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December 22, 2024

Vine Media

葡萄樹傳媒

如果愛是真的(林豪恩先生)- 2010.8.8

語音(廣東話): 題目:如果愛是真的
經文:路加福音10:25-37
証道:林豪恩先生

經文
25有一個律法師起來試探耶穌,說:「夫子!我該做甚麼才可以承受永生?」
26耶穌說:「律法上寫的是甚麼?你念的是甚麼呢?」
27他回答說:「你要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你的神;又要愛鄰捨如同自己。」
28耶穌說:「你回答的是;你這樣行,就必得永生。」
29那人要顯明自己有理,就對耶穌說:「誰是我的鄰捨呢?」
30耶穌回答說:「有一個人從耶路撒冷下到耶利哥去,落在強盜手中。他們剝去他的衣裳,把他打個半死,就丟下他走了。
31偶然有一個祭司從這條路下來,看見他就從那邊過去了。
32又有一個利未人來到這地方,看見他,也照樣從那邊過去了。
33惟有一個撒瑪利亞人行路來到那裡,看見他就動了慈心,
34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傷處,包裹好了,扶他騎上自己的牲口,帶到店裡去照應他。
35第二天拿出二錢銀子來,交給店主,說:「你且照應他;此外所費用的,我回來必還你。」
36你想,這三個人哪一個是落在強盜手中的鄰捨呢?
37他說:「是憐憫他的。」耶穌說:「你去照樣行吧。」

釋經與應用
1.愛──永恆的主題
耶穌所講的這個「好撒馬利亞人」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撒馬利亞人」也成為了通用的詞彙,香港一個防止自殺的機構也採用了「撒馬利亞」為其名字。

根據經文記載,耶穌講出「好撒馬利亞人」這個故事,是因為有一位律法師前來以試探的心態問了一個問題:「夫子!我該做甚麼才可以承受永生?」耶穌以問代 答,律法師回答律法的要求是:「你要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你的神;又要愛鄰捨如同自己。」耶穌肯定律法師的答案。不過,律法師卻糾纏下去,提 出:「誰是我的鄰捨?」這個問題,於是耶穌就講出了「好撒馬利亞人」這個故事。

從律法師與耶穌的對答中,雙方都承認「愛上帝及愛鄰捨如同自己」與「得著永生」有著密切的關係。基督徒普遍認同愛是信仰的核心,社會上絕大部份人也同意愛 是美好東西。愛,實在是永恆的追求。從前人們比較含蓄,愛,往往只存於心而不宣之於口。有一首我父親年代的情歌,取自元朝才女管道升的一首詩,名為「我儂 你儂」,這首詩完全不提「愛」字,可是卻明白地顯示出她的深切之愛。
「你濃我濃,忒煞情多,情多處深如火,
把一塊泥,撚一個你,塑一個我,
將咱倆個一齊打破,用水調和,再撚一個你,再塑一個我,
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我與你同生一個衾,我與你同在一個槨。」

現在人們鼓勵「我口說我心」,傾向把愛字掛在口邊。我聽歌的年代,有一首流行曲名為「愛到你發狂」,「愛的宣言」說到極致。

我愛你愛到發狂發曬狂
我愛你愛你愛你
我愛到我快發狂實發狂
我愛你愛你愛你
我愛到發狂要發狂
我愛我要愛到你發了狂
發曬狂要你愛你要你

教會也與時並進,不後於人。有些教會聚會時會作出這樣的邀請:「弟兄姐妹,向你前後左右四個人說:上帝愛你,我也愛你!」

耶穌講的這個「好撒馬利亞人」故事,也是一個愛的故事,因為這個故事是回應「愛鄰捨如同自己」說的。在這個段落裡,除了耶穌之外,有幾個重要角色,包括:律法師、祭司、利未人及撒馬利亞人。作者對這些角色的描述,提供了重要的資料給我們進一步的探索「愛為何物」。

如果愛是真的,就不會只停留於「口水戰」
故事中第一位出場的人物是律法師。律法師負責教導及解釋律例典章,因此,他們是猶太社會的律法專家。路加福音對這位律法專家的描述並不正面。對於律法師向 耶穌提出的問題:「夫子!我該做甚麼才可以承受永生?」作者在25節直接指出他的動機是「試探耶穌」,而不是真誠地來向耶穌請教永生之道;問題解答後,耶 穌吩咐他付諸實行的時候,律法師反問耶穌:「誰是我的鄰捨呢?」作者在29節又指出他的動機是「想證明自己有理」。

律法師其實知道「愛上帝及愛鄰捨如同自己」是承受永生的不二之法,他的知識與耶穌的宣講吻合。不過,律法師的來意並不是「請教」耶穌,而是「試探」耶穌, 因此繼續與耶穌爭辨下去。其實,律法師是「靠把口搵食」的,好爭辨一點也不意外,反而是耶穌吩咐把「你要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你的神;又要愛鄰 捨如同自己。」這所知的實行出來,就令律法師感到難為。耶穌向律法師的吩咐暗示,愛不單單是知識,也不單單是辨論,愛,是要行出來的。真理可能越辨越明, 但愛卻不會越辨越真。對於一眾「靠把口搵食」的人,這可是一項挑戰。現代社會越來越來「靠把口搵食」的行業,例如推銷員、政治人物、外交官員等。

德蘭修女曾經分享一次經歷,她說:「我在孟買有過一次不尋常的經歷。那裡正舉行一個有關飢餓問題的龐大會議。我本該出席該會,但我迷了路。不知怎樣,我後 來到達那會場。而就在那會場的門前,我發現了一個垂死的人,與會的人士就在那裡高談闊論有關食物與飢饉的問題。我把那垂死的人帶回善終會。他在那裡死去, 他死於飢餓。而在那會堂裡面的人則仍在高談闊論,講及如何在十五年內生產足夠的糧食,足夠的……,足夠的……,而那飢餓的人卻死去。」

有些事情的確需要從詳計議,不過,討論的目的是甚麼呢?為了救人於水火之中,還是為了推卸責任呢?就好像世界各國的官員開會回應全球暖化問題的時候,往往 變成誰要負多少責任的爭論。當各國代表繼續在冷氣大廳爭論不休的時候,地球上有不少人及生物正受著氣候變化所傷害。如果把會議場地移師在乾旱得龜裂的農地 上進行,或者在山洪暴發的險境中進行,與會者的爭論時間可能會大大縮短。

當耶穌吩咐律法師實踐「愛上帝及愛鄰捨如同自己」的時候,律法師反問:「誰是我的鄰捨呢?」這反問其實有一定的道理。「全世界那麼多人?我能夠去愛哪一個 呢?」「如果要選擇?為甚麼是這個,而不是那個呢?」資源有限,界定服務對象在所難免;各有分工,釐清責任,可以免除混亂。然而,界定,可以是漫長的「口 水戰」,也可以隱含自保的動機。離港不超過多少天的人才可以申請綜緩呢?離港不超過多少天的長者才合資格領取生果金呢?這些定義,或者可以等待法院澄清。 然而,若有人在醫院門外昏迷,到底是否醫院的責任呢?界定服務對象及責任,似乎在所難免,但有時卻可以變成埋沒愛心的陷阱。

聖經作者對這位律法師的負面評價,或者正在告訴我們,如果愛是真的,就不會只停留在口舌之爭,也不會被界定及責任來掩蓋愛心。

如果愛是真的,就不會只停留於「做好呢份工」
這個「愛的故事」中另外一對負面的角色,是祭司和利未人,他們都是在聖殿裡主持獻祭的神職人員。在耶穌的時代,祭司仍然是上帝與人之間的橋樑。路加福音記 載,耶穌有一位祭司親戚,他是施洗約翰的父親──撒迦利亞。路加福音第一章如此記錄祭師撒迦利亞的工作:「撒迦利亞按班次在上帝面前供祭司的職分,照祭司 的規矩掣籤,得進主殿燒香。燒香的時候,眾百姓在外面禱告。有主的使者站在香壇的右邊,向他顯現。」(路1:8-11)此外,第五章有一個段落讓我們看見 祭司重要的角色:「有一回,耶穌在一個城裡,有人滿身長了大痲瘋,看見他,就俯伏在地,求他說:「主若肯,必能叫我潔淨了。」耶穌伸手摸他,說:「我肯, 你潔淨了吧!」大痲瘋立刻離了他的身。耶穌囑咐他:「你切不可告訴人,只要去把身體給祭司察看,又要為你得了潔淨,照摩西所吩咐的獻上禮拜,對眾人所證 據。」(路5:12-14)

在耶穌目前所講的故事中,祭司和利未人都先後行走在這條從耶路撒冷下耶利哥的山路,他們都先後遇上一個被強盜打劫,連衣服也被剝去,並被打得半死躺在路上的受害者。他們共同的反應都是看了一眼就繼續上路。

在猶太人群體中,祭司及利未人被認為是接近上帝的人,他們代表人向上帝獻祭,也代表上帝宣告人得潔淨。然而,在耶穌的故事中,祭司及利未人的表現卻出乎意 料之外。為甚麼眾人以為最有可能活出「愛上帝及愛鄰捨如同自己」的宗教領袖卻置這位受害者於不顧呢?人們嘗試為他們的行動提供解釋:

有人認為,祭司及利未人可能擔心這位受害者不是律法所界定的「鄰捨」,而現場狀況又不容許他們確認對方是否受割禮的人,因此還是留給其他人協助為妙。

又有人指出,律法禁止祭司觸摸屍體,如果摸了,就是不潔淨。若沾染不潔,就不能主持獻祭,不能吃祭物,而且要行潔淨禮。祭司和利未人或者是為了潔淨的緣故而對路旁的不幸者避之則吉。

還有人認為,可能是祭司和利未人擔心劫匪還埋伏在附近。若停下來幫助受害者,自己也可能成為劫匪的目標。

上述的猜測都有可能,但也都不能被肯定,因為故事並沒有為祭司及利未人沒有救助受害者提供解釋。故事只是報告祭司及利未人看見這位受害者卻不救助的事實。故事中沒有直接批評或指責祭司和利未人的文字,但其負面的角色則不言而喻。

祭司和利未人按著他們的身份,完成了在耶路撒冷聖殿的職責,踏在回家的路上。或者他們也按著禮儀的要求,保持自己潔淨以執行聖職。不過,他們以負面的角色 出現在耶穌所講的這個故事中,彷彿告訴著人們,如果愛是真的,就不會只停留於「做好呢份工」。只是附合身份及禮儀的要求,也有可能成為埋沒愛心的陷阱。
  
如果愛是真的,就讓憐憫激發行動
有一個人在路上遇劫,被打得半死躺在路旁,祭司經過,沒有出手相助,利未人經過,也沒有出手相助。聽故事的律法師心裡可能在想,最有可能出手相助的人都沒 有行動,還有還會出手相助呢?會不會是一位律法師呢?出乎意料之外,這出手相助的竟然是一位撒馬利亞人。對於我們來說,這位出手相助的人是猶太人還是撒馬 利亞人是亳無分別的,但對於這位來挑戰耶穌的猶太律法師來說,可能卻感到自己的民族感情受到傷害。

撒瑪利亞人是何許人也。撒瑪利亞人認為自己的祖籍是猶太人中的瑪拿西和以法蓮支派,但在耶穌時代的猶太人的眼中,他們是「非純種」的猶太人。公元前 722 年猶太人亡國後,亞述帝國把巴比倫等外族遷進撒瑪利亞城,因此撒馬利亞人摻了外族血統。在宗教上,猶太人指責撒瑪利亞人在基利心山敬拜,捏造聖殿的發源 地,是分裂者。更因為撒馬利亞人只有摩西五經,外加自己的撒瑪利亞經,更被指為異端。在公元 6至9 年,在猶太人與撒馬利亞人之間,發生了一件火上加油的事件,撒瑪利亞人在一個逾越節的晚上,把死人骨頭丟進聖殿的院子裡。從此,猶太人和撒瑪利亞人更是勢 不兩立了!

在耶穌的故事中,這個「非純種」猶太人,這個分裂者,這個異端,竟然以最正面的角色出現。大家比較看看耶穌講這個故事時,花了多了篇幅在祭司身上、在利未 人身上、以及在這位撒馬利亞人身上。耶穌只用了一句:「31偶然有一個祭司從這條路下來,看見他就從那邊過去了。」來提及祭司,又用了相似的一句來提及利 未人:「32又有一個利未人來到這地方,看見他,也照樣從那邊過去了。」但耶穌卻仔細地描述這位撒馬利亞人救助受害者的行動,並為他加上對話:「33惟有 一個撒瑪利亞人行路來到那裡,看見他就動了慈心,34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傷處,包裹好了,扶他騎上自己的牲口,帶到店裡去照應他。35第二天拿出二錢銀 子來,交給店主,說:「你且照應他;此外所費用的,我回來必還你。」」

這位撒馬利亞人「把油和酒倒在他的傷處」,這行動好像一個獻祭的動作。油和酒是在聖殿敬拜時用的獻祭材料,「倒」也是一個敬拜或獻祭的用詞。這應該是祭司 的行動,然而在有需要的人面前,行出來的不是祭司,而是撒馬利亞人。獻祭本來就是象徵人對上帝的慈愛的正確回應,撒瑪利亞人在這位不幸者的身上獻上了聖潔 及神所喜悅的祭。

為甚麼是撒馬利亞人呢?撒馬利亞人從哪裡學識「愛上帝及愛鄰捨如同自己」的呢?更重要的是,撒馬利亞人何以能活出「愛上帝及愛鄰捨如同自己」的吩咐呢?耶 穌指出,這位撒馬利亞人對受害者動了「慈心」(新譯本:「憐憫之心」,呂振中譯本:「憐憫的心」)。這位撒馬利亞人的憐憫之心,連律法師也感受得到。當耶 穌問他:「這三個人哪一個是落在強盜手中的鄰捨呢?」,律法師回答:「是憐憫他的。」因為動了慈心,這位撒馬利亞人停了下來看顧受害者;因為動了慈心,這 位撒馬利亞人動手替受害者包扎傷口;因為動了慈心,這位撒馬利亞人用自己的牲口來運送傷者;因為動了慈心,這位撒馬利亞人為傷者尋找棲身之所並徹夜照顧 他;因為動了慈心,這位撒馬利亞人自掏腰包為客店照顧受害者的費用「包底」。

孟子曰:「惻隱之心, 人皆有之」。任何人看見一個小孩爬近井邊,在這生死關頭,都不會考慮那小孩是不是仇人的兒子,也不會考慮名譽地位等問題,而會第一時間去拯救那個小孩離開 危險。孟子進一步指出,有「不忍人之心」,就會有「不忍人之政」。就算在現代社會,為政者以不忍心令人民受苦的態度施政,仍然是人民的期望。世事紛亂,人 心險詐,憐憫的心很容易被擠壓掩蓋。其實一般人民盼望的,只不過是安居樂業,值得為了追求某種政治理想而令人民受苦,甚至受苦到一個程度連做手術時到用不 到麻醉藥嗎?一般人民盼望的,只不過是父慈子孝,平安度日,值得為了經濟增長,推高GDP,而令嬰孩因奶粉而受苦、父親在礦場受難呢?一般人民出外旅遊, 無非都是尋找快樂,導遊因目標未達到而心情欠佳,但何必為了發洩一己的情緒而謾罵及恐嚇遊客,掃遊客的興呢?如果主事者都好像故事中這位撒馬利亞人一樣, 動了慈心,就不會輕易做出令人受苦的事情。

總結
故事中這位被不幸者動了慈心的撒馬利亞人,有沒有令我們想到耶穌自己呢?福音書記載耶穌經常被人動了他的慈心,因而採取行動。剛才我們提及耶穌醫治長大痲 瘋的人的事件,馬
福音(1:40-41)是這樣記載的:「有一個長大痲瘋的來求耶穌,向他跪下,說:「你若肯,必能叫我潔淨了。」耶穌動了慈心,就伸手 摸他,說:「我肯,你潔淨了吧!」」馬太福音綜合地說(9:35-36):「耶穌走遍各城各鄉,在會堂裡教訓人,宣講天國的福音,又醫治各樣的病症。他看 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

或者,我們有時都好像那位被打得半死的受害者一樣,躺在路旁等待憐憫。七月初受洗的一位弟兄的水禮見證按「好撒馬利亞人」的故事結構可以如此演繹:

「有一個人正值精壯之年,他的運動神經系統突然出現退化,自此右手完全不能發力活動。有一個醫生替他檢查,告訴他無法醫治;又有一個醫生替他檢查,告訴他 無藥可救。這人的意志一直消沈,感到極度驚恐,頓覺人生絕望。他的太太的二姐和姐夫帶她參加主日崇拜,在那裡他重新認識主耶穌,感到異常平靜,身心靈都感 受到平和而實在,使他漸漸走出消極的陰霾。」(參崇基禮拜堂水禮見證集──樂俊偉先生)

讓我們回到律法師的第一個問題:「我該做甚麼才可以承受永生呢?」

「憐憫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憫。」(太5:7)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