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共嬋娟(林豪恩先生)2022.9.11 – We Will Share the Beauty He Displays
講題:千里共嬋娟
經文:腓利門書1:1-21
講員:林豪恩先生
引言:圓月念遠人
中秋圓月,最容易引起對親友的思念。望著今年的明月,誰會出現於你的思念中呢?是移居了往地球的另一邊生活的親友?還是留下在地球那麼的家人?或者是因為疫情而分隔各地不能共聚的同伴?舉頭望明月,我們心裏面都有同一心願,就是蘇東坡在水調歌頭所唱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當年,在羅馬被囚的保羅也想著一位遠方的人,他是歌羅西的大戶腓利門。於是保羅寫了一封信給他,就是我們今天書信經課所讀的腓利門書。為甚麼保羅想著千里之外的腓利門呢?保羅這封給腓利門的信想表遠甚麼呢?這封信對二千年後的讀者又有甚麼啟發呢?
一.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東坡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祝願結束他的詞,保羅以類似的祝願開始他的信:
1:1為基督耶穌被囚的保羅,同兄弟提摩太寫信給我們所親愛的同工腓利門,
1:2和妹子亞腓亞並與我們同當兵的亞基布,以及在你家的教會。
1:3願恩惠、平安從上帝我們的父和主耶穌基督歸與你們!
若你想起遠方的某人,你想起他們的甚麼呢?保羅想起腓利門,想到的是腓利門的愛心和信心:
1:4我禱告的時候提到你,常為你感謝我的上帝;
1:5因聽說你的愛心並你向主耶穌和眾聖徒的信心。
1:6願你與人所同有的信心顯出功效,使人知道你們各樣善事都是為基督做的。
1:7兄弟啊,我為你的愛心,大有快樂,大得安慰,因眾聖徒的心從你得了暢快。
二.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相信保羅並不是要美化腓利門,正如蘇東坡的感悟:「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世上沒有完美的人,腓利門也不例外。不過,想念對方的好,還是記住對方的不好,這是可以選擇的。如果想念對方的好,會讓他把這些好發揮得更好,豈不是美事嗎?保羅曾經在寫給哥林多教會的信指出,信仰的美德有三,其一是信心,其二是盼望,他認為永不止息的是愛心。腓利門的愛心本來就被肯定,保羅盼望腓利門的愛心更長、更闊、更深、更具體地展現於信中所談及事情之上。
1:8我雖然靠著基督能放膽吩咐你合宜的事,
1:9然而像我這有年紀的保羅,現在又是為基督耶穌被囚的,寧可憑著愛心求你,
1:10就是為我在捆鎖中所生的兒子阿尼西謀求你。
1:11他從前與你沒有益處,但如今與你我都有益處。
1:12我現在打發他親自回你那裏去;他是我心上的人。
1:13我本來有意將他留下,在我為福音所受的捆鎖中替你伺候我。
1:14但不知道你的意思,我就不願意這樣行,叫你的善行不是出於勉強,乃是出於甘心。
從保羅用那麼多個人情感用語來看,這似乎是一件極困難的事情。這事情何以如此困難呢?保羅信中提及那位名叫阿尼西謀的人,原來是從腓利門那裏逃走的奴隸。信中暗示這位奴隸在主人家裏做了一些錯事,逃走到一個大城市,希望能夠在人群中隱姓埋名而不被發現。我們不知道阿尼西謀如何認識保羅,只從信中得知阿尼西謀受到保羅的影響,悔改歸主(第10節);並受保羅鍾愛,成為保羅心上的人(第12節);他參與了保羅的福音工作,以致保羅有意把他留下侍侯,作他「親愛忠心的弟兄」(第13節)。
三.在不完美的世界中締造美好
對於現代人來說,奴隸制度是罪惡的。現代人可能想,如果保羅要求腓利門釋放奴隸,還阿尼西謀自由,那才是應有之義。然而,保羅竟然如此安排:
1:17你若以我為同伴,就收納他,如同收納我一樣。
保羅決定把阿尼西謀這位奴隸送回去他的奴隸主那裏,這樣做豈不是送羊入虎口?在保羅的年代,奴隸被視為奴隸主的擁有物之一,是奴隸主可以任意處置的。對於一個犯錯逃走的奴隸,回到奴隸主那裏會被怎樣對待呢?難道保羅這自由人完全不知道奴隸的慘況嗎?難道保羅只是口中說公義而完全莫視奴隸制度的罪惡嗎?如果保羅也認為奴隸制度是不公義的,為甚麼不起而推倒這不公義的制度呢?改變制度,豈不是更徹底地解決問題嗎?
在現代社會,這些詰問顯得義正詞嚴,難以反駁。不過,當我們以超越時空的眼睛來看歷史中的事情,看容易忽略了歷史的限制。事實上,除了科幻片中能夠超越時空的人,所有人都只能活在他所屬的時間和空間之內,受到他那個時代的條件限制。有些制度是經過長時間形成,也可能需要長時間才能被改變。如果我們這些二千多年之後的人質問保羅為甚麼不推翻不義的奴隸制度,未免過於超越時空了。直至最近一二百年,透過很多代人的努力,甚至兵戎相見,奴隸制度才能被廢除。不過,不義的制度暫時不能推翻,是不是就沒有事情可以做呢?在制度的限制之下,還有甚麼可以做呢?以下是當時保羅提出的:
1:15他暫時離開你,或者是叫你永遠得著他,
1:16不再是奴僕,乃是高過奴僕,是親愛的兄弟。在我實在是如此,何況在你呢!這也不拘是按肉體說,是按主說。
- 奴隸主與奴隸,在奴隸制度下是人與物的關係。當時保羅要求腓利門把阿尼西謀視為一個人,即是轉化成人與人的關係。
- 第二,奴隸主與奴隸,在制度下是身分尊卑的關係。當時保羅要求腓利門視阿尼西謀為兄弟,即是轉化為平等的關係。
- 奴隸主與奴隸,在制度下是工具的關係。當時保羅要求腓利門視阿尼西謀為兄弟,即是轉化為共享的關係。
保羅指出,這些要求「也不拘是按肉體說,是按主說」,即是說,平面來看,大家作為人,本應如此相待;但敬拜上主的人,多了一個從上來看的角度,在這個角度來看,大家都是上主的兒女,在上主的眼中本是如此。
在古代奴隸制度之下,奴隸主以他們的權力及財力把人「買起」,把人變成他們的奴隸。現在,奴隸制度已經被廢除,然而,以權力及財力把人「買起」的情況仍然存在嗎?最近有些人被騙去泰國、柬埔寨、緬甸工作,到埗後被禁錮強逼從事非法活動。旁觀者或者會認為這些人太過無知,不過,這是不是先以財力為餌,後以武力為權來「買起」人來奴役的現象呢?
強逼從事非法活動本身就是非法的,然而,沒有犯法的又如何呢?曾經有一間工廠,有幾十萬員工在廠內工作,某一年內有18位員工在工廠內跳樓自殺。國立中正大學勞工關係學系教授朱柔若(Chu, Jou-Juo)進行了一項研究,揭示該工廠的非人化的管理策略,其中三項如下:
- 「低無長高」:所謂的「低無長高」基本上是指「低底薪」搭配同意「無彈性加班」下,透過「超長工時」「高耗損體力」的勞動過程,賺取高於底薪兩倍的工資水平。
- 「羞辱式管理」(另一種說法叫做「屌人文化」):所謂「屌人文化」是指讓工廠的生產管理體制,管理者經常用粗暴的辱罵對員工進行管理,「被屌」是珠三角工人的流行用語(香港人都會明白),被罵的人則稱「挨屌」。據說,使用這類策略的最主要目的,乃在於期待喚起「被屌者」的個人自尊心,進而產生即時行為嚇阻的效果。
- 「狼性管理」:指其以反人性的管理手段,非法搜查、拘禁、和毆打,不惜壓榨員工經濟價值來追求效率至上的單一目標;在此過程之中,管理者因其奴化員工人本價值而被狼化。
旁觀者或者會說,君不見每天大量人等著進入這工廠工作嗎?如果這工廠如此非人化,怎會有那麼多人渴望進去呢?其實,這也是無奈。當時員工之間流傳著這樣的說法:「一跳保全家、死要死在富士康」。這個順口溜側面地透露出連環跳樓員工的處境及悲哀,要自己死去,才能養家。到底人是甚麼呢?人有甚麼需要呢?心理學家Abraham Maslow 認為人有五方面的需要:(一)生理需要(Physiological needs),(二)安全需要(Safety needs),(三)社交需要(Love and belonging needs),(四)尊嚴需要(Esteem needs),(五)自我實現需要(Self-actualization)。離鄉別井長期在工廠生活的工人,他們被視為甚麼呢?是「人力」,專業名詞稱為「人力資源」。這個名詞有沒有令你想起從前用牛耕種的「牛力」,和用馬拉車的「馬力」呢?或許,在現代社會中還隱藏不少被非人性地對待的狀況而沒有引起公眾關注。或者又有人說,不喜歡就不幹吧!現實上,雖然再沒有奴隸制度,但都不能說離開就離開的。
就是以今日的眼光來看待保羅在腓利門書所提出的,在當時其實是非常革命性的。這件事情對腓利門的要求是不容易的,也是艱難的挑戰。能不能把一個奴隸當作一個與自己一樣的人?這不單是挑戰腓利門的個人道德及靈性,更是挑戰著腓利門如何面對他處身的社會。試想想,腓利門收納一個逃走的奴隸而不予嚴懲,其他奴隸主會如何看呢?腓利門視一個奴隸為兄弟,其他奴隸主會怎樣反應呢?其他奴隸主會不會指責腓利門不合禮法,及破壞制度呢?
如果我們從這種處境閱讀保羅寫給腓利門的信,就會感到雖然簡短,但字字都有重量,正是簡短而絕不簡單。不過,保羅並不是站於道德高地,隔岸觀火地指指點點,他是把自己投入了去成就這場改革:
1:18他若虧負你,或欠你甚麼,都歸在我的帳上;
1:19我必償還,這是我-保羅親筆寫的。
保羅在做甚麼呢?在人間來看,是做「架兩」。在信仰來看,是為一個奴隸代贖。保羅為一個奴隸代贖,令人想到基督為世人代贖。從基督代贖的高度來看,腓利門和阿尼西謀一樣都是蒙救贖的人,因此保羅向他指出在信仰上的實況:
1:19我並不用對你說,連你自己也是虧欠於我。
保羅在哥林多前書曾經說:
4:7使你與人不同的是誰呢?你所有的有哪一個不是領受的呢?若是領受的,為何自誇,彷彿不是領受的呢?
在耶穌基督的福音裏面,腓利門和阿尼西謀有甚麼分別呢?
四.但願人長久,千里共神恩
千百年來那一輪明月寄託了多少文人墨客的情深。「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意思是: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平安長久,不管相隔千山萬水,都可一起看到明月皎潔美好的樣子。
當我們仰望上主的時候,會否同樣有「但願人長久,千里共神恩」的情懷呢?會不會希望自己思念的人都得到上主的保守和恩典呢?不管相隔千山萬水,都可以一起看到上主創造的美好呢?在時間上,我們的日子或長或短;在空間上,我們的所在地或遠或近;在社會制度上,我們的身份或尊或卑;在經濟上,我們或富或貧,當我們共同仰望同一個「嬋娟」,這些差異的意義可以不同,這些差異所產生的效果也可能不同。「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差異仍然繼續存在,人間不是天上宮闕,然而,人與人的關係可以更有情有義。
香港中文大學 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
主日崇拜時間 Sunday Service Time |
星期日上午十時三十分 10:30 a.m., Sunday |
地址 Address |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崇拜以粵語、普通話及英語即時傳譯進行。 The Sunday Service is conducted simultaneously in Cantonese, Putonghua and English with the help of interpretation. |
|
歡迎任何人士參加 All are welcome |
相關:
# TAG
EN English MONDAY MANNA 中國成語 以色列 以色列新聞 你累了嗎 保捷 信仰見證 出埃及記 利未記 創世記 劉國偉 原文解經 國度禾場KHM 天人之聲 天堂 奇妙的創造 妥拉 妥拉人生 家庭 市井心靈 張哈拿牧師 愛情 敬拜 智慧 梁永善牧師 歳首到年終 民數記 清晨妥拉 漫畫事件簿 為以色列代禱 琴與爐 申命記 真理 知識 研經課程 箴言 考門夫人 聖經 荒漠甘泉 見證 週一嗎哪 靈修 靈修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