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December 3, 2024

Vine Media

葡萄樹傳媒

自求簡樸(許開明牧師)2015.7.26

語音(廣東話):
主題:自求簡樸
證道:許開明牧師
經文:馬太6 :24-34

這是耶穌一篇精彩的講章,可能也是最精彩的一篇。過去千多年來,大家以為訊息只是「 如何勝過憂慮」。近代聖經學者相信這篇講章,也強調「簡樸生活」,對現代的信徒亦深具意義。

兩個事奉的主:上帝v.s瑪門

天國的子民,應該作明確的決定:「一個人不能事奉(為奴)兩個主(僱主);不是惡(恨、不關心)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瑪門(財利)。」(太6:24)

天國民,事奉上帝 (永生、長遠、看不見的、屬靈、有價值、公益…)相對於外邦人,事奉瑪門(現世、短暫、看見的、金錢、財富、自利…)。瑪門有兩個含意:1)不義之財;2)靠欺騙而得的財物。不可兩者兼得!人性的願望:期盼兩者(上帝/瑪門)兼得。信徒往往面對試探,傾向兩者兼得。

三件日常的憂慮的事: 吃、 喝、 穿。「所以我告訴你們,不要為生命憂慮吃甚麼,喝甚麼;為身體憂慮,穿甚麼。(太6:25)

(人的)生命不勝於(物的)飲食嗎?(人的)身體不勝於(物的)衣裳嗎?」
「憂慮」是指:記掛,焦慮、牽掛。「過分擔心」、「寢食不安」。

為何不憂慮(記掛)? 無得吃:會餓、會死,會失去生命!無得喝:會渴、會死,會失去生命!無得穿:會病、會死,會失去生命!無錢財:無法生活,也會影響生命!難道這些都不重要麼? 這些皆與生命有關!

未信者(外邦人)看見剛才的經文會問:「我們常記掛生命所需,常作有計劃的人,不是應該的嗎?」;「人對於自己日常所需,毫無憂慮、毫不記掛,不是會養懶人、甚至釀成一些不負責的人嗎?」。

當中的憂慮(過份憂慮)不是「吃不到?」而是「吃什麼?」
外邦人追求:能吃得更好味,吃得更多。穿得更美,喝得更佳,更多?越想越多,越煩惱!

如果我們理解這段經文,是談及在天國(上帝國)裡的事,我們便會明白為何耶穌如此說。

耶穌的天國自足論

天父掌管的世界建立在自給自足論。上帝所創造的世界,祂會眷顧保守。上帝使創造的世界能自給自足,恰到好處。同樣地,一個信徒、跟從主的人,接受上帝的統治,進入上帝國度的人,他就成為上帝的子民,他也被呼召作個簡僕的人,相信上帝會做三件事:

理據(1) 上帝的看顧
雀鳥也不種,也不收,天父尚且養活牠!「你們看那天上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也不積蓄在倉裏,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牠。」(太6:26)

理據(2) 上帝的看守(梳理)

百合花也有美麗的衣裳!「何必為衣裳憂慮呢?你想野地裏的百合花,怎麼長起來;它也不勞苦,也不紡線。」(太6:28) 「然而我告訴你們,就是所羅門極榮華的時候,他所穿戴的,還不如這花一朵呢!」(太6:29)

理據(3) 上帝的看重

看重飛鳥、百合花、野草…豈不更加看重天國的子民?「…你們不比飛鳥(百合花、野草)貴重得多嗎?」

在上帝的國裡,上帝看顧、看守、看重祂的子民,天國的子民只要有信心,就不必憂心,不必為著食的、喝的,穿的而煩惱了。

選擇事奉主的人,過簡樸的、信靠的生活,不像外邦人:不花許多的時間在吃喝的事上。不花許多時間在錢財安排上!不花許多時間在衣著、面孔的裝飾、外表的打扮、 物欲享受上。但卻會專注在上帝的國和上帝的義!

經文對簡樸生活的啟迪

(1) 相信天父知道一切,供應一切

「這( 吃、 喝 、穿 )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知道的。」(太6:32)

以上帝為事奉對象的人(天國的子民):相信天父是知道的,祂必供應!沒有憂慮,能享受過簡樸的生活。

以瑪門為事奉的對像的人(外邦人):終日為吃、喝、穿憂慮,因為他們不識天父,要吃得好、喝得正 、穿得美!充滿憂慮,不能享有簡樸的生活。

(2) 專注於上帝的國和上帝的義

「你們要先求(Seek)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太6:33)

這裏的「求」,不是禱告的「祈求」,而是生活上的「追求」。以追求神的國和神的義的態度來過生活,即是要在生活中讓神在我們身上掌權(「祂的國」),並讓神從我們身上顯明(「祂的義」)來。

「祂的國」稱上帝為主為王,接受管治、進入仁愛、和平、釋放的國度。
「祂的義」以上帝的義為行事為人的目標,所作的是正確的、有價值的、公平、公正、公義的。

「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天國子民只要追求神的國和神的義,所得著的不單是神的國和神的義。連帶也額外得著了生活的所需的一切,生活的態度:從自我中心轉到以神為中心。因此,我們的生活不再是滿足自己,不以自己為中心,而是要轉移到以上帝的國和義為中心。

這種人是努力於促進上帝國降臨!努力於彰顯上帝的義!這種人將面對不小的挑戰,簡樸的人。

如何尋求?

神學家祈克果(Søren Aabye Kierkegaard問:「人應該做何種的努力去尋求上帝的國?」、「人應該做何種的努力去尋求上帝的國?」

「是否應該從事一個適當的職業,以便發揮有力的影響力呢?不,我們必須先求上帝的國」

「那麼是否應捨棄一切的錢財去賙濟窮人呢?不,我們必須先求上帝的國」

「或許我們要向世人傳揚這『真理』?叫人先求上帝的國吧?……不,我們必須先求上帝的國。」

祈克果的結論是:「可以說,我的確不要做甚麼!在上帝的面前什麼也不做,什麼都要拋開,我要學習緘默;緘默就是開始,這便是求上帝的國。」

因此,他又說:「我請求你,停止一切不是根源在上帝國的行動,安靜、沉默,不做任何的行動,直到上帝的國成為你生命的中心,放棄一切使你分心的事物,直到你踏進上帝的國為止。」

祈克果指出:不要以自已的心意當作上帝的旨意!服務人的工作,賙濟窮人、傳揚福音:都是好的;但可能只是我的心意,非上帝的旨意!不要離開『先求上帝的國和義』。

因為我們中心思想只要一離開『先求上帝的國和義』,就會被我們內心強烈的慾望所左右,想藉世界的東西來得到安全感;例如財寶:耶穌說:「因為你的財寶在那裏,你的心也在那裏。」(太6:21)

讓我們也都注目耶穌,像保羅一樣,他說:「不但如此,我也將萬事當作有損的,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我為他已經丟棄萬事,看作糞土,為要得著(抓住)基督。」(腓3:8)

當我們注目上帝的國和義時,我們眼光集中在耶穌基督的身上時,我們自然充滿著喜樂和慷慨的生活,這就是超越物質的簡樸生活。

每個生命都貴重:「你們看那天上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也不積蓄在倉裏,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他。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得多麼?」(太6:26)

生態守護聖徒法蘭西斯(Francis Bernadone, 1182-1226)從這經文中,看出每一受造物在天父上帝的眼中,都有特殊的價值與地位,在上帝的家中都是缺一不可少的重要成員,都得到上帝的看顧。

1) 飛鳥:天父供養:不種不收

聖徒法蘭西斯說:「飛鳥是自由的,輕盈地遨翔在空中,無憂無慮的飛來飛去;人們只能做二度空間的平面運動,緩慢又笨拙,為俗事吃喝所煩惱…」

法蘭西斯欣賞鳥兒時說:「鳥兄弟們平安!你們當讚美敬愛造物的主,因祂賜給你們1.羽毛為衣,2.有翅膀可飛翔,並3.給你們一切所需用的,上帝使你們比萬物更珍貴,4.以清新的空氣為家,5. 你們既不種,6.也不收,7.祂尚且照顧、保守並引導你們。」
法蘭西斯為鳥兒祝福,眾鳥們也顯出順從的姿態,直到法蘭西斯允許牠們離去,牠們才列隊高飛。

法蘭西斯看見上帝使飛鳥比萬物更珍貴,正如耶穌說:「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得多麼?」何況人呢!

上帝也必然會看顧著我們,我們也就不要為吃、喝、穿而憂慮!「何必為衣裳憂慮呢?你想野地裏的百合花怎麼長起來;它也不勞苦,也不紡線。然而我告訴你們,就是所羅門極榮華的時候,他所穿戴的,還不如這花一朵呢!」(太6:28-29)

專心尋求上帝的旨意,不為物質所纒慮的人,才能有分於上帝的國。

耶穌也要我們也從野地裏的百合花來學習。春夏時在加利利山間,遍開著鮮豔的野地的百合花…

2) 百合花:不勞苦,不紡紗,還有美好的穿戴

百合花則可說是上帝的花,百合花:簡單的白色與樣式,高貴、純潔,簡樸之美。百合花被西方的人公認為復活節、結婚典禮所用的花。百合花不單象徵生命的成長與復興,它也隱喻要過簡樸的生活,因為它是在沒有充分的、富裕的環境中仍然能生長,且以高貴現人。這是天父的照顧!野草:今天在,明天便燒,天父仍給予裝飾。野地的草既細小、又弱小,在世時間短暫、無價值、無受人的注意,但上主仍眷顧!

但「疾風知勁草」! 不怕風雨!弱小者上主也看重,賜它堅強的生命,不掉棄!「你們這小信的人哪!野地裏的草今天還在,明天就丟在爐裏,上帝還給他這樣的妝飾,何況你們呢?」(太6:30)

讓我們全心全意的專注在「先求上帝的國和義」!上帝必應許這些生活所需的東西都要加給你們!

(3) 不再活在時間的憂慮中

「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彀了。」(太6:34)

讓我們就過著簡樸無憂的生活!

「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直譯就是「明天會為自己憂慮」
耶穌說:「當我們學會了「一天的難處一天當」,我們就能擊敗憂慮」(見前文,太6:34)

「難處」原文與六章十三節的「兇惡(惡魔)」是同一個詞,可見主沒有應許信徒定會過舒服的日子。猶太人有一句格言:「不要為明日的事憂慮,因你不知今日將有甚麼結果,也許你明日已不復生存,難道你將為一個不屬於你的世界憂慮嗎?」不為那未知的將來,和可能決不會發生的事憂慮!

小結:經文對簡樸的啟迪

1. 相信天父知道一切
2. 專注於上帝的國和上帝的義
3. 不再活在時間的憂慮中

“簡樸”的定義

“簡樸”:簡明、簡單;樸實。
簡明的抉擇:上帝與瑪門(著重上帝給予的身體和生命)
簡明的追求:追求上帝的國和義,並遠離瑪門(追求瑪門使人憂慮和不快樂)
簡明的信念:天父的看顧、看守、看重、知道一切。所以:我們要實踐「簡樸的生活」!

簡樸生活是甚麼?首先,我們要認識現代消費主義下的情況,消費主義刺激人有下列的愛好:

1.愛滿足、2.愛擁有、3.愛新潮、4.愛便利、5.愛名牌、6.愛跟風、
7.愛多樣、8愛洗未來錢。

簡單生活(Simple living),或譯簡樸生活、簡易生活、簡約生活、自求簡樸(voluntary simplicity)等

簡樸生活是甚麼?是一種極力減少追求財富及消費的生活風格

杜安•艾爾金(Duane Elgin)曾說:

「我們可以將自求簡樸稱為一種外在越儉樸,內心越富有的生活方式,一種最真實、最活生生的方式,…」(如保羅所言,看似貧窮,實在富足)

簡樸生活作為一種概念,有別於那種受迫於貧困的生活。從信仰角度,簡樸既是一種恩典,又是一種操練。

傅士德(Richard J.Foster)認為:「簡樸,是基督徒生活操練的重要部分之一, 簡樸與禱告、崇拜等任何屬靈操練一樣重要」

傅士德(Richard J.Foster):「現代人的通病=熱中於擁有一切,並追求超「越」。」

現代人的通病是熱衷於擁有一切,越多越好,越新越好,越名牌越好。當我們越來越追求這些”越”時,我們不但活得越來越累,越來越緊張,而且常常聽不到這個世界上還有哭聲,那是母親因為孩子沒有充饑的東西吃而哭泣!

傅士德(Richard J.Foster):「基督教的簡樸觀念能醫治這種「越有」的現代病,使我們擺脫生命的拖累,免得因狂熱地追求物質(瑪門)而使物質(瑪門)成了我們的主。」

傅士德(Richard J.Foster):「基督教的簡樸觀是「二律背反」(吊詭)之道!」

就像耶穌說的:「得著生命的,將要喪失生命」(太10:19);「你們要給人,就必有給你們的」(路6:38)。而保羅說的是:「似乎貧窮,卻是叫許多人富足的;似乎一無所有,卻是樣樣都有的。」(林後6:10)

自求簡樸的實踐

(1) 檢視生活:
減少購買物品、 接受服務的時間 減少賺錢時間,購物的時間 將多出來的空閒時間,留給家庭或其他人 或用來提升生活品質,可以選擇藝術、手工藝等創作, 發揮所長!
(2) 檢視購買與消費的根本動機
我們所處的社會常追求「購買快樂」,不過物質卻常常無法滿足我們!它反而增加生活的壓力,使我們失去快樂!常問自己:「我不夠嗎?」「我真需要嗎?」

「賺錢與事物的堆積,不應該扼殺我們靈魂的純淨、心靈的生活、家庭的凝聚,及對社會的關注。」
英國「全國減速生活週」(National Downshifting Week)活動發起人,英國作家、減速生活及可持續生活宣傳者崔西•史密斯(Tracy Smith)曾說:

「你花越多錢,你就必須花更多時間去賺取金錢,而你就越沒有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簡樸的十個原則:
不作無謂消費 不追求物質享受 不購買「用後即棄」產品 有衣有食就當知足 注重4R!(Recycle循環、 Refill 重添、Reuse重用、Repair 重修) 「不在乎擁有多少只在乎方便合用」 思念上面的事而非地上的事 事奉神而非事奉瑪門(一切身外物) 作個好管家,無論金錢、時間、才幹、兒女,都不是我們的 不「進入」廣告的試探裏再思簡樸
近代自求簡樸的學者橋田寿賀子(Hashida Sugako),1925年生於韓國首爾
,日本女子大學文學部畢業,及後進入松竹電影公司,1959年轉任自由劇本作家,1966年與TBS電視台製作人岩崎嘉一結婚。她的著作包括NHK《鄰家的草坪》、《夫婦》、《女宰相記》、《生命》…及《阿信》。

橋田Hashida Sugako經歷過日本二戰前後的貧困卻心靈富足的歲月、歷經日本高度經濟發展乃至泡沫化的過程、從失落的十年到東北大地震的毀滅性災難。

這位日本國民劇作家總是以戲劇反映時代的良心而經歷過這次大災害與核能電廠爆炸的問題,人們終於開始注意到她放在《阿信》劇作裡的訊息,也就是「現在的富裕難道還不夠嗎?」與「知足」而體悟到「簡樸」是最好的答案。

橋田Hashida Sugako的重要思想
1 現代人不斷地追求「滿足」,而卻忘了「知足」。真正的富裕,不在於擁有多少,而在於能放下多少!
2 捨棄「加法」的生活、過「減法」的生活!「橋田壽賀子流」的知足思考:
大膽丟掉真的不需要、失去也無妨的東西,過「減法」的生活,不再需要盲目地用物質享受來填補心靈,才能讓你真正快樂!

學會「減法」生活?

人生的發現:萬物皆有極限。不浪費電力及節能技巧。
心態的改變:
從滿足到知足。為什麼當初如此想要物質的享受,一味地以致富為目標。認定能買就是福的50、60年代。富裕有時也會帶來不幸,當財富膨脹到超出「個人能耐」的時候,經濟繁榮的三十年前,生活步調更緩慢。手中已經有了,還想要更多,擁有越多,越不滿足,越不快樂。 追求「符合自己」的幸福:作者發現:「站著半張、躺著一張(榻榻米)」的生活,在一個屋子裡就夠了!又放置丈夫牌位的佛壇,也是我的「最終住所」 「能滿足眼前的生活就行」東北地震災民說的話給人啟示,今晚能安睡、吃一頓熱 食就別無所求了。這正如耶穌所說:「一天的難處一天 當就是了!」人偶爾需要好好想想自己的欲望是不是已 經超出了「個人能耐」簡樸生活的實踐
再次喚回感恩的心「謝謝」這句優美的話,可令人在困境中感受到他人的善意,重新發現「謝謝」,就是不可思議的心靈連繫。 打開心扉、連結在一起,才能體會到一生當中最快樂的體驗。也要再次感謝夫妻關係,才可保持夫婦間良好的 關係,不管到幾歲,男女還是喜歡被欣賞和稱讚。
修護家人之間的關係原本已經成了有血緣的陌生人,一場大難讓四分五裂的家庭,再度合而為一,家才是一個人的根。停電時,家人自然會對話。為了省電,全家一起吃晚餐吧!
 「遭逢逆境時刻,更加奮力向前求生」

從日裔巴西人、日裔美國人團結一致,逆境忍耐開拓命運的故事,分享煩惱也沒有用的觀點(耶穌亦提出憂慮無用,用自己的力量改變努力,終會等到轉機)

歷代聖徒簡樸生活的榜樣

歷代的先賢為我們豎立了一個簡樸生活的榜樣,他們在歷史上展現了簡樸的六種模式

(1) 早期羅馬的基督徒照顧窮人:他們熱情地照顧窮人,與有需要的人分享自己所有的一 切,從金錢到食物

(2) 曠野上的修士捨棄:世人問﹕「我怎麼能獲得得更多?」曠野修士則問﹕「我有什麼可以不要的?」世人問﹕「我怎麼可以找到自己?」曠野修士則問﹕「我怎麼忘記自己?」

(3) 聖法蘭西斯及其跟隨者行動歡樂地信靠
他們走遍世界,內心沉醉於上帝的愛之中,並且與周圍 的人分享這來自上天的喜樂,深信上主知道及供應一切!

(4) 十六世紀的宗教改革者堅持「惟靠信心」。改革這使基督徒看到﹕富有的自由釋放了我們,叫我們 一 心信靠上帝中去為我們的鄰居服務

(5) 十七世紀的貴格派聆聽基督的聲音,他們一開始就持守一個信念﹕就是一定要在安靜中聽見 基督的聲音,並且要順從他的旨意

(6) 約翰衛斯理及其早期循道會信徒愛慕簡樸,約翰衛斯理(John Wesley)及其早期的循道會信徒,提 供了用行動表現簡樸的第六種典範,衛斯理說:「我的經驗是:供養自己越少,幫助別人越多,心中的喜樂和屬靈的福氣也愈加飽滿豐富。」這些模式可以用沙爾聖芳濟( San Francisco Javier 1506-1552)的一句話作為總結﹕「在每一件事上都愛慕簡樸。」

以聖經為根據、聖徒為榜樣,實踐「簡樸」生活,自求簡樸。

結論-

基督徒應當追隨主耶穌,順服他的旨意,過一個”簡樸的生活”。

自求簡樸(Voluntary Simplicity) – 觀念的改變-

人想要的很多,需要的很少!
擁有愈多,不一定快樂,反而越不快樂! 一個人的快樂不在於擁有多少而在於能括出去的多少(看破的有多少)!
集中用聖十架約翰(San Juan de la Cruz)的一句名言操練:「讓你的靈魂時常想的不是更多,而是更少。」

或者如奇思德敦所云:「人世間有兩種方法使自己滿足:一是不斷地囤積,另一是減少欲望。」

心態的轉變:從信靠自己到信靠上帝,從追求滿足到知足,從追求擁有到享有。

自求簡樸(Voluntary Simplicity) – 觀念的改變-
從注重加法到減法 從注重數量到素質 從追求看得見的、短暫的, 到追求看不見、永恆有價值的!老友記,過簡樸生活 打油詩一首

老友的簡樸生活1

老友:不到九十九,堅決不要走,如果下決心,方法一定有,早起做運動 ,晚上要早抖,飲食要均衡 ,營養要足夠,心境常歡悅,不憂亦不愁,常存滿足感,一切不強求!

老友的簡樸生活2

老友:腦筋常常動 ,癡呆應少有,少鹽又少糖,戒煙戒烈酒,少肉多蔬果,營養自然夠,古今天下事 ,笑談不深究,以上順口溜,看完請記守,又幾鬼順口。

自求簡樸是?

自我的選擇,以事奉上帝為念,相信上帝會供應一切,先尋求祂的國和義
遠離瑪門,輕視物質,重視生命的質素,注重靈性的生活。這是每個信徒應努力的方向!

各位弟兄姊妹:願我們向耶穌基督學習,努力自求簡樸,活出美好的生命,榮神益人!歡迎赴會:

香港中文大學 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主日崇拜時間
Sunday Service Time
星期日上午十時三十分
10:30 a.m., Sunday
地址
Address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崇拜以粵語、普通話及英語即時傳譯進行。
The Sunday Service is conducted simultaneously in Cantonese, Putonghua and English with the help of interpretation.
歡迎任何人士參加 All are welcome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