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October 7, 2024

Vine Media

葡萄樹傳媒

從餐桌掉下來的餅碎(伍渭文牧師)2015.9.20

語音(廣東話):
主題:從餐桌掉下來的餅碎
證道:伍渭文牧師
經文:可7: 24-30

猶太人有一個傳統:收割時不要拾起掉下來的麥穗,讓窮人和孤兒寡婦拿起來充飢。路得記(Ruth )第二章記載外邦摩押(Moabite)女子耶穌先祖路得在田間拾麥穗,被地主波亞斯(Boaz)看見,開始發展一個 浪漫愛情故事。今天的福音書也說到一位外邦敘利腓利基族(Syrian Phoenicia)女子,乞求從桌子上掉下來的食物,餵養她的女兒。她的女兒被污鬼附身,她俯伏在耶穌面前求耶穌趕走污鬼。

推羅西頓是加利利北方沿海的外邦人港口,在現代黎巴嫩南、北兩端。耶穌進入推羅西頓境內原本是避靜,不想人和道。耶穌在世首先在猶太人中間工作,他們是上帝的選民,他就是選民所期待的彌賽亞。所以耶穌對她說:『讓兒女先吃飽,不好拿兒女的餅丟給(小)狗吃。』這話表面聽來很刺耳,耶穌好像很不近人情,而且語帶刻薄。但這裡的重點,不在兒女和 和狗的分別,乃在得到餅的先後次序。耶穌用當時社會用膳時熟悉的圖畫,說明救恩先臨到猶太人,後才來到外邦人,就像在餐桌上與父親共席的兒女先得餅食,在桌下等待的狗才得飽足。在當時社會,狗也是家中要員;狗不是寵物,給我們呵護。狗是守護者,忠誠的朋友,我們幼小兒女的玩伴,晚上睡覺時保護我們,防備盜賊和野獸入侵;有些狗(牧羊犬)更幫助我們牧羊。耶穌用小狗的字,強調狗和家人的親密關係。所以,用膳時狗也圍繞在桌下,並期待分享應有的一份。

為何福音從猶太人開始呢?上帝的國先在預備好了的土壤,才能生根發芽長大。我們都曉得,種稻米的人,先把種子下在秧田(seedbed) 培育 ,讓它發芽成為秧苗,才在田里插秧。猶太人是選民,有上帝的律法,但因為拜偶像,經歷諸般苦難。他們被亞述國人侵,強行雜婚,混亂種族宗教;又被擄 巴比倫,數百年顛沛流離,痛定思痛,才能澈底棄絕偶像,信奉獨一上主。也因為被擄巴比倫,耶路撒冷聖殿被毀,崇拜地點從聖殿轉到遍地開花的會堂,崇拜禮儀重點從獻祭轉向律法的誦讀和講解。

崇拜誦讀經課的傳統就是從被擄時期得到強化和完善,每安息日首輪經課誦讀律法書(創、出、利、民、申五經),一年讀完;次輪讀大、小先知書,作為律法書的解釋。耶穌第一次進入迦百農會堂讀出以賽亞書,應該是次輪經課。教會承繼了這傳統,一年讀完一卷福音書,並以舊約、詩篇、書信來解釋福音書;鮮有宗教像基督信仰那麼注重經典的研讀。被擄回歸耶路撒冷後,又多年遭希臘、羅馬鐵蹄殖民統治,更使他們盼望彌賽亞的降臨。 福音種子很難在多神的異教土壤生長。

我們再看可七25-30: 當下,有一個婦人,他的小女兒被污鬼附著,聽見耶穌的事,就來俯伏在他腳前。這婦人是希利尼人,屬敘利非尼基族。她求耶穌趕出那鬼離開她的女兒。耶穌對她說:「讓兒女們先吃飽,不好拿兒女的餅丟給狗吃。」婦人回答說:「主啊,不錯;但是狗在桌子底下也吃孩子們的碎渣兒。」耶穌對她說:「因這句話,你回去吧;鬼已經離開你的女兒了。」她就回家去,見小孩子躺在床上,鬼已經出去了。

一 信心使我們得著上主的餅
禮失而求諸野。耶穌同意福音先臨到猶太人,以後才傳到外邦人,但猶太人拒絕自己的彌賽亞,祝福就臨到這外邦的女子。「讓兒女先吃飽」是原則,但當兒女拒絕餅時,餅就掉落餐桌下,給飢餓等待食物的家犬。馬可引入這外邦婦人求餐桌掉下來的碎渣兒,來對比作為先得餅的兒女猶太人,禮失而求諸野。

可六55, 56總結當時耶穌的工作:「凡耶穌所到的地方,或村中,或城裡,或鄉間,他們都將病人放在街市上,求耶穌祇容他們摸他的衣裳繸子;凡摸著的人就都好了。」太四24更說:「那裡的人把一切害病的,就是害各樣疾病、各樣疼痛的和被鬼附的、癲癇的、癱瘓的,都帶了來,耶穌就治好了他們。」

兩批不信的猶太人。但可六1-6指出,最認識耶穌的家鄉猶太人竟然對這些神蹟亳無感動,反而厭煩他(They took offence at him,可六3)。甚麼是厭煩呢?厭煩是沒有理性的敵視情緒,就是不喜歡,唔liki, 先入為主的偏見:「這人從那裡有這些事呢?所賜給他是甚麼智慧?他手所做的是何等的異能呢?這不是木匠嗎?不是馬利亞的兒子雅各、約西、猶太、西門的長兄嗎?他妹妹們不也是在我們這裡嗎?」(可六2, 3)不錯,先知在本地一般不受尊敬,但他們特別的硬心和不信令耶穌也覺詫異。請注意:因為他們的不信,耶穌在那裡不得行甚麼異能,而且離開他們往周圍鄉村教訓人去了。要對上主有信心,才能經歷上主的能力,看見上主的作為,這是一個屬靈原則。

另一批拒絕耶穌的是法利賽人和文士,聖經特別題及他們「從耶路撒冷來,到耶穌那裡聚集。」極有可能他們來實地瞭解耶穌在加利利一帶所作所為。作為文士和法利賽人,他們熟悉聖經,也教導聖經,是猶太人的宗教領袖,他們是上帝兒女中的兒女,餐桌上的餅首先給他們的,但他們拒絕這些餅。他們批評耶穌的門徒不按傳統完成洗手的禮儀就吃飯; 堅持從市集俗世之地回來,謝飯前先要洗手脫俗;而對剛發生五餅二魚吃飽五千人,和耶穌在海面行走的震撼性神蹟視若無賭,沒有興趣;祇談吃飯前洗俗手,他們轉移視線,模糊焦點。耶穌責備他們:「你們是離棄神的誡命,拘守人的遺傳。」(可七8)

偏見與扭曲。為何耶穌嚴嚴責備他們,而對家鄉的猶太人的不信表示詫異呢?因為後者不信是偏見,但前者是扭曲;耶穌趕鬼,他們可以扭曲說耶穌是靠鬼王趕鬼。作為律法的守護者和教化者扭曲律法的原意,破壞性更大更危險,因為牽涉到是非對錯。睡著的人可以叫醒,但裝睡的人永遠叫不醒,裝睡的人是有意識地拒絕清醒;偏見是可以慢慢糾正的無知,扭曲是對抗真理的邪惡;偏見是明顯的拒絕,扭曲是暗裡的顛覆。

相比之下,這外邦婦人有令耶穌嘉許的信心。她接受自己身份的限制,耶穌是猶太人所盼望的彌賽亞,她不是猶太人,所以她沒有像其它猶太人把女兒帶出來,放在耶穌所經之處,摸著他衣裳的繸子得醫治。她也接受耶穌的話:「讓兒女們先吃飽,不好拿兒女的餅丟給狗吃。」但她抓著上主的憐憫:「主啊,不錯;但是狗在桌子底下也吃孩子們的碎渣兒。」

屬靈的洞見,經課的主題。這句話有透穿上主心意的屬靈洞見:上主愛每一個人,不分種族,不分階級,特別社會上最無依靠的人,上主更加憐愛。今天誦讀其它三段經課也說明這點。以賽亞三十五4-7上:彌賽亞來的時候,「要使軟弱的手堅壯,無力的膝穩固。對膽怯的人說:你們要剛強,不要懼怕。」詩篇一四六7-9「他為受屈的伸冤,賜食物與飢餓的。耶和華釋放被囚的。耶和華開了瞎子的眼睛。耶和華扶起被壓下的人。耶和華喜愛義人。耶和華保護寄居的,扶持孤兒和寡婦,卻使惡人的道路彎曲。」;雅各書二5,13「神豈不是揀選了世上的貧窮人,叫他們在信上富足。……那不憐憫人的,也要受無憐憫的審判,憐憫原是向審判誇勝。」

我們崇拜讀出四段經課,彼此詮釋,互通款曲,幫助我們更明白當天的信息,很明顯,關心憐恤週遭有需要的人是經課的共通主題。

信心來自對自己的認識。為何婦人有如斯的信心呢?因為她覺得需要,她小女兒被污鬼附身,在異教的城邑,可能已試盡不少神靈,但無濟於事。推羅是古代地中海著名海港,不少神祇隨商貿傳入推羅,推羅曾有大祭司謁巴力(Ethbaal)成為國王,女兒耶洗別(Jezebel)嫁給亞哈王(Ahab)為皇后,把以色列陷在雨神巴力的偶像敬拜中。對比第五章睚魯求耶穌醫好自己的女兒,婦人信心的跨度是大的。睚魯身為管會堂的猶太人意見領袖,求耶穌醫好自己女兒要力排眾議,睚魯地位崇高,挺得住。但婦人要跨越異教多神信仰跨度很大,當時宗教是全面滲透到各生活層面,離棄異教信靠耶穌需要很大的決心。相對睚魯,她勢孤力弱。睚魯親自求耶穌,因他家中有婢僕看守重病的女兒;這婦人自己俯伏在耶穌面前,為何不是作父親求耶穌呢?可能父親在家看守著女兒,可能她丈夫早已離世,她是寡婦,和小女兒相依為命。

她的信心來自認識自己的無助,她需要耶穌。家鄉的猶太人和來自耶路撒冷的文士和法利賽人呢?他們自滿,他們認為全都知道:我們看著耶穌長大的!我們認識律法及傳統!因此他們覺得不需要耶穌。

發現地心吸力的以撒牛頓(Isaac Newton)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他對上主的信心來自對自己的認識。臨終時他說:我像一個小孩在茫茫大海的海邊,偶然在沙灘發現一些可愛的貝殼和小滑石,令我欣喜不已;但我所不知的,就像那茫茫無邊際的大海。所以牛頓謙遜,牛頓篤信。信心是認識自己的不足,認識自己的需要。

這婦人謙卑等候桌上掉下來碎渣兒,她等候上主的憐憫,但需憐憫的人竟然有這深邃的屬靈洞察力;她是今天雅各書經課所說的貧乏人,但上主使她信上富足。八福中說: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憐恤人時,上主也憐恤我們;憐恤人時,接受我們幫助的人也會教曉我們明白生命的意義。

二 愛心使我們分享上主的餅

「主啊,不錯;但是狗在桌子底下也吃孩子們的碎渣兒。」因這句話,你回去吧;鬼已經離開你的女兒了。」可七9.

有一位在智障學校工作的校長說,我的學生就是我的天使,我的屬靈導師,教曉我何為單純的信心,何為知足。靈修神學大師盧雲(Neuwen)神父辭掉耶魯大學的教席,到多倫多一間收留發展障礙的兒童院「黎明之家」(L.”Arches Daybreak)工作,寫出洞悉人性,滿有屬靈睿智的感人著作。黃仁龍前律政司長有一次在崇基學院的周會分享他出身基層,做了大律師後保持每月探訪露宿者,不單為露宿者,也是為了自己;不要在名氣、富裕中迷失了自我。因為探訪露宿者,以後看到一大疊文件時,不是見到一堆文字和數字,乃看到這些文件所代表眾多的臉龐,他們尋求公義,等候申訴。

最近在微信朋友圈看到強力推薦一篇感人短文「善良無須考核」,有關1998年巴西電影「中央車站」選角的故事,此片當年獲柏林電影節金熊獎,好萊烏外國記者協會的金球獎最佳外語片。導演沃爾特(Martine de Clemont-Tonnerre)在選角時挑選了很多藝校學生,但都不夠滿意。

一天,為此一籌莫展的沃爾特在西郊火車站的站前廣場上遇到了一個十多歲的擦鞋小男孩。小男孩問道:”先生,您需要擦鞋嗎?”沃爾特低頭看看自己腳上剛剛擦過不久的皮鞋,搖搖頭拒絕了。那個小男孩紅著臉追上來:”先生,我整整一天沒吃東西了,您能借給我幾個錢嗎?我從明天開始多多努力擦鞋,保證一周後把錢還給您!” 沃爾特看著面前這個衣衫襤褸、肚子乾癟的小男孩,不由的動了憐憫之心,就掏出幾枚硬幣遞到小男孩手裡。

半個月後,他又一次經過西郊火車站時,突然看到一個瘦小的身影離的老遠就向他招手喊道:”先生,請等一等!我在這裡等您很久了,今天總算把錢還給您了!

沃爾特忽然發現這小孩很符合自己腦海中構想的小男孩角色,他把幾枚硬幣還給小男孩:”這點零錢是我誠心誠意給你的,就不用還了,明天你到市中心的影業公司導演辦公室來找我,我會給你一個很大的驚喜。”

第二天一大早,門衛就告訴沃爾特,說外面來了一大群孩子。他詫異的出去一看,就見那個小男孩興奮的跑過來,一臉天真的說:”先生,這些孩子都是同我一樣沒有父母的流浪孩子,他們也渴望有驚喜!”。

導演沒想到一個窮困流浪的孩子竟會有一顆如此善良的心!通過反覆觀察和篩選,確實有幾個比小男孩更機靈,更適合出演劇本中的小主人公,但他最後還是只把小男孩留了下來,在錄用合同的免試原因一欄中只寫了幾個字:善良無須考核!因為他覺的小孩很善良,在自己面臨困境的時候,卻把本屬於自己一個人的希望,無私的分享給別人,而電影中的孩子,正是這樣一個善良、博大、無私的人。

這個小男孩叫文尼斯基(Vinicius de Oliveira),若干年後成為一家影視文化公司董事長的文尼斯基寫了一部自傳《我的演藝生涯》。在書的扉頁上面,是沃爾特的親筆題字:善良無須考核。下面則是他給予文尼斯基的評價:”是善良,曾經讓他把機遇讓給別的孩子;同樣也是善良,讓人生的機遇沒有錯過他!”

三 守住身份,履行責任,轉限制為機會
相對猶太人,生在敘利腓利基的希利尼人是外邦人,較遲接受福音,但這限制亦是機會。我們可以想想,當她回到腓利基,看見污鬼離開女兒,看到鄰居親友如何為她高興和驚訝,她可以為耶穌作美好的見証,也為推羅、西頓地中海古代著名海港的福音傳播,撒下種子。

打開眼睛。上主賜我們在人生不同的季節有不同的身份,目的使我們在不同的時間,接觸到不同的人,分享上主給我們的從天上有來的餅。我們要關心在我們周圍有需要 的人,他們就在我們桌子附近、桌子下邊,在他們有需要時,給予援手。其實他們祇需要掉下來的碎渣兒,就是那麼多。撥一電話問候 一下,停下腳步聽聽他們,寫一個電郵關心,寄一張問候卡致意,花一些時間探訪他們。面對大量亞拉伯難民,奧大利和德國贏得我們的尊重,因為他們分享桌上的餅,給難民蔭庇,他們的領土稱得上是神聖的領土。

愛心使信心保持活潑(faith active in charity)

對上主的信心和對人的愛心相輔相承,信是對上主白白恩典的回應,藉信稱義,別無其它方法。愛,對人的愛心,是對上主恩典的回應,心被恩感而愛上主所愛的人。沒有對人的愛對上主的信不會生根,愛心使信心活潑不墮,faith active in charity.

馬丁路德說:(因著信)基督徒是最自由的君王,(因著愛)同時也是最順服的僕人。沒有信心的愛容易使我們因現實的不公平而氣餒,所以聖經把愛心和最後審判連繫起來( 太二十五章)。沒有愛心的信將信仰私人化,信仰成為個人的宗教消費品;不愛看得見的弟兄,怎可以說愛看不見的上主呢?

把握機會。我們不同的身份是是上主給我們的機會,但機會需要及時把握的,機會不會永遠等待你。機會就像一個人從前面走來,前額有頭髮,可以抓住,後面是兀的,過後就捉不住了。在上帝的國度開展過程,上主有他的計劃,也給我們不同的身份去完成他的計劃。我們小時候是兒女,將來是父母,再遲一些是祖父母。耶穌肯定猶太人和外邦人的界限,提醒我們守住身份,把握機會,履行應盡的本份。這些界限有時限的,離開工作崗位, 便不能與我們的同事共事了;兒女長大後,到就不能常伴左右了;大學畢業後,便沒有在學時那麼多時間讀書了。

信心超越限制。不同的身份也有不同的界限和限制,但像這婦人,信心超越外在身份的限制。保羅也教導我們:『並不分是猶太人、希利尼人、自主的、為奴的、或男或女,因為你們在基督裡都成為一了。』(加3;28) 從信心的角度看,限制亦是機會;每一張放食物的桌子都有它安放的空間,有它的桌下和它的毗鄰,而食物總有可分享的碎渣兒,祇要我們留心,總有可以服事的對像。

總結:信心使我們得到上主所賜的餅;愛心使我們分享上主的餅;不同身份是上主給我們的機遇,雖然有限制,但對上主的信心和對人的愛心,總會轉限制為機會。
歡迎赴會:

香港中文大學 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主日崇拜時間
Sunday Service Time
星期日上午十時三十分
10:30 a.m., Sunday
地址
Address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崇拜以粵語、普通話及英語即時傳譯進行。
The Sunday Service is conducted simultaneously in Cantonese, Putonghua and English with the help of interpretation.
歡迎任何人士參加 All are welcome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