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November 23, 2024

Vine Media

葡萄樹傳媒

王者的隕落(鄧瑞強博士)2022.10.23 – Fall of a King

講題:王者的隕落
經文:撒母耳記上13章5至14節
講員:
鄧瑞強博士

  今日,我們一起讀《撒母耳記上》的一個小片段。《撒母耳記》原文不分上下兩卷,上接《約書亞記》、《士師記》,下開《列王紀》。這四卷書可以看成是一整體,以信仰的眼睛,細看歷史的興亡。《士師記》講的,是「無王管」的混亂時期。《撒母耳記》講的,是君王制度的設立。《列王紀》講的,是君王制度的失敗,終結於猶大國被巴比倫所滅,神的子民被擄巴比倫。在猶大國被巴比倫所滅之後,猶大的神學家坐在巴比倫的河邊,作神學的沉思。他們想起,古時,約書亞帶領他們那些一無所有的先祖進入迦南地,然後,他們散亂地在這裡生活了很久。再然後,他們設立了君王制度,開始時,真是一段輝煌的歲月。再然後,經過四百多年的盛衰,最後,國破家亡,長恨綿綿。耶路撒冷變成荒地,莊嚴的聖殿一片凋零,人去城空,只留下一些野狗在白骨之間徘徊。那些猶大的神學家在孤寂中、在虛無中,拿起筆來,記下歷史沉重地犁出來的深坑,在這些令人難忘的痕跡裡,挖掘出盛衰興亡背後的天理,好讓自己的民族,在那空洞得像活在真空裡無法呼吸的日子,明白自己走到這絕地,自有其緣由,也因為有跡可尋,才能回頭逆行,重返故鄉。

  西漢的司馬遷,寫信給「任安」這位朋友,說明自己寫《史記》的用意,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歷史的發展,總有些測不透的因素,這是天意。事情的成敗,人的抉擇也很重要,這是人意。歷史的興亡,是天意與人意的際會,故謂「天人之際」。歷史家的史識,就是透視這天人之際的軌跡,明乎其理,則能明白古今之變的通則,故謂「通古今之變」。若這識見能幫助活在歷史洪流裡的人有所領悟,以天地之正氣,作美善的抉擇,引歷史回正途,則這歷史家便能「成一家之言」。

  在巴比倫的河邊,失去了身分,沒有了前景的猶大神學家,正是要整理這幾百年來的歷史,他們也是要「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為的是從歷史汲取教訓,好能在沒有了歷史的絕望中,可以走出黑暗,再寫歷史。他們以摩西五經裡神的誡命為天意,特別是《申命記》裡詳盡的法典,正是神對人明確的要求。這班猶大神學家,以《申命記》法典裡神的要求,審視人的回應,好整理出這幾百年來歷史興亡的道理,於是,寫下了《約書亞記》、《士師記》,《撒母耳記》、《列王紀》。現今學者稱這四卷歷史書為「申命記學派」(Deuteronomistic School)的歷史書寫。申命記神學的重點,就是主耶穌所講的:「你要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你的神;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路10:27)人能盡心愛神,敬畏神,就明白自己並不是創造歷史的主人,而是讓天意實現的僕人。如何可見天意的實現,就是愛鄰舍如同自己。一個君王能如此,就不會成為霸主。一個人能如此,就不會為權為利而失去人性。

  今日的講道,是看看以色列人第一個王掃羅的隕落。

  撒上9:2說:「…掃羅,又健壯、又俊美,在以色列人中沒有一個能比他的,身體比眾民高過一頭。」掃羅系出名門,有錢有面,高大靚仔。一見到他,人人都喜愛他。他看來高人一等,是天生的王者。人喜愛他,神揀選他。他成為以色列人第一個王。

  在古代,要證明自己是上天揀選的王,就要證明自己是蒙神祝福的。如何證明?在戰場上獲勝,便是神祝福的證明。戰爭,充滿不確定的因素,沒有神的祝福,無法獲勝。

  我們看看今日的講道經文:撒母耳記上13:5—14,看看掃羅王打的一場戰爭。

撒上13:5 非利士人聚集,要與以色列人爭戰,有車三萬輛,馬兵六千,步兵像海邊的沙那樣多…

撒上13:6 以色列百姓見自己危急窘迫,就藏在山洞、叢林、石穴、隱密處,和坑中。

撒上13:7 有些希伯來人過了約旦河,逃到迦得和基列地。掃羅還是在吉甲,百姓都戰戰兢兢地跟隨他。

撒上13:8 掃羅照著撒母耳所定的日期等了七日。撒母耳還沒有來到吉甲,百姓也離開掃羅散去了。

撒上13:9 掃羅說:「把燔祭和平安祭帶到我這裏來。」掃羅就獻上燔祭。

撒上13:10 剛獻完燔祭,撒母耳就到了。掃羅出去迎接他,要問他好。

撒上13:11 撒母耳說:「你做的是甚麼事呢?」掃羅說:「因為我見百姓離開我散去,你也不照所定的日期來到,而且非利士人聚集在密抹。

撒上13:12 所以我心裏說:恐怕我沒有禱告耶和華。非利士人下到吉甲攻擊我,我就勉強獻上燔祭。」

撒上13:13 撒母耳對掃羅說:「你做了糊塗事了,沒有遵守耶和華-你神所吩咐你的命令。若遵守,耶和華必在以色列中堅立你的王位,直到永遠。

撒上13:14 現在你的王位必不長久。耶和華已經尋著一個合他心意的人,立他作百姓的君,因為你沒有遵守耶和華所吩咐你的。」

  掃羅面對一場戰爭,形勢很壞,對方人強馬壯,以色列人怕得要命。從當時的文化看,地上的戰爭涉及天上的神明。先獻祭,後作戰,才能保證自己得到神明的保佑。

  掃羅約好撒母耳來獻祭,但他遲遲不來,掃羅便私自獻了一他不當獻的祭。祭剛獻完,撒母耳就到了。撒母耳問:「你做的是甚麼事呢?」

  掃羅答得很詳細。他的回答涉及四個理由,個個都重要。

  一,「因為我見百姓離開我散去」,這是第一個理由。軍心動搖,逃兵極多,百姓失去作戰的勇氣和信心,在這光景下,是否應該做點什麼,去振奮士氣呢?

  二,「你也不照所定的日期來到」。掃羅明說,這局面的出現,不是他造成的,而是撒母耳不按時間出現。責任在撒母耳,而不在掃羅自己。

  三,「而且非利士人聚集在密抹」。敵人集結兵力,已殺到埋身。我能坐以待斃嗎?百姓散去,你又未到,只能靠我自己。做點什麼去穩定民心,有什麼問題呢?

  四,第四個理由很「屬靈」的:「所以我心裏說:恐怕我沒有禱告耶和華。非利士人下到吉甲攻擊我,我就勉強獻上燔祭。」其實掃羅明白,打仗不是自己打的,任何地上的打仗都涉及天上的神明。敵人已殺到埋身,必須應戰。應戰前,必須獻祭。掃羅的想法很正路。撒母耳未到,能怎麼樣呢?只能「勉強」獻祭。所謂「勉強」,即不是真想這樣做,但為顧全大局,身不由己,勉為其難去做。

  想想這局面,自己人散去,敵人殺到埋身,幫助你的人未到,但你又知某些事情必須先做,只是你沒有資格做。這時,你能怎麼樣?

  我好同情掃羅。我比他更軟弱,我比他更驚慌,我比他更衝動。

  我想,一般人在掃羅的處境,也會這樣做。

  關於這段經文,有本書這樣講(Nico ter Linden,荷蘭牧者,書名叫The Story Goes…):「若這是一般人的故事,掃羅做的,全對。但,這是一信仰故事。在信仰裡,重要的,不是恐懼,而是信靠。只要你是王者,你就必須在群眾面前,顯出更大的信靠。一個領袖,應將眼光全放在神,而不是放在仇敵之上。」

  簡單說,按人的一般智慧來說,掃羅做的,合乎人之常情、人之常理,但卻不合乎信仰的法度,不合乎《申命記》的要求。以色列的王者,不是普通人,他是讓神的旨意、神的祝福臨現大地的僕人。他要對神有絕對的信任,否則,他就會強行將自己的統治意志加在百姓身上,漸漸遠離天意。他要對神有絕對的敬畏,否則,他很易成為操控一切的霸主,成為亂世的魔王。他要遵從不應踰越的神聖界線,這界線一越過,他便會自以為自己是決定歷史軌跡的神明,這終將歷史帶向歧途。

  信仰的人生,是一敬畏的人生。合乎人之常情常理,不表示合乎神的心意。神若要你「咩都唔好做,企定定係度」,你就只能「咩都唔好做,企定定係度」。神若叫你不要吃那樹上的果子,縱使在你看來,這果子與別的果子根本沒有分別,但神的命令就是不應踰越的神聖界線,你就只能不吃。主耶穌若叫你寬恕仇敵,則縱使在你看來,這要求多麼不合常情常理,你就只能照做。

  在南非的歷史裡,白人加害黑人,挖出了充滿仇恨的歷史深坑,看來,仇恨會將他們的歷史前景湮沒,但有人聽從了神那不合情理的和解與寬恕的命令,於是,看來無法避免的仇殺停止了,歷史轉入正途。

  以色列的第一個君王掃羅,在那歷史的轉折點,他只看到危機,看到大軍壓境,看到強大的敵人。又看到自己的人民怯懦,看到他們退縮,看到他們散去。掃羅在巨大的壓力下,叫天不應,叫地不聞,他就大膽越過神聖的界線,獻上一他沒有資格獻的祭。他明明知道獻祭的重要性,就這而言,他明明知道歷史的成敗,關鍵在神。在神面前,他就應該停下來,讓神主導這絕望的局面。但他就是按捺不住,做出一些他不應做的事,如此舉動,表明他想將事情的結果操控在自己手中。他原先是明白神的介入的重要性的,但他的舉動表明,他的介入比等待神的介入更重要。當人以為能操控歷史的軌跡時,便將歷史帶離正道了。

  早前去學生家,她家養貓。地上放著貓糧,但有我這陌生人在,貓不太安心吃。於是,我懷著善意,拿起貓糧,放到貓的嘴邊,讓牠安心地吃,但自此,貓就隱藏到角落裡去,不再出來了。

  其實,只要我安靜不動,時間一過,貓便會安心地去吃東西的,但我按捺不住,越過了某種界線,貓的平靜歷史便被我打破了。

  掃羅一獻完祭,撒母耳就到了。撒母耳一口氣的說:「你做了糊塗事了,沒有遵守耶和華-你神所吩咐你的命令。若遵守,耶和華必在以色列中堅立你的王位,直到永遠。現在你的王位必不長久。耶和華已經尋著一個合他心意的人,立他作百姓的君,因為你沒有遵守耶和華所吩咐你的。」

  「遵守耶和華所吩咐你的」,這意念貫穿這番話。就因掃羅在壓力下做不到,他的王位便完了。

 

總結:

  司馬遷寫《史記》,寫到西楚霸王項羽。他被困垓下,在烏江自刎。霸王自嘆說:「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司馬遷卻如此評論他:「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欲以力征經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寤,而不自責,過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豈不謬哉!」這位霸主,毫無德行,以力稱霸,到死時,仍不覺悟;還說「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竟還推說這只是天意弄人,與他的行動無關。司馬遷說:他的講法,「豈不謬哉」!其實,一切都是他自己作的孽,離開了天意,他便要承受惡果。歷史的成敗,在乎人是否遵從天意。

  《撒母耳記》是一系列歷史書寫的一個環節,這一系列歷史書寫,是審視君王在歷史轉折關頭的反應。成敗得失,就在乎這君王是否遵守耶和華所吩咐的法度。這法度的主旨,是敬神和愛人。敬神,人就懂得約束和自限。愛人,人就將天意實現人間。真正的王者,是甘心的僕人,讓上天的仁愛,遍灑人間。唯這些王者,能開萬世之太平。

  對很多人來說,此刻是歷史的關鍵時刻。但願,人能從歷史中汲取教訓,敬神愛人,讓歷史穩步前進。

 

  願榮耀歸上主,願人間享和平。

香港中文大學 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主日崇拜時間
Sunday Service Time
星期日上午十時三十分
10:30 a.m., Sunday
地址
Address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崇拜以粵語、普通話及英語即時傳譯進行。
The Sunday Service is conducted simultaneously in Cantonese, Putonghua and English with the help of interpretation.
歡迎任何人士參加   All are welcome

相關:


# TAG

EN English MONDAY MANNA 中國成語 以色列 以色列新聞 你累了嗎 保捷 信仰見證 出埃及記 利未記 創世記 劉國偉 原文解經 國度禾場KHM 天人之聲 天堂 奇妙的創造 妥拉 妥拉人生 家庭 市井心靈 張哈拿牧師 愛情 敬拜 智慧 梁永善牧師 歳首到年終 民數記 清晨妥拉 漫畫事件簿 為以色列代禱 琴與爐 申命記 真理 知識 研經課程 箴言 考門夫人 聖經 荒漠甘泉 見證 週一嗎哪 靈修 靈修文章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