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肝膽相照 (大衛系列)
肝膽相照
撒上18:1-4; 19:1-7; 20章
人生若沒有朋友是難受的,有些人朋友雖多,但卻沒有深交、沒有知己。
聖經中描繪最偉大的愛不是男女、夫婦、父母的愛,乃是朋友的愛「人為朋友捨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大的。」(約 15:13),而聖經中最為人傳頌、讚賞的朋友間的情誼首推約拿單與大衛,聖經中有三段經文直接記載他們兩人的事情:
一. 結盟──約拿單與大衛首次結盟(撒上18:1-4)
二. 勸父──約拿單勸阻父親不要殺大衛(撒上19:1-7)
三. 訣別──約拿單知父親定要追殺大衛,通風報信,大衛繼續逃亡,及再一次短暫相見(撒上 23:15-18),自始再無見面(撒上20章)
當然聖經有記載日後大衛如何對待約拿單的後代。我們會按這三段經文探討,但不能一一詳談,只會抽出部份重點分享,從而思想怎樣成為別人的好友。
1. 結盟(撒上 18:1-4)
感情很難完全用理性解釋--為何那人與那人特別投契,但也非無因,大衛有其吸引人的魅力,特別他戰勝歌利亞,帶領以色列人打了一場勝仗。約拿單本身也是一位戰士,他也有很大的信心,曾與一位同伴進擊非利士人龐大的軍隊,而且宣告「耶和華使人得勝,不在乎人多人少。」(撒上 14:6下),但他面對高大的歌利亞也沒有信心出戰,然而他見到比他年幼的大衛竟然有那麼大的信心、勇氣去挑戰歌利亞,故不單「識英雄重英雄」,更配服他。
我們敬佩一些年長的人,一些前輩的努力、成效,甚至以其作榜樣、師傅是較容易,但要一位年長的人佩服一位後輩絕不容易,但約拿單做到了!這是我們應學習的--佩服不分年齡!約拿單身為王子,身份尊貴、地位高超,大衛只是一個牧童,雖則剛打勝仗,但仍是無甚麼職位,但約拿單交這朋友並不以此作準。
「約拿單的心與大衛的心深相契合」(撒上 18:1中),「深相契合」這動詞的原意是「綁在一起」,即「心心相印」,意即他將自己的生命與大衛的生命綁在一起,願意生死與共,「約拿單愛大衛,如同愛自己的性命。」(撒上 18:1下),這份愛是那麼濃、那麼真摯。正因這份愛,驅使約拿單主動與大衛結盟,「約拿單愛大衛如同愛自己的性命,就與他結盟。」(撒上 18:3),「愛」這字在本章出現多次,v.16以色列和猶大眾人都「愛」大衛,v.20米甲「愛」大衛,v.22王都「喜悅」--也表示「愛」,但這「愛」字常含有政治上效忠的意思,故他們的結盟也有政治效忠之意。
他們「結盟」立約是一件嚴肅的事,通常人與人或國與國立約是在神面前立的,由神作見証者,人不能悔約--婚姻也如此,而立約是有信物作憑証,正如神和亞伯拉罕所立約的憑証便是割禮,約拿單與大衛的立約也是如此。在立盟約行動中,約拿單將身上外袍及戰衣、刀、弓、腰帶均給予大衛(v.4)。
大衛那時仍是牧童身份,可能沒有適合在宮中穿著的衣服,也沒有作戰武器,約拿單將這些給他。可見其情關注到他人的需要,而這些物品有其象徵意義,因「外袍」可指君王或王子穿著的衣服,這似是他也願意將王位的繼承權也讓予大衛。
若留意整段經文均是強調約拿單愛大衛,一切均是約拿單作主動,而立約的憑証也是由約拿單負責,當然,我們不會認定大衛對約拿單的情是虛假,但肯定約拿單的情比大衛更濃。
2. 勸父(撒上 19:1-7)
掃羅對大衛的嫉妒、猜疑越來越利害,掃羅的敵視、憎恨由隱藏於內心至流露於外,他當眾宣告要殺大衛「掃羅對他兒子約拿單和眾臣僕說,要殺大衛」(撒上 19:1上),他不單表露其心意,更下令臣僕採取行動。「殺死」在本章中前後出現了8次之多(v.2, 5, 6, 11 [2次], 15, 17),可見恨可成為行動。
約拿單知道父親的心意,他便即時通風報信予大衛,並要大衛小心自己,到一個僻靜的地方藏身,看他能否勸服父親放棄這念頭然後再告之,而這地方肯定是他倆知道的秘密地方,約拿單這樣作目的非常簡單--幫助大衛。
約拿單另一值得我們欣賞的地方--”幫理不幫親”,他當面勸說掃羅,「約拿單向他父親掃羅替大衛說好話,說:『王不可得罪王的僕人大衛;因為他未曾得罪你,他所行的都與你大有益處。他拚命殺那非利士人,耶和華為以色列眾人大行拯救;那時你看見,甚是歡喜,現在為何無故要殺大衛,流無辜人的血,自己取罪呢?』」(撒上 19:4-5)
這兩節經文是以警告作開始及結束,「王不可得罪王的僕人大衛」他指出大衛是掃羅的僕人,也暗示大衛對掃羅的忠心,「得罪」意即「犯罪」--不合社會的規範,他指出掃羅若以君王身份殺害其忠心的臣子是犯錯,若他仍執迷不悟則是「流無辜人的血」,這便「自己取罪」,因「流無辜人的血」在律法上是一個大罪(申19:10; 21:8; 27:25),他必定會受重重的刑罰,這指出掃羅本身的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上。
另外,他又指出大衛從未得罪過掃羅,而且他所作的--戰勝歌利亞不單對他有益,也協助他戰勝敵人,也幫了國家;而且他在戰勝敵人時,掃羅豈不是同樣歡喜他嗎?為何現今竟會逆轉要殺他呢!
這是很好的論証,讓掃羅重新檢視問題出在何人身上!為甚麼會有此情況。
結果掃羅被說服,「掃羅聽了約拿單的話,就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說:『我必不殺他。』」(撒上 19:6),這次的說服有正面的回應,而掃羅也作出嚴肅的保証,指著神起誓,可惜這誓言並不能持續下去。
因掃羅此刻願意放棄殺大衛,約拿單便告之大衛,將大衛帶回掃羅身邊並讓他恢復其職份。
約拿單為朋友出頭,幫理不幫親,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3. 訣別(撒上 20章)
掃羅雖然短暫不對付大衛,但因沒有對付其內心的嫉妒,故越來越憎恨大衛,縱使他將米甲嫁予大衛,但仍要殺他,結果大衛在米甲協助下逃出皇宮(撒上19:8-17),及後大衛再逃往拉瑪求助於撒母耳,但掃羅已不再尊重撒母耳,一樣派兵追殺,故大衛只有再逃走(撒上 19:18-24)。
20章的記載帶出兩個主題,v.1-10藉兩者的對話証明錯不在大衛乃在掃羅,而大衛的流亡絕非其自願,故及後一些人指大衛是”逃離主人的奴僕”是錯誤(撒上 25:10);v.11-17透過約拿單與大衛的再立盟約表達出大衛必然取代掃羅及約拿單作王,約拿單也暗示將其王位繼承權轉予大衛。
“最危險的地方也許是最安全的地方”,大衛便逃回基比亞--他的盟友約拿單的居所。
大衛約見約拿單,他一見到約拿單便提出三個問題問約拿單,「大衛從拉瑪的拿約逃跑,來到約拿單那裡,對他說:『我做了什麼?有什麼罪孽呢?在你父親面前犯了什麼罪,他竟尋索我的性命呢?』」(撒上 20:1),其實這問題的答案約拿單一早也知道,他在對上一次勸父親時已告之他不單無罪更有功,約拿單斬釘截鐵地回應「約拿單回答說:『斷然不是!你必不至死。我父做事,無論大小,沒有不叫我知道的。怎麼獨有這事隱瞞我呢?決不如此。』」(撒上 20:2)--「斷然不是」是強烈的感歎詞,約拿單與掃羅父子關係一直不錯,兩人曾並肩作戰、出生入死,故他憑過去的經驗而作出一個結論:「怎麼獨有這事隱瞞我呢?決不如此。」,從此我們可以體會到約拿單是一個很單純、耿直、很重感情的人,他不會矯揉造作,不會掩飾自己的感情,他推己及人,他不會隱瞞父親,故也相信父親不會隱瞞他,但他又怎會料到嫉妒會將人性扭曲,會破壞關係呢!
「大衛又起誓說:『你父親準知我在你眼前蒙恩。』」(撒上 20:3上),大衛的回應是相當謹慎,他「又起誓」,我們稍後會留意大衛在此常起誓,藉此確定其所言之正確。他推斷因掃羅知道他們兩人的關係密切故才不會將他殺大衛的事告之,因知約拿單定會為此愁煩,而事實約拿單真的為此事茶飯不思,心中愁煩「於是約拿單氣忿忿地從席上起來,在這初二日沒有吃飯。他因見父親羞辱大衛,就為大衛愁煩。」(撒上 20:34)
大衛再次又指著耶和華起誓,指出自己是離死只是一線之隔(v.3下)。
約拿單聽後也有點不知所措,故他便說:「你心裡所求的,我必為你成就。」(撒上 20:4下),原來的意思是:「你怎樣說我便怎樣做」。
大衛便把握這機會要求約拿單幫助他,有解經者從文學角度分析本章的描繪,大衛使用他「說話合宜」的專長,指使約拿單與父親對立,以達個人目的,甚至教約拿單說謊,欺騙其父,並逼使約拿單作”無間道”,要將有關資料報告給他,但仍是尊重他。
v.5-8是大衛對約拿單的要求,「初一」是新月的日子,聖經稱為「月朔」,按律法規定這天有特別的獻祭(民 28:11-15),故一家人可以一同坐席,而他會刻意缺席,他要求約拿單為他撒謊說大衛回家鄉獻年祭,若掃羅當作無事便表示他安全,但若掃羅發怒便知他定意殺他。事實大衛已早知掃羅的心意,不過他要藉此再確認掃羅意欲,同樣透過約拿單的介入可以証明他非故意與掃羅作對,他的逃走也是逼於無奈。
但最厲害的一句「求你施恩與僕人,因你在耶和華面前曾與僕人結盟。我若有罪,不如你自己殺我,何必將我交給你父親呢?」(撒上 20:8),他仍謙卑地稱自己為僕人--其實他是其姊夫 / 妹夫,這表示他很尊重約拿單的地位,他求約拿單施恩予他,這「施恩」在舊約中特指立約的愛,他重提之前 撒上 18:3的結盟,他甚至說:”我真的有罪,要死,寧願死在你的手上”,對於深愛大衛、耿直單純的約拿單,他可以抗拒大衛之前的請求嗎?絕不能!
約拿單為此再主動與大衛立誓,他指出他定會知無不言,言無不實(v.12-13),他甚至咒詛自己,若他知而不言願神重重降罰予他。
「願耶和華與你同在,如同從前與我父親同在一樣。你要照耶和華的慈愛恩待我,不但我活著的時候免我死亡,就是我死後,耶和華從地上剪除你仇敵的時候,你也永不可向我家絕了恩惠。」(撒上 20:13下-15),這話更顯出約拿單對神的順服,對大衛的愛。約拿單也知道撒母耳的宣告,神會興起另一個人取代其父的位置,神的靈離開掃羅,他精神錯亂、失常,約拿單是看在眼內,他知道父親已被神捨棄,如江河日下,知道大衛取代其父的必然性,他若眷戀王位可隨時殺害大衛,但他沒有。
而v.14-15的話顯示地位易轉,約拿單由祝福大衛轉而懇求大衛「你也永不可向我家絕了恩惠」,要大衛善待他的後裔,不可滅其後人,這更清楚顯示大衛作王的合法性,因約拿單這位王位繼承人也放棄了他的權利,將王位拱手讓予大衛。
結果:「於是約拿單與大衛家結盟,說:『願耶和華藉大衛的仇敵追討背約的罪。』約拿單因愛大衛如同愛自己的性命,就使他再起誓。」(撒上 20:16-17)他們再次立約,是次也是約拿單作主動,但對象擴大了--「大衛家」--即「大衛王朝」,而每個約均會指出,若悔約會受刑罰--正如約拿單咒詛自己,是次的約也針對大衛,若日後大衛悔約會同樣遭刑罰,但此處卻較婉轉表達這意念:「願耶和華藉大衛的仇敵追討背約的罪。」(v.16)
最終掃羅定要殺大衛,約拿單為大衛再求情時反被父親大大責罵,「掃羅向約拿單發怒,對他說:『你這頑梗背逆之婦人所生的,我豈不知道你喜悅耶西的兒子,自取羞辱,以致你母親露體蒙羞嗎?耶西的兒子若在世間活著,你和你的國位必站立不住。現在你要打發人去,將他捉拿交給我;他是該死的。』」(撒上 20:30-31),掃羅追殺大衛其中一個原因是愛兒心切,他希望其兒子可以作王,剷除大衛便可以讓約拿單日後作王,他惱怒約拿單不領其情,反而偏幫”外人”,甚至因此失去常性要將自己的兒子刺殺(v.33),約拿單不是為自己會失去王位而憂愁,這份友誼豈不是高貴、可敬嗎?約拿單對大衛真的是肝膽相照、義薄雲天、豪情蓋天。
及後約拿單便暗中再見大衛告之大衛他無力扭轉局勢,他便要求大衛盡早離開,離開前「二人親嘴哭泣」,而他們再次立誓--也是約拿單作主動「約拿單對大衛說:『我們二人曾指著耶和華的名起誓說:「願耶和華在你我中間,並你我後裔中間為證,直到永遠。」如今你平平安安的去吧!』大衛就起身走了;約拿單也回城裡去了。」(撒上 20:42),約拿單給他祝福--如今你平平安安地去吧!大衛便離開與其訣別,從此他倆再沒有見面,一直至約拿單戰死沙場也再無機會相見。但我們相信約拿單的心仍是記掛著大衛,他對大衛的情並沒有因時間、地域距離而有所轉變。
忠義兩難存?約拿單與大衛分手後,憂心忡忡地返回宮中,用其餘生伴著那位對他真摰、純真感情嗤之以鼻,甚至曾用槍想刺死他,被神放棄的老父,仍與他一同作戰,對抗外敵。最後他及其他兩個兄弟與掃羅同時戰死沙場(撒上 31:2)。大衛為約拿單的死難受,為他作輓歌,這歌稱為弓歌,其中最後兩句:「我兄約拿單哪,我為你悲傷!我甚喜悅你!你向我發的愛情奇妙非常,過於婦女的愛情。英雄何竟仆倒!戰具何竟滅沒!」(撒下 1:26-27),這也顯出大衛對約拿單的愛。
4. 守約
當大衛登基後他查探可有約拿單的後人,及後知約拿單有一兒子米非波設,他便信守承諾以慈愛待他,召他入宮見面,常與他共膳,並將屬於他的祖業歸還給他,「大衛說:『你不要懼怕,我必因你父親約拿單的緣故施恩與你,將你祖父掃羅的一切田地都歸還你;你也可以常與我同席吃飯。』」(撒下 9:7),這是大衛美好的一面,他能遵守與約拿單所立下的盟約,善待其後代。
5. 小結
這常被人稱頌的友誼,我們看到約拿單的情比大衛更真、更純、更深,事實作為朋友,感情很難是完全對等,定會有差距,問題只是差距有多大而已,但約拿單的情很值得我們欣賞,他不會輕看大衛比他年少、出身寒微,反而欣賞他、敬重他。
他為了大衛而不惜被父親責罵,幫理不幫親,維護摯友,更寶貴的是他甘願捨棄自己作王的機會,順服神的帶領,將王位甘心拱手讓予大衛,這是難能可貴,這豈不是等同「人為朋友捨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大的。」(約 15:13)嗎?
現今這世代不少朋友因財失義,為利益反目,甚至出賣朋友以達取私利,我們能否如約拿單般有這高尚情操呢!
6. 佳友
事實世間沒有一位完美的朋友,最佳的朋友乃是主耶穌,主耶穌從沒有輕看我們地位卑微、常犯錯誤,他甘心離開天上榮耀,降世為了拯救我們。
我們常利用祂,有事求祂,有陣甚至幼稚地逼使主聽從我們,但主仍祝福我們,同時為我們的軟弱、失敗而難過、憂愁,我們可有珍惜這位佳友,與祂建立更深的交情呢?
反思:
請為”朋友”下一個定義? 朋友 / 知己 / 深交 / 有甚麼分別? 要成為”好朋友”、”深交”需具備甚麼特別質素? 約拿單對大衛的情誼有甚麼特別值得你欣賞的地方? 我們可曾為了維護我們的朋友與家人(特別父母)反目? 你可曾試過”幫理不幫親”?結果怎樣? 約拿單順服神的心意而甘願放棄作王,對你有甚麼啟迪?你可曾有類似經歷? 不單是次、過去數次的信息(若有聽)會否使你對大衛有些改觀?哪方面?這對你讀經有甚麼反省? 可曾覺得耶穌是我們的朋友? 應怎樣與這位最佳好友建立更深關係?
歡迎肢體對牧者宣講作出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