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18, 2024

Vine Media

葡萄樹傳媒

#73 焚書坑儒

焚書坑儒(耶36章)

1. 神的啟示 (36:1-4)
神的啟示臨到先知耶利米身上,叫他將祂的啟示記錄在書卷上,神的話語”攻擊”以色列、猶大並各國,這些記錄是反映出神對人的愛與憐憫。

神指出祂會審判猶大國的不忠,其信息是他們若不再悔改他們會被巴比倫所滅,國破家亡,可惜耶利米之前的宣告引來的不是子民的悔改而是攻擊,不是子民的回轉而是對抗,不是子民的順服而是排斥,但神仍不想放棄他們,雖然計劃已定,但仍希望他們會臨崖勒馬,「或者猶大家聽見我想要降與他們的一切災禍,各人就回頭,離開惡道,我好赦免他們的罪孽和罪惡」(耶 36:3)。耶利米先知已給予他們警告(3:6-11),但是次是最後的警告,他希望猶大子民會悔改,仍得到神赦免的恩典 — 神的審判是有條件,並不是最後定局不能改變。

這也是今天聖經的目的,「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後 3:16-17),透過聖經給我們警戒、勸勉、提醒,免得我們犯錯、失敗、損己害人,問題是我們可有重視神的話語。

2. 鍥而不捨 (36:5-8)
耶利米叫巴錄不單記下神的訓令(36:4),他更叫巴錄到聖殿中趁他們禁食的日子宣告這信息,原來耶利米被禁止踏足聖殿。在耶利米書19章中的記載,我們看到耶利米被神呼召拿著一個瓦瓶到聖殿中當眾打碎,寓意猶大國被敵國粉碎,並宣告審判信息,但隨即他便被聖殿的總管巴施戶珥打,並被高門內的枷鎖起來(20:1-2)。

耶利米也有掙扎,他為神作出口換來的是拒絶、受刑、被孤立、被逼害,他向神申冤訴苦,「我終日成為笑話,人人都戲弄我。」(耶 20:7下)「因為耶和華的話終日成了我的凌辱、譏刺。」(耶 20:8下)「我聽見了許多人的讒謗,四圍都是驚嚇;就是我知己的朋友也都窺探我,願我跌倒」(耶 20:10上) 他甚至詛咒自己的出世(20:14-15),他情願不在世上,不被神揀選那還好些,他甚至痛恨自己的召命(9:2-6,17:14-18),但他仍以神為重,他不能不為神宣告「我若說:我不再提耶和華,也不再奉他的名講論,我便心裡覺得似乎有燒著的火閉塞在我骨中,我就含忍不住,不能自禁」(耶 20:9),這是他的矛盾。有誰不歡喜成為一個受人歡迎的人,有誰不歡喜所講的受別人的稱許、欣賞,但是神的僕人是以討神為悅為首,得人歡迎為次,這是我們該學效的。

及後他得到釋放,但仍發預言指出耶路撒冷滅亡(21章),王被殺,且死無葬身之地(22:13-19),他仍鍥而不捨地傳這些信息,他再次在聖殿中宣講,結果是再被拒絶(26:8, 9, 11),甚至人想將他處死,但當中仍有人為他說項,並得亞希甘保護,他才得以保存性命。

而當時有另一位神的僕人烏利亞同樣發出這類信息,結果被人追捕,他逃往埃及,但約雅敬王派人追至埃及將他殺了,並棄屍於墳地中(26:20-23)。及後耶利米被禁止再踏足聖殿,並且被囚禁起來,經過那麼多的挫敗、痛苦,他仍沒有放棄,仍找機會向子民宣講,他沒有機會踏足聖殿,接觸子民,但仍吩咐其忠心的伙伴巴錄替他宣講。

耶利米吩咐巴錄記下神的話語是約雅敬王第四年(36:1),約605-604 B.C.,而巴錄宣講是在約雅敬王第五年九月(36:9),當中相隔了一年時間。故此耶利米並不是衝動,是經過長時間的準備與思考,他那不甘放棄、忠心為神,不為逆境折服的生命是我們每一位服事神的人所學習的榜樣。

3. 正面回應(36:9-19)
巴錄在他們禁食的日子在耶和華殿的上院,宣告神的話語(36:10),那時子民正面對一些重大的危機,禁食的日子是九月,故此不應是七月贖罪日,必然要禁食的日子,據歷史記載,有可能他們正被亞實基倫圍困,又或正面對旱災,災情慘重(14:1-15:9),故此這是最好的時機給他們警告。

當巴錄宣告完後,聽眾中有一位名叫米該亞到文士屋中與眾首領分享,當中有五位文士,他們也覺事態嚴重便打發人找巴錄到他們那裡再詳細向他們講解(36:11-14)。巴錄樂於遵從,他們聽後「他們聽見這一切話就害怕,面面相觀,對巴錄說:『我們必須將這一切話告訴王』」(耶 36:16)。神的話語是有能力,人若真心遵從必會感受到,他們知道國家危在旦夕,必須向王奏明,但他們也預計到王的反應 — 不會聽且會動怒,故此他們叫巴錄與耶利米先躲藏起來,更將書卷收藏(36:19-20),才再進覲約雅敬王。

我們見到一個進程,神將其心意、動向向祂的僕人講明 –>祂的僕人領受後、記錄、宣講,縱使困難重重,仍鍥而不捨的傳 –>祂的僕人當眾宣講 –>當中有人有領受,再與別人分享 –>這些受眾再與有關人仕分享 –>但他們怎樣回應由他們自決,但信息怎也傳開了!今天我們也要擔當傳信息的人呢!

4. 割卷焚書 (36:20-26)
這些憂心戚戚的首領進到王面前,將他們所領受的向王講出,王似乎有正面的回應,王打發一位臣僕去取那些書卷來,當書卷到了,一位臣子猶底按卷宣讀給王及侍立在王左右的眾首領聽,可惜當猶底念了三四篇,即三四段,王已勃然大怒,他不願再聽下去,他不能接受神的指責,即搶了那些書卷,用文士的刀將書卷割破,更扔在大盆中焚燒(v.22-23),因那時是九月是晚秋初冬之時(即我們的十一月與十二月之間),天氣寒冷,王的旁邊有火盆燒火取暖禦寒,這火盆便成為焚書之爐。

其時一些領袖阻止王此妄行,他們懇求王不要如此,可惜王卻充耳不聞,仍要割卷焚書,且派人捉拿巴錄及耶利米,但神保守他們,結果他們尋不到(v.25-26)。

若我們再研讀下去,便看到不單焚書、更是坑儒,耶利米繼續宣講結果被補,被西底家的臣僕困在淤泥坑中(38:6),這是死牢,可以讓耶利米慢慢受苦而死,因沒有水渴,腳陷在淤泥中,越陷越深至沒頂,這死牢是在石頭鑿出來,中間如頸項一般,深三、四呎,入口再挖深,原用來儲水,現作死牢,在其中是苦不堪言,且極不人道。

他們聽到神的責備、警告反應是:「王和聽見這一切話的臣僕都不懼怕,也不撕裂衣服」(耶 36:24)與那些首領「他們聽見這一切話就害怕」(耶 36:16上)成了一個強烈的對比,這些臣僕與首領不同是另一批官員,王以為自己是最權威、最有勢力而輕視神的話語。那些侍立王左右的官員只是討王喜悅,他們的無知使王陷在無可救藥地步,而首領則較理智,不敢輕率。

約雅敬「不懼怕,不撕裂衣服」這與他的父親約西亞大相逕庭,約西亞王因祭司希勒家找到神的書卷,他讀後「王聽見律法書上的話,便撕裂衣服」(王下 22:11),憂傷悔改,即進行宗教改革,使國家中興(參王下22-23章),可惜作兒子的卻不像父親般敬畏神,結果也是大大不同。

同樣,今世代不少人對神的話語也有不同的反應,有些人因為神的話語受感受責歸向神,得著豐盛生命,但有人卻嗤之以鼻,不肯細讀,主觀地否定神的話,結果便拒救恩於門外,自陷苦境。

神的話語是刺透人心「神的道是活潑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兩刃的劍更快,甚至魂與靈,骨節與骨髓,都能刺入、剖開,連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來 4:12)「耶和華說:『我的話豈不像火,又像能打碎磐石的大錘嗎?』」(耶 23:29),神的話語是有功效,問題是我們是否樂於研讀及順服。

5. 神話連綿 (36:27-32)
雖然記載神話語的書卷被焚毁,約雅敬以為這樣便能阻止神話語的傳播,記錄不能保存,但神的話語絶不會因此而斷絶,神的話再臨到耶利米身上「王燒了書卷以後,耶和華的話臨到耶利米說:你再取一卷,將猶大王約雅敬所燒第一卷上的一切話寫在其上。」(耶 36:27-28)他再記下約雅敬的下場「所以耶和華論到猶大王約雅敬說:他後裔中必沒有人坐在大衛的寶座上;他的屍首必被拋棄,白日受炎熱,黑夜受寒霜。」(耶 36:30),而且更加添了不少信息,神的信息繼續有效,不論口傳或是書寫,都不會阻礙。

結果如神的預言應驗,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於597B.C.配合亞蘭、摩押和亞捫的軍隊攻入耶路撒冷,用銅鍊鎖著他,帶到巴比倫,及後死在那裡(代下36:6;王下24:1-4),且受盡羞辱。而當時猶大國又受暴風吹襲,在天災人禍侵襲下,傷亡慘重,人口由公元前六世紀25萬人急速減至公元前597年至11、12萬人,「除了國中極貧窮的人以外,沒有剩下的」(王下 24:14下),這便應驗了先知的預言與宣告。

昔日秦始皇焚書坑儒但卻不能因此使當代的文化完全毁滅,儒家思想仍流傳至今,但統一六國的霸主秦皇其國度卻很快覆滅,同樣在教會歷史中不少基督徒受逼迫,聖經被銷毀,信徒被殺,但我們的信仰、聖經仍保存下來。神的話語是不會因人的阻攔摧毀而絶跡,祂會繼續運作,「我實在告訴你們,就是到天地都廢去了,律法的一點一畫也不能廢去,都要成全」(太 5:18),這是歷世歷代的歷史可以明證。

6 錯誤解讀
我們可有深入探究為甚麼約雅敬如此不滿耶利米的言論,而且還有不少祭司、先知與耶利米抗衡,他們全都是假先知,借宗教謀利益嗎?不是!他們最大的問題是錯誤解讀神的話語。

在約雅敬百多年前,他們的國家在希西家帶領下也受到亞述的攻擊,當時亞述國攻打耶路撒冷(賽36:1-39:8),國家面臨被滅,希西家召見以賽亞(賽37:1-5),以賽亞針對西拿基立辱罵神而宣講了一篇安慰信息(賽37:6-35),並宣告神會拯救他們,結果神透過其使者使亞述大軍一夜敗亡,西拿基立落荒而逃回國更被兒子所殺,而雄霸天下的亞述亦不久亡國。

先知以賽亞繼而宣告神的權能與威嚴(賽40:9-26),更宣告耶和華要把祂的國度立在錫安。錫安、耶路撒冷是神的所在,萬國萬民均要流歸這山,「素來苦待你的,他的子孫都必屈身來就你;藐視你的,都要在你腳下跪拜。他們要稱你為『耶和華的城』,為『以色列聖者的錫安』」(賽 60:14)「日頭不再作你白晝的光;月亮也不再發光照耀你。耶和華卻要作你永遠的光;你神要為你的榮耀」(賽 60:19),(賽 66:19-20; 52:1-12; 60:1-9; 62章; 65:17-25; 66:15-21),正因這些信念及歷史的事實帶給他們極大的”信心”與”盼望”,耶路撒冷一定得到神的保護,怎會陷落。這是神給大衛的應許,他的王位永遠堅立,錫安為神的寶座,仇敵必會敗亡,他們的錯誤是只選擇他們需要及歡喜的信息,故此他們否定耶利米的講論,視他為假先知,故他被聖殿中的負責人巴施戶珥掌摑,當時的先知哈拿尼雅與他抗衡,反對他(耶28章)。那些先知、祭司更不時宣告平安的信息,他們並非存心作假,只可惜他們錯誤地解讀神的話語。

再加上他們也錯誤解讀當時的政治形勢,那時在米索不達米亞平原的政治勢力千變萬化,昔日的盟友可以成為今日的敵人,在601B.C.尼布甲尼撒大戰埃及,雙方傷亡慘重,但埃及稍為佔先,故此約雅敬便攞脫巴比倫轉投埃及(王下24:1),但那時(599-598B.C.)巴比倫似乎對反叛的猶大沒有任何行動,因為他們要處理內務和平息別處的騷亂,故此他們認為巴比倫只是紙老虎,不用懼怕,他們認為巴比倫也如昔日的亞述般敗亡,再加上他們堅定相信:聖城、聖殿、聖民是不可被侵犯,會屹立不倒,神必會彰顯其權能,故此他們才會完全否定耶利米的宣告,焚書坑儒。怎料不久耶路撒冷便被巴比倫第一次征服!

7 今日反省
我們對神的話語會否同樣犯上他們的錯誤 — 只是選擇一些我們歡喜聽的信息,否定一些我們不歡喜的指控,又或我們對聖經自以為熟悉但卻錯誤的解讀。

我們往往只集中在一些福音書或新約書卷中,一些先知書、智慧書我們不會好好研讀,以致我們有陣子以片概全,但我們又不得不承認一些經卷是難以一看便明,故此教會應在聖經上有好、正確的教導,而牧者亦要按著正意分解真理,免得我們成為另類的巴施戶珥、哈拿尼雅。

願我們尊重神的話,渴慕神的話,學習神的話,研讀神的話,順服神的話,遵行神的話,宣講神的話,這樣我們及教會才會茁壯成長!



歡迎肢體對牧者宣講作出回應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