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餅二魚下集大結果
我的孩子參加主日學時,最愛聽的故事是主耶穌施行「五餅二魚」的神蹟,故事是說有一個孩童獻出食物,讓耶穌藉著微小的奉獻,彰顯父神奇妙的大能;最終不單聚集的眾人都吃飽了,而且還有大量剩餘的食物。難怪耶穌說:能進入天國的人,都要像孩子那樣;因為他們懷著一顆單純的心,能為主獻上所有。
「五餅二魚」是每個基督徒都耳熟能詳的故事,也是惟一在四卷福音書中都有記載的神蹟(太14:13-21;可6:30-44;路9:10-17;約6:1-13)。然而,我們可能對這個故事太熟識了,往往錯過了耶穌的寶貴教導。以往我對這段經文的印象,主要是闡述上帝的奇妙供應,信徒憑著信心,把得到的祝福傳遞給身旁有需要的朋友,讓彼此都能嘗到上主豐盛的供應。這真是一幅美好的畫面,不過,故事還有下文哩……
《馬可福音》8章1至8節記載主耶穌再次施展神蹟,用七個餅和幾條小魚給四千人吃飽,剩下的零碎裝滿了七個筐子。也許讀者以為這次只是重複「五餅二魚」的神蹟,沒有留意箇中的端倪。我嘗試用圖表列出兩段經文的異同,請讀者再次細心觀察,看看能否發現其中有甚麼特別之處?
其實《馬可福音》8章也記錄了主耶穌的提示,主耶穌問門徒說:「我擘開那五個餅分給五千人,你們收拾的零碎裝滿了多少籃子呢?」門徒答道:是十二個。主耶穌再問門徒說:「又擘開那七個餅分給四千人,你們收拾的零碎裝滿了多少筐子呢?」門徒答道七個。看來兩次神蹟並非單單述說上帝的供應,而是關乎其他重要的信息,關鍵正是兩次剩下零碎的數目。那麼,十二個籃子和七個筐子,有甚麼分別呢?
我翻看聖經註釋書的解釋:籃子(註1)原文指用柳枝條做成,可裝東西的重型大籃子;而筐子(註2)原文是用蘆葦或粗繩編織的有蓋籃子;有些註釋書更指出籃子(kophinos)是牲口背的大籃,可盛物百斤(註3),所以籃子比筐子(spyris)大,那麼「五餅二魚」神蹟所剩餘十二個籃子的零碎真是十分豐厚!
原來主耶穌要門徒留意,在兩次類同的神蹟裡,上主運用較少的資源,卻發揮更大的果效。門徒慣於看重自己手上的所有,卻忘記一切的祝福均源自上主。要成就上帝的使命,並非依靠勢力、資財或人事;而是以全然的信心交托。這讓人想起《士師記》中基甸的故事,基甸帶領三萬二千人攻打米甸人,耶和華對基甸說:「跟隨你的人太多,我不能把米甸交在他們手中,免得以色列向我自誇…」最後神用三百人成就祂的拯救。這一再引證成敗的關鍵不在乎資源,而是在乎全能的上帝。
「五餅二魚」是一個未完的故事。後來法利賽人來試探耶穌,耶穌不想與他們糾纏,便與門徒登船離開,他提醒門徒要防備法利賽人和希律的酵,可惜門徒卻誤解主耶穌的意思,因為他們關心的是船上只有一個餅。耶穌就引用《以賽亞書》來教訓他們,說他們有眼睛,卻看不見;有耳朵,卻聽不見!因為他們還未明白兩次神蹟教導的道理:不要把焦點放在手上擁有的東西;卻要多依靠神,容讓上主彰顯榮耀。
倘若當天門徒在船上能明白主的心意,必然像主那樣把僅有的餅拿著祝謝、擘開,然後把食物遞開去。如此這般,馬可便要在經上記錄另一個神蹟:「一船餅碎」!
註1:天道聖經註釋-馬可福音(卷上),葉雅蓮著,天道書樓, p422 (BDAG,p563)
註2:天道聖經註釋-馬可福音(卷上),葉雅蓮著,天道書樓, p499
註3:新約希臘文中文辭典,Walter Bauer 著,浸宣出版社,p354
原文解經,蘇佐揚著,基督教天人社,p17
http://biblehub.com/greek/28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