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要見耶穌
香港 蘇美靈
耶穌在世上三年多傳天國的福音,施洗約翰為開路先鋒,預備了人的心去接受救主所帶來的信息。在耶穌降生的晚上,天使宣告了大喜的信息,是關乎萬民的。但耶穌的遭遇正如舊約的先知一樣,並非受人歡迎,他們也不接受這大喜的信息,乃是拒絕相信祂是神所差來的彌賽亞。但耶穌所行的神蹟,由醫病、趕鬼、制服風和海、從無變有到祂自己從死裡復活,却使當時的人十分困惑,這到底是誰?很多人慕名來找耶穌,而最多人是因為受到疾病的纏繞而來,求祂解決一時的難題。但也有不少人由於不同的原因而找祂,有些是認真的想要明白祂的道理,但亦有不少是嫉妒祂、專門為難祂的。他們追踪祂、尋找祂、等候祂,但有多少人請耶穌進入內心,作生命的主,掌管他的生命呢?
尼哥底母夜訪耶穌
在耶穌傳道日子中,真正虛心的尋求認識真道而見祂的不多,大多是要找祂把柄陷害祂的人,約翰福音三章記載猶太的尊貴議員尼哥底母夜訪耶穌,向祂求問真理。耶穌沒有回應他褒揚祂的話,單刀直入的與他談論重生的問題。當時的長官和議員是受人尊敬的百姓領袖,他們對摩西的律法暸如指掌,但神却厭棄他們形式上的敬拜,一針見血的指出他們的虛偽。在七十位議士中,只有尼哥底母和後來為耶穌安葬的亞利馬太的約瑟真正維護所信的道,不怕其他法利賽人的譏笑,讓主有一個體面的殯葬。
西庇太夫人求見耶穌
太廿 20-22 記載雅各和約翰的母親西庇太夫人來見耶穌,希望祂能安排自己的兩個兒子在他日得國之後成為耶穌的左丞右相,我們不能責怪身為母親的,大都會為自己子女尋求最佳出路。在耶穌名聲最高峯時,萬人擁戴祂,希望祂可以為被外邦人統治的猶太人出一口氣,脫離羅馬人的枷鎖,恢復以往的光輝。若他朝耶穌的國降臨的話,這位夫人預先為兩子安排職位,懇求耶穌優先考慮他們。可惜耶穌的工作並非從羅馬帝國釋放猶太,祂所建立的天國,是在人的心裡,祂要改變的並非當時的政治現狀,乃是人心根本的問題,從魔鬼的手中將人釋放出來。
希律王想要見耶穌
分封王希律也想見耶穌,却是不懷好意,因為先前他已經殺害了施洗約翰,斬了他的頭,因為先知責備他的罪行。現在竟然聽聞有一位比約翰更厲害、更加轟動全地的先知(太十四 1)。祂不但宣講天國的福音,和約翰一樣,更行了一些聞所未聞的神蹟, 實在難以置信。他想親眼看祂行一件神蹟,(路廿三 8,路九 9)好像一些有權有勢的人請一些弄臣或法術師弄一些把戲娛人娛己。所以當耶穌被賣後,被帶到希律面前,他以為可以一嘗心願, 但耶穌並非由他所擺佈的小人物,神怎可以讓他如此褻瀆祂的獨生子呢?
希利尼人要見耶穌
約十二 20-22 記載有幾個希利尼人到耶路撒冷過節禮拜,他們求腓力說:「我們願意見耶穌。」這幾個外邦人很可能是入了猶太教的,所以跟隨猶太人從其他地區來耶路撒冷過節,正如使徒行傳二章記載有眾多來自不同地區的人。這幾個希利尼人或許早已聽聞耶穌所行的神蹟或祂與別不同的道理,所以想親眼看看耶穌究竟是怎樣的人。根據徒十七 16-21 記載,當時的人喜歡聽新鮮的話題,特別是希利尼人樂於研究哲學和各派學說,在街上或廣場上辯論。也有不少哲學大師的思想被一些文人雅士在學房激烈討論、分析等。所以一些上流社會的文士、法利賽人、拉比、教師等對於一些前所未聞的道理甚感興趣,但當聽到一些和猶太人宗教或與摩西律法有抵觸的道理,當然會嗤之以鼻,視之為異端邪說,因為他們的首要任務是要維護傳統的教訓和規條。
有罪的女人找耶穌
路七 36-39 記載法利賽人西門邀請耶穌到他家中坐席,怎料那城的一個女人,是個罪人,却不請自來,並非要參加筵席,乃是在主腳前認罪。她是一個眾人皆唾棄、臭名遠播的罪人(幸好這法利賽人沒有拒絕她進來)。她拿了一瓶香膏抹耶穌的腳,相信這香膏和馬利亞所獻的一樣,價值不菲,但她心中的痛苦只有主知道。她趁着耶穌剛好在這城,打聽到祂在那一個人的家裡,把早已準備好的香膏帶來,在主面前盡情將心中的傷痛吐出來,眼淚像缺了堤似的濕了耶穌的腳。這法利賽人也算大方,沒有因為她不停的哭破壞了他們享受筵席的快樂,而斥責她的動作。
這女人找耶穌,祂解開了積壓在心中的鬱結,使她得到釋放, 主沒有斥責她,只說她許多的罪都赦免了(路七 47),但這西門的罪(包括論斷人、沒有盡主人迎客之道)仍然隨着他。
四福音很少談及人在神面前認罪,只有耶穌主動赦免人的罪,例如祂對癱子和那患病 38 年的病人說,你的罪赦免了。例如路十八 9-14 稅吏和法利賽人禱告的比喻,稅吏低頭,揯胸求神開恩可憐他。但這女人知道耶穌並非常人,是主,她在耶穌背後不停地哭,主必定明白她心中所承認的罪,所以主安慰她說:「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的回去吧」(路七 50)。她心中因為罪的重担使她透不過氣,現在完全鬆脫了,釋放了。
法利賽人、文士要窺探耶穌
除了上述這些為某些原因見耶穌,希望祂能為他們解決困難之外,那些專門針對耶穌的法利賽人、文士和祭司與耶穌幾乎是「形影不離」,並非要聽祂的恩言或與祂討論神學上的問題,乃是窺探祂,找祂的把柄。例如在太廿二 15,他們問祂可否納稅給該撒,他們的問題要使祂處於兩難之間,陷祂於不義,若說不應該的話,那麼便是教唆人不守法,若說要納的話,豈不是依附外邦人,成為猶太國的叛徒!在太十九他們問及休妻的問題和約翰福音八章捉拿淫婦然後問耶穌如何處置。他們這些不懷好意、想留難耶穌的問題都被耶穌滿有智慧的反問他們,使他們無以應對, 如碰到一面子灰。當他們聽見耶穌竟然赦免癱子的罪和有罪女人的罪,他們認為耶穌說僭妄的話,是褻瀆神的聖名。
約七 15 說:「這個人沒有學過,怎麼明白書呢?」當時的羅馬帝國受希拉文化影響,上流階層十分注重知識、學習,即使是受管轄的猶太人也不例外。他們自小在拉比之下受教,文士、祭司和法利賽人更會找著名拉比繼續受教,好像保羅在迦瑪列門下是他的高足。根據他們所知,耶穌並非系出名門,也非來自文人家庭,只是木匠之子,父親是小城拿撒勒的木匠,在他們眼中, 祂不算是有學問的,怎能說出這麼多滿有智慧的教訓呢?
今天耶穌在信徒心中的位置是如何的呢?在未認識主之前, 很少人會主動去找耶穌的,因為並非人去找神,乃是神尋找失喪的人。上述這許多的人來見耶穌都有不同的目的,有善意的,有惡意的,我們已有許多的見証人讓我們認識基督,也有神的話語教訓我們應如何行,知道作為神的兒女應有的態度,我們能否更謙卑的跟從主,更樂意的讚美神在我們身上的作為,更熱心的為祂作見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