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魔的距離(林豪恩先生)2021.3.7
講題:我們與魔的距離
講員:林豪恩先生
一.引言
2019年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引起廣泛關注。導演林君陽接受訪問時表示希望觀眾透過該劇思考究竟「什麼是惡」。他說:殺人是惡嗎?是,殺人可能是惡。那殺人的原因是什麼?那個原因也是惡嗎?這是可以討論的。惡裏面一定有那麼一點點善,錯的事情中一定可以找出動機,而那個原因不一定是那麼邪惡的事情。」(黃奕霖:「我們與惡的距離.一」)
我們在今天的福音經課讀到,耶穌的門徒彼得被耶穌責駡為撒但,即是說彼得突然入了魔道,變成了魔鬼。這個奇特的片段,會否也刺激我們思考究竟甚麼是魔鬼呢?用導演林君陽的說話來問:「變成撒但是入了魔嗎?是。但入魔的原因是甚麼?那個原因也是魔嗎?入魔的原因會不會有那麼一點點善呢?而那個入魔的原因會不會不一定是那麼邪惡的呢?
二.經文及反省
1.入魔的一點點善意
8:31從此,他教訓他們說:「人子必須受許多的苦,被長老、祭司長,和文士棄絕,並且被殺,過三天復活。」
8:32耶穌明明地說這話,彼得就拉著他,勸他。
8:33耶穌轉過來,看著門徒,就責備彼得
雖然耶穌責備彼得,但我想替彼得平反。
惻隱之心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若我們善意地解讀彼得阻止耶穌去受苦,會不會也是惻忍之心的表現呢?對一個陌生人尚且有惻忍之心,對自己認識的人,甚至是所敬愛的人,豈不更關心和著緊嗎?在一個娛樂節目上,主持人問鄭伊健為甚麼不生孩子。鄭伊健回答說:「不生孩子是因為不想讓孩子在世間受苦受累。」你越愛惜的人,你越不想他們受苦。
未來盼望
不忍孩子受苦,除了是惻隱之心之外,更因為孩子是社會的未來。個人的籌命有限,無論如何偉大,總有離開的日子。正如傳道書所說,一代過去,一代又來,盼望和未來總是寄託在下一代身上的。「浸會大學前校長錢大康在電台節目指出,本港經過佔領中環及反修例事件,有聲音指要放棄年輕人,惟自己絕對不同意,年輕人是社會的未來,不可以放棄,亦不要只是批評,要明白年青人的需要,給予他們希望,重建對社會的信心。(信報2021年1月17日)下一代,其實是上一代的盼望所在,因此,社會總都是努力栽培下一代成長的。
彼得的未來在哪裏呢?彼得的盼望在哪裏呢?就在他的眼前,就是他眼前的耶穌。為甚麼這樣說呢?因為上文第8章29節記載耶穌問門徒:「你們說我是誰?」彼得回答他:「你是基督。」彼得獨具慧眼(馬太福音補充是天上的父啟示他的),認出耶穌是基督。認出耶穌是基督,並非等閒的事,而是彼得及整個民族的未來和盼望所在。何以見得呢?還記得馬太福音的聖誕故事中提及:「 4他(希律王)就召集了祭司長和民間的文士,問他們:「基督該生在哪裏?」祭司長和文士除了回答地方外外,還包含了盼望的所在。
5他們說:「在猶太的伯利恆。因為有先知記著:
6『猶大地的伯利恆啊,
你在猶大諸城中並不是最小的;
因為將來有一位統治者要從你那裏出來,
牧養我以色列民。』」
當時,絕大部分人都認不出耶穌就是基督,只有彼得發現這位就是大衛的苗裔,是以色列的盼望。彼得要保護耶穌,阻止耶穌受苦和被殺,不單是合情合理,而且是大仁大義。如果我們還未能理解,不妨回憶一下香港宋王台的故事。「南宋末年,蒙古軍隊大舉南侵,先後攻佔了襄樊、建康和臨安。宋軍節節敗退,皇室成員被殺被擄。蒙古大軍依舊窮追不捨,結果兩小末代皇兄弟被逼流亡。在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陳宜中等人護送下,他們經過海路先後途經泉州、潮州、惠州、廣州等地,最終逃至九龍官富場(即今九龍城附近),在此建立行宮。」(維基百科)。文天祥,陸秀夫等將軍保護宋朝的苗裔被譽為忠臣,受後人稱頌;彼得保護耶穌,就算不被稱頌,都不應該被責難吧!
2。不體貼上帝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就成魔
8:33耶穌轉過來,看著門徒,就責備彼得說:「撒但,退我後邊去吧!因為你不體貼上帝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
受到耶穌如此回應,彼得可能感到「好心著雷劈」。其實,相信大家都體會過「好心無好報」的滋味,尤其是作為父母的。常常聽到父母對兒女說:「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你好的,難道我會害你嗎?」。然而,子女的回應可能令父母感到「好心無好報」。有一位少年在網上留言區傾訴她的苦惱說:「最近真的很煩,常常會被媽媽嘮叨,被責罵。我把浴袍放在床上,媽媽又一直嘈,我不想跟她吵,但她又說:「你那張臭臉是怎樣?跟你說你就不高興?」每次都罵我房間亂七八糟,但是這幾天我確實整理了,可是她好像仍是不滿意。我不是三歲的小孩,我有想法的。連我的房間也要管,也不准我去同學家,跟朋友出去玩也不行,整天找一些強暴或一堆關於青少年的可怕新聞給我,真的很煩。」
作為旁觀者,你一定看得出那位媽媽的用意是保護她的女兒,避免她受到傷害。然而,結果卻令媽媽自己感到委屈,令女兒感到憤怒。那位少女最後說:「我不想回家了,我不想面對媽媽。有甚麼解決方法呢?」網友們的留言主要都是建議少女和媽媽互相聆聽對方,增加了解。
如果「好心」都不是關鍵,那麼,甚麼才能補救呢?沒錯,就是網友建議的「聆聽和了解」。彼得何以突然成魔呢?未必是他心腸惡毒。耶穌是這樣判斷的:「因為你不體貼上帝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原來,是不是變成了撒但,是不是入了魔道,分辨的標準是「體貼上帝的意思」還是「只體貼人的意思」。在人與人之間尚且要聆聽對方,希望確認「我都是為你好的」那些「好」,對方都認為是好,那就不會產生太多誤會和勉強,抱怨和憤怒。在人與上帝之間,豈不需要更多的聆聽和確認嗎?在教會歷史中,我們已經太多「為上帝的名」或「奉上帝的名」而做成的傷害了。
甚麼才是上帝的意思呢?上帝的意思是甚麼呢?在那一個片段中,耶穌是如此說的:
3。體貼上帝的意思就是跟隨基督捨己救人
8:34於是叫眾人和門徒來,對他們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
關於在各種歷史狀態和人生處境中如何體貼上帝的意思,聖經中記載了眾多的例子。在這個事件中,從耶穌對門徒的教導來看,體貼上帝的意思的第一步是跟隨基督。「跟隨基督」或「追隨基督」,正是潘霍華其中一本書的中文名。潘霍華經常問自己:「耶穌想要對我們說甚麼麼呢?今天祂對我們的旨意是什麼呢?在現代的世界中,祂如何幫助我們作一個好基督徒呢?」當時,耶穌對門徒的回答是:「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
耶穌要我背起十字架,我的十字架是甚麼是呢?這個問題引起無限的聯想:有人以為人生的經歷和遭遇就是我們的十字架,例如:有人的丈夫脾氣急躁,有人的配偶不信主,有人碰到難相處的老闆或同事,有人是生病、失業、失婚等,我們以為這些就是「十字架」,然而,若果我們不是從自己的角度去看,而是從耶穌的角度去看,十字架所代表的可能不是這些。如果不是這些,那麼會是甚麼呢?
以賽亞書53章的僕人之歌有如此的描述:
4他誠然擔當我們的憂患,
背負我們的痛苦;
5他為我們的過犯受害,
為我們的罪孽被壓傷。
因他受的懲罰,我們得平安;
因他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
耶穌背起他的十字架,並不是背起自己人生中的失意和挫折,然後發奮向上,變為成功人士;耶穌的十字架,是擔當其他人的憂患,背負其他人的痛苦,為世人帶來平安和醫治;因此,耶穌的十字架之路,是捨己救人之路。耶穌呼喚他的跟隨者反省及改變人生的追求和目標。
4.生命的意義在於為他者而活
如何反省人生的追求,生命的意義呢?如果要改變,向甚麼方向改變呢?耶穌以強烈的對比要求門徒思考和選擇:
8:35因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凡為我和福音喪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
8:36人就是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
8:37人還能拿甚麼換生命呢?
「要救自己生命」、要「賺得全世界」都是世界認可的目標,也是人之常情,可能就是耶穌責備彼彼所說「你只體貼人的意思」一句中「人的意思」所代表的。「人的意思」暗示著人只為自己而活,具體表現的退守立場是「要救自己生命」,進攻立場是要「賺得全世界」。耶穌呼籲他的跟隨著反省,活著的目標是否就只是令自己繼續生存呢?如果只是這樣,生活是充滿生存的焦慮,還是生活的豐富呢?如果只是這樣,生命有甚麼意義呢?有人反省之後說:「生命不在乎長短,而在乎活得有價值」。即是說,生命是可以多於生存本身的,也可以多於生存的個體本身。突破了生存本身及生存的個體本身,就會看見他人,也可以延伸至他人,耶穌所說「為我和福音喪掉生命的」必得著生命,就是為他者而活,在為他者而活之中體會到生命的價值及實在。
耶穌所說的好像很難明白,也好像曲高和寡,其實不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體會到的。人們常說「助人為快樂之本」,「施比受更為有福」大概就是這個方向吧!觀察嬰孩的成長,有沒有發現某個階段的BB總喜歡說「我來幫你啊」,甚麼也想參與。不過,因為他們能力有限,他們通常都越幫越忙,因此被大人拒絕,甚至責駡。其實,孩子很小就喜歡幫忙,也是因為他能藉著幫忙參與大人的活動,並從中感受到自我肯定、自尊和自信。就算是成人,當你幫助了一個人渡過難關,你也會感到喜悅和有意義。
人要「救自己生命」、可能只是受到威脅的反應,就正如其他動物一樣進入「fight or flight」的模式之中,然而這不應該是常態,如果是常態,就是高度焦慮的狀況,有可能誘發情緒病。另外,要透過「賺得全世界」證明生命的價值,可能只是比較和競爭氣氛過於激烈帶來的欲望,一般來說,人類都是在和平共處,彼此幫助的狀況之下更感到安全和正常的。世界上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國家,冬天寒冷而且漫長,期間日照時間短而黑夜時間長,我們以為生活於灰暗的天氣之下的人應該會心情也灰暗,然而,那裏卻是世界上最快樂的國家之一。是甚麼令他們快樂呢?其中一個原因是這個只有33萬人口的小國,人民之間培養出深厚的共存意識,也高度地互相信任,96%的冰島人深信有值得信任的人在他們需要幫助時向他們伸出援手。潘霍華用信仰的語言來解說這種狀況,他說:「因為基督擔當我們的重擔,所以我們也該擔當同伴的重擔」。
三.總結
是人是魔,可以在轉念之間。回到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導演林君陽說:「我們都以為自己是好人,但我們很多時候都有惡念而不自知,有些人的惡念展現出來,有些人沒有,而每個人的善念與惡念都主導了現在這個世界的面貌。如果每個人都能意識到這件事,這世界會不會好一點點?」製作人林昱伶則認為,大家都把中文劇名重點放在「惡」上,但更重要的應該是「我們」。如同林君陽所說,這世界是由「我們」所組成,劇組在劇名的字體設計上也刻意讓「我們」佔較大的比例,希望提醒觀眾,這兩個字才是劇情的核心,而非糾結於「誰是惡人」、「誰是善人」。(黃奕霖: 【我們與惡的距離.一】善惡難分界 活在灰色世界的「我們」)
看完彼得的故事,或者我們也應該把焦點轉回「我們」。說到底,正邪榮恥的終極判決不在於我們,反而是我們也是等待被判決的:
8:38凡在這淫亂罪惡的世代,把我和我的道當作可恥的,人子在他父的榮耀裏,同聖天使降臨的時候,也要把那人當作可恥的。」
讓我們一齊跟隨基督,「在我們的主耶穌同他眾聖徒來臨的時候,在我們父神面前,成為聖潔,無可指責。」(帖撒羅尼迦前書3:13)
香港中文大學 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
主日崇拜時間 Sunday Service Time |
星期日上午十時三十分 10:30 a.m., Sunday |
地址 Address |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崇拜以粵語、普通話及英語即時傳譯進行。 The Sunday Service is conducted simultaneously in Cantonese, Putonghua and English with the help of interpretation. |
|
歡迎任何人士參加 All are welco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