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我的父親?(鄧瑞強博士)2016.5.29
語音(廣東話): 請按→
[手機收看]或[手機收聽]下載。
主題:誰是我的父親?
證道:鄧瑞強博士
經文:羅馬書8:12-17
各位弟兄姊妹,早安。
「爸爸」這種人物是很奇特的,你在不同年紀看他,會有不同感覺。你讀小學的時候,會覺得爸爸無所不知、無所不能。他竟然知道地球是圓的,又懂得弄馬桶。你讀中學的時候,會覺得他「識少少、扮代表」。你讀大學的時候,忽然覺得他簡直無知。然後,你一直長大,不知到了什麼年紀,有一天,你忽然覺得爸爸是如此智慧、如此高明。
馬克吐溫講了一段很出名的話,他說:「當我十四歲時,我的父親無知至極,我不能忍受這老人家在我周圍。但當我二十一歲時,我驚訝這老人家在這七年來竟學到了如此多的東西。」( “When I was a boy of 14, my father was so ignorant I could hardly stand to have the old man around. But when I got to be 21, I was astonished at how much the old man had learned in seven years.”- Mark Twain )
在西方,爸爸的命運頗算悲慘。聽心理學家弗洛伊德(Freud)說,西方男子大抵有一「殺父戀母情結」(Oedipus Complex)。在西方,一個男孩子漸漸成長,要建立一獨立的個體人格。在這時,他會發覺父親正是在他之上而限制他成長的人,為了發展個體人格,西方男子有一去除父親影響力的潛在心理,這就是所謂「殺父情結」。對西方男子而言,個性獨立的要求,大於家庭紐帶的力量。
要求個體人格的獨立自主,已是個人主義社會的普遍現象,現在已無分東方西方了。在我們的社會,當年輕人拿起一塊磚頭擲向警察時,「殺父情結」長出的苗已清楚可見。所謂父親、所謂權威,已被看成為壓制個人自主和自由的強權,與之衝突,變成無可避免。
靈修學者盧雲(Nouwen)說,這是「無父的一代」。年輕人越來越抗拒父親,越來越抗拒所謂權威,越來越抗拒既定的體制。他們不聽大人們講的理想,因為大人們本身也沒有理想。他們不想融入大人們所設計的社會裡,因為就是這些大人們將社會搞到一塌糊塗。他們不再珍惜大人們的嘉許,因為大人們根本不明白他們的期望。盧雲說:「他們覺得一切都不對勁,可惜找不著可行的取代方法。所以,他們沮喪失意,通常的發洩方法是漫無目的之暴力,只有破壞卻動機不明;他們或是自暴自棄,與世隔絕。」(《負傷的治療者》,中譯本,頁38)
在美國,很多社會學者稱美國的社會為「無父的社會」,這裡有另一類的「無父的一代」。在這裡,因著種種原因,如:離婚等,造成很多無父的家庭。按某些統計,有43%的美國孩童沒有父親在身邊,這造成很多問題。90%離家出走的孩童,71%的青少年懷孕,63%的青少年自殺,85%行為失常的兒童….等等,皆來自「無父的家庭」。(參:http://fatherhoodfactor.com/us-fatherless-statistics/)
有些人反抗父親,有些人被父親離棄,都成了無父的人。這些人都是孤獨的。孤獨地摸索前路的人,多麼渴望有父親在身邊提著燈,幫助他們看明前路。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父親,但不是那種強橫、暴力、剛愎自用的父親。我們需要父親去指示生命真正的高度,我們需要父親去幫助我們揭開存在的奧秘,我們需要父親成為我們背後的鼓舞力量。
問題是:誰是我們的父親?這父親在哪裡?
無父的人在徬徨,在尋覓,生命的靈吹拂大地,讓人體會深藏於天地間的父性。這是天父世界,這世界滲透著天父的大仁大愛。仁慈的天父,正是我們眾人的父親。有了這父親,生命才有真正的靠山。
我們看看今日的講道經文:羅馬書8:12-17
羅8:12 弟兄們,這樣看來,我們並不是欠肉體的債去順從肉體活著。
羅8:13 你們若順從肉體活著,必要死;若靠著聖靈治死身體的惡行,必要活著。
羅8:14 因為凡被神的靈引導的,都是神的兒子。
羅8:15 你們所受的,不是奴僕的心,仍舊害怕;所受的,乃是兒子的心,因此我們呼叫:「阿爸!父!」
羅8:16 聖靈與我們的心同證我們是神的兒女;
羅8:17 既是兒女,便是後嗣,就是神的後嗣,和基督同作後嗣。如果我們和他一同受苦,也必和他一同得榮耀。
這段經文一開始,講到生命的張力。
羅8:12 弟兄們,這樣看來,我們並不是欠肉體的債去順從肉體活著。
羅8:13 你們若順從肉體活著,必要死;若靠著聖靈治死身體的惡行,必要活著。
羅馬書的作者保羅說,生命有所待,有所欠。我們好像等著什麼似的,我們好像被什麼牽引著的。保羅說,我們不是欠了肉體一些什麼,我們沒有必要跟著肉體的指揮棒而活。所謂「肉體」,在保羅神學裡,其實是指人性的脆弱,這脆弱源自人具有必朽壞的肉體,或者說,伴隨人的必死性而有的脆弱。這種脆弱令人尋求自保,這自保的心催迫人去滿足肉體的慾望和需要。這自保的心過強,便會令人成為自我的奴隸。一個自我的奴隸,只看到自己,只想到自己,只感受到自己,只為自己而活。在「我」之外,再看不到什麼。這個「超大的我」,沒有他人,沒有上帝。這是一個拒絕一切父親的孤兒。他是一個永遠浪跡天涯的浪子,他不會回家,因為他看不到家。他不會回歸父親的懷抱,因為他不承認任何父親。保羅說,我們沒有欠這個「超大的我」什麼,我們不用跟著他走。保羅說,「你們若順從肉體活著,必要死」。一種無父、無權威、無他人的生命,在保羅看來,只是一條死路。
保羅講另一種生命,他說:「若靠著聖靈治死身體的惡行,必要活著。」聖靈,天地間促發生命的靈氣。這是吹入沒有氧氣的密室的生氣。聖靈引導我們離開死路,而接上生命的源頭。這有點似戒毒,要將一個人從被控制的生命中拉回來,他好像經歷某種死亡,然後,他才能開展新生。
保羅繼續說:
羅8:14 因為凡被神的靈引導的,都是神的兒子。
羅8:15 你們所受的,不是奴僕的心,仍舊害怕;所受的,乃是兒子的心,因此我們呼叫:「阿爸!父!」
上天有眼,他看見人努力展示生命的內容,看見人拒絕父親和權威,看見人被父親離棄,看見人一個又一個離家遠行,看見人用自己的腳踏出不同的路,看見人走入荒原,看見人因拒絕任何權威或失去權威而不知方向,看見人在孤寂中不斷消耗自己的生命,看見人在死亡的面前恐懼,看見人因自保而越發孤寂,看見人瘋狂,看見人在絕望中死去。上天有眼,他看見人間的一切。上天有情,他不願人間如此。
天上的靈風吹遍大地,生命的靈四處去觸動人的心靈。來吧,走出孤寂。來吧,不要再這麼自我。來吧,對這人間多一點信任。靈風吹遍,讓人體會到一種生命的力量。這種生命的力量,源自天地間最大的一顆愛心。在宇宙間,有一天父,他不忍我們在無父的迷惘和孤寂中死去。在聖靈裡體會這天父的心的人,只要他願意與這天父聯繫,他就成為神的兒女。
這是在生命之靈的引導下的一種新的自覺,原來,就算人間再沒有父親,天地間仍有天父,我們的生命仍有所屬,我們仍可以有回家的渴望。這位天父,仁愛為懷。他不會以大欺小,在基督裡,我們看到他甘願俯就卑微。他不會為了自保而欺壓我們,在基督裡,我們看到他甘願捨棄自己而成全我們。他不會因我們不聽話而離棄我們,在基督裡,我們看到他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千方百計地拯救我們。縱使人間的父親離棄我們,從使我們反抗人間的父親,仍有一天上的父,他溫柔地看著我們,指引著我們。
保羅說,「凡被神的靈引導的,都是神的兒子。你們所受的,不是奴僕的心,仍舊害怕;所受的,乃是兒子的心,因此我們呼叫:阿爸!父!」這是一種新的生命體會。人生在世,不是無父,而是有父。我們是天父的兒女,不是不自由的奴僕。不是世界各種勢力的奴僕,也不是天父之下無地位的奴僕,而是天父所收納的兒女。奴僕,沒有自由,沒有前景,不能得到任何東西,有的只是恐懼的心。但身為兒子,有身分,有尊嚴,將來要承受父親的產業。在這「無父的一代」,基督徒要成為「有父的一群」。這是一新的人生。
有了新的領悟,人生就有新的責任,保羅說:
羅8:16 聖靈與我們的心同證我們是神的兒女;
羅8:17 既是兒女,便是後嗣,就是神的後嗣,和基督同作後嗣。如果我們和他一同受苦,也必和他一同得榮耀。
我們的心,與生命的靈拍和,就是「聖靈與我們的心同證我們是神的兒女」。經文說,神的兒女,就是神的後嗣,是和基督同作後嗣。基督是誰,基督是天父的心在人間的彰顯。基督彰顯天父的父性,彰顯這父性的大愛,彰顯這大愛的深度。十字架的大愛,就是天父的心。
天地間的生命之靈,感化我們去體會天父的心。天父的心,落實在基督的生命裡。我們若認天父為父,若接受天父的兒女的身分,則我們是過一種新的生活,領受一種新的責任。這種生活,就是像基督一樣生活。這種責任,就是承擔起基督所承擔的責任。
「無父的一代」,拒絕一切外加的責任,視一切外加的責任為枷鎖。聖靈感化人成為天父的兒女,就是讓人從心裡感應天父的心,從而甘心承擔天父的愛的責任。沒有這種人性的轉化,人很難不按自我的私慾而行,也很難像基督一樣背負愛的十架。
基督的受苦,其實展示天父的父性。基督以十架的苦、十架的愛,展示真正的父性。這種父性,其權威的建立,不是以暴力,而是以甘心犧牲的大愛來建立,以愛來感召人順服。這種父性,是明白人的反叛,而在人反叛時,已預備了回家的路。這種父性,展示了人性應有的高度,這高度的極致,就是以生命活出天父的心。
生命之靈感化我們,使我們成為神的兒女,展示像基督一樣的生命,這生命就是為父的生命,展露天父一樣的心靈。在這「無父的一代」,多麼需要有人甘願為父。
為父,是艱巨的工程,要背起十架。在這裡,保羅鼓勵我們,「如果我們和他一同受苦,也必和他一同得榮耀」。為父者,像復活的基督,當完成生命的工程時,能回到天父那裡去。這是我們的盼望。
網上有篇文章:”What It”s Like To Be A Fatherless Daughter”(一個無父的女兒是什麼一回事),文章說:「在我經驗裡,無父的女兒是最孤寂的生命。超乎想像的哀愁、空洞、破碎。總覺得有些東西從我們生命中遺失了。只感到十分寂寞、十分不安全。只感到不值得被愛。」
(參:http://thoughtcatalog.com/shannon-bendell/2015/03/what-its-like-to-be-a-fatherless-daughter/)
或許,我們就是這樣的一個人,願生命的靈帶領我們,去認識天上的父。或許,我們已體會自己是天父的兒女,這時,讓我們效法基督的愛,去成為他人的父親。這個「無父的一代」,需要更多真正的父親。
但願:榮耀歸於聖父、聖子、聖靈。阿們。
歡迎赴會:
香港中文大學 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主日崇拜時間
Sunday Service Time 星期日上午十時三十分
10:30 a.m., Sunday 地址
Address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崇拜以粵語、普通話及英語即時傳譯進行。
The Sunday Service is conducted simultaneously in Cantonese, Putonghua and English with the help of interpretation. 歡迎任何人士參加 All are welc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