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rch 29, 2024

Vine Media

葡萄樹傳媒

「堅離地」道(林豪恩先生)2016.3.6

語音(廣東話): 請按→
[手機收看]或[手機收聽]下載。

主題:「堅離地」道
經文:路加福音9:28-36
證道:林豪恩先生

一.引言

有考究認為,「離地」一詞應該源於2012至2013年度財政預算案中,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自稱中產的事件。自此之後「離地」成為近年流行的一個潮語,通常用作形容詞,形容某些人的想法甚至行為脫離普羅大眾,不食民間煙火,不知民間疾苦。他們雙腳離地,活於天際,高高在上。(香港網絡大典)

例句一:「就如一啲月薪三十幾萬嘅高官,都話自己係中產,連一碟粟米石斑飯都唔知幾錢嘅人,就絕對「離地」。」(SUN奇古怪:【離地】lei4 dei6)

例句二:【明報2015年4月26日】「港府昨啟動大型地區政改宣傳活動,主理政改的政務司長林鄭月娥率領30多名港府官員,乘坐掛上「2017,一定要得」橫額的開篷巴士,在港九新界多區巡遊宣傳政改,歷時約3小時。巴士以「快閃」方式駛過,官員全程「落區不落地」,只在車上揮手和嗌咪,並未落車接觸市民。泛民主派狠批官員落區的方式「離地」.」

「離地」這個潮語非常好用,當A組別的人形容B組別的人離地的時候,B組別的人也認為A組別的人離地:

例句三:「有一班中產政客,每個都是大律師,完全不知道人間何世,所想的東西都是意識形態居多,曲高和寡,別說「牛頭角順嫂」,分分鐘連中環白領都不知道他們講些什麼,那一些就是「離地中產」囉!(SUN奇古怪:【離地】lei4 dei6)

當看見人們用「離地」或「堅離地」這潮語來互相描繪的時候,我們可能感到有趣.不過,你有沒有看見在網絡上有人用「離地」或「堅離地」來形容基督徒或教會呢?看到人們如此形容基督徒及基督徒群體時,你有甚麼感覺呢?

早前有人以「離地「耶撚」見證盡失」為題在網上發表文章,引起迴響.文中幾句說:「教徒們越被稱為「耶撚」,就越離地,不去好好回到地面聽聽人家的想法,最後則有更多人稱基督徒作「耶撚」,成了無限循環。」

今天的題目「「堅離地」道」的道,不是馬路,是使徒行傳中常說的「這道」,例如:「10:36上帝藉著耶穌基督-他是萬有的主-傳和平的福音,把這道傳給以色列人;17:11這地方的猶太人比帖撒羅尼迦的人開明,熱心領受這道,天天查考聖經,要知道這道是否真實。」這道,是「離地」的,還是不「離地」的呢?

二.經文

9:28說了這話以後約有八天,耶穌帶著彼得、約翰、雅各上山去禱告。
9:29正禱告的時候,他的面貌就改變了,衣服潔白放光。
9:30忽然有摩西、以利亞兩個人同耶穌說話;
9:31他們在榮光裏顯現,談論耶穌去世的事,就是他在耶路撒冷將要成的事。
9:32彼得和他的同伴都打盹,既清醒了,就看見耶穌的榮光,並同他站著的那兩個人。
9:33二人正要和耶穌分離的時候,彼得對耶穌說:「夫子,我們在這裏真好!可以搭三座棚,一座為你,一座為摩西,一座為以利亞。」他卻不知道所說的是甚麼。
9:34說這話的時候,有一朵雲彩來遮蓋他們;他們進入雲彩裏就懼怕。
9:35有聲音從雲彩裏出來,說:「這是我的兒子,我所揀選的,你們要聽他。」
9:36聲音住了,只見耶穌一人在那裏。當那些日子,門徒不提所看見的事,一樣也不告訴人。

三.釋經與應用

人們多在甚麼時候尋找宗教信仰呢?或許你也聽聞過,或者我們自己也是,多在面對生死、困頓、彷徨不安的時候.在失落的時候,我們尋找寄托,在那一刻,宗教信仰成為了我們心靈上的慰藉.正如有些人在帶領聚會時呼籲信徒:弟兄姊妹,現在我們來敬拜上帝,放下外面所有的紛亂和煩擾,放下個人的困難和重擔,放下人際關係的糾纏和恩怨,放下前景不明朗的焦慮...正如彼得所說:「我們在這裏真好!」既然「我們在這裏真好」,當然不想離開.離開,豈不是就要再次面對社會的紛亂和煩擾?再次擔起個人的困難和重擔?再次投入人際關係的糾纏和恩怨?再次感受前景不明朗的焦慮?因此,彼得說出了不少信徒的心聲:「可以搭三座棚,一座為你,一座為摩西,一座為以利亞。」我們便可以永遠停留在這「真好」的境界裏面.雖然作者認為彼得「不知道所說的是甚麼」,但是,從上下文來看當時的處境,彼得的建議是吸引的.

離地的平安與在地的危機(面對政治勢力的威脅)

9:7希律分封王聽見耶穌所做的一切事,就困惑起來,因為有人說:「約翰從死人中復活了。」
9:8又有人說:「以利亞顯現了。」還有人說:「古時的一個先知又活了。」
9:9希律說:「約翰我已經斬了,但這是甚麼人?關於他,我竟聽到這樣的事!」於是希律想要見他。

山下,是複雜的政治狀況.猶大地是羅馬帝國一個行省,由分封的諸侯希律王管治.為了穩固自己的利益及羅馬皇帝的政權,希律的管轄要在政治正確性極高的狀況下進行,因此,他要除去一切不穩定的因素.9:9希律說:「約翰我已經斬了」,現在再來一個耶穌,引起希律不安地問:「這是甚麼人?」下文(路加福音13章31節)提到,希律已經有了定案,繼施洗約翰之後,連耶穌也要殺掉。

另一邊的政治力量,是猶太人復國運動。在猶太人而言,耶穌是先知;就他的言行而言,他滿有能力;在群眾力量而言,他有號召力。因此,福音書提到,「眾人要來強逼他作王」. (約翰福音6:15節)

面對兩面的政治壓力,當時的猶太宗教會成為耶穌的保護嗎?事實是不會,因為猶太宗教領袖懼怕羅馬政治權力,因此也決定去耶穌而後快,免得添煩添亂。

與山上的寧靜祥和相比,山下充滿殺機.如果作為神祇的目的是接受敬拜,如果作為信徒的目的是獲得心靈慰藉,彼得那「夫子,我們在這裏真好!可以搭三座棚,一座為你,一座為摩西,一座為以利亞」的建議真是相當安全.

離地的自足與在地的不能(面對百姓生活的壓力)

9:12太陽快要下山,十二使徒進前來對他說:「請叫眾人散去,他們好往四面村莊鄉鎮裏去借宿和找吃的,因為我們這裏地方偏僻。」
9:13耶穌對他們說:「你們給他們吃吧!」他們說:「我們不過有五個餅、兩條魚,若不去為這許多人買食物就不夠。」
9:14那時,男人約有五千。

如果耶穌和門徒能夠逃避各方政治勢力施與的壓力,也總不能夠閉目不看民間疾苦.五餅二魚的事件,正正反映出百姓溫飽的需要.除了溫飽的需要,耶穌在路加福音第四章發表他的「使命宣言」時他提及:「貧窮人,被擄的人,失明的人,及受壓迫的人」.人間的需要彷彿無窮無盡,就正如掃落葉一樣,掃去一片,又來一片.門徒自知沒有能力為那五千人提供一餐,更何況長期而又多樣的各種需要呢?

與在山上的自足相比,山下令人感到無能為力.如果要避免「講就天下無敵,做就有心無力」的尷尬,彼得那留在山上的建議是自我感覺良好的.

離地的和平與在地的邪惡(面對邪惡力量的壓力)

9:37第二天,他們下了山,就有許多人迎見耶穌。
9:38其中有一人喊叫說:「夫子!求你看顧我的兒子,因為他是我的獨生子。
9:39他被鬼抓住就忽然喊叫;鬼又叫他抽瘋,口中流沫,並且重重地傷害他,難以離開他。
9:40我求過你的門徒,把鬼趕出去,他們卻是不能。」

山上與山下的對比實在太強烈了.山上的境況,彷如超人迪加主題曲的描述:「銀河唯一的秘密,天際最強人物,正氣朋友,性格忠實,英勇未變質.」摩西、以利亞,加上耶穌,天地正氣都集於一山.山下則是一個正邪混雜的地方.邪惡力量「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吃的人。」(彼得前書5:8)「9:40我求過你的門徒,把鬼趕出去,他們卻是不能。」正義朋友對著邪惡力量無能為力,情何以堪呢?留在山上,就不需要面對這種尷尬及不安.

離地是吸引的,然而,人們對基督徒群體的指責,正是這種自我感覺良好的離地心態和表現.話說回頭,門徒這次離地經驗,其實是耶穌製造給他們的,是耶穌帶他們上山離地.耶穌製造離地經驗給門徒,到底所為何事呢?

離地的道

上文提到希律王問耶穌是誰,其實所有人都在問耶穌是誰.有人猜他是以利亞,有人猜他是摩西,還有人猜他是施洗約翰.耶穌和他的門徒也聽聞這些傳言,他也和門徒談及這項話題:

9:18耶穌自己禱告的時候,門徒也同他在那裏。耶穌問他們說:「眾人說我是誰?」
9:19他們說:「有人說是施洗的約翰;有人說是以利亞;還有人說是古時的一個先知又活了。」
9:20耶穌說:「你們說我是誰?」彼得回答說:「是上帝所立的基督。」

在山上,門徒親眼見到摩西和以利亞:

9:30忽然有摩西、以利亞兩個人同耶穌說話;

摩西,以利亞和耶穌三者同時出現,解答了上文所有人的疑問.耶穌不是摩西,不是以利亞,耶穌就是耶穌.那麼,對於門徒來說,耶穌是誰呢?

9:34說這話的時候,有一朵雲彩來遮蓋他們;他們進入雲彩裏就懼怕。
9:35有聲音從雲彩裏出來,說:「這是我的兒子,我所揀選的,你們要聽他。」

耶穌帶門徒離地,並不是帶他們去拜見摩西和以利亞這些英雄人物,也不是帶他們去避世,而是帶他們去退修/進修.「這是我的兒子,我所揀選的」,在山上,門徒親耳聽到從天上來關於耶穌的身份的宣告;更重要的,是關於門徒與耶穌的關係的指示:「你們要聽他」.這次離地的經驗對門徒來說是重要的,「從前風聞有你,現在親眼看見你」.這次離地的經驗,是門徒信仰進深的機會、是門徒領受使命的機會.

對耶穌而言,這次離地,也是他再次確認使命的時刻:

9:31他們在榮光裏顯現,談論耶穌去世的事,就是他在耶路撒冷將要成的事。

面對離地的指責,反駁之前,讓我們回首再問,我們信奉的這道是離地的嗎?答案同時是是,也是不是.這道本不在地,就此而言,這道是離地的:

1:1太初有道,道與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
1:2這道太初與上帝同在。(約翰福音)

然而,這道卻臨到大地,成為「在地」的道.

1:14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我們也見過他的榮光,正是父獨一兒子的榮光。(約翰福音)

四.總結

上山是為下山.耶穌帶領門徒離地,其實是為了在地.對耶穌而言,他絕對沒有離地還是在地的困擾,離地與在地之間的爭論只出現於跟隨他的群體.其實,這也沒有甚麼好爭論,地是被道創造的,這道當然不等同於地,也不出於地;然而這道的跟隨者在地生活,也在地見證,因此,不可能離地.問題是「地」並非固定不變,我們所站的「地」在時空之下不停地改變.基督徒群體在此時此地被指責離地,未必因為我們不實踐信仰,可能只是實踐信仰的觀念和行動停留了在過去的某一時空而已.網絡本是暢所欲言之地,面對絡網言論,有時「認真就輸了」.不過,連溫文而且忠誠於教會的神學院老師也對基督徒群體提出離地的指責,就值得我們留心及反省了.這位老師的慷慨之言其中一段如此說:

「對很多仍有理想,不願跪拜和臣服強權的人來說,近年香港眾多教牧、信徒領袖、教會和神學院界的表現讓人心痛和失望。香港自梁振英上台後,隨著中國整體左風興起,並中國因強大而來的驕傲,虛偽、霸道和扭曲事實的面孔頻密地出現在我們眼前,眾多年輕人和有心人充滿鬱悶、感到被欺凌、感到無奈、感到沒有出路...雨傘運動前後,香港教會的主流走向了「被慎言、被閉口、怕得罪、怕爭議、怕激進、怕政治、怕面對現實」的光景。教會甘心「離場、離群、離德」的後果,比可能產生的撕裂的影響更為嚴峻...當香港人和香港基督徒被大氣候和政局問題深深困擾時,講台上,眾教會和領袖卻多選擇「離場、離群、離題」,甚至「離德」。在最困擾的議題上,非常困擾的市民和信徒得不到牧養,得不到真正多元、多角度,但重視真理、審視時代的思辨。」

這位老師提醒我們,「地」改變了.就算沒有他的提醒,大家都有親身體會,我們的城市不停在改變,有些人甚至說:這不再是我們熟識的香港.「地」改變了,我們當如何在這地跟隨耶穌呢?

在文章結束時,這位老師向此時此地的信徒群體發出呼籲:

「愈是試煉的日子,愈是顯出我們內心素質的日子。讓我們將這最壞的時候,轉化成最美麗的時候。香港教會、中國大陸教會、台灣教會、海內外的華人教會,在這個世界關注華人的時代,讓我們的美善、勇氣、直言、愛心、對神的信靠和忠誠,能在這個充滿灰心、擔心、困擾的時代裡作光作鹽,成為神與人喜悅的見證。」(蔡少琪:基督徒只能有理想,不能甘心成為強權的奴隸)歡迎赴會:

香港中文大學 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主日崇拜時間
Sunday Service Time
星期日上午十時三十分
10:30 a.m., Sunday
地址
Address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崇拜以粵語、普通話及英語即時傳譯進行。
The Sunday Service is conducted simultaneously in Cantonese, Putonghua and English with the help of interpretation.
歡迎任何人士參加 All are welcome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