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December 26, 2024

Vine Media

葡萄樹傳媒

馬大世界馬利亞心(林豪恩先生)2016.7.24

語音(廣東話):

主題:馬大世界馬利亞心
證道:林豪恩先生
經文:路加福音10章38-42節

一. 引言
基督徒作者韋喬安(Joanna Weaver)以馬大、馬利亞和拉撒路這三姐弟的家庭寫了三本書,其中一本名為《馬大世界馬利亞心》(Having a Mary Heart in a Martha World),此書所採用的就是今天的福音經課–路加福音10章38-42節的故事。

作者以馬大和馬利亞的性格差異來解讀這個故事:
「馬利亞如果像一道陽光,馬大就像一聲雷鳴;如果馬大是車頭,馬利亞就是跟在後頭的車廂。馬利亞能夠優遊自得地漫步在生命的花園中,為了嗅聞一朵玫瑰而駐足留連;至於馬大,她會明快地將玫瑰花採下,俐落地修剪花枝,然後搭配著滿天星和蕨葉插在花瓶裡。」

以性格差異來解讀,很自然會得出以下的結論:
「這是兩種不同的性格表現,沒有誰對誰錯。我們每個人都不一樣,神造我們就是這樣。每一 種性格、每一種天賦,都有它的過人之處和弱點,它們會獲得應有的讚賞,也會遭遇不同的試探……這意味著馬利亞和馬大都可以獲得這上好的福分,也意味著不論 我們的個性和天賦為何,每個人都可以獲得這上好的福分,就看我們怎麼抉擇。」

作者提出證據:
「當耶穌糾正馬大的錯誤時,祂並不是說:「為什麼妳不能學學妳妹妹馬利亞呢?」祂知道馬大永遠不會變成馬利亞,馬利亞也永遠不會變成馬大。不過,當她們面對同一個選擇–該去工作還是去崇拜?-耶穌的回應是:「馬利亞選擇了上好的福分。」

基於對這個故事的解讀,作者提出以下的教導和應用:
「今天,在教會裡多的是馬大這樣的人,但少有像馬利亞這樣的人!我們的生命裡,充滿了太 多次要的事情,心中塞滿了沒必要的事物!甚至連我們對主耶穌的服事,也被一大堆的事擠滿了,連主耶穌本身都容不下!信徒在世,應當努力工作,完成神所託付 的責任──家庭、社會、教會,三者同等重要,必須平衡兼顧,不可偏廢。但在這一切之先,應和主耶穌建立個人、親密、健全的關係。每天在工作盡責任之前,先 專心安靜親近敬拜主耶穌,渴慕得著祂話語的滋潤和飽足,享受和祂同在的甜美喜樂平安,明白祂的心意,從祂支取恩典能力!如此,在照顧家庭、社會工作、教會 事奉上,都必蒙福,工作有果效,且能榮神益人。」

本書其中一句最能解釋本書名稱,也是本書的主旨所在:
「祂可以讓我們生活在馬大的世界中,卻賜我們馬利亞的內心。」

作者在本書中的提醒,的確對我們很有幫助。我們都生活在馬大的世界中,正如作者所說,無論是工作、家庭和教會,都諸事繁多,忙個不停。我們的確需要從上主而來的平安以安定我們的心,從上主而來的力量來應付沒完沒了的工作。

本主日的經課編排,提示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閱讀這個故事。今天的舊約講述亞伯 拉罕接待上主的使者(或者是上主自己)到訪的故事;詩篇的回應是與上主同住的人的特質;書信闡釋上主道成肉身的神學意義;而福音書正正是道成內身的上主 –耶穌基督到訪一個家庭的具體故事。由此觀之,這個馬大和馬利亞的故事,是一個關於有客到訪及接待客人的故事,更是一個關於耶穌到訪及接待耶穌作為客人 的故事。上主道成肉身臨到世界,世界可否仍照原來的樣子去迎接祂呢?道成肉身的耶穌臨到我們,我們適合否仍活在原來的世界中呢?耶穌親臨,我們應該如何接 待祂呢?

二. 經文
10:38他們繼續前行,耶穌進了一個村莊。有一個女人,名叫馬大,接他到自己家裏。
10:39她有一個妹妹,名叫馬利亞,在主的腳前坐著聽他的道。
10:40馬大伺候的事多,心裏忙亂,進前來,說:「主啊,我的妹妹留下我一個人伺候,你不在意嗎?請吩咐她來幫助我。」
10:41主回答說:「馬大,馬大,你為許多的事操心煩惱,
10:42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馬利亞已經選擇了那上好的福分,是沒有人能從她奪去的。」

三. 釋經與應用
1. 馬大世界的待客之道
猶太人非常重視待客之道,最著名的好客事蹟,就是出自他們的先祖亞伯拉罕身上。他們相 信,亞伯拉罕之所以百歲得子,與他的好客有直接關係。他把耶和華派來的三個遠道而來客人請進了帳篷,給他們水和食物。經文中說,亞伯拉罕不僅跑去迎接,還 「俯伏在地」,三人臨走時他去遠送行。然後,三人中的一位說:「到明年這時候,我必要回到你這裡,你的妻子撒拉必生一個兒子。」

有一位朋友曾經在猶太人家中作客,大開眼界,記下了他的見聞:「在特拉維夫,我住在公司給他租的一間小房子裡,有個晚上他約見一個有求於他的年輕人,把我也帶上。他們談完話後,那年輕人擋住他的手,要把我們三人的賬一起付掉。
「他是我的客人。」丹恩指著我對他講。
年輕人還是堅持要一起付帳。他倆又嘰嘰咕咕討論起來。最後丹恩說:「OK,你買吧,但他是我的客人。」

現在想起來,還是感到這事很有趣味。猶太人好像對host(主人)的身份有特殊的 理解,host不止是一個暫時的身份,還關係到一種他們很在乎的名分。猶太傳統的待客之道完全浸潤在他的習慣和言行裡。他給我上了一課,他如此在乎我們之 間的身份關係:「他是我的客人」,不可以隨便被人奪走(哪怕人家並無這樣的想法),也不能讓他產生被我隨意處置之感,哪怕只是一杯飲料。」(多聯新聞網: 「犹太人的至诚待客之道」)

如果說馬大的世界是一個為了不必要的事情而忙亂的世界,馬大可能會感到委屈,馬大其實是在努力實踐待客之道。在他們的世界中,盡最大的努力去款待客人,是當盡之義,是傳統,是習俗,也是美德。

馬大的心情也是可理解的。經文雖然只突出耶穌一人,然而,這突然到訪的客人,合理 假設應該不止耶穌一人,至少還有他的門徒吧!突然之間要接待十幾位大漢,單單是飲食,都足夠馬大「心裏煩亂」了,對嗎?從這樣的處境去看,如果我們硬要說 她發出抱怨,她的抱怨也是事實:「我的妹妹留下我一個人伺候」。因此,在馬大的世界裏,她提出的要求:「請吩咐她來幫助我」也是合理吧!

在馬大的世界中,她恰如其分地做好主人接待客人的角色,反而是馬利亞好像走錯了位 置。從畫面所見,她並非和姊姊馬大同一位置去為客人預備這樣、預備那樣,卻「在主的腳前坐著聽他的道」,把自己當作耶穌的門徒一樣。如果鄰居三姑和六婆看 見,可能會議論說:「女仔人家,尚未出嫁,走入男人堆幹甚麼?」

2. 馬大世界的待客之道不合時宜
這個故事最特別的地方,是耶穌這位客人對主人家的評論:

10:41「馬大,馬大,你為許多的事操心煩惱,
10:42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馬利亞已經選擇了那上好的福分,是沒有人能從她奪去的。」
為了做好主人的角色,為許多事操心煩惱是可理解的,但耶穌卻說似乎在說這種操心是不必要的;反過來說,耶穌卻嘉許馬利亞這位按當時的標準沒有扮演好主人角色的表現,並且明言她「已經選擇了那上好的福分」。這是故事的張力所在,也是令人驚訝的地方。

「那上好的福分」是甚麼呢?上文記載了耶穌說過這樣的話:

10:21「父啊,天地的主,我感謝你!因為你把這些事向聰明智慧的人隱藏起來,而向嬰孩啟示出來。父啊,是的,因為你的美意本是如此。
10:22一切都是我父交給我的。除了父,沒有人知道子是誰;除了子和子所願意啟示的人,沒有人知道父是誰。」
10:23耶穌轉身私下對門徒說:「看見你們所看見的,那眼睛有福了。
10:24我告訴你們,從前有許多先知和君王要看你們所看的,卻沒有看見,要聽你們所聽的,卻沒有聽見。」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馬大按著她的世界的運作模式,符合世界的要求,卻無暇回首,因此未能發現「在燈火闌珊處」的「那人」,甚至也不覺得馬利亞「選擇了那上好的福分」。

福終於來到,福又擦身而過,叫人倍感可惜。內地網民曾經熱烈地討論一個廣告,這個廣告大約是這樣的:

一位媽媽對懷中的嬰孩說:等你長大了,媽媽就享福了;後來,對長成大男孩的兒子說:等你考上大學,媽媽就享福了;後來,對大學畢業的兒子說:等你結完婚有了孩子,媽媽就享福了;後來,兒子生了個女兒,她對懷中的孫女說:等你長大了,奶奶就享福了!

或者,福已經臨到,然而,我們的世界令我們察覺不到,於是,福白白地溜走了,我們繼續按我們的世界的指導去追尋福。

我們上一代的父母,為家庭的基本生存條件而掙扎,哪有閒情去享兒女之福或家庭之樂 呢?現在生活環境可能改善了,但父母也不一定有閒情去享受兒女之福或家庭之樂。如馬大一樣,有些父母「為許多的事操心煩惱」,四出為兒女找尋最好的玩具, 驀然回首,兒女最好的玩具可能就是他們的父母;另一些父母「為許多的事操心煩惱」,四出為兒女找最好的圖書,驀然回首,最好的圖書可能就是父母與孩子一齊 讀的圖書;又有一些父母四出為兒女找最好的課程,驀然回首,孩子最不能被取代的老師可能就是父母自己;有些父母四出去為兒女找最好的旅遊路線,其實,最快 樂的旅程,就是和你最喜愛的人一齊共渡的旅程。兒女們長大成人,成家立室,年長的父母最期待的,豈不是一家團聚,享兒孫之福嗎?奇怪的情況是,當兒孩齊齊 整整聚首一堂時,兩老卻在廚房裏忙個不停,整頓晚飯,根本沒有坐下共膳,到大家都差不多吃完了,才放下圍裙出來。作為兒女的,要兩老服侍自己,最後吃菜頭 菜尾,情何以堪呢?

福,可能觸手可及,然而,如果當事人仍然堅持舊有的世界–縱使那世界在過去某時是真實的,福始終又擦身而過。

正如那位前述的猶太人一樣,他自覺是主人,對方是客人。在他的世界中,主客分明,他要扮演好主人的角色,禮待客人,照顧客人,保護客人。在這樣主客分明的世界中,如此盡責的主人難免為許多事操心煩惱。在他的世界之外,會否有其他可能性呢?例如主客互動?又例如反客為主?

3. 耶穌是主而不是客
10:38他們繼續前行,耶穌進了一個村莊。有一個女人,名叫馬大,接他到自己家裏。
10:39她有一個妹妹,名叫馬利亞,在主的腳前坐著聽他的道。
10:40馬大伺候的事多,心裏忙亂,進前來,說:「主啊,我的妹妹留下我一個人伺候,你不在意嗎?請吩咐她來幫助我。」

道成內身的上主到訪,誰是主,誰是客呢?馬大接他到自己家裏,馬大當然是主,耶穌當然是客。所以,馬大要求耶穌吩咐馬利亞去幫助她。有趣的地方是,馬大稱呼耶穌為主,但她卻堅持自己是主,因為她要求耶穌按她的議程去行事。

10:41主回答說:「馬大,馬大,你為許多的事操心煩惱,
10:42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馬利亞已經選擇了那上好的福分,是沒有人能從她奪去的。」

耶穌雖然來作客,但他回應馬大的要求時,卻彷如以主人的身份回答。這位客人,其實 是名正言順的主。試想想,耶穌臨到你,你把他當作客人來招呼,還是以他為主呢?耶穌臨在我們的禮拜堂,我們把他視為客人來把最好的表演給祂觀賞,還是把他 當作主人呢?如果我們把他當作客人去招呼,就難免諸事繁忙,為許多事操心煩惱,然而,如果我們還原祂為主人的角色,就可以如馬利亞般,「在主的腳前坐著聽 他的道」。《溏心風暴之家好月圓》中荷媽(李司琪飾)有一句金句:「大家唔使驚,荷媽係大廳!」道成內身的上主到訪,我們會否感到:「大家唔使驚,耶穌係 大廳」呢?

上主臨到人間,人們不需要再徬徨等待,最好的已到,按著祂的道去重構世界的人,就 會發現祂;祂來不是接受我們的吩咐去實現我們的議程,而是來呼喚我們聽祂的道,以祂的道來調整我們的議程,以祂道改變我們對事物的態度,重塑我們的世界。 如果馬大以耶穌為主去重塑她的世界,她本來那煩躁不安世界就可以如馬利亞的世界一樣安穩了。

四. 總結
馬大和馬利亞的故事,給予我們的挑戰未必是「應該去工作還是去崇拜」的選擇,而是有沒有 發現耶穌這位客人其實是主人;同時,也未必是考驗我們有否以馬利亞的心去生活在馬大的世界中的能力,而是提示我們,耶穌是主而不是客,我們「在主的腳前坐 著聽他的道」是適合的回應,也應以祂的道來重構我們的世界。以馬利亞的心去活在馬大的世界,有時是不可能的,因為馬大的世界並不容許馬利亞去聆聽並實踐上 主的道。例如善良的人不忍看見飢荒地區的人白白餓死,也不忍看見飢荒地區的兒童營不良,然而,有些世界的遊戲規則無法令這些善良的人的善心得到實現。例 如,有新聞報道指出:「美國農業部的資料顯示,2015年首5個月美國東北地區已倒掉3100萬磅鮮乳,比去年同期增加31%,為有史以來最多。」(自由 時報2015-07-13)又有報道說:「2015年元旦起廣東各地紛紛出現酪農倒奶的現象,酪農每天倒掉的鮮奶超過20噸。」(蘋果日報2015年01 月09日)除了牛奶及牛奶製品,你還發現「送去垃圾堆也不可以送給有需要的人」的其他類似情況嗎?這些現象說明,我們的世界需要改變,否則是會阻礙人們追 求更美好的事物,阻礙人們聆聽和實踐上主的道。

現代世界中所有人都「為許多事操心煩惱」,連教會也諸事繁多,彷彿「忙」是「有 用」和「成功」的代名詞一樣,因此沒有人敢說自己「得閒」,免得被人認為「懶惰」和「無用」。然而,我們都不能不反思一下忙忙碌碌所為何事,尤其是那在地 上為主作見證的教會。「著名天主教靈修學作者 Thomas Green指出「為主作工」與「作主工作」兩者有分別;前者是按個人認為主所喜愛的,其實是自己所愛的,為主而作的事工;後者則是順服主的心意,按照祂喜 愛而作的事奉。Green以送禮來說明,「為主作工」是送禮者單方面認為對方會喜歡而送的禮物;「作主工作」則問了對方,然後按對方心意致送的禮物。」 (胡志偉:教牧與退修)

歡迎赴會:

香港中文大學 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主日崇拜時間
Sunday Service Time 星期日上午十時三十分
10:30 a.m., Sunday 地址
Address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崇拜以粵語、普通話及英語即時傳譯進行。
The Sunday Service is conducted simultaneously in Cantonese, Putonghua and English with the help of interpretation. 歡迎任何人士參加 All are welcome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