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September 13, 2024

Vine Media

葡萄樹傳媒

#196 一樣種‧百樣果

一樣種‧百樣果
太13:1-9,17-23

中國人有一句話說:「一樣米養百樣人」,意即可能同一處境但卻有不同的反應,這也是今天課題的意義。「一樣種‧百樣果」──同一種的種子但因落在不同的地土卻會產生不同的果效。今天我們研讀一段似乎熟悉但又會輕忽的經文。

耶穌從房子裡出來坐在海邊,因為不少人前來要見祂,不單是要聽祂的道,更有不同的目的,大多數是想得醫治;於是主便上了一隻船,眾人站在岸邊,那船成為祂的講台,船離岸或許只是數呎之遙,祂可以看清楚眾人,主看到他們當中有多少人是真心渴求真理?有多少人會真正明白祂所宣講的道理?有多少人是別懷目的呢?於是祂教訓他們。

第一個宣講的比喻便是撒種的比喻,其實是「土壤的比喻」更貼切,而這比喻對當時的人是非常熟悉,因是他們平日生活經歷到的。當主一開始宣講時說:「有一個撒種的出去撒種」,原文意思是「看哪,那個撒種的出去撒種」,可能附近已是田地,恰巧那時有人出去撒種,故主便用大家熟悉的、看得見的人、物作教材,使受眾的心靈可以向未曾看過、想過的真理開啟,主指出有四種不同的情況,而產生四種不同的果效。這四種土壤代表著四種不同的心,四種聽神的道不同的方式與反應,我們慣常的思維很快便想「我屬哪種土壤」,我們不一定「全然」對號入座,因我們在不同的時段中也有不同的反應,這四種土壤或這四種心志,我們不同時段會有一點點。

1. 剛硬路上(太13:4,19)

巴勒斯坦地的農田是呈長條形,而在兩田之間有一條窄小的路供人行,因這小路不斷地被人行在其上,故此那些泥土便會漸漸變硬,若種子被吹到或撒到那裡,那些種子是無法深入泥土而得到生長。不可忘記種子是很微小的,好像一粒芝麻般,故此很易被風吹到別處。種子落在硬地上代表甚麼呢?「凡聽見天國道理不明白的,那惡者就來,把所撒在他心裡的奪了去;這就是撒在路旁的了。」(太13:19),「那些在路旁的,就是人聽了道,隨後魔鬼來,從他們心裡把道奪去,恐怕他們信了得救。」(路8:12)在此我們看見魔鬼的作為──它要將存在人心中神的道奪走,不讓人歸向神。

天國的道理可以很顯淺、易明──如主教導我們不要憂慮,因飛鳥、野地的花神也看顧,更何況我們是祂所寶貴的,但也可以很深奧──神的無所不在、全知,故一些人一遇到不明的便即否定、放棄,不願深思、尋根究底,使我們失去得著真理的機會。另外,一些人有根深蒂固的觀念,有不能轉圜的成見,有極強的偏見,各種的藉口,結果他完全不接受真理,你向他訴說他會充耳不聞或找把柄反駁、反擊。正如主宣講時一些法利賽人、文士已先入為主,一早已否定耶穌是彌賽亞、不滿他,結果主講甚麼他們也聽不進去,甚至耶穌用神蹟使一個枯乾手的人得到醫治,治好一個被鬼附而眼瞎口啞的人,使他重見光明、再能說話,這是無可推諉的事實,但那些極度主觀的法利賽人卻竟扭曲事實,誣蔑主是靠鬼王──魔鬼──趕鬼,「當下,有人將一個被鬼附著、又瞎又啞的人帶到耶穌那裡,耶穌就醫治他,甚至那啞吧又能說話,又能看見。眾人都驚奇,說:『這不是大衛的子孫嗎﹖』但法利賽人聽見,就說:『這個人趕鬼,無非是靠著鬼王別西卜啊。』」(太12:22-24)。這些人便是硬地,不肯接受真理而引致的結果是「耶穌因為他們不信,就在那裡不多行異能了。」(太13:58)。

路旁的硬地之所以成為硬地乃因不斷有人行在其中,還有牲畜的蹄,不少車輪軌過使鬆土變硬地。同樣,今天也有不少類似的人,因成長的歲月並不好過,每一次的失敗、受到拒絕、受到欺哄都會使他們心靈舖上一層硬殼,以保護自己不受傷害,漸漸發展到一套自我防衛的本能,抗拒一些道理──特別針對他們弱點的道理,遺憾的這也使他們失去選擇的能力;另外這些人一早有自己的一套信念,是牢不可破,你怎樣講他也不會理會你。

除了個人偏見、主觀外,另一種原因是道德的品格使其心靈閉塞,因我們的信仰要我們面對罪,有哪些人願意面對呢?因所謂的自尊、驕傲不想放棄罪中之樂,結果便刻意地否定這信仰,這是哀歌!

2. 土淺石地(太13:5-6, 20-21)
巴勒斯坦一些田地很多時地的表面有一層薄薄的泥土,但下面卻是石灰石的岩層,而那些泥土有幾寸厚,故種子落在其中能夠發芽而且長得很快,但因泥土深度不夠,種子的根不能往下伸展,結果找不到養份和水份,所以經不起猛烈陽光照曬而枯死。

這地代表著甚麼呢?「撒在石頭地上的,就是人聽了道,當下歡喜領受,只因心裡沒有根,不過是暫時的,及至為道遭了患難,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倒了。」(太13:20-21),這代表一些未曾經過深思熟慮下而即興地接受的人,一些人很樂於接受新事物,覺得有興趣,但卻不能持久。今天當我們聽一個信息,接受它是涉及我們的知、情、意,即理智、感情、意志。一些人有很豐富感情,甚至會情緒化,很容易受感動,但卻沒有好的理性探求,一些人聽到耶穌釘十架心中很大感動,但沒有理性的基礎,日後聽到另一個宗教其領導人又怎樣委身、犧牲同樣受感動,甚至會轉向那宗教,一些人在某些培靈、奮興會也深受感動要獻身,可惜卻沒有了解清楚要付的代價,結果雖然很快走上事奉的路,但一有問題出現,經不起考驗便退下來,甚至放棄這信仰,這些人委實不少!

當日也有不少人樂意跟隨主,但主卻挑戰他們,並不是全盤接受他們的跟隨,「有極多的人和耶穌同行。祂轉過來對他們說:『人到我這裡來,若不愛我勝過愛自己的父母、妻子、兒女、弟兄、姊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門徒。凡不背著自己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門徒。』」(路14:25-27)。神對我們是有要求的,作為基督徒不僅是一個權利,也是一種義務,我們是有責任承擔,有義務要肩負。我們傳信息也不單講得救、得恩典,也要提醒有代價、有責任要承擔,否則,一剎那的熱焰會迅速變成一堆死灰呢!

土淺石頭的接受者因沒有計算好代價,當為道受患難或受逼迫便放棄信仰(太13:20-21),撒旦很歡喜用苦難使人質疑神的能力與愛。日頭照耀是對植物有好處,使地產生光合作用助其生長,但因某些種子根不深所以應幫助它成長的陽光反成為其攔阻;同樣,苦難可以使人更成熟,分辨誰是真摰朋友,誰是虛假同伴,苦難可以是另一種祝福,但對某些人卻是絆腳石,因此我們跟從主不單在感情上有所激動,亦要在理智上有好的根基,更更重要是要有好的追求、進深,使我們不是膚淺、經不起考驗的人。

3. 落棘叢中(太13:7, 22)
我們不要以為那是一大堆荊棘而種子被撒在其中,其實那是指一些可騙倒人的土地,因那塊地表面是很潔淨,但下面有不少茅草、蔓藤的鬚根及雜草、荊棘在當中。無奈的現實是那些雜草、荊棘的生長速度是較種子快速,它們吸收養份的能力亦較強,故種子在其中很快便被那些雜草、荊棘擁擠著,再沒有甚麼空間可以給它們發展,而養份亦被吸取,故很快的枯死。

荊棘叢中某程度與土淺石頭剛好相反,後者重感受,有霎時衝動卻經不起考驗,而前者則代表一些在頭腦上、信念上沒有否定神的真實,但太多事物將他的注意力分散,那些事物是世上的思慮、錢財的迷惑,「撒在荊棘裡的,就是人聽了道,後來有世上的思慮、錢財的迷惑把道擠住了,不能結實。」(太13:22),他們沒有放棄信仰,但卻是一個不冷不熱、沒有生命力的基督徒,縱使仍盡上部份的宗教義務──間斷地出席崇拜、偶爾奉獻──但卻不會積極追求、投入事奉,其原因是忙,要兼顧的事太多──家庭責任,照顧兒女、投資,更有不少的娛樂、網上資訊、檢看面書看看別人的動態,自己也不遑多讓,放資料上網,這一切一切已霸佔我們不少空間,使我們再沒有「空餘」時間看聖經、禱告,因他們覺神的道只是眾多種子之一而已,而不視為寶貴,其實家庭、物質追求、財利並不是錯,只是那些東西佔去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位置,我們便不容易聽到神的聲音。而另一個現實是那些「雜草、荊棘」的吸引力太強,網上資料、電影一定比教會的崇拜、講道、查經來得吸引,怎樣強勁的信息也不及一齣電影那麼多影像、多變化,因此不少人便作一個平凡、甚或平淡的基督徒,生命並不結實,其結果最終也可能是枯萎。

相信我們當中不少基督徒不會否定我們要敬拜、追求、事奉、奉獻,但我們現實生活中卻又常覺有心無力,這便是我們的問題。我們需反思哪一方面霸佔了我們最多的時間、注意力,甚至哪一方面是我們作了太多並非神要我們作的事呢?若有,則求神加我們力量去除那些「雜草、荊棘」。

4. 好的土壤(太13:8, 23)
比喻的特性並非每一點均要詳盡解釋,主要是知道那比喻的重點,而這比喻的重點是指出那些不能結好果實的原因,這裡並沒有詳細解釋好的泥土是甚麼。當然我們會想到好的泥土一定不會是堅硬的石地使種子根本不能進入當中;也不會是土淺但下面卻是石塊地土;同樣,不會滿是荊棘、雜草之地。

那好的土壤應是泥土深厚、潔淨無雜草使種子可以紮根深、吸收到好的養份,再有愛心的照料下結出豐盛的果實。

好土壤代表一個願意開放的心靈接受神的道的人,之後樂於追求,對神有深切的認識,並樂於跟從、實踐信仰的冀望,這樣那便是能結出三十、六十、百倍的果實。

這比喻亦帶出另一個重要但卻被忽略的信息,神向我們說話、教導我們,但受教者亦有責任怎樣去回應,我們怎樣的回應是影響著我們的結果。

我們反思我們是屬於哪些地土呢!我們在信仰的歷程中或許不同時段是不同的土壤,當初我們接觸福音時我們或許是剛硬的路旁,因我們受家人、朋友、自己的主觀經歷影響而拒絕神的道,但或許某些衝擊下對生命有反省,接受了神的道,並大發熱心,可惜卻沒有好好追求、沒有根基,再遇到困難便質疑、放棄信仰──這些情況最多出現在佈道會的決志者,很多是決志人多,成為真正基督徒者少──又或許他們成為基督徒但卻太多事纏擾、吸引,只是作一個平淡的信徒,沒有生命力,當然有些肢體會有醒覺、樂於追求,又有好的栽培而成為滿有生命力、影響力的門徒,願我們不再停留在前三種境況中而是在好土壤。

主當時宣講有不少聽眾,但聽道後有真正改變的卻是少數,許多人只想分享祂醫治的大能,但得了好處後便離開,隨即忘記了所聽的,今天情況亦一樣,但我們仍需不斷的撒種,因我們不能主宰那聽道的人,同樣我們不能盼望那生命有迅速生長的果效,正如一棵堅固的大樹是要經過長久的年日、無數的衝擊下才能屹立不倒。種子在人的心中由發芽至成長也需很長時間,求神給我們這份堅忍的心去撒種,更求神除去我們心中的硬塊、荊棘,使我們生命是一片淨土,能有好的成長!



歡迎肢體對牧者宣講作出回應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