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November 21, 2024

Vine Media

葡萄樹傳媒

#171 尼希米記析讀(4) 秘而後宣

尼希米記析讀(4) 秘而後宣
(尼 2:11-20)

尼希米雖是亡國奴,卻在異邦之地身居高位,享受豐厚俸祿,但當他知道自己的家鄉同胞在水深火熱中,城門被燒,城牆被毀,又被敵人凌辱,內心傷痛,他禱告神求神赦免昔日先祖所犯的罪,求神引導。結果他一次服侍王時面露愁容,被王詢問,他竟可即時回應其需要,並詳細列出若回鄉要取詔書、取木材及歸期等,故反映他心中早已有詳細計劃,但他仍不斷禱告,結果他被批准回鄉帶領子民重建城牆。我們探討尼希米回耶路撒冷城後的一些秘密行動,及後又向群眾宣講了一篇動人、有力的信息。

1. 搜集資料

神祝福尼希米,王差派軍長、並馬兵護送他回鄉(尼 2:9-10),他到了那省將詔書交出,因是王所簽發故此那些不滿他的敵對者也無奈,只好放行。領導者應有的先見質素之一乃是先預先估計有甚麼困難、挑戰,及早作出步署。

由巴比倫到耶路撒冷是頗長的路程,若直行通過曠野大約三百哩路,若繞道則雙倍,整個行程大約需用四個月時間,昔日以斯拉回耶路撒冷在那裡居住了三天(拉 8:32)。尼希米同樣也是在耶路撒冷住了三天。

「我夜間起來,有幾個人也一同起來;但神使我心裡要為耶路撒冷做甚麼事,我並沒有告訴人。除了我騎的牲口以外,也沒有別的牲口在我那裡…我往那裡去,我做甚麼事,官長都不知道。我還沒有告訴猶大平民、祭司、貴冑、官長,和其餘做工的人。」(尼 2:12, 16),尼希米沒有大鑼大鼓與一班人巡查,只是在晚上採取此行動。作為一個領袖應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他背負的擔子是沉重的。正如昔日約書亞,當他帶領以色列人過了約旦河面對耶利哥城的挑戰,他也是獨自一人出來巡查,而那刻卻遇上神的顯現(書 5:13-15),並向他指示如何打這場難打的仗。

夜間獨行相對在日間作是困難得多,因沒有照明,且有些地方很難行,甚至連騎的牲口也裹足不前,「我又往前,到了泉門和王池,但所騎的牲口沒有地方過去。」(尼 2:14),他要徒步巡查,但這樣便不會引起人的注意。尼希米實地堪察的目的乃是要了解城中受損程度如何,那些地方的問題最嚴重,以便日後可以安排不同的人工作,事實稍後在第三章我們看到尼希米分配不同的人組成不同的隊伍在不同的方修葺,井然有序,這絕不是隨意安排,乃因他有好的事前了解實況。

等候神的指示結果必然是事半功倍,但若單說等候而沒有行動──甚至取得更多資料──也不能成事。尼希米對建築不一定是專才,他要得其他人協助──這包括技術支援、管理等問題,他必需徹底了解破損情況才有好的調配,故作出調查是很重要,而且知道城牆的毀壞程度,向群眾公佈時便有詳盡的計劃,所以等候神並不表示詳細資料及調查是多餘。

聖靈能預見我們無法測度的障礙,但我們若不設法事先調查情況,這也是推卸責任的行為。當了解實情後──或更接近實情──便更需要憑信心行。憑信心行是在清楚困難後,再等候神來解決。

2. 秘密行事
但尼希米為甚麼單獨行事呢?兩個原因:首個原因是不想敵人知道。他知道參巴拉、多比雅等敵對勢力甚不滿他的行動,故他必要此刻秘察行事,免得遭敵人阻難、破壞;另一個原因乃因他知道若未有一個詳細的計劃便一早宣告會作甚麼這不單會引來敵對勢力的破壞,亦會引來同胞們的批評”撥冷水”,尼希米知道一群意志消沉、思想灰暗的百姓可能比積極、樂觀的百姓其感染力來得更強烈。失意者的爭執與意見往往是十分苦毒的。耶城居民正是意志消沉,若未有確實計劃而宣告實屬不智,他不能再讓那減少凝聚力、向心力的歧見變本加厲下去。

他是獨行獨斷-獨自判斷。雖然重建是一個群策群力、動員不少群眾的工程,但在計劃未成熟便公開會引來很多反效果。群眾的情緒、思維往往是負面的,或是較易受負面的影響,因而很易引發更消極的思維、言論;故他暫時保著這秘密(Keep it in secret)是明智之舉。他要探取更多資料、有更好的預算、更詳盡的計劃才公佈,這樣群眾才有更大的信心去跟隨。

很多時一件事工的開展往往是由一兩個人或小撮人開始,開始時不會大張旗鼓,而是”秘密”進行。

在一個講求民主的社會中,我們很多時均要求有知情權,這表面是對的,但這卻不是絕對的真理,聖經並沒有給我們看到這是必然的事。神有其計劃,祂不會預先與我們商量,問我們的意見。神的僕人帶領子民也不是事事求問子民意見──如建聖殿。同樣在現今的生活中,同樣會遇到相同的處境:兩國爭戰,難道如何行軍會及早知會群眾嗎?父母有多少財產、物業投資,其實直接、間接影響著其兒女,難道父母又需讓兒女們知道其財政嗎?這一切均非對肢體的不尊重,只是時機未到而已!

同樣,教會亦然,今天當我們未有詳細的計劃,我們也不會即時與會友交待,免得引起不必要的問題;同樣教會一些紀律為了要保護那些犯錯肢體,給予他們機會回轉,故也不會公佈天下。這一切均非對肢體的不尊重,只是時機未到而已!

尼希米獨自審查破損地方,在屬靈的角度,我們也需私下審視自己的生命,有甚麼漏洞、有甚麼破損而需作出修補,有時我們只是在繁忙生活中營營役役,或在不同的資訊、娛樂中將我們屬靈生命壓乾也不自知,我們真的需要多作檢討,否則我們只會迷失而不能成為他人祝福。

個人成長方面:我們要對自己詳細的檢查、察看我們當中的缺欠、弱點何在,才可對付、克勝。

學習方面:我們要看看還有多少書本未讀,有全面的圖畫便有不同的生活。
經濟方面:我們將所有存褶款項點算起來,便知道自己是豐足或是貧乏──在奉獻上也有不同的支持。

3. 秘而後宣(尼 2:17-18)
當時機成熟時,尼希米便公佈天下(其實兩者時間距離是很短),他招聚群眾與他們分享、激勵他們參與重建的工作。對一班在困境中生活、沒有太大信心的人而言,要激起他們的鬥志,投入工程絕不容易,但尼希米卻做到了!因此他的宣講是極具學習價值。

3.1 與人認同
「我們所遭的難,耶路撒冷怎樣荒涼,城門被火焚燒,你們都看見了。」(尼 2:17中),尼希米本身是在外邦之地居高位,他壓根兒不是在這頹垣敗瓦中過活,但他自視是耶城的一份子,他不以自己是書珊城派來的高級官員,他絕不是以一位救世主、領袖的態度自居──雖然他真是是次的領袖,他與他們認同「我們所遭的難」──這樣便深深贏得子民的敬佩,從而樂於跟從。主耶穌也是紆尊降貴的到我們當中與我們一齊生活──「道成肉身」也是我們今天事奉應有的態度。

3.2 指出困境
「耶路撒冷怎樣荒涼、城門被火焚燒,你們都看見了。」(尼 2:17中)

尼希米指出他們所面對的處境並不是傷口上撒鹽,而是要他們知道所面對的情況只會越來越嚴重,若再下去他們會被敵人繼續欺壓,生活會更艱苦,他們下一代會受的苦難越甚。因往往一些人在困難中已慢慢適應下來而不想轉變了,故他指出困境讓大家知道。

正如主耶穌呼召人跟從祂時,祂不會只告訴人跟隨祂會有豐盛生命、有平安、有喜樂──雖然這是事實,祂更多次告之要付代價,會遭人嘲弄,甚至逼迫,要人清楚考慮才跟從。

同樣面對教會事工,領袖若輕看任務的艱巨、無視困難的實在、太多無根據的樂觀是於事無補的;若不讓群眾了解前面的險象、困難、挑戰、危機,這是不智,更是不道德的。子民(會友)有權了解困難──重要的要他們知道領袖了解其困難。願正視困難不會使人望而卻步,看不到出路才會讓人裹足不前,更重要是有不怕艱巨、甘心委身的領袖。尼希米不單看到牆垣損毀,更看到沒有防禦的危機。他不單看到當時的狀況,更看到需要改革的事。

作為領袖常常比會友面對壓力更大,乃因困境的迫切,為人著急。而作為一位領袖很需要從逆境、困難中看到亮光、機會,從樂觀、順境中看到危機、困難,這樣才能有效地、正確地帶領群眾。

3.3 採取行動
很多時我們太多的計劃、太多的籌算、太多的準備,結果最後卻太多憂慮而沒有行動,甚至取消那計劃。尼希米只是回來留了三天,只是觀察了一部份地方──其實仍未完全掌握到所有問題,但他便要推動工作,鼓勵群眾,「來吧,我們重建耶路撒冷的城牆,免得再受凌辱!」(尼 2:17下),這表示他們曾多次受著敵人的嘲弄、侮辱。而城牆毀壞他們持續地受著侵擾,這是一個可見的事實,為著自己的安危便需要投入,使自己及家人得到保護。尼希米要讓他們知道,這些重建工程是為著他們本身的安全而非為他人,故需起來參與。

只是知道而沒有行動是沒意思的。尼希米表明親身參與重建的決心,他是身先士卒帶領群眾,不單與人認同,更以行動來領導、呼籲子民參與重建。

3.4 見證激勵
群眾不單要跟隨一個計劃,而是要跟隨一位有影響力、生命力的領袖。盼望是會感染人的,神賜人異象是有感染力的。領袖需要將這些盼望帶給沒有指望、或信心弱小的人。傳遞異象不單靠口舌,更需將其經歷、生命力、對神的信靠、恩典的臨在與人分享,或許起初只是星星之火,但很快卻會變成熊熊烈焰。

「我告訴他們我神施恩的手怎樣幫助我,並王對我所說的話。」(尼 2:18上),尼希米最重要是分享他的經歷,他怎樣有此感動,怎樣向神禱告,經歷神的恩典及神怎樣為他開路,君王給予他一切的祝福,使他可以順利回國並且得到不錯的物資,這一切均非偶然及易事,他讓子民深深體會到神在祝福及同樣冀望他們得到安全。

我們本身對神的呼召、異象、使命可有肯定?在投入的過程中可曾深深經歷神的引導、祝福?這一切均是驅使我們能否更投入,遇到困難而不會退縮,且能感染、號召他人的因素。故此我常會分享神給我的異象,分享神給我的引領,我會不厭其煩的分享,藉此激勵肢體。

從子民的經歷中,我們看到一個不斷重演的現象。當一個使人膽戰心驚、卻又興奮的異象從神而來,有人堅持下去、勇敢面對挑戰、付上代價、再將異象付諸行動、更多偉大的事業,便能得以成就,最終我們看到:「他們就說:『我們起來建造吧。』於是他們奮勇作這善工。」(尼 2:18下)

願我們同樣起來作這善工!

4. 小結
在尼希米第二章給我們學習:-
我們要有好的靈命、好的生活表現,才能使別人受感染,支持我們。 我們要常保持儆醒、禱告的心,為我們要面對的事籌算並交託,把握每個機會為神擺上。 我們要有好的洞察力,體察自己生命的漏洞及可能面對的困厄,然後作出修補,但這過程是可以在個人的「密室」作。一些事工在成熟時才作出公佈,而不單告之一些資訊,乃是有生命的激勵,使受眾受感染及參與其中。



歡迎肢體對牧者宣講作出回應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