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November 23, 2024

Vine Media

葡萄樹傳媒

知與情的交戰(賴品超教授)2011.7.31

語音(廣東話): 題目:知與情的交戰
證道:賴品超教授
讀經:約拿書 4:1-11

今日主要和大家思想約拿書裡面的經文,在第四章開始講述一件事,相信大家在主日學裡都聽過,這是關於上帝呼召約拿去尼尼微城宣講福音訊息,而約拿卻逃跑離開了,所以有很多主日學的故事書都形容他為「逃跑的先知」──故事講述他是如何掉進海裡,再被大魚吃進肚裡,然後回到岸上去。

這段經文在教會中亦很重視,因為聖經提到約拿曾在魚腹中渡過三日,而後來馬太褔音十二章亦提及這件事是這世代最重要的神蹟,所以這真是一件很重要的神蹟。不過縱然這件事很有趣,但當你仔細地閱讀整段經文的時候,你會發現這件事並非經文的重點,整卷書的高潮非但不是在於約拿曾在魚腹中渡過三日,亦不是在尼尼微城人的信主悔改,因為如果這些事是經文的重點,那麼在第三章的時候就便可完結整卷約拿書,因為尼尼微城的人在第三章的時候悔改──合城人以及牛羊都披麻蒙灰──如果重點是在於先知怎樣完成他的工作,而當他的職責已經完成了,那麼還有什麼話是要說的呢?為什麼會有第四章呢?

第四章的存在並非附錄,乃是整卷書的高潮所在。前面三章所描述的,只不過是為第四章而鋪排、預備,情況就如同脫口秀(talk show)的妙語(punchline)般,在第四章最後、最終的一節,上帝對約拿說了一句話,就結束整卷書,當中沒有約拿的回應。

何況這尼尼微大城、其中不能分辨左手右手的有十二萬多人、並有許多牲畜、我豈能不愛惜呢。」這是第四章的最終的一節話,似乎整卷書的總結、主題、最後的底牌和訊息,就包含在這句說話當中,而之前所講及的事,似乎只是一個佈局。又有人說,書中所提到的事蹟,可以歸類為約拿綜合症:好像時下年青人容易逃避責任,上帝托負責任給他,他卻逃跑去了,後又被上帝捉回來,並領他完成責任。

你會發現整卷書不是單單敘述「順服」與「反叛」的問題,而是他能否明白上帝普愛世人甚至牲畜的心意,這才是事件的重點。如果要討論約拿的順服,最終約拿是真的順服了,縱然心裡頭是不順服,但行為上倒是順服了,因為他最終去了尼尼微城宣講訊息,只是他心裡未能過自己的關口,這可能是民族感情的關口,為什麼這樣說呢?先說說約拿這個名字,約拿字義是解作「鴿子」,而鴿子使人聯想起和平及傳遞訊息,這實在與先知身份絕對配合。在列王紀下十四章廿三至廿七節亦有提及到一個叫作約拿的人物,但我們不能證實他們是否是同一個人,有可能只是同名同姓而已,而事實與否亦不重要。我們要注意的重點是:為什麼約拿要逃避上帝的呼召,不願前往尼尼微城去傳講福音呢?如果你有留心的話,其實在第四章上已有交代。當約拿看到尼尼微城的人悔改,上帝就沒有將所預言的災禍降到尼尼微城的人身上,約拿就因此大大的不悅。如果我們不去考慮其他的因素,我們就會覺得這個很荒謬,因為作為一個先知,傳講了上帝的福音,聽的人都願意悔改,他理應高興才對,因為聖經也記載,天使天軍都為那些悔改的人高興和讚美,但相反的,約拿卻不因此而高興,這會否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呢?同一道理,作牧師的,因傳講福音而得到多人悔改信主,都會為此而高興,反之,如果聽道的人沒有為福音所動,這才會令牧師不高興。

要了解約拿的反常反應,我們要先了解那個時代的背景。尼尼微城當時是化表亞述帝國,對猶太人/以色列人來說是具有威脅性,即是說他們是敵國的人民,從「情」這個點上,就大概明白約拿不願到尼尼微城的因由。在「知識」上,約拿認識神的性情,明白到他是應該去那裡的。經文記載,約拿因為發怒,於是就禱告神:「...耶和華阿、我在本國的時候、豈不是這樣說麼.我知道你是有恩典、有憐憫的 神、不輕易發怒、有豐盛的慈愛、並且後悔不降所說的災。所以我急速逃往他施去。」這就說明了他要逃往他施的原因──為了逃避上帝的呼召。明顯地,他是清楚認識上帝的──上帝是有豐盛的慈愛、又後悔不降所說的災──然而他仍然決定要逃走,是因為他不希望這事情真的發生。知識上,他是明白上帝的;但情感上,他不希望這事發生在尼尼微城人的身上,因為尼尼微城人正正是他自己國家、民族的敵人。他認為上帝不應該寬恕他們,因為尼尼微城的人罪大惡極,上帝是應該對他們施行審判的。

我曾經到過外國的博物館參觀有關亞述帝國的展覽,從當時某些城市發掘出來的文物圖像中,我了解到,作為一個猶太人如此惱怒他們是正常的,何解?原因是亞述那裡到處都是偶像,且罪大惡極,而他們也正在欺壓著自己的民族。所以縱然約拿明白上帝是一位有慈愛、有恩典的上帝,願意赦免他們的罪,但約拿卻不願意傳講福音訊息給尼尼微城的人,他希望尼尼微城的人繼續不悔改,好讓上帝來懲罰他們,使尼尼微城全然被毀滅。

在此我們明白雖然約拿知道上帝的性情,卻不願意按照上帝的心意而行,因為有他自己國家民族的感情。有時候,我也會明白他的感受,特別是當自己本來就不同意那事時,但卻因某些要去作那事的原因時,這實在是很難受的。如果我是約拿,我會跟神說:『祢要原諒他們是有沒關係的,但祢可否差派其他的人去,而不是我呢?』作為猶太人,神卻要差他去宣講訊息,好達成祂的心意,在感情上的確是很難順從的。

我們文學院很快地將要搬家了,所謂的搬家就是成立一個稱為人民樞紐,把文學院裡不同的學科放置在兩橦樓房當中。這是我上一任院長所建議的,而當時我是第一個舉手反對的,原因是我認為:第一點:『上屋搬下屋,不見一籮穀』(廣東俚俗),這樣搬家一定會花掉一筆錢;第二點:搬家必會製造相當的建築廢料,並不環保;第三點:同事搬近了,但並不代表會有更好的溝通,因為我與隔壁的同事一年也只會碰上五、六次,亦即是每年學系規定的系務會議和指定的會議上碰碰頭而已,其餘時間其實是不會遇見的,所以我很懷疑就算將不同學系置於同一個地方上面,會否因此就能增加學術上的合作;再者我從一些唱反調的舊書籍中看到,在近代的大學裡,不同的老師和不同的學系之間的主要聯系,就是中央冷暖氣系統,而更現代一點的說法就再加上互聯網,所以我認為是否把我們放在同一處並不重要。但最諷刺的是,當新上任院長要實行這個建議時,卻委派了我去執行這事(當然他並不知道我是持反對意見的),在感情上,要我去執行我所反對的事,你可以想像這當中的矛盾,我是第一個反對建議的,但卻被安排要去執行這件事,當中更要和不同學系的同事們討論地方分配的事宜,真的浪費了不少時間。理性上,政策既然已經決定了,我就要照著執行;但感情上,還是覺得非常難受,總認為我明明是反對此事的,理應找其他人來執行。所以,當完成聯絡事務工作後,我就提議應由專業人士來負責具體事項,終於找到同系一名建築師的同事。

約拿就是有著這樣一個的想法。尼尼微城對他來說本來就是一個罪大惡極的城市,對之他非但痛恨,且是自己國家民族最大的敵人。如果上帝要毀滅這城,這不就是對自己國家民族最大的解放嗎?這簡直是一個莫大的拯救。但現在卻要去為他們傳講福音,同時,也明白上帝會寬恕他們,讓他們悔改,所以,在感情上,這是很難接受的。事實上,還有其他先知可以被差派去的,為什麼要找自己呢?再者,除了差派先知之外,上帝也可採用其他不同的方法,例如聖經曾記載神用指頭在牆上寫字的神蹟,這也可使人悔改呀,為什麼一定要自己去呢?因此,約拿非常不悅,且要逃跑離開,當那城的人最終悔改了,他更大大地不悅。一開始的時候,約拿已表明自己的不情願,為什麼還要強迫他呢?於是他乘船往相反的方向逃離,但卻被同船的人丟進海裡,再被大魚吃進肚子裡,最後到了尼尼微城,他心裡頭真的非常不悅,所以最後他發怒了,認為死了比活著還好,寧死不看倒好。但上帝對他說:「你這樣發怒合乎理麼」?接著約拿沒有回答上帝,因為這不是道理的爭論,而是情感上無法接受這件事。

然後經上記載約拿在東面搭了一座棚遠觀尼尼微城,上帝在這時候藉蓖麻樹安慰約拿。當你仔細地閱讀時,你會發現這段經文的情節猶如卡通片劇情,開始的時候,沒有這棵樹,接著一下子長起來,甚至高過約拿為他遮蔭,約拿就「因這棵蓖麻大大喜樂」。但翌日黎明,上帝卻安排一條蟲子咬這蓖麻樹,以致樹下的約拿被烈日曝曬,使他發昏,於是約拿又向上帝求死說:「我死了比活著還好」。上帝就對約拿說:「你因這棵蓖麻發怒合乎理麼」?約拿回答說:「我發怒以至於死、都合乎理」。

其實我大概能明暸他這種的心情。在佛學中,我們常說「無常」──就是要去避免太多執著。試想想,如果蓖麻樹從來都不存在過,而約拿也一直地被烈日曝曬著,那就不會有甚麼不妥,因為這會被日頭曝曬的位置是他自己所選取的。正如一個人在窮困中突然發大財,但又在一夜間突然地失去,這實在是很難接受的;又好像一個人在窮困中突然中了六合彩,在高興之際,卻發現中的不是該期的六合彩,那樣是很受傷害的;又像政府在今年落實了的優惠政策,但次年就取消,市民會因期望落空,而深感難受。約拿的情況,就是這個樣子,蓖麻樹當時根本就不存在,他原本坐在那裡等待,就是要看尼尼微城的傾覆,而無懼烈日的曝曬。但蓖麻樹的出現與枯萎,好像上帝在開約拿玩笑,一開始約拿為蓖麻樹而感恩,但第二天卻枯萎了,約拿感到被上帝玩弄著。上帝好像帶盼望給約拿,卻馬上又拿走,所以約拿自覺就算「發怒以至於死,都合乎理」。於是耶和華說、這蓖麻不是你栽種的、也不是你培養的。一夜發生、一夜乾死你尚且愛惜」──上帝問約拿,他對這蓖麻樹有多少感情?他只不過與這蓖麻樹相處了一天的時間──上帝藉著這蓖麻樹作實例教材,讓約拿明白,蓖麻樹一夜長成,又一夜枯死,他尚且愛惜它,那麼他是否又能體會上帝的心情?那些在尼尼微城中不能分辨左手右手的有十二萬多人,而且還有其他牲畜,上帝豈能不愛惜呢?

上帝兜了一個很大的圈子來讓約拿經歷實際的經驗,使他明白上帝同樣愛惜尼尼微城的人以及牲畜。你會發現約拿書的主題不是尼尼微城的人如何悔改,或是在魚腹三天三夜的神蹟,而是上帝如何管教祂的先知──約拿。祂讓約拿能更深地認識自己,而不是單單停留在頭腦上的知識、對上帝性情的認知──「...我知道你是有恩典、有憐憫的 神、不輕易發怒、有豐盛的慈愛...」──但卻無法體會上帝的心情,他內心滿有對自己國家民族的情感,認為尼尼微城的人充滿罪惡,又是自己國家的敵人,這一些的想法迫使他在情感上不能明白上帝的心腸。

有些時候我們也會這樣子,就是情與知識未能配合上。我有一個同事是研究香港電影的,據他說,香港某電影公司有一段時間所出品的電影,後期製作參與的工作人員當中,有不少是日本人,可是在字幕上,觀眾是不會知道的,因為他們的名字是用中文顯示,看來像是中國人的名字,當然那只是他們的別名。在六、七十年代的香港,人們普遍不能接受日本人,所以他們要把自己的名字漢化,以避免觀眾發現有日本人參與,而選擇不看該電影,由此,你就可以想像,那時候人們心裡頭對日本人有著什麼樣的心態和感情。另外,有一次和那位同事的師父閒談,我問他:香港的電影,特別是在六、七十年代,電影中出現的日本人角色,絕大多數都是扮演壞蛋、奸角的角色,很少是做好人的。他很肯定地回答說:「什麼絕大多數?當中根本沒有「好」日本人的角色。」所以,你可以想像,電影反映出一個什麼樣的情緒。最近日本大地震事件發生後,網上有些留言是這樣寫:「該死的...他們在南京的大屠殺...他們又篡改教科書....」。由於時代已經不同了,我亦看到其他不同的回應:「南京大屠殺的共犯都已經死了,現代的人與上一代的人是不應該拉在一起討論,今天這件事是關乎人命傷亡,我們不應該幸災樂禍地認定這是因為祖宗犯了罪,所以招致天遣。」時代真的已經不一樣了,反日的情緒不再那麼的高漲了;時代真的轉變了,不但是這樣,當翻查一些歷史資料時,發現早在很早以前,已有一位牧師──趙世光牧師,曾到日本做了很多宣教的工作(似乎教會在這方面較當時候的人容易跨越民族感情的障礙,對日本人產生同情、憐憫和關懷的感情,不會因民族感情的障礙,而不去愛他們)。當然,時至今日,我們已經對日本的仇恨已漸漸淡忘,我最近甚至看到有一間中學門外拉起了布條,上面雖然寫上日文,不容明白內容,但可意會到的是為日本這次地震的災打打氣氣,鼓厲他們可以很快地渡過難關、重建家園等等。我相信在教會裡,我們可以慢慢克服民族情感障礙,並體會上帝的愛。然而我們還有其他的難關是需要跨越的,就是我們對「萬物」的愛惜。

我們多年來談論環保的問題,我自己也寫過一些有關環保神學,但是最後我發現,原來不是我們理智上知道的有多少,特別是在大學裡的神學教育,通常都只在乎知識的傳授,甚至一般神學院都有這方面的傾向──注重知識的傳遞,教導我們上帝是怎樣、怎樣的,而忽略了情感上的培養,甚至教會也如是。試想想,我們在教會多做些什麼?就是坐在那裡,聽聽道。聽道也是一種知識的傳遞,而情感上是沒有改變的,所以我們需要想想如何在教會中把情感給培養出來。情感不但需要跨越民族感情的障礙,且是要把上帝的愛伸延至經文所提及的牲畜,甚至那棟蓖麻樹。究竟我們對那些牲畜、身邊的植物和環境的生態有多少的情感呢?會否體會那些生物都是上帝所鍾愛的呢?還是依舊停留在知識層面上的明白?

從前和合本翻譯本裡寫的『上帝愛世人』,其實就應該翻譯成『上帝愛世界』。上帝不單單是愛人,而是愛整個世界,我們在情感上,能否真的體會到呢?願意今天透過經文,讓我們思想,我們到底有多體會上帝的心腸呢?上帝可以吩咐不同的僕人去完成祂的工作,但祂卻選用了一個迂迴的方法,利用到大魚、蓖麻樹、蟲子和船上的水手,硬要約拿去接受這次教育的機會,好讓他明白上帝的心腸。

上帝不是需要人去完成祂的工作,因這只是僕人的職份。上帝需要朋友,這種朋友是要明白上帝的心腸──不僅要完成所要完成的工作,且要仔細明白工作背後的因由,更加要明白背後是一個什麼樣的心腸。

上帝不止要僕人,更要朋友。我們是否願意成為上帝的朋友,不但替祂完成祂的工作,也體會上帝普愛世人和普愛眾生的心腸。

願主祝福我們,讓我們的愛在祂的愛裡日漸成長,成為祂的朋友,明白祂的心腸。
歡迎赴會:

香港中文大學 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主日崇拜時間
Sunday Service Time 星期日上午十時三十分
10:30 a.m., Sunday 地址
Address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崇拜以粵語、普通話及英語即時傳譯進行。
The Sunday Service is conducted simultaneously in Cantonese, Putonghua and English with the help of interpretation. 歡迎任何人士參加 All are welcome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