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rch 19, 2024

Vine Media

葡萄樹傳媒

教會這個群體 (許立中先生)2020.8.23

講題:教會這個群體
講員:許立中先生

「耶穌上了山,隨自己的意思叫人來;他們便來到他那裏。他就設立十二個人,要他們常和自己同在,也要差他們去傳道,並給他們權柄趕鬼。這十二個人有西門(耶穌又給他起名叫彼得),還有西庇太的兒子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約翰(又給這兩個人起名叫半尼其,就是雷子的意思),又有安德烈、腓力、巴多羅買、馬太、多馬、亞勒腓的兒子雅各,和達太,並奮銳黨的西門,還有賣耶穌的加略人猶大。」(可3:13 – 19)

引發我思考今天這個題目的,是近日社會上的政治風波。當然,教會講壇或許並不是一個適合談論政治的地方,但作為每一個人生活作息的宏觀背景,政治卻確實是無所不在。事實上,從一個歷史的角度,教會跟政治確實大有關連。

初期的教會,受到當時羅馬政府迫害而四散,不少信徒被逼離開自己的家鄉,也同時將福音帶到他們所到之處。可以說,是政治的原因,促使了福音的傳播。後來羅馬皇帝信了福音,將基督信仰定為國教,從此教運興隆,出入將相,廢王立王,舉足輕重。這明顯也是政治。

到了中世紀,政教的勾結,基本上已經使教會腐化到一個難以忍受的地步。馬丁路德本來只是想提出內部改革,但陰差陽錯,當時教廷的固執,結合整個社會的政治氣候,結果是身不由己地從羅馬教會分裂出來,成為「抗羅宗」或更正教。而沒有教廷在信仰上的一錘定音,更正教就更是百花齊放,衍生出各自的流派。

而香港在過去百多年作為英國的殖民地,英國政府對教會的工作基本上是寬容和友善的。外國的差會,無論是天主教或更正教,亦紛紛透過參與扶貧、救災、辦學,建立地方教會,傳播福音,對整個社會也作出了積極的貢獻。而這一切,跟社會當時的政治氣候,都大有關係。

因此在個多月前,當中國政府單方面提出實施《港區國安法》的時候,本地教區一位樞機主教,立即出來安慰他的牧民,國安法的實施,對教會的運作毫無影響的時候,我感到有點意外。當年中國新政權的建立,對於當時的教會就產生了翻天覆地的影響。就算在近年中梵建交的過程,梵蒂岡在主教任命的問題上,也被逼作出了相當重大的妥協。以致有人覺得如果以前宗教是過分滲入政治,現在的問題大概是政治完全操控了宗教,而兩者都有違「政教分離」的原則。這樣,香港最近在政治上的重大改變,又怎可能對教會毫無影響?

這個情況,讓我進一步思想到一個更基本的問題:甚麼是教會?教會到底是一個怎樣的群體?

首先,當一個人決定成為基督徒,他不僅是接納基督作為他生命的主(那是比較個人和內心);他更是具體地參與一個群體組織:譬如香港中文大學崇基禮拜堂,或者他們最初接觸福音的地方。事實上,他們亦是透過這麼一個群體,去認識福音,並因此做了一個那麼重要的個人決定。

我們必須了解,今天向我們發出邀請和挑戰的真理,都是透過教會這個信仰群體所傳遞,而並非「不假人手」從天而降。而基督教的信息,亦不是發明於今日;它是透過整整二十個世紀的歷史進程,經過種種困難和波折傳遞下來。因此,了解教會的本源,最原初的成員是一群怎樣的人,對於信徒今天該如何自處,就顯得相當重要了。
我的意思是:今天說到基督教,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聯想。事實上今日基督教會琳瑯滿目的宗派和傳統,有時甚至連信徒亦感到有點迷惘。你今天加入一間怎樣的堂會,在一個頗大的程度上就決定了你信仰的向度或「屬靈的氣質」。今天當你受洗加入教會的時候,你是受洗進到一個怎樣的群體?

有關教會到底是一個怎樣的群體,我們在教會聽到的,往往是一個教義性的、概念上的,所謂「合乎上帝心意」的教會,譬如說教會是基督的身體;教會是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有基督自己為房角石,是聖潔的、榮耀的,是那位充滿萬有者所充滿的。在剛過去的「港九培靈研經大會」中,就有牧者用了十堂的聚會,透過以弗所書,重申這方面的道理。但這一切又如何兌換到現世中、一般人所認識的教會?新約聖經,特別是保羅書信,論到教會的本質,對信徒又有何實質的意義?難道單單就是為了對照出現世教會的虧欠和不足?

論到教會的起源,一般人都是看《使徒行傳》。但今天這段經文,卻讓我們稍稍看見比初期教會更原始的信徒群體雛型(Prototype)。

教會是一個怎樣的群體?

似乎在不同的階段,教會都有不同的表現。徒2:43-47:「信的人都在一處,凡物公用。並且賣了田產家業,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給各人。」 我想馬克思在1867年寫《資本論》的時候,大概亦曾經從這段經文得到靈感。但教會在當時其實仍未是一個有組織的社團、群體。是到了《使徒行傳》第六章,當說希臘話的猶太人投訴希伯來人疏忽照顧他們的寡婦,教會才開始思考比較具體的架構組織,去應付日常運作上實際的需要。而門徒稱為基督徒,更是從安提阿開始(11:26)。
反觀在開頭提到馬可福音三章的經文,描述耶穌最初設立的十二個門徒。讓我們不要忘記,這十二位耶穌親自揀選的門徒,就是日後教會最核心的成員。耶穌基督是教會唯一的根基,但「使徒權柄」,無論在教會的承傳或聖經正典的確立上,都是地上教會運作的具體準則。

耶穌上了山…(v.13)

  • 關於耶穌呼召門徒,其實在第一章已略有所述。在這裏,只不過是較完整地重申十二門徒的設立。
  • 在這裏,我注意到耶穌並沒有「出去」呼召人,反而是離開群眾「上了山」。相對於我們熟悉的「所以你們要出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太28:20,21),這「上去」似乎有很大的反差。
  • 在主耶穌出來傳道之前,他曾被聖靈催促,獨自退到曠野禁食四十晝夜。(可1:12,13)很明顯,在他出去宣講之前,重要的,是他必須先確定自己有一個信息。也正正是這個緣故,在他設立門徒的時候,他並沒有急於出去找尋,而是先「上了山」。
    我們實在不必擔心人會不會信。事實上現在的人,就是想盡辦法也要信點甚麼。可以說只要你夠膽講,就有人夠膽信:無論你要他信的是甚麼。(「雞都教」、「東方閃電教」…)
  • 當我還住在沙田,有一次我去花園城附近食麵,經過天主教聖本篤堂。我看見兩個阿婆經過,其中一個忽然走上石級,合起雙手向門口的保羅銅像拜了幾下。我看了覺得非常有趣。中國人在信仰方面一向很「隨和」:「入屋叫人,入廟拜神」,無論是甚麼,總之「有拜錯,沒放過」。
  • 香港人一向現實,但回歸二十三年,經歷零三年的沙士疫症、接二連三的人大釋法重新解釋《基本法》和「一國兩制」;一四年持續七十九日,遍地開花的社會運動、去年的反修例運動,到上個月《港區國安法》的實施,令致大部分香港人的發財夢,基本上已經破滅。他們是被迫面對一些更埋身、更基本的問題:這麼辛苦賺錢供樓,到底是為了甚麼?這麼辛苦做人,到底又是為了甚麼?
  • 一位中大學生讀了陳健文教授的《獄中書簡》之後寫了一篇讀後感。他最後的結語是://說到底,我們都要問自己,在這個時代,在一己短暫的生命裏,到底願意為「甚麼」東西,付上怎樣的代價?怎樣才能順著自己的性,在亂世中不虛此生?//

我們該擔心的,並不是人信不信,而是我們有一個怎樣的信息,是否能夠對應人們心底的需要。

近年聽到不少教會思想到怎樣去接觸「草根」階層的問題。但這個講法,會不會暗示我們在心態上已慢慢「中產化」,意思是我們不自覺地在福音的信息上,加了一層信仰以外的意識形態,以致難於跟草根階層溝通?

  • 其實接觸「草根」對我們來說應該不是問題。因為我們或我們的上一代,不少都曾經「草根」;我們當中不少人(包括我自己)都曾經住過徙置區。是受教育的機會,令我們攀上社會的階梯,逐漸脫離所謂「草根」的生活。
  • 其實「草根」不「草根」並不涉及是非對錯。社會的小康化、脫離貧窮是一件好事。但儘管我們的生活可以脫離「草根」,但心態上卻不一定要「中產化」(主要表現於將大部分時間精力,放在改善物質生活和社會地位的追求)。
  • 不忘記自己的根源,確實可以提醒我們一個生命的真相:就是「人赤身出於母腹,亦必赤身歸回」,無論我們有多少學位、身家(或「有身家,送學位!」:香港大部分有錢人都是博士!)。
  • 「有知識」、「沒有知識」其實都不是最重要的問題。
  • 在使徒中有打魚的彼得,亦有讀書人保羅。而保羅更是一人包辦了過半數新約聖經的書卷。有知識的人不需要先洗腦再加入教會,我們各人都是「照自己本相」來到上帝面前,無論我們有怎樣的學歷。
  • 我的意思是,我們所面對的,其實並不關乎「知識分子」或「草根階層」之間的選擇,而是我們是不是有一個信息!
  • 我有一個擔心,就是我們有時會以為為了遷就「草根階層」,而過分簡化我們的信息。「草根」階層可能因為各種原因沒有機會接受高深教育,但他們卻絕非「沒腦」。事實上沒有所謂「知識分子」的虛榮,他們很多時比讀過書的人更明白事理。
  • 但我們給他們的又是甚麼呢?我們會不會有時以對待小朋友的態度,去對待「草根」人士?這樣做一方面是策略上的錯誤,另一方面亦是對他們的不尊重。
  • 「簡單」的信息不一定是「幼稚」的信息。但會不會我們宣講的信息,有時確實是「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而對於那些已經參加教會一段日子的信徒,我們又有沒有幫助他們離開基督道理的開端? 抑或我們總是來來去去「三幅被」,令他們感到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 好幾年前在大學教職員團契有位弟兄跟我談到香港教會增長的問題:他接觸到不少教會都有明顯人數的增長,但有相當可靠研究卻指出,過去幾年,恆常參加聚會的信徒皆維持在20萬之數。當然這兩年的社會不安加上疫症,這數目恐已難以維持。我們必須警惕:一個所謂「決過志」的人一旦離開教會,要他再回頭就更加困難。讓我們不要輕忽對待一個人的信仰決定。
  • 在我們「出去」之前,我們必須先「上去」:直到我們覺悟到那於我們真實的真理;直到我們掌握我們真正相信的信念。直到我們所傳的是生命的道理。

隨自己的意思叫人來,他們便來到他那裏(v.13b)

  • 這裏說,主耶穌是「隨自己的意思」叫人來,不是人「隨自己的喜好」去跟耶穌。會不會有時我們因為要遷就人的軟弱,為了得到他們的「決志」,我們就得過且過地割價傾銷,然後為了一些虛浮的數字感謝主、讚美主?
  • 當然,為了人能夠明白,以致得到福音的好處,信仰很多時是委婉的(保羅說他對著甚麼人就做甚麼人,為要得著那些人);但信仰對人卻並不是沒有要求。當一個人說他願意信的時候,我們是不是就如釋重負,急不及待地「收貨」呢?
  • 「他們便來…」耶穌到底向他們說了些甚麼!?主耶穌有甚麼魅力,以致他呼召,門徒就即時撇下一切去跟從他?是不是他有俊朗的面貌,令人說服的眼神,好像今天一些出色的佈道家那樣?賽53:「他無佳形美容,我們看見他的時候,也無美貌使我們羨慕他。他被藐視,被人厭棄,多受痛苦,常經憂患。」他只是趕鬼、醫病、到曠野禱告、傳講上帝國的道理;事實是,當我們看見一個人所做的,跟他所講的一致,他的說話就自然充滿能力。那大概不是個人的魅力,而是上帝的能力。

他就設立十二個人

我們注意到,並不是所有跟隨耶穌的,都成了那核心的十二位!這十二位乃是將來要顛覆人間政權、改變人類歷史的核心小組。主耶穌說他要將他的「教會建立在這磐石上,陰間的權柄,不能勝過他。」(太16:18)主耶穌並不迷信數字,他甘願將短短在世工作的大部分時間,投資在這十二個人身上,因為他明白到數字是虛浮的,唯有生命的改變可以持久。那主耶穌要他們做些甚麼?

  • 要他們常與自己同在(生命的實質薰陶)

在教育制度化之前,學徒訓練(apprenticeship)是任何人想學習一門功夫、手藝的唯一途徑。在學徒訓練的過程,徒弟與師父的關係是非常密切,往往是一起工作、一起生活,在一個比較全面的處境中,而不是作為一種獨立的技巧,去運用他的所學。因此徒弟最後學到的,往往亦不止手藝技巧,更是如何去實踐、運用那些手藝技巧的心法和態度。

傳統的學徒訓練,跟現代的職業訓練,存在著非常本質上的分別。因此,一些比較特殊的專業,譬如傳統戲曲、武術、技藝和醫學,都仍然掙扎保存著學徒的傳統。事實上,在非速度的運動項目、音樂、藝術的比試中,分別往往不在於做不做到 – 能夠做到只不過是基本 – 乃在於當中有沒有生命!譬如大家都努力準確地演繹蕭邦,是甚麼令冠軍脫穎而出?

同樣,要維持教會的經常聚會和活動亦不大困難,分別是這些聚會和活動有沒有生命、能力和聖靈的臨在。「時常與主同在」,就是嘗試在一切的事上,察驗上帝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這是教會一切工作的動力和基礎。

  • 要差他們去傳道

「時常與主同」在的一個自然結果,就是眼睛會變得雪亮、心靈會變得通透,以致看透一些虛假的表象,洞悉事物背後的真相。正如主耶穌在世上傳道時,他的話語充滿能力,因為他每句說話都打中人心底隱藏的實況。我們所傳的福音,是能夠穿透生命實況的兩刃利劍,抑或只是隨時可以由褲袋掏出來的得救公式?

三、 並給他們權柄趕鬼

至於趕鬼,我曾經有過一些黑暗的經驗,但我不能確定那是不是真正涉及靈界。我相信鬼靈的存在,亦相信基督有勝過鬼靈的能力;我相信那住在我們裏面的,比萬有都大。但畢竟鬼靈在現代社會,已甚少以電影《驅魔人》那類面目出現。魔鬼撒旦仍然用各樣的詭計方法威嚇人、迷惑人,令人沉溺於各樣叫人難以自拔的泥沼中,向罪惡的現實低頭;教會亦仍然有責任、有權柄將人從撒旦的圈套中拉出來。這些都表達於教會在宣教以外的具體事工,包括向失落和絕望的人伸出援手。

  • 這十二門徒名單,跟其他福音書的記載似乎稍有出入:
  • 太10:1-4;路6:12-16;徒1:13。
  • 西門:彼得、磯法(約1:42;太16:18、19)
  • 雅各、約翰:兄弟,西庇太的兒子;半尼其/雷子(路9:54)
  • 安德烈:彼得的兄弟(可1:16; 約1:40、41)
  • 腓力:伯賽大人,與彼得、安德烈是同城;約1:45-51
  • 巴多羅買:跟拿但業很可能是同一個人。約翰福音名單中沒提到巴,而符類/對觀福音亦未有提過拿(約1:45-51;21:2)
  • 馬太(大概是馬太福音的作者)
  • 多馬(性格多疑)
  • . 亞勒腓的兒子雅各(可15:40)
  • 達太(太10:3):雅各的兒子猶大(路6:16;徒1;13)
  • 奮銳黨的西門
  • 加略人猶大
  • ○幾點觀察,跟我們今天的教會生活有一定的適切性:
  • ‧ 他們當中有不少是親屬、同鄉:
  • 雅各與約翰是兄弟,是西庇太的兒子。〈3:17〉
  • 安德烈是彼得的兄弟(約1:40、41)
  • 腓力是彼得、安德烈的同鄉。(約1:45-51)
  • 巴多羅買/拿但業是腓力介紹跟隨耶穌的。(約1:45-51)

可以說在這十二人都是藤瓜相依的。其實那是很自然的事;當你真心發現一些「好嘢」,你會去找你的老友抑或「三唔識七」的陌生人?但每當群體有爭拗或涉及利益衝突,就可能引起更大紛爭。

其中一例:太20:20-24「那時,西庇太兒子的母親,同他兩個兒子上前來,拜耶穌,求他一件事。耶穌說:你要甚麼呢?他說:願你叫我這兩個兒子在你國裡,一個坐在你右邊,一個坐在你左邊。耶穌回答說:你們不知道所求的是甚麼。…那十個門徒聽見,就惱怒他們兄弟二人。」今天一般教會所涉及的紛爭之中,不少是跟這類私人關係有關。一旦有爭拗,人的黨派本性就自然表露無遺,甚至拉埋自己的家族班底,另起爐灶。這是值得我們小心留意的。

教會是能夠容納不同性格的群體。(Refer to the list)

  • 我相信世界上並沒有所謂「理想的性格」或「基督徒的性格」。每種性格,都有它的強處和相對的弱點甚至盲點,很多時某種性格的強處,恰好就是它弱點的所在,就像一個硬幣的兩面。例如,比較理性的人的強項當然就是講道理,但他們卻同時容易引用堂皇的理由,去合理化自己其實不那麼理性的偏執。因此,「理性」很容易同時成為一個理性的人的盲點!
  • 相反來說,「感性」很多時成為教會有意無意標榜的特質:因為教會是一個「愛的群體」。耶穌說:「你們若彼此相愛,眾人就因此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先不說愛在這裏其實並非一種溫馨浪漫的情緒感受,過份高舉感性,很容易動輒以一種主觀的「屬靈領受」或個人的「感動」去排斥常理,叫那些稍為「有腦」的人,望而卻步。
  • 在這裏,重要的是要有自知之明。基督徒常常說「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但當我們不真正認識自己,我們的「自我」,往往就在「為基督」的名義底下為所欲為。並且因為有了這個神聖的理由,我們就更加放不下這個「自我」。結果我們愈是「為基督」,教會就愈多意氣的爭拗。

奮銳党的西門(徒1:13)

  • 有學者認為西門可能只是一個政見上的「激進派」;但亦有學者推斷西門成為門徒之前,大概是某個比較激進的復國主義組織的成員。無論如何,在主耶穌呼召他時,是否知道他的政見或政治背景?沒有證據顯示他不知,但亦沒有記載顯示他要西門先政治洗底才可以去跟從他。
  • 這對我們今天有甚麼啟示?
  • 首先,政黨其實只是社會上不同階層或利益團體,就著社會當時具體的處境,提出一些集體的訴求。因此不同的社會階層,自然就有不同的政見和訴求;不同的政治傾向和關懷,是可以並且應該彼此共融的。特別在一個民主或開放的社會(Karl Popper),這樣的訴求是合理也是合法的,並且相信當不同的階層這樣提出,為政者就能更加能夠考慮以致平衡各方面的利益,造就一個更公平的社會。
  • 而基督徒作為一個社會公民,當然有權利參與提出相關訴求,這跟信仰並沒有直接的矛盾。你可以按著自己在社會上具體的位置,參與代表你利益或理想的政治團體:如果你是打工仔,你可能會支持職工盟或民建聯;如果你沒有基本兩餐的憂慮,而有一些較高層次的政治理想,那麼你可能會支持公民黨或者自由黨;覺得他們代表不到你,你甚至可以自己組黨。
  • 我們會因著自己所屬的社會階層、具體關懷,而有不同的政治取向,但不同的政見並不阻礙我們的分享和溝通,因為我們知道我們只是誠實地按著自己的本位,表達自己的關懷。我們各人按著自己心中的遠象,追求一個理想和公義的社會 ─ 倘若是我們能力所及,這甚至是責無旁貸;但我們實在無須在在將政見的分歧提升到信仰矛盾的層次。
  • 美國曾經是不少人心目中的人間樂土。她有令人羨慕的民主選舉制度和社會保障系統。但我曾經在互聯網上看見一則報導:美國國家精神健康聯會(NMHA):當年大概有4%的美國成人,亦即八百四十萬人曾經考慮自殺,其中六十五萬人企圖自殺,三萬人成功自殺。原因複雜:精神問題、酗酒、失業、寂寞。而種族歧視,一直是困擾著這個號稱民主國家的最大問題。
  • 瑞士:民主和富裕的理想國度,但他們同時擁有最高的自殺率及最嚴重的青少年吸毒問題:最理想和民主的制度,不能告訴一個人他生存的意義和目的。只有意義的追尋、具體的盼望,能夠給人生存的勇氣及面對死亡的力量。因此,一切的社會、政治的改革雖然有其必須性,卻不能替代人對福音的需要。

加略人猶大

  • Stigma;是教會一個揮之不去的烙印,信仰大家庭中的「黑羊」;被視為基督徒的恥辱。
  • 但他卻令我想起那位拿香膏去膏耶穌的馬利亞。(太26:6-13):「普天之下,無論在甚麼地方傳這福音,也要述說這女人所行的,作個記念。」同樣,每當我們重溫教會的起源,讓我們不要忘記,在主耶穌所揀選的十二門徒中,亦曾經有過這麼一個因為信仰不合乎自已的想法與期望,而至終出賣了耶穌的猶大。
  • 教會久不久就會傳出一些「醜聞」:某某執事長老撿財、某某牧師好色。…我們姑且不去討論個別事件的動機和真實性,因爲就算是真的,其實對信仰亦絲毫無損。正如我們不會因為有人計錯數就否定數學,警察貪污瀆職就否定整個法律制度,我們又怎能因為有基督教領袖失足,而否定信仰的真確性?除非被證明是他的信仰令他誤入歧途,否則,個別人的道德操守,並不證明或否定他所宣認的信仰。
  • 教會有時甚至會有出賣信仰、出賣朋友、甚至出賣自己良心的叛徒,但是教會的根基,從來不是建立在這些信仰叛徒身上,而是建立在耶穌基督穩固的磐石上。
  • 教會有時亦會有出眾的領袖甚至是觸目的明星。他們的成功叫我們感到驕傲,他們的失敗令我們覺得難堪;但這些都只不過是一些榜樣或鑑戒,叫我們有所學習或者知所警惕。而我們大多數人,都不會生活在射燈之下。我們會過著平凡而真實的生活。但信仰的意義並不在於色彩繽紛、萬眾觸目,乃是在於有上帝同在、同行的人生。

最後要說的,是這十二個人並沒有在主耶穌呼召他們之後立時變得沉實穩重、英明神武、獨當一面。他們有不少不成熟的表現、無謂的爭拗,甚至在主耶穌背後爭做老大。這些,都要在日後和主耶穌相處、相交的日子裡面,受到雕琢和校正。

聖經說教會是主耶穌基督在地上的身體,所以當我們加入教會,與主相交就不單是一件關乎個人內心的事情,而是關乎整個信仰群體的事情,在當中我們得到教導和提醒、關心和鼓勵;受過經歷磨練的,就付出一分力,幫助哪些比我們年幼和軟弱的肢體。

在今天風雨飄搖的香港,願上帝幫助大家,在自己的崗位,成為你的屬靈群體的祝福。


香港中文大學 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主日崇拜時間
Sunday Service Time
星期日上午十時三十分
10:30 a.m., Sunday
地址
Address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崇拜以粵語、普通話及英語即時傳譯進行。
The Sunday Service is conducted simultaneously in Cantonese, Putonghua and English with the help of interpretation.
歡迎任何人士參加   All are welcome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