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December 22, 2024

Vine Media

葡萄樹傳媒

聖經中的夫婦:父母的工作是做不完的

父母的工作是做不完的 (士師記14:1-15:1) 1


瑪挪亞和他的妻子是聖經中最可愛的一對夫婦之一,但是他們的孩子卻很不容易應付,超過任何正常的父母所能面對的。當他們無法生育的時候,他們的小孩就是天賜的禮物和神蹟。從第一天開始,夫妻倆就知道他們的任務只是養育參孫,並且神對參孫有祂特別的計劃。成年的參孫有超人的力量,引起全國的注意,命中註定要成就大事。他從誕生時就被神分別出來,要拯救以色列人脫離非利士人的手(士13:5)。

父母親應如何預備自己的心,並預備孩子來經歷人生的成功與失敗,如何應付迂迴與曲折,如何面對朋友與仇敵?

撫養兒女是領受神賜的託付
(Parenting is a Privileged Responsibility)

13:12瑪挪亞說:「願你的話應驗!我們當怎樣待這孩子,他後來當怎樣呢?」13耶和華的使者對瑪挪亞說:「我告訴婦人的一切事,她都當謹慎。14葡萄樹所結的都不可吃,清酒濃酒都不可喝,一切不潔之物也不可吃。凡我所吩咐的,她都當遵守。」(士13:12-14) 24後來婦人生了一個兒子,給他起名叫參孫。孩子長大,耶和華賜福與他。(士13:24)

瑪挪亞和他的妻子是敬虔的信徒和父母,而且他們很看重自己的婚姻和做父母的角色。他們很恭敬地尋求神的旨意,並求神來教導他們如何管教神所賜的孩子。瑪挪亞已經從他的妻子那裏聽過有關天使的信息 (士13:5),但是他想要知道更多相關的事情。沒人能怪他。神已應許他的妻子說那孩子不是一個普通的小孩,而是一個英雄、一個鬥士、一個勇士、一份國寶、一個拯救者、和一名領袖 (士13:5)。瑪挪亞不忍心和不容許他妻子一人承擔如此重大的責任。瑪挪亞「祈求 (athar)」的動詞 (13:8) 並非聖經中出現過84次的普通禱告之希伯來字 (palal),而是比這更為激烈且認真的「祈求」,這個字在聖經中出現了20次,其中有8次用來形容法老懇求摩西為他禱告 (出8:8、9、28、29、30,9:28,10:17、18)。瑪挪亞的祈求既迫切又持續,且不屈不撓。

但是,另一方面瑪挪亞並沒有扮演好一個傳統父親的角色,來撫養孩子。這對夫婦對子女教育的典範就是給了孩子一個雙親全備的家庭。瑪挪亞在第八節中兩次提到「我們」。這裡他意味著,「我呢?是的,祢造訪我的妻子,但是現在請祢指教我,讓我也參與在此過程中,請祢使用我。」瑪挪亞不願意做一個缺席的父親,也不願在家遊手好閒或袖手旁觀。他是一個幫孩子換尿布、餵孩子喝奶又抱哄孩子的好父親。更令人佩服的是,他不是因著太太的壓力、或家庭出現危機,或外在的刺激才做的。他很享受,而非忍受他的角色;他很喜樂從不抱怨;並且他對做爸爸的責任很熟悉,而不是一無所知。請注意:瑪挪亞不只是為小孩的出生而高興,他更關切如何撫養孩子長大 (士13:12),而不論應許是否真實。有趣的是,天使把每天實際撫養孩子的教導完全交給他們夫婦。從此天使不再出現 (士13:21)。神雖然不是教導了所有的細節,但給他們的忠告也足夠了。說到這裏,你是不是覺得瑪挪亞的故事恰恰描述了每個做父母的情況、所面臨的挑戰,以及心存的困惑呢?

這對夫妻很忠心地按天使教給他們的任務和吩咐去做。他們照著拿細耳人的規矩而做 (13:5),閱讀了每本育兒手冊並且留心聽鄰居每一句的忠告告。他們盡全力把父母的職責做到最好。不知不覺參孫很快就長大了,他的身量和潛力是以色列的話題和驕傲。瑪挪亞和妻子為兒子自豪,但是心裡上他們倒希望兒子的成長可以變慢一點、可以在家多陪他們、或者可以趕走那些仰慕追隨者,但是他們知道實在無法延長他的青春或延遲他的成長,不能控制他的思想或行動,也不能保護他脫離痛苦和不安。

撫養兒女須定下合理的界限
(Parenting is a Personal Restrain)

14:1參孫下到亭拿,在那裏看見一個女子,是非利士人的女兒。2參孫上來稟告他父母說:「我在亭拿看見一個女子,是非利士人的女兒,願你們給我娶來為妻。」3他父母說:「在你弟兄的女兒中,或在本國的民中,豈沒有一個女子,何至你去在未受割禮的非利士人中娶妻呢?」參孫對他父親說:「願你給我娶那女子,因我喜悅她。」4他的父母卻不知道這事是出於耶和華,因為他找機會攻擊非利士人。那時,非利士人轄制以色列人。(士14:1-4)

參孫,以色列最勇猛好鬥的士師,擁有人人夢想的才華與理想的父母,但是他的生活卻顯出毫不關心,也不在乎他生命中所領受的機會和優勢背景。耶和華的靈在參孫的身上動工,但是他有別的追求、不同的價值觀和個人的喜好。更糟的是,他愛上一個非利士人的女兒,跟一個統治以色列的外族女子來往和戀愛 (士14:4)。跟異教徒結婚就違背了神的旨意。申命記七章三至四節說:「不可與他們結親。不可將你的女兒嫁他們的兒子,也不可叫你的兒子娶他們的女兒;因為他必使你兒子轉離不跟從主,去事奉別神,以致耶和華的怒氣向你們發作,就速速地將你們滅絕。」他的未婚妻來自敵人的營地,也是一位拜偶像且不信神的人。

參孫告訴父母說他願意放棄一切,因為愛上從遠處看見的非利士人女子,而背棄他的前途。最糟的是,他的語氣和態度也隨之改變,就好像著了迷一樣。他說:「願你們給我娶來為妻,因她正合我意。」(士14:3)。原文並沒有那麼客氣,應當翻譯為無禮貌的「取給我為妻」。年輕的他還覺得自己刀槍不入又無所不知,他事事堅持己見,對於有關以色列人的女兒和非利士人的女兒之區別也很固執,斷定自己將會是一位是非分明的士師,並且是兩國之間的橋樑,他深信自己能忠於耶和華、不做任和妥協,最後贏得他的妻子來敬拜耶和華。

父母對這突然的一天都毫無準備,他們感到措手不及。他們的提問和挑戰被參孫無情地拒絕與漠視 (士14:3)。他們雖已表示反對,但他們的手被綁住,所以也只好無可奈何地閉上嘴巴。兒子的話猶如刀割,猛烈攻擊他們的心。不過,他們還可以忍受孩子的無禮,但卻無法忍受他的魯莽;能忍受孩子對偶像的無知,但卻無法忍受他對神的不敬;甚至能忍受他天真的想法,但卻無法忍受他中立的心態。然而,瑪挪亞和妻子並不埋怨神或責備自己有這麼一個倔強、頭腦簡單又難纏的兒子。他們還是不明白為甚麼兒子突然變得這麼難相處、沒有禮貌又叛逆。一夜之間,因著一次的旅行和藉著一個女人,參孫的眼睛不再仰望神,也不在乎祂所給的恩賜和責任,他的耳朵不聽他父母的話,而且他也生了利害的舌頭、嘴巴和態度。瑪挪亞和妻子最後在參孫身上所看到的,正如每個父母看到自己孩子身上的軟弱:他還只是一個孩子而已-孩子氣、還不成熟也不顧後果。的確,參孫是高頭大馬、膽大包天、百戰百勝,但是他卻讓他的心狹制他的思想,依靠他的身量而不是他的智慧,過於感情用事而不慧眼識人。固執的參孫不聽別人的意見,他很快就毀了自己的婚姻,即使他原本並不打算這麼做。最終,他令父母、朋友和國家失望,很多人因他的失敗而受傷。

親子教育是建立終生的關係
(Parenting is a Permanent Relationship)

14:19耶和華的靈大大感動參孫,他就下到亞實基倫,擊殺了三十個人,奪了他們的衣裳,將衣裳給了猜出謎語的人。參孫發怒,就上父家去了。20參孫的妻便歸了參孫的陪伴,就是作過他朋友的。(士14:19-20)

當參孫婚禮及渡蜜月後 (18節) 的一週,他與非利士人的誤會爆發結束後,他的反應如何呢 (19節)?當參孫發覺他的妻子竟然洩漏了秘密給她的同胞之後,他就斷定妻子與非利士人站在同一線上。新婚的參孫在家裏大發雷霆,於是一句話也沒說就離開了家。這樣就離開還不說,他直到割麥子的時候才回到他的妻子身邊(士15:1)。當事情不妙、不順利又不按計畫進行的時候,他去哪裡了呢?他回到了母親的家 (19節)!可憐的瑪挪亞和妻子。他的兒子比他們更高大、更孔武有力、更兇猛。況且,參孫實在長大了,父母不適宜再對他打罵。他的父母再也沒有什麽辦法,他們感到失望又無助。當他們說「不」,他說「是」;當他們說「是」的時候,他說「不是」。最後兩方都異口同聲的說:「我不知道。」

瑪挪亞和妻子真是盼望兒子能快點長大成人,經一事,長一智,從自己的錯誤中吸取教訓,但是參孫不願意做個男子漢。參孫的婚姻不像他的父母能忠於彼此。他甚至沒留下任何字條或任何交代,就離開妻子和他們的家。他甚至也不探聽妻子的近況。如果他這樣做,他就會發現她太太再婚了。參孫與妻子的關係起於一個近乎最壞的開始。弄到妻子有天會哭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弄到妻子在結婚當天及蜜月期間大哭,就實在令人難以理解和交代。參孫的太太從結婚那天便日日以淚洗面,足足哭了七天之久 (17節),這實在是令人難以置信,簡直是荒唐。

參孫責怪妻子,讓妻子處於相當難堪的處境中。他的太太跟參孫唯一所愛的人,也就是另娶來的大利拉並不相同 (士14:16,16:4、15)。她不像大利拉為著1,100舍客勒銀子而逼迫他,整天嘮叨 (士16:5);她是為著他的性命與他們的家庭幸福而努力,不是為了錢的緣故。她本來期望參孫遠離這些麻煩,希望能平息那份危機,並懇求非利士人放過他們。

結語:父母是今日默默無聞的英雄。做父母是一項永無止盡的任務,是終生的責任,也是一件苦差事,這是一項酸甜苦辣、五味雜陳的任務,不是清描淡寫的一回事,也不適宜軟弱、自大、或無知的人來勝任。這工作會使驕傲的人謙卑,困擾有學識的人,使最勇敢的人無助。父母還需要在孩子們起起落落和最困難的時候,成為他們的幫助與顧問。有些傳統父母認為養育孩子,將來孩子就會成為他們的靠山,這樣的父母們需要認清事實,秉棄這種想法。聰明的父母要為著孩子有獨立能力,能照顧妻子兒女和家庭而感恩。最後,想要教導孩子做人道理的父母也當知道這功課是雙方的,不單只是讓孩子學習而已。你現在是否與你的孩子一同禱告,而非只是為他們禱告?你是否幫助他們來認識神,而不是教導他們有關神的知識?你是否只傳遞你的價值觀,卻不為所說的活出榜樣?你是否熱忱地邀請孩子來懷抱家庭裏的信任?

第五課 查經問題


一. 討論: 如何建立屬靈伙伴的基礎?

二. 研經: 士13

Who 何人: 列出人物 (瑪拿亞夫婦的角色, 參孫的角色) What什麼: 耶和華的使者帶來什麼信息? Where何地: 瑣拉, 瑪哈尼但, 以實陶 (書15:33, 19:11) When 何時: 士師時代是怎樣的時代? (1節) Why 為何: 為何瑪挪亞祈求耶和華說再差遣神人?耶和華的使者為何再向他們 顯現? How 如何: 神如何賜福瑪拿亞夫婦? [註: 拿細耳人 (民6:1-21)]

C – Comparison/Contrast比較, 對比
比較:
瑪拿亞的題問 和華使者的答覆


P – Continuation/Progression連續/漸進:
描述瑪拿亞夫婦的屬靈的進程。 描述耶和華如何在瑪拿亞夫婦的生命中顯現。 R – Repetition重覆:
找出重覆字或片語 _____ 三. 個人回應:
婚姻, 養兒育女為成就神的計畫


四. 實踐應用:
在家庭等侯神, 款代神, 獻祭給神
————————–
1 本篇由管俊英整理。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