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November 14, 2024

Vine Media

葡萄樹傳媒

遇見神(林豪恩先生)2020.3.15

[su_audio url=”https://media.vinemedia.org/media/course/sundays/507/cuhk_507gggtm.mp3″ width=”100%” autoplay=”no” loop=”no” class=””]

以 YouTube 觀賞

講題:遇見神
經文:馬太福音17:1-9
講員:林豪恩先生

一. 引言

當年門徒就在那天見到耶穌神聖的形象。你有沒有遇見神的經驗呢?或者退後一步問,你想不想遇見神呢?遇見神會是怎樣的經驗呢?張敬軒曾經唱過一首歌,歌名就是「遇見神」,描述的經驗是這樣的:

看天邊飄過雲海,告訴世界幻變常在,
從來人在月缺下盼月圓。
天天總有上演,告訴你我動人故事,
動人情節留下伏線,細心飾演!
如何人心粉碎像微塵,無言留淚,滿身抖震,
如何遇見神,被擁抱,再得起身!
明明平安彷彿天邊遠,流連遊盪,暗失方寸。
然而遇見神,被指引,再生精采心內滲。
誰無遐想一生精采佳美?
由誰來導,演出好戲?
人能遇見神,是福氣,最終高飛。
從來難數高低多少次,何時成就?那天失意?
前途幻變時,路雖遠,有這福氣心內暖。

歌詞提到遇見神是福氣,這福氣的具體表現有三重:第一,「如何人心粉碎像微塵,無言留淚,滿身抖震,如何遇見神,被擁抱,再得起身」;第二,「明明平安彷彿天邊遠,流連遊盪,暗失方寸。然而遇見神,被指引,再生精采心內滲」;第三,「人能遇見神,是福氣,最終高飛」。總括而言就是:「再得起身」、「再生精采」、「最終高飛」。今天的福音書經課,記載了門徒遇見神的經驗,讓我們透過這片段,思考遇見神可以是是一種怎樣的狀況,以及帶給遇見神的人怎樣的影響。

二. 經文及解釋

17:1過了六天,耶穌帶著彼得、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約翰,暗暗地上了高山,
17:2就在他們面前變了形像,臉面明亮如日頭,衣裳潔白如光。
17:3忽然,有摩西、以利亞向他們顯現,同耶穌說話。
17:4彼得對耶穌說:「主啊,我們在這裏真好!你若願意,我就在這裏搭三座棚,一座為你,一座為摩西,一座為以利亞。」
17:5說話之間,忽然有一朵光明的雲彩遮蓋他們,且有聲音從雲彩裏出來,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你們要聽他!」
17:6門徒聽見,就俯伏在地,極其害怕。
17:7耶穌進前來,摸他們,說:「起來,不要害怕!」
17:8他們舉目不見一人,只見耶穌在那裏。
17:9下山的時候,耶穌吩咐他們說:「人子還沒有從死裏復活,你們不要將所看見的告訴人。」

1. 供奉神明

門徒見到耶穌的神聖形象的第一個反應就是:
17:4彼得對耶穌說:「主啊,我們在這裏真好!你若願意,我就在這裏搭三座棚,一座為你,一座為摩西,一座為以利亞。」

對於彼得的回應,有人對他提出兩項指責,第一是「上得到上卻不下了山」,二是「貶低耶穌與摩西和以利亞同等」。在這裏,我想替彼得說幾句平凡的話。

第一,關於「上得到上卻不下了山」的指責,意思即是他們只顧享受山上與主同在的美好,而逃避山下現實世界的需要。其實,門徒可能不是要留在山上不想下山,因為彼得建議的,只是搭三座棚,而不是建三座房子,三座棚並不是長期生活的好地方。此外,門徒建議掿三座棚,可能只是沿襲列祖的傳統,舊約記載他們曾經在遇見神的位置留下痕跡,例如亞伯拉罕和雅各都這樣做過。

第二,關於「貶低耶穌與摩西和以利亞同等」,指責者認為,憑彼得的口供,證據確鑿,因為他曾說:「我就在這裏搭三座棚,一座為你,一座為摩西,一座為以利亞」。不過,從我們的民間信仰的角度來看,又未必可以肯定彼得把耶穌視為與摩西及以利亞同等的。

我們身處的沙田區,有一間出名的廟宇,每年農曆年初二,新界鄉事領袖都會去那廟宇為香港求籤。這廟宇主殿中央放置了巨大的車公神像,而在主殿內兩邊盡頭,則分別是福祿宮(財神殿)及元辰殿。其實不少廟宇也有類似的設計,除了主神殿之外,旁邊還有陪伴或守護的神殿。由此看來,主次和輕重還是有分的。在疑點歸於被告的原則之下,請陪審團裁定彼得的罪名不成立。

各位陪審員,多謝你們以我們民間信仰的觀念來為彼得平凡,如此,彼得被釋放了,不過,困難卻留下了給我們。如果用我們民間信仰的觀念去理解,為耶穌、摩西、以利亞搭三座棚,其實是供奉神明的概念。我們撫心自問,我會否把上主視為供奉的對象呢?把上主視為供奉的對象即是甚麼意思呢?網絡上很多資訊指導人們如何供奉神明,其中一篇名為:「為甚麼要奉茶?神明、祖先絕對要這三杯」如此說:「這三杯茶水要勤於更換,且絕對不能空杯,因這三杯茶水被視為神明與祖先所賜的「財」,更是由神明與祖先庇佑的「財源」,因此不可不供茶水,也需勤勞更換,保持茶水乾淨、絕不乾涸,如此,家運、財運、事業運才能財運滾滾。」我們可以反駁,我們沒有向耶穌像或者向十字架奉茶,更沒有上香,怎能說我們如民間信仰一樣供奉神呢?重點不在有沒有奉茶或上香,而是把神視為「家運、財運、事業運」的交換對象。我們提供給神的交易物品不是茶水或香燭,而可能是守禮拜和守禮節;尤有甚者,連禮拜和禮節都不守,兩手空空而來,向神進行感情勒索:「若你是愛我的,你應該保守我身體健康、家庭幸福、工作順利、事業亨通、心想事成……」。讓我們問一問自己,我們對上主的態度與民間信仰供奉神明相差多遠呢?又讓我們從上主的那一邊想想,上主會否期望我們如民間信仰供奉神明一樣對待祂呢?

2. 害怕/敬畏神

讓我們繼續看看彼得提出這建議之後有甚麼事情發生。
17:5說話之間,忽然有一朵光明的雲彩遮蓋他們,且有聲音從雲彩裏出來,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你們要聽他!」

雲彩及聲音出現之後,門徒的反應值得我們深思:
17:6門徒聽見,就俯伏在地,極其害怕。

遇見神怎麼會感到害怕呢?害伯神這種感覺和反應是否已經離我們很遠了?

巴刻在《認識神》第十六章有一段如此說:
「現代人已慣於把神的恩慈和他的嚴厲分開,今天在一般人當中,已拒絕所有神忿怒和審判的內容,取消神的嚴厲,只做留神的仁慈,把神當作天上聖誕老人。很多人堅信,神是無限的忍耐和仁慈,也不會想到:神對我的態度,會受到我是否照他所說的去做所影響。任何人若嘗試叫別人在神面前存敬畏的心,在他的話語中戰兢,立刻會被認為老土得無可救藥。」

「害怕」這個字一字兩義,一方面是「驚恐、懼怕某人或某事」,同時另一方面是「尊敬、有很深的敬意」,其實,聖經多次用「害怕」來描述人們對耶穌的回應,例如馬大福音9:1-8記述耶穌醫好一個癱子後人們的回應:
9:8眾人看見都驚奇(害怕),就歸榮耀與神,因為他將這樣的權柄賜給人。

就是在末後的日子,啟示錄15:4也如此說:
「主啊,誰敢不敬畏(害怕)你,不將榮耀歸與你的名呢?因為獨有你是聖的。萬民都要來在你面前敬拜,因你公義的作為已經顯出來了。」

有人說,害怕/敬畏神是古代人無知的表現,現代人已經擺脫了過去的愚昧,慷慨激昂地宣告:「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不過,當現代社會把神驅趕之後,理想世界就出現了嗎?還是進入一個「遇神殺神、遇佛殺佛」更可怕的世界呢

大約十年前,有一位風水師成為城中熱話,因為他稱自己是龔如心千億遺產的唯一受益人而展開漫長的官司。案件峰迴路轉,他中途被控偽造及行使虛假文書罪,罪成判刑12年。後來有傳風水師信了耶穌,有署名韓世光在報紙以「心中有鬼好過目中無神」為題發表評論:

「惡貫滿盈的陳振聰到底是真心誠意信主懺悔,還是像臨急抱佛腳那樣尋求另一種超自然力量來庇佑自己?當然不排除有人誤把主耶穌當作黃大仙,不過有一點是值得玩味的,正如法官所言,也許此君心靈上有所改變,因此成為基督徒之後已經沒有再上庭作假口供。

姑勿論如何,壞人尋求宗教慰藉是一件好事,如果壞人相信為非作歹會受到上天懲罰,傷天害理之時起碼沒有那麼兇狠……

共產主義者採用的是無神論,目中無神也就無所敬畏,而無畏無懼的後果往往是無法無天。放眼如今的神州大地,無官不貪,無商不奸……

所以我說,心中有鬼好過目中無神,敬神怕鬼的人通常比較膽小而善良,絕對不會販賣坑渠油毒害同胞。」東方日報2013年7月12日 (五) 韓世光:「心中有鬼好過目中無神」

在C. S. Lewis(魯益師)的名著《納尼亞傳奇》中,人們曾經為獅王亞斯蘭爭論,有人說,亞斯蘭只不過是一隻如貓一般的動物,只會喵喵叫幾聲;有人說亞斯蘭是兇猛的野獸,有人卻說亞斯蘭是可以親近的獅王。當亞斯蘭出現的時候,輕視祂如小猫一隻的人嚇破了膽,原來祂果真是兇猛的獅子。但是,兇猛的獅子怎可能又是可親近的呢?讓我們回到耶穌登山變象的故事給我們的的啟發:

17:7耶穌進前來,摸他們,說:「起來,不要害怕!」

原來,這位我們需要害怕的上帝也是解除我們害怕的上帝;這位令人俯伏在地的上帝也是進前來扶起我們的上帝;這位令人驚懼的上帝也是安慰的上帝。

三. 應用

最後,請我們思考門徒見到登山變象的耶穌的經歷,如何應用在我們的信仰與生活之中。第一個層面是關於我們基督徒的,第二個層面嘗試延伸至人類整體。

1.基督徒

首先,讓我們思考第一個層面。基督徒即是跟隨耶穌基督的人,雖然也是跟隨耶穌基督,但由於生存在不同時空,應該沒有如福音書中的門徒般遇見過耶穌,也沒有保羅往大馬色路上遇見耶穌的經歷。不過,我們也不需要因此而妄自菲薄,因為耶穌曾經說過:(約翰福音20:29)「你因看見了我才信;那沒有看見就信的有福了。」我們可以把每一次參加崇拜,都是一次與神相遇的機會。現在,讓我們發揮想像,把耶穌登山變象的故事重述為我們參加崇拜的故事。

17:1過了六天
主日崇拜在星期日舉行,我們剛好過了六天又參加下一次主日崇拜。

耶穌帶著彼得、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約翰,暗暗地上了高山,17:2就在他們面前變了形像,臉面明亮如日頭,衣裳潔白如光。

我們去參加主日崇拜,同時也可以理解為上主呼喚我們去崇拜祂;常這道,人尋找神,其實是神尋找人。崇拜開始的詩歌,帶領我們思想及進入神的榮耀。

17:6門徒聽見,就俯伏在地,極其害怕。
在神的榮耀、威嚴和聖潔之下,崇拜者「俯伏在地,極其害怕」是合適也合理的反應。在崇拜中,這是省察心靈認罪求赦的環節。問一問自己,面對聖潔公義的上帝,心情是怎樣的?心裏在想著甚麼呢?我想起耶穌在路加福音18:10-13節講過的故事:

「有兩個人上殿裏去禱告:一個是法利賽人,一個是稅吏。法利賽人站著,自言自語地禱告說:『神啊,我感謝你,我不像別人勒索、不義、姦淫,也不像這個稅吏。我一個禮拜禁食兩次,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那稅吏遠遠地站著,連舉目望天也不敢,只捶著胸說:『神啊,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

威嚴榮耀、聖潔公義的上帝呼喚我們省察自己的時候,難道我們仍然可以看見別人眼中的刺,而不想到自己眼中有樑木嗎?難道我們可以仍然堅持自己沒有錯,所有都是對方的錯嗎?難道我們可以不為自己的惡念和不見得光的行為而羞愧嗎?

17:7耶穌進前來,摸他們,說:「起來,不要害怕!」
這是崇拜中我們認罪後上主的宣赦,接納及復和,聖靈再一次充滿我們,賜給我們平安及力量更新心靈,繼續前行。

17:5說話之間,忽然有一朵光明的雲彩遮蓋他們,且有聲音從雲彩裏出來,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你們要聽他!」
接著我們領受聖道,透過經課及講解聆聽「聽他」。

17:9下山的時候,耶穌吩咐他們說:「人子還沒有從死裏復活,你們不要將所看見的告訴人。」
參加完崇拜離開禮拜堂,我們可以「將所看見的告訴人」,因為人子已經從死裏得活了。這是差遣,也是使命。教會的其中一款崇拜結束差遣文是這樣的:
「你們平安入世、勇敢為人、保持善德,勿以惡報惡;鼓舞灰心的人、扶持軟弱的人、援助困苦的人,尊敬眾人、愛主事主、在聖靈的能力中歡欣喜樂。」

2.社會大眾

現實上,社會中不是所有人都願意成為基督徒,因此,他們未必擁有上述的機會及經歷。不過,上帝是創造主,是全人類的上帝,門徒見到登山變像的耶穌的經歷,如何可以成為對人類整體有意義呢?門徒在這個經歷中體會到對神聖的敬畏,我們可否延伸至對上主所創造的世界呢?對上主創造的世界還著敬畏之情有可能是跨越宗教信仰的嗎?有一位朋友如此分享大自然令他產生的敬畏感,不知道你有沒有類似的經驗呢?

「當我在新疆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看到茫茫沙海中頑強挺立的活著的、死去的胡楊樹時;當我在青藏高原上通往珠峰大本營的公路上,望見雪山延綿,矗立在我周圍時;當我第一次看到海潮怒吼著湧向岸邊時;當我在飛機上看到大地伸展的褶皺時;當我仰望夜空,看到無數顆星在浩瀚宇宙中閃耀時……對大自然的敬畏,是悟道的時刻。」(網上文章,作者:落叶满山谷)

對上主創造的世界心存敬畏有何重要呢?前幾天剛在社交群組收到一張圖片,下面有這幾句文字:
「一直以來,都是人類把動物關進籠子。今年春節,動物成功地把十幾億人關進籠子。」

這段日子,不但是出現在中國的病毒,還有在澳洲的山火,在東非出發的蝗蟲,這一切,都與人類如何對待大自然有關。

對上主的敬畏,延伸至對上主創造的世界的敬畏,就不會視大自然為剝削的對象,而隨意破壞。


香港中文大學 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主日崇拜時間
Sunday Service Time
星期日上午十時三十分
10:30 a.m., Sunday
地址
Address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崇拜以粵語、普通話及英語即時傳譯進行。
The Sunday Service is conducted simultaneously in Cantonese, Putonghua and English with the help of interpretation.
歡迎任何人士參加   All are welcome

 

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