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在路上議論的是什麼?(鄧瑞強博士)2015.10.18
語音(廣東話):
主題:你們在路上議論的是什麼?
證道:鄧瑞強博士
經文:馬可福音9:30-37
各位弟兄姊妹,早安。
今日,在返教會的途中,若你身邊有伴,「你們在路上議論的是什麼?」
在人生的旅途上,你和最好的朋友,把酒談心的時候,你們議論的是什麼?
我們談論的事,多得很,天文地理、文學歷史、經濟政治、信仰理想。談論的內容,是我們人生用心之所在。想想,平時你多談論什麼?想想,你生命的真正用心,在什麼地方?
有一次,耶穌和門徒在途上。耶穌心中思念著生命的大事,門徒卻熱烈地談論別的大事。如此,引發了一場對話。
我們看看這故事,就是今日的講道經文:馬可福音9:30-37。
可9:30 他們離開那地方,經過加利利;耶穌不願意人知道。
可9:31 於是教訓門徒,說:「人子將要被交在人手裏,他們要殺害他;被殺以後,過三天他要復活。」
可9:32 門徒卻不明白這話,又不敢問他。
可9:33 他們來到迦百農,耶穌在屋裏問門徒說:「你們在路上議論的是什麼?」
可9:34 門徒不做聲,因為他們在路上彼此爭論誰為大。
可9:35 耶穌坐下,叫十二門徒來,說:「若有人願意做首先的,他必做眾人末後的,作眾人的用人。」
可9:36 於是領過一個小孩子來,叫他站在門徒中間,又抱起他來,對他們說:
可9:37 「凡為我名接待一個像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凡接待我的,不是接待我,乃是接待那差我來的。」
這個故事的核心,是耶穌問門徒一個問題:「你們在路上議論的是什麼?」
他們默不作聲,因為他們在路上彼此爭論的事情,連他們也知道,是遠離耶穌很遠的事情。
這是一群跟著耶穌的人,一群最接近耶穌的人,一群理應最明白耶穌使命的人,卻是一群距離耶穌很遠的人。
這是天地間的一大悲哀。
追隨真理的人,卻思想著騙人的謊言。在教會裡崇拜上帝的人,卻在人生的路上崇拜著世間的榮華富貴;信仰耶穌的基督徒,卻信仰著世間的權力。最接近神的人,卻是最遠離神。最接近天國的人,卻一步一步走向地獄。這是驚心動魄的。這是天地間的一大悲哀。
可9:35 耶穌坐下,叫十二門徒來,說:「若有人願意做首先的,他必做眾人末後的,作眾人的用人。」
門徒爭論誰為大,耶穌卻教導他們作別人的僕人。門徒的視線,在世間生存背後的權力結構;耶穌的視線,卻在神對世人生命的終極判斷。
門徒在路上的爭論,其實道出了世間運作的真相,一種關於權力的真相,一種權力無所不在的真相。他們明白世間的運作,從根本上說,就是一場權力的角力。他們沒有跳出權力運作的框架,只希望自己在這框架下得到最大的好處。他們爭論誰為大。
有一個意大利的哲學家葛蘭西(Antonio Gramsci),講「文化霸權」(cultural hegemony),講到權力其實不單在有形的體制中運作,其實也在文化的各個領域裡展示其力量。在各文化領域裡潛藏的霸權,建構我們各種想法。文化霸權建構出「什麼是有價值」、「什麼是好」、甚至建構出「什麼是真實」的想法。
寫作《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這本出名的書的作者湯瑪斯.弗里曼(Thomas Friedman)同時寫了另一本沒那麼出名的書,書名叫《從貝魯特到耶路撒冷》(From Beirut to Jerusalem)。書中講到,當以色列士兵射殺巴勒斯坦人時,他們是見不到有無辜的平民遭到殺害,也聽不見有天真的孩童發出尖叫。他們看見的,是「恐怖分子」遭到「清除」,「邪惡」得到消滅。從另一面講,當巴勒斯坦人襲擊以色列的無辜百姓時,他們也沒有什麼良心不安,他們看對方只是像狗一樣的「恐怖分子」,殺害他們是執行上天旨意。
他們每一個人,都只看到權力建構出來的所謂「真實」。對方到底是「什麼」,要視乎在權力角逐的遊戲中誰勝誰負。強權者可以定義對方是「什麼」,這便成為對方的「真相」。在國際舞台上,很多人爭論誰為大。
爭論誰為大,會扭曲人性。
有一齣電影,片名是《The Mission》(香港譯作《戰火浮生》),講到有幾個耶穌會的神父,去到南美洲位處巴西、阿根廷、巴拉圭交界的伊瓜蘇瀑布(Iguazu Falls)上游,向當地的土著傳福音。他們的佈道很成功,建立了一個基督化的社區,但這卻觸動了西班牙和葡萄牙這些殖民者的神經。因為在殖民者眼中,這些土著是一種商品。殖民者「捕捉」這些土著作奴隸,將他們拿去賣錢。在神父眼中,這些土著是神眼中寶貴的兒女。在殖民者眼中,這些土著是發財的工具。神父抵制著殖民者,於是,殖民者便竭力銷毀神父建立的事工。
教廷派了一位主教去處理這事。在主教面前,耶穌會的神父派了一位土著小孩,唱出美妙的讚美詩。之後,這位主教向在場的殖民者權力代表說,「你們怎麼可能認為這孩子只是一頭動物?」一位殖民者的權力代表回應說:「只要教鸚鵡唱歌,鸚鵡也會唱歌的。」主教說:「呀,是的,但怎能教鸚鵡唱得如此美妙?」那位殖民權力的代表說:「這孩子是森林裡長大的,是一頭懂人話的動物。…必須要用劍將他們制服,必須要用鞭使他們成為有用的勞動力。(This is a child of the jungle, an animal with a human voice….They will have to be subdued by the sword and brought to profitable labor by the whip.)」
殖民者是世上爭論誰為大的典範人物,他們的爭論會將一個人看成為「動物」,看成為奴隸,看成為可被利用的勞動力。
最後,殖民者進行大屠殺,摧毀整個土著社區。
「爭論誰為大」,是人類最關鍵、最核心的爭論。按法國哲學家福柯(Michel Foucault)的講法,「權力無所不在」。權力會製造出真理的體制,而真理的體制會為權力提供可用的知識。權力令它製造出來的真理看來可信;這真理系統又會令這權力的運用變得合法。如此,「爭論誰為大」,就不單只是爭坐上王位,也是爭取真理論述的主宰權。
「爭論誰為大」這框架下的真理論述,會二分這個世界。有權力者,是人。無權力者,是動物、是奴隸、是物。在「爭論誰為大」的框架裡,有權力者可以建構一種對失敗者的論述。這種論述涉及很多方面,而最基本的,可以有兩方面。首先,是「本體論」的論述(ontological discourse),即論述對方是「什麼」。其次,便是「倫理學」的論述,即論述如何對待對方。
巴勒斯坦裔學者薩依德(Edward Said)寫了一本書,書名是《東方主義》(Orientalism)。書中講到,西方霸權以自己的利益觀點,建構出一種對「東方」的論述。在西方霸權的權力眼鏡下,在「本體論」層次而言,「東方」是非理性的、墮落的、幼稚的、低下的;相對而言,「西方」是理性的、道德的、成熟的、優越的。正因為這種「本體論」上的差異,西方人征服、管治、開發「東方」,在倫理上便是合理的,這是使「東方」進步的合理途徑。這本書展示了權力的邏輯:權力產生真理的論述,真理的論述展示一種「本體論」,「本體論」合理化一種「倫理學」。若對方被論述為只是一頭「動物」,則馴養牠、驅策牠,並利用牠,在倫理上便變成合法。
門徒在路上爭論誰為大,他們的爭論是人類根深蒂固的爭論,也是我們心底潛藏的爭論。這爭論涉及我們在真理上、在本體論上、在倫理學上,如何處置這個世界。耶穌沒有在他們的爭論框架下打轉,耶穌展示一個與權力世界完全不一樣的神聖世界,耶穌稱這世界為「天國」。
耶穌說:「若有人願意做首先的,他必做眾人末後的,作眾人的用人。」
有人以為,耶穌在這裡講的是爬上高位的策略。先扮懵,先做「細」,實質是扮豬食老虎,看準時機,一步登天。這種看法將耶穌看成是最成功的「世界仔」,深明如何「上位」的竅門。基督徒若有這種想法,則是跟著耶穌而卻是最遠離耶穌的人。
耶穌是要顛覆整個「爭論誰為大」的思想框架。「爭論誰為大」是以權力作為一切生活的基礎。擁有權力,便擁有產生真理論述的力量。這真理的論述,會在「本體論」層次將所有人的本性及價值作一劃分。劃分出:誰是優越的、有價值的;誰是低下的,可放棄的。然後,以這「本體論」觀點合理化倫理行動。對於被認定為優越的,我們親近、讚揚。對於那些被認定為低下的,我們遠離、放棄。
耶穌說:「若有人願意做首先的,他必做眾人末後的,作眾人的用人。」
「爭論誰為大」是迫一些無權力的人作「下人」,耶穌的世界卻是甘願成為別人的「下人」。背後的邏輯,不是權力結構,而是愛與關懷。為了愛,可以多走一步。為了愛,可以將座位讓給人。為了愛,可以將錢捐給人。為了愛,可以不是為自己而活,而是放下自己,承托他人。
這是一種新的真理論述。這真理論述讓我們看到神眼中看到的世界。在這世界裡,我們每個人都是僕人,都是神的僕人,被差派到世上,為了神的正義,去服事身邊的人。身邊的人不是「爭論誰為大」的對手,而是我們懷著愛去服事的對象。
一種新的對人的「本體論」的看法,便會產生一種新的倫理行動。
耶穌作出一個示範。
可9:36 於是領過一個小孩子來,叫他站在門徒中間,又抱起他來,對他們說:
可9:37 「凡為我名接待一個像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凡接待我的,不是接待我,乃是接待那差我來的。」
「小孩子」,在法律上、社會上、宗教上,都是無地位的。He is just a nobody. 他們無權主宰自己的命運,他們是屬於大人的。在「爭論誰為大」的框架裡,這些一無是處的人,正好是欺負的對象。耶穌卻抱起他們,沒有在權力爭奪的框架下擠壓他們。對於這些無權無勢的人,耶穌視他們為保護的對象,像母親懷抱兒女一樣。
接著,耶穌說:「凡為我名接待一個像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凡接待我的,不是接待我,乃是接待那差我來的。」
這是一種身分的認同。若這個人是一個弱者的話,則耶穌便同樣視自己為一個弱者。在「本體論」層次而言,耶穌沒有視自己為高於弱者的人,而是視自己為與弱者站在同一位置的人。接待他,就是接待我,因為我與他認同。這種真理的論述,會將抱起弱者的生命視為倫理上的無上命令。這是神的心意。
耶穌的說話和行動,是在一大背景下說和做的。我們回到經文的起首,看看這故事的背景。
可9:31 耶穌教訓門徒,說:「人子將要被交在人手裏,他們要殺害他;被殺以後,過三天他要復活。」
在路上,耶穌和門徒談論的,是他的死亡和復活。這位從天降世的神,認同了卑微的世人,變得一無所有。十架上的耶穌,在法律上、社會上、宗教上,都變得毫無地位。He is just a nobody. 在十架上,耶穌成了一個一無是處的小孩子。耶穌與小孩子認同,不是因為小孩子得意、可愛、純真,而是因為他們是無權無勢的代表,是自己走上十架時的模樣。
接待小孩子,就是接待十架上的耶穌。接待十架上的耶穌,一個像小孩子那樣無權無勢的耶穌,就是接待那差耶穌來的天父。
若果我們只顧「爭論誰為大」,便不可能接近十架上的耶穌。事實上,當耶穌被釘在十架上的時候,這些「爭論誰為大」的門徒是一哄而散的。
耶穌走上十架,他所作的,就如抱起小孩子。他以極端的愛,認同弱者,並扶起弱者。他以極端的愛,去對抗權力世界將弱者壓下去的做法。他以極端的愛,去對抗這個「爭論誰為大」的結構。
信耶穌,到底是什麼意思?
放下「爭論誰為大」的思維,顛覆權力結構,不以權力迫人做「下人」,而是因著愛而甘願成為服務別人的人。視一無所有的人為兄弟,接待他們。接待他們,就是接待與他們認同的耶穌。接待耶穌,就是活在天父的心意裡。活在天父的心意裡,我們便重生了。所謂「重生」,就是神聖的豐盛生命。
聽聽耶穌的問題:「你在路上議論的是什麼?」你會如何回答呢?
但願:榮耀歸於聖父、聖子、聖靈。阿們。
歡迎赴會:
香港中文大學 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主日崇拜時間
Sunday Service Time 星期日上午十時三十分
10:30 a.m., Sunday 地址
Address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崇拜以粵語、普通話及英語即時傳譯進行。
The Sunday Service is conducted simultaneously in Cantonese, Putonghua and English with the help of interpretation. 歡迎任何人士參加 All are welc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