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造新世代(朱光華牧師)2019.7.7
主題:陶造新世代
經文:詩篇78章1-8節
證道:朱光華牧師
- 引言:
- 亞薩的訓誨詩
- 祖宗子孫,承先啟後
- 一脈相承,代代相傳
- 確定目的,改善手法
- 實踐方向
- 充實這一代,教導下一代
- 教會與家庭,並肩齊作戰
這幾個星期香港經歷一連串翻天覆地的事件,遊行、示威、激盪的人群,混亂的場面,即使我們不是身在其中,單看新聞,已足夠令我們心情起伏不定,有失望,有憤怒,有無奈,有疲倦,甚至恐懼。
鼓勵大家要留意自己的情緒,如果很困擾,腦海經常浮現一些畫面或者事件,揮之不去,建議大家搵老師搵校牧傾下,或者有專業輔導的專家幫下手,甚至要暫時中斷接收相關的消息,暫停唔睇新聞唔上網,讓我們的思想安靜沉澱一下。
今日我想藉著詩篇七十八篇,跟大家分享一個題目,「陶造新世代」,78篇很長,共72節,我們只是集中1-8節。
第1節開始,作者這樣叮囑勉勵讀者,詩七十八:1,「我的民哪,要側耳聽我的訓誨,豎起耳朵聽我口中的言語」,
英文翻譯是Give ear, O my people。誰可以稱「我的民哪」O my people?這種口吻彷彿是皇帝向自己的子民,頒佈聖旨。
如果我們讀這詩篇是領聖旨,我們應該以什麼態度來聽呢?經文清楚指示我們要點樣聽。要側耳專心聽,要豎起耳朶留心聽,要必恭必敬,因為聖旨只是講一次,不會重覆,而且聽完聖旨之後,要領命領旨之後,要照著執行,我們恐怕聽漏了一句半句,甚至要做筆記。
嘩,讀這首詩要那麼隆重,那麼認真,讀者自然會產生期望,接下來的信息非常重要。
詩七十八:2 – 6,「2我要開口說比喻,我要解開古時的謎語,3是我們所聽見、所知道的,也是我們的祖宗告訴我們的。4我們不將這些事向他們的子孫隱瞞,要將耶和華的美德和他的能力,並他奇妙的作為,述說給後代聽。5因為,他在雅各中立法度,在以色列中設律法;是他吩咐我們祖宗要傳給子孫的,6使將要生的後代子孫可以曉得;他們也要起來告訴他們的子孫,」
我們留意到,這段經文有兩組重覆的詞句:第一組是祖宗,祖先,前輩,第二組是子孫,後代。這兩組的詞點出了兩個方向,一是承先,一是啟後。
承先,是我們要回顧上一代,回憶我們的祖先,回顧我們過往歷史,要追溯要重尋我們的根,要思想他們的嘉言懿行。
這是承先,還有另一個向度。啟後,是向下傳遞信息,教導教訓我們的後代,啟發啟導子孫,開導引導後輩,甚至訓導誘導下一代。
這種承先啟後,是一脈相承,代代相傳,值得留意,究竟經文列出幾多代?
詩七十八:5 – 6,「5他在雅各中立法度,在以色列中設律法;是他吩咐我們祖宗要傳給子孫的,6使將要生的後代子孫可以曉得;他們也要起來告訴他們的子孫,」
- 他,就是耶和華上帝,第一代
- 我們祖宗﹝our forefathers﹞,第二代
- 傳給子孫,就是我們讀者這一代,祖宗傳給我們這第三代
- 子孫,將要生的後代子孫﹝the children yet to be born ﹞,第四代
- 他們﹝剛才所提及的第四代﹞也要告訴他們的子孫,第五代
如果用一個圖表來表示,就很清楚,
第一代 | 耶和華上帝 |
第二代 | 我們的祖宗 |
第三代 | 我們 |
第四代 | 我們的子孫 |
第五代 | 我們子孫的子孫 |
祖宗子孫,承先啟後,
一脈相承,代代相傳,
美國芝加哥三一神學院,有一位好出名的新約學者,Don Carson卡遜,他已經退休,他的釋經講道,很受歡迎,曾經被邀請來香港的港九研經培靈會的大會講員,有一次他接受訪問,問及他教養兒女的心得,
「你認為你教養兒女是否成功?」
「雖然我有用心教養我的兒女,雖然我的兒女都接受我的教導,我也見到他們有按聖經真理行事,但我仍未知是否成功!」
卡遜能夠咁樣做,照計已很難得。
「那麼你何時才能確定你教養兒女是否成功?」
「要等,要等到我的兒女結婚,等他們成家立室,等他們有自己的兒女,而且能夠將我教導他們的聖經,教導他們的兒女,到那時,我才知道我的教養兒女成功。」
是的,一代傳一代,
陶造新世代,祖宗子孫,承先啟後,
陶造新世代,一脈相承,代代相傳,
陶造新世代,經文確定教導的目標和手法,
詩七十八:6 – 7,「6使(so that)將要生的後代子孫可以曉得;……7好叫(so that)他們仰望神,不忘記神的作為,惟要守他的命令。」
經文提及三個動詞,教導他們之後,希望達致的目標,他們能夠產生三個動作,
曉得﹝know﹞,
仰望﹝trust﹞,
守命令﹝keep the commandment﹞,
這三個動作有一個進程,先曉得,才能夠仰望,才會守命令。
我看過一齣電影,是劉德華與張學友的對手戲,劉德華責備張學友的一段對白,
講你又唔聽
聽你又唔明
明你又唔做
做你又做錯
錯你又唔認
認你又唔改
我們當中做老師的,一定非常明白,有教唔等於有聽,有聽唔等於明白,明白唔等於會做,有做又唔等於唔會做錯。
如果用詩78篇的教訓,要使他們曉得,使他們明白,理解,融會貫通,使他們仰望,使他們信靠,使他們同意擁抱這些命令,使他們喜歡這些命令,使他們甘心情願的守命令,使他們能夠化成行為,成為實踐,成為習慣。
有一次,有一個媽媽向我這個牧師投訴他的兒子:「我俾我個仔激死,佢好頑皮,又唔讀書,又唔肯返教會,重顧住打機,教極都唔聽!」
「你怎樣教他?」
「我話佢囉!我話佢好多次架啦!硬係唔聽。」
「話佢」,即是責備他,罵他,囉唆他,斥責他。這媽媽以為責備他罵他,甚至罰他,就等於教曉他。其實我們知道,責備他罵他不等於就係教育了他。於是我問那位媽媽,
「那麼你多次責備他罵他,責備他罵他這麼多年,是否奏效?有沒有效果?」這其實是明知故問的問題。
「當然不奏效!」
「既然不奏效,為什麼你仍選擇堅持繼續用這不奏效的方法教他?」
有些方法,是不能帶來培育陶造的效果,栽培下一代,要思考培育他們的方式,詩七十八篇,提及好幾種不同的教導方式。
「1我的民哪,你們要留心聽我的訓誨,側耳聽我口中的話。2我要開口說比喻;我要說出古時的謎語,……4要將耶和華的美德和他的能力,並他奇妙的作為,述說給後代聽。5他在雅各中立法度,在以色列中設律法;」
這裏提及幾種方式:
- 1節,訓誨,我口中的話,直接正面的教導教訓,
- 2節,比喻,謎語,猜謎語,用懸疑的手法,用比喻,透過有趣的學習方式,活動教學,遊戲中學習,
- 4節,耶和華的美德和他的能力,並他奇妙的作為,上帝在以色列百姓中的作為,包括歷史,傳記,英雄事蹟,悲劇故事(例如參孫),出人意表的事件,上帝幽默手法,上帝如何憐憫人,如何與世人同行,
- 5節,立法度,設律法,也就今我們所講的set boundary,劃界線,設立範圍,
其實這林林總總的培育方法,新約也有提及,提後三:16,「16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
聖經是有益的,不過特別注明在四方面有益的,在教訓、在督責、在使人歸正、在教導人學義這四方面,都是有益的有用有好處的,都係useful,profitable,beneficial,
教訓:teaching – directing you where to go告訴你何去何從,教導你那條路是正路
督責:rebuking – telling you where you have gone wrong老老實實的指出,你是如何走錯路走歪路
使人歸正:correcting – showing you the right path & how to get back 在你面前展示一條回轉歸正的路,並且幫助你怎樣糾正重返正途
教導人學義:training – keeping you in the right direction, 如果你沒有走歪路,如果你站在正確的路徑上,聖經會訓練你如何保持在這正確的方向,持守聖潔
其實詩篇七十八篇不單教導觀念,道理,這首詩更示範demonstrate如何教導,不單是命題propositions,而且還要傳遞歷史。詩78篇,從第9節開始,記載耶和華神拯救以色列人的歷史,從出埃及,過紅海,到曠野,有食物有食水,到應許之地,一件一件的事蹟。其實就是講故事,好像用話劇的方式,一幕一幕鋪陳出來,演譯出來。
中國人講故事的格式,有起承轉合。西方人講故事的格式不同,可以用5個T來歸納:有Tale故事,tension張力,矛盾,角色衝突,twist峰廻路轉的轉折位,teaching這故事教訓我們,講故事高手,能夠繪影繪聲的將故事的tone氣氛都講到出來
那麼多不同的培育方式,如何決定用什麼方法教導?那就要審時度勢,要隨機應變,要留意栽培的對象處於什麼狀態,他有什麼需要。
例如這幾個星期,外面山雨欲來,風雨飄搖,如果你的兒子經過一整天遊行示威回來,這個時候似乎不應講太多道理,更唔不應說「嗱嗱嗱,話咗你架啦,人多的地方唔好去,叫你唔好去搞事,而家焦頭爛額」,
這個時候,對方需要的是愛,是關懷,是鼓勵,是慰問,是拍一拍膊頭的支持,是體諒的眼神。
正如路十五,浪子故事的父親,浪子在外面遇到一連串的逆境,麻煩,困難,挫敗,現今回來,爸爸遠遠見到,跑去,擁抱,連連親咀,吩咐下人,劏雞殺鴨,慶祝一翻,3個open:Open door, open arm, open heart,
Open door,我們家的大門永遠為你打開,
Open arm,用「廣闊的胸襟,強勁的臂彎」,擁抱他接納他歡迎他,
這些動作,代表開放的心靈,open heart。
經文透過了這三個要點,陶造新世代:
祖宗子孫,承先啟後
一脈相承,代代相傳
確定目的,改善手法
究竟這段經文,對我們有什麼可作借鏡反思呢?應該點樣實踐?我想同大家分享兩點。
第一,充實這一代,教導下一代,
如果要教導下一代,我們必須先充實這一代,我們自己有沒有學聖經?若果我們自己有沒有查經,沒有上主日學,我們憑什麼理由道理,去說服兒女要上主日學?我們自己唔學習聖經,卻勉強他們地要學習聖經,他們會覺得,我們成年人只是講一套做一套,他們會輕看我們的上帝,鄙視我們的聖經。
而且我們可以強迫多久,年輕時還可以強迫,高中,大學,他們獨立,他們有他們自己的生活,我們還可以勉強嗎?
我們在座的父親母親會問:牧師,我何嘗不知道要勤讀聖經,但是年紀大,讀極都唔入腦,怎辦?
在農村,有一個年長的信徒去找牧師,「牧師,我讀聖經,讀完就忘記,人家讀聖經,過目不忘,我讀聖經過目即忘。怎辦?」
「我現在給你一個筲箕,你去河邊,用筲箕裝滿一桶水回來給我。」
年長的信徒一頭霧水,不過很順服,照做,過了一個星期,這個信徒來見牧師,
「牧師,這個筲箕漏窿,不能盛水。」
「讓我看看那個筲箕。……前一個星期,我給你的筲箕,很骯髒,很多污漬,但經過你這個星期盛水,是的,不能盛到水,但筲箕變得很乾淨。
同樣,如果你每日都讀聖經,你可能轉眼就忘記,但你的生命得潔淨,你的心靈得洗滌。那就夠了!」
弟兄姊妹,我們作為上一代,我們有沒有學?有沒有領受?我們有沒有讓聖經潔淨洗滌我們的生命?我們是否享受學習聖經?
除了充實這一代,教導下一代,要建立下一代,
第二,教會家庭,雙管齊下,
教會家庭,要並肩作戰,我們做父母,都會將孩子帶到教會,希望教會能夠幫助他們的兒女成長,有好的道德教育,有質素的品格教育,傳遞他們正確的價值觀,甚至能夠有一班好朋友,建立友誼友情。這是好的,但不足夠!
我跟大家計一條數。一個星期168小時,我們的兒女在教會多久?極其量只是3小時,4小時,他們在家有多少小時?最少都廿小時,三十小時。請問那個地方比較容易改變他們,教育他們,影響他們?是在教會的主日學老師?抑或是在家中的父母?
不是說參加主日學不重要,但沒有家庭教育,主日學的蜻蜓點水式的教導,可以給予什麼?有什麼長遠果效呢?
所以教導下一代,除了教會,還需要家庭父母,父母教導下一代,我們需要四隻手,
要動手,不要只是動口,不能只是講,這不可,那不可,不可玩水,不可爬高,不可快跑。
有一個小故事。父親問3歲的孩子,貓貓怎麼叫:喵喵喵;狗狗怎麼叫?汪汪汪;媽媽怎麼叫?no no no。
只是造訴孩子NO是不足夠的,要實踐,要有行動,不是單講做人要有信用,而是要父母親身實踐,有誠信的行動,我們要實踐誠信。
要攜手,不可以只是媽媽教導孩子,爸爸躺在沙發看電視,打電腦。也不可以只是父親負責訓誨,而母親只負責換片洗衣煮飯做菜,要父母同心同步同行,教導培養兒女,是父親母親的共同責任,甚至不可以父母親二人全心全意工作賺錢,由工人姐姐承擔教導,由公公婆婆,爺爺嫲嫲教導,
要放手,當孩子漸長,要讓小孩子嘗試,甚至讓他們碰下釘,撞下板,闖小禍,以致他們能夠從錯誤中學習。
我見過很多年青人,他一生都未試過失敗,因為一直以來,但凡出問題,他們的父母就挺身而出,為他們排難解紛,結果剝奪了他從失敗從錯誤中學習的機會。
要舉手,我的女兒三十多歲,結婚,身在南半球,我即使關心她,要培育她,也不可能,我只能為她舉手祈禱,為女婿祈禱,為他們的婚姻,為他們的家庭,為他們的專業工作,為他們的教會事奉祈禱。
要為孩子祈禱,為下一代仰望神,人世間很多事,不是我們做父母可以控制,有一日我們的孩子要自己出去闖,我們只能及早將兒女交託上帝,讓神塑造佢地。
充實這一代,教導下一代
教會和家庭,並肩齊作戰
有一次,一位女士帶著一個六個月大的嬰孩來到教會聚會,要求牧師為這嬰孩舉行嬰兒洗禮,牧師同意,但有一個條件,嬰孩的父母必須表示願意用真理培育這孩子。
但原來這孩子是私生子,孩子的父親已經不知去向。這母親感到很為難,因為只有她單身一個人。但牧師鼓勵她,雖然沒有父親,照樣在所定的洗禮的日子,帶來孩子來教會,為嬰孩作洗禮。
到了孩童洗禮當日,牧師為這母親手中抱著的嬰孩作洗禮,牧師先向這媽媽問一個問題:
- 誰願意將這孩子獻給神?
- 誰願意在這孩子有需要,困難的時候扶育他,
- 誰願意用聖經真理教養這孩子?
- 誰願意帶領這孩子歸向神?
- 誰願意不斷為這孩子的成長祈禱?
當這個單親媽媽正要開口說「我願意」的時候,全體會眾站起來,大聲說「我們願意」。
西人有一句諺語,It takes a Whole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我們需要整條村的人,一齊培養一個孩子。
弟兄姊妹,我們需要整個教會的人,uncle auntie,哥哥姐姐,甚至公公婆婆,一齊嚟培養一個孩子。即使我們單身,即使我們兒女成長離家,但我們總可以參予,為主陶造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