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December 22, 2024

Vine Media

葡萄樹傳媒

#199 互相扶助 迎挑戰

互相扶助 迎挑戰
士 1:1-4, 19

1. 大將離去 更靠神(士1:1)
以色列人出埃及入迦南地,由兩個卓越的領導帶領他們。摩西帶領以色列人離開法老黑暗權勢得自由,在曠野飄流四十年,進入迦南地則由約書亞帶領,但此刻約書亞也離世了,他們似乎沒有一個很突出的領袖帶領他們,好像陷入一個大危機中,正所謂「蛇無頭不行」,會否大將一去即風雨飄搖呢!但危機卻往往會成為另一些祝福,他們更懂依靠神而不會將焦點放在一個人身上,他們將焦點轉回神身上,在沒有領袖興起的年代,神的子民必須永遠認定神是他們的領導者。故此他們同心求問神,怎樣面對前面的挑戰、應是哪一個支派的人先去打仗?想想若約書亞仍在他們當中便會聽命於他,但不可忘記人會有錯的,正如約書亞也不察被基遍人欺騙而與他們立約不殺他們,及後卻引來子民對領袖的不滿發怨言(書9:1-18),故此他們同心向神禱告求指示是正確的行動。沒有「明顯」的領袖,他們的自發性便發揮,事實今天不少教會──特別西方的華人教會──在缺少牧者下是由信徒、執事承擔牧養的工作,探訪、講道、輔導……

2. 尋求心意 順服神(士1:1)

他們向神禱告、祈求,即表示他們願意尋求神的心意。一個自以為是、獨斷獨行的人是不會禱告──除非出了問題才向神求助,他們認為自己能作的何需禱告呢!

但尋求神心意的人並不代表必定樂意順從神的旨意,人心中往往有自己的意願,若神的旨意與他的心意吻合,那當然樂於遵從;若與其心意不符,甚至是背道而馳,則會否定那是神的心意而不遵從。正如:猶大亡國後留在荒涼耶路撒冷的眾軍長及領袖約哈難並眾百姓見耶利米求他求問神,問他們應留守破城或往繁榮的埃及,「願耶和華-你的神指示我們所當走的路,所當做的事。」(耶42:3),先知樂於答允,經過十天的祈求,神清楚指示耶利米叫他們留守耶路撒冷不要往埃及否則會遭災,但這些人早已想往埃及,當答案不符其心意,他們即否定那是神的意旨,「何沙雅的兒子亞撒利雅和加利亞的兒子約哈難,並一切狂傲的人,就對耶利米說:『你說謊言!耶和華-我們的神並沒有差遣你來說:「你們不可進入埃及,在那裡寄居。」這是尼利亞的兒子巴錄挑唆你害我們,要將我們交在迦勒底人的手中,使我們有被殺的,有被擄到巴比倫去的。』」(耶43:2-3),他們終往埃及去,當然結果遭災。故此,我們需反思我們尋求神的心意乃為確認自己的看法或真的樂於遵行神旨意。

是次他們樂於遵行神的心意,當神指示猶大支派去作戰時,他們沒有異議便遵從,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3. 未戰先贏 仍需戰(士1:2,4)
他們仍未作戰時,神已經給他們應許他們會得勝,「耶和華說:『猶大當先上去,我已將那地交在他手中。』…猶大就上去;耶和華將迦南人和比利洗人交在他們手中。他們在比色擊殺了一萬人」(士1:2,4),他們仍未作戰,神已給他們保證必定得勝,神會為他們作戰,將敵人殲滅。事實過去及日後的歷史他們經歷到縱使面對龐大敵人、在弱勢、沒有好的軍事訓練、精良武器下,雞蛋竟可打塌高牆;正如:亞伯拉罕帶著318個僕人打贏四王聯盟,救回羅得;還有埃及的龐大軍力仍敗於為奴的以色列子民。因此他們的勝利是神的恩典,是神的作為,他們絕不能袖手旁觀,必需積極投入,他們得勝不是因為他們人強馬壯、精良配備,乃是神的恩典,雖在恩典中仍需努力作戰。

今天神豈不是已應許我們必定得勝撒旦嗎?難道我們會懷疑神的能力是低於撒旦嗎?但今日我們能得勝撒旦、仇敵、罪惡的試探、引誘仍是神的恩典,但我們仍需努力追求成長才成。我們要在恩典中得勝必需要努力。個人、教會的人生是不進則退,不勝即敗,求神給我們體會我們是活在神恩典中,但我們仍需努力作戰。

4. 互相扶助 迎挑戰(士1:3)
當以色列人透過禱告、烏陵、土明向神求問(民27:21),神指出是猶大支派先去作戰。雖然猶大不是長子,因長子流便犯錯失德而失去祝福,雅各將最大的祝福給了猶大(創48:8-12),而且是王族的支派,故此神安排他是第一個支派去作戰,這也印証了「恩典不單美麗,也是沉重」,「因為多給誰,就向誰多取」(路12:48中)。

猶大順命去爭戰,但他知道自己的力量不足,於是他便向另一支派──西緬支派求助,「猶大對他哥哥西緬說:『請你同我到拈鬮所得之地去,好與迦南人爭戰;以後我也同你到你拈鬮所得之地去。』於是西緬與他同去。」(士1:3),西緬、猶大均是利亞所生的兒子(創29:33,35),即是同父同母的親兄弟,而他們的地業是在猶大支派所得的地域內,「為西緬支派的人,按著宗族,拈出第二鬮。他們所得的地業是在猶大人地業中間。」(書19:1),因此他們有血緣、地緣的密切關係。所以他便向西緬求助,他們也答允一天當西緬有需要猶大也會拔刀相助,這是何等美麗的圖畫,他們是手足相扶、互相建立面對挑戰。因集合兩支派的力量耶和華使他們戰勝迦南人與比利洗人,他們在比色擊殺了一萬人(士1:4)。猶大與西緬合作,神也將迦薩、亞實基倫以及以革倫等重要的非利士城市交在他們手中,使他們獲得極大勝利。

我們作事當然要盡力、承擔自己的責任,但也要承認有陣子我們也需別人的扶助,若已盡力仍未成功,請求別人幫助並不為過,日後有能力再去幫助其他人。教會亦然,神安排我們在教會中也是讓我們學習彼此扶持、彼此相助,而撒旦的工作就是要破壞神的教會、破壞肢體間的團契生活,故此我們極需同心合意興旺福音。

5. 招納賢能 齊作戰(士1:11-15)
在爭戰過程中,不單是猶大支派請求西緬支派協助,當中也記載了猶大支派中一位重要人物迦勒請人協助他們支派攻打基列西弗那地方,「迦勒說:『誰能攻打基列‧西弗,將城奪取,我就把我女兒押撒給他為妻。』」(士1:12),及後俄陀聶回應這呼召,成功攻取那地後迦勒便將女兒嫁予他,而俄陀聶也成為以色列人中第一位士師(士3:9),迦勒願意將女兒許配一位有能之士可算是「高價」招聘賢能,這也給我們看到在事奉上我們很多時需要邀請一些專才幫助我們,而我們也應給予應有的報酬,而不能單講「友情」,當然那些事奉者未必是以報酬為重點,但這是愛。今天教會能有好的發展真的需要不同的專才配合,當然這專才要有好的靈命才成!

6. 未克全功 需再拼(士1:19)
士1:4-18記載了猶大攻取了不少地方,包括我們熟悉的希伯崙,但他們並沒有完全攻佔神預備給他們的地方,「耶和華與猶大同在,猶大就趕出山地的居民,只是不能趕出平原的居民,因為他們有鐵車。」(士1:19)。作者指出正面:神與猶大同在,而猶大能趕出山地的居民,事實要攻佔山地其實不易──山地是易守難攻,但他們成功了;反之在平原他們卻不能得勝,因為平原適宜人居住,故他們會屯重兵,最大問題是那些敵人有「戰車」──是當時最厲害的武器。或許我們會認同、同情他們沒有力量去克勝強敵,但根本問題不是敵人強、自己弱,乃是信心問題。

神已應許會與祂的子民同在,「耶和華-你神領你進入要得為業之地,從你面前趕出許多國民,就是赫人、革迦撒人、亞摩利人、迦南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共七國的民,都比你強大。耶和華-你神將他們交給你擊殺」(申7:1-2上),神一早告之那應許之地的七國民族均比他們強悍,但神已告之他們必勝,事實之前他們在約書亞帶領下攻陷了看似不能攻陷的耶利哥城(書6章),而有許多馬匹、車輛的夏瑣王與其他民族聯合對抗約書亞,「這些王和他們的眾軍都出來,人數多如海邊的沙,並有許多馬匹車輛。這諸王會合,來到米倫水邊,一同安營,要與以色列人爭戰。」(書11:4-5),但神卻宣告他們會必勝,事實也如此成就,即他們是有勝利的經驗,約書亞亦留下寶貴的指令,「迦南人雖有鐵車,雖是強盛,你也能把他們趕出去。」(書17:18下)。鐵車雖是厲害,但並非沒有得勝機會,稍後便記載了耶賓王有鐵車九百輛而大大欺壓以色列民20年(士4:3),但神興起底波拉,最終西西拉一樣潰敗,「耶和華使西西拉和他一切車輛全軍潰亂,在巴拉面前被刀殺敗;西西拉下車步行逃跑。」(士4:15)。但他們已打了好幾次仗,而且得勝了,已可以安定下來,因而便不再想爭戰下去,這些滿足、安穩、留在安全網下的心態往往使人裹足不前再冒險,但這也種下下滑的禍根。

很多時我們常看到敵人龐大勢力,於是「太困難」、「根本沒可能」便常出現在我們口中或心中,也成為我們不再前進的藉口,猶大支派不願意為征服迦南地付上更大的代價,故此缺乏能力並不是其失敗因素,沒有信心、不想付太大代價成為他們不能得勝之真正原因。

神的能力是不會因環境、困難、時間等改變,問題是我們對神的應許有多少信心及毅力,我們也要有此警覺,我們絕不能滿足於現狀,仍需努力前往,仍有很多人未聞福音,我們仍未克全功仍需努力再拼。

今天我們也會面對看似無法克服的劣勢與挑戰,但我們能得勝與否乃取決於除了我們對環境的觀察與回應外,更需將焦點放在神手上,若我們每人能將危機視為轉機,並以非凡的方式和竭盡所能的努力來事奉神會享受勝利的果實。

士師記第一章經文給我很大的感受,鼓勵肢體不要單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位牧者身上,乃是我們同心仰望神,神給我們祝福,同樣將更多的責任託付予我們,這戰爭卻不易得勝,但並不是不能得勝,就好像擁有戰車的敵人般,但深信我們群策群力,同心禱告,彼此扶助下必能得勝。



歡迎肢體對牧者宣講作出回應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