他會叫醒我們。

歡迎赴會:

香港中文大學 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主日崇拜時間
Sunday Service Time 星期日上午十時三十分
10:30 a.m., Sunday 地址
Address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禮拜堂 神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伍渭文牧師)2018.11.18 (圖1)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崇拜以粵語、普通話及英語即時傳譯進行。
The Sunday Service is conducted simultaneously in Cantonese, Putonghua and English with the help of interpretation. 歡迎任何人士參加 All are welcome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