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November 15, 2024

Vine Media

葡萄樹傳媒

lekh-lekhah 你要去!(李均熊牧師)2023.6.18 – Go for yourself! lekh-lekhah

講題:lekh-lekhah 你要去!
講員:李均熊牧師

引言:甚麼是lekh-lekhah

從今天福音經課來看,今天宣講可以有兩個主題:一是關於呼召,二是關於信心。我選擇了舊約經課中從亞伯拉罕的生命來宣講關於信心的題目。亞伯拉罕被稱為信心之父,不單是因為我們憑信得稱為他的後嗣,更因為他信心的表現可以成為我們在人生旅程中實踐信心的榜樣。但今日的題目中有一個音譯詞lekh-lekhah,其實是出於創12:1經文,上主對還未改名為亞伯拉罕的亞伯蘭的呼召:「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則要解釋一下。

lekh-lekhah 是希伯來文(לֶךְ־לְךָ)的音譯。和合本將此翻譯為「你要離開」,大部份英譯本會譯作Go out或Go forth,英皇欽定譯本King James Version 則譯作Get thee out。這個字不是容易翻譯的,因為這個字有兩個部份,lekh比較易理解,乃是行走的命令式,「去!」Go 就可以了。但經文這裏卻加了lekhah,乃是一個前置詞再加一個「你」,可以解作「給你」(to you),「為你」(for you),「被你」(by you)等等的可能性。為甚麼要拿這個lekh-lekhah去討論呢?是因為這樣組成的希伯來文在聖經其實只出現過兩次,一次在這裏,另一次就在創世記22:2,當神要亞伯拉罕獻以撒時,「神說:你帶著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你所愛的以撒,往摩利亞地去,在我所要指示你的山上,把他獻為燔祭。」在「往摩利亞地去」就包含了lekh-lekhah了。換句話說,這組希伯來文成為了貫串亞伯拉罕生平的關鍵字了。

起:亞伯拉罕是不問情由的相信?

當你看到亞伯拉罕生命中這兩處獨特的經驗時,不知你會不會問:當上帝對亞伯蘭說話,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創12:1)亞伯拉罕就照著耶和華的吩咐去行──當中沒有記載亞伯蘭的反應,沒有爭扎、沒有懷疑。為什麼沒有記載呢?是因為亞伯拉罕的「信心」中完全沒有懷疑嗎?那會是一個怎樣的信心?同樣的情形出現在與十二章遙遙相對的廿二章,上帝對亞伯拉罕說:「你帶著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你所愛的兒子以撒,往摩利亞地去,在我所要指示你的山上,把他獻為燔祭。」(創22:2)當中亦沒有記載亞伯拉罕的反應、思想、爭扎和懷疑。為什麼沒有呢?是亞伯拉罕的「信心」中完全沒有懷疑嗎?但亞伯拉罕怎可以沒有反應的呢?若亞伯拉罕是一個有感情、有意識的人,對於上主這樣的吩咐怎可以無動於衷。

這兩段中所用的字眼,都是容易令人有情緒反應的字眼。「本地、本族、父家」,從一個地理的位置「本地」,進到一個與自己有親密關聯的「父家」,若要離開,怎可能沒有感情上的反應?而「你的兒子、你獨生的兒子、你所愛的兒子」,每進一層關係,就加深一份亞伯拉罕和兒子的親密感,亞伯拉罕焉能沒有反應?然而,亞伯拉罕二話不說就「順服」上帝的吩咐。在今日看來,這是否出於一種盲目的信心?究竟亞伯拉罕的信心,是怎樣的一種信心?

承:亞伯拉罕的一生

亞伯拉罕的一生中,是否都沒有懷疑呢?兩個 lekh-lekhah 之間,就是亞伯拉罕實踐信心的生命旅程,猶太釋經提出亞伯拉罕一生遇過十次考驗,中世紀的解經家就認為在這兩個 lekh-lekhah 之間。離開父家之然是一個大考驗,在離開父家到達迦南,亞伯拉罕不單經歷饑荒,在逃避饑荒下埃及時,妻子就被帶入法老的皇宮;之後為了解救姪兒羅得,他不得已與迦南諸王爭戰起來。而「在這些事以後」,即是在這些考驗以後,上主說要賞賜亞伯拉罕(15:1),亞伯拉罕的回應是:「我既無子,你還賜我甚麼呢?」(15:2);上主說要賜「這地」(即迦南地)為亞伯拉罕的產業,他卻問:「我怎能知道必得這為業呢?」(15:7-8)上主並沒有因為他的疑問而責怪亞伯拉罕,反而以立約的方法,去肯定祂自己曾說過的話(15:9-21)凡此種種,「亞伯蘭信耶和華,耶和華就以此為他的義。」(15:6)

可見,當上主與亞伯蘭立約時,亞伯蘭就發出了疑問(創15)。懷疑,不單為上主所容許,之後帶來的信心,上主更會加以肯定。

另外一次記載上主與亞伯拉罕立約,就是當他九十九歳的時候,並以割禮為記(拉比們認為以九十九歳高齡要承受割禮,也算是亞伯拉罕十大考驗之一),他的名字亦由亞伯蘭改為亞伯拉罕,因他要成為多國之父。在此,當上主應許他的妻子要為他生一個孩子,亞伯拉罕卻沒有「即時」的相信,卻用「喜笑」作為回應(創17:17)。當中亞伯拉罕不單帶著懷疑,而且亦含有情感的反應。在亞伯拉罕為所多瑪向上主求情的事情上(18:20-33),亞伯拉罕的討價還價:「無論善惡,你都要剿滅嗎?假若那城裏有五十個義人,你還剿滅那地方嗎?不為城裏這五十個義人饒恕其中的人嗎?將義人與惡人同殺,將義人與惡人一樣看待,這斷不是你所行的。審判全地的主豈不行公義嗎?」(創18:23-25)這表現出亞伯拉罕的信心並非盲目和缺乏反省的,也顯出其勇毅和堅定的一面。

亞伯拉罕的信並不是不問情由的相信,教會也應該鼓勵信徒對信仰發問,甚至勇敢的面質上帝──這就是「以信求知」的態度吧!

轉:懷疑甚麼?相信甚麼?

但今日書信經課,卻好像不是這樣說亞伯拉罕。羅馬書4:20-22說亞伯拉罕「仰望神的應許,總沒有因不信心裏起疑惑,反倒因信心裏得堅固,將榮耀歸給神,且滿心相信神所應許的必能做成。所以,這就算為他的義。」

在我看來,這裏經文說到亞伯拉罕不會疑惑的,乃是因為相信神的應許,但在亞伯拉罕的生命裏,就面對的處境仍是有疑惑的,這就是我仍為亞伯拉罕的信心是我和你都可以學習的。甚麼是上主給亞伯拉罕的應許呢,這我們就要回到今日的舊約經課了。

在上主呼召亞伯拉罕lekh-lekhah的時候,中世紀的猶太拉比Rashi(Rabi Salomon Isaacides 1040-1105)建議直接將lekhah譯為”for your benefit and for your good”,意即lekh-lekhah就是「為你的利益和你的好處,你要去!」因為接著的12:2-3節經文明言上主的呼召是帶著應許的:「我必叫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叫你的名為大;你也要叫別人得福。」這一個解釋聚焦的,就是亞伯拉罕相信上主而踏上這一個成為流散異地的不確之旅,其中很大因素就是相信上主應許的實現(羅馬書4章則將焦點放在獻以撒上主仍能實現應許之上)。

上主的應許,其實正正對應古代行旅的種種挑戰和困難。古代旅行並不如今天的方便,除了因為路上的危險而帶來人丁和金錢的損失,更重要的是你不能掌握你將會面對的是甚麼人和事,而且上主只說「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對亞伯拉罕而言,這個不確定的旅程帶來的是可等大的挑戰和焦慮!而且對亞伯拉罕來說,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就沒有族群的保護,更重要的,是失去了古代人最重視的名聲。學者一直都認為,古以色列人所謂永生,就是子嗣繁衍,家族的名聲代代的傳承下去。但離開了本地本族父家,你的名字就不會有人認識和紀念了。

但在上主的呼召中,上主應許使亞伯拉罕的名為大,並使他成為大國,地上萬族也因他而得福。在一切的不確定中,上主應許必賜福給他。所以lekh-lekhah,上主呼召他離開自己的地方,去開展不確定的將來,是要「為你的好處」。亞伯拉罕踏上這不確的行旅,流散的旅程,並不是因為一切疑慮消取,才有不問情由的信心。亞伯拉罕的信心,是雖然前面充滿不確與焦慮,但因為相信上主的應許,又相信上主的信實必然實現他的應許,「仰望神的應許,總沒有因不信心裏起疑惑,反倒因信心裏得堅固,將榮耀歸給神,且滿心相信神所應許的必能做成。所以,這就算為他的義。」

合:在無可指望的時候,因信仍有指望

羅馬書4:18節是這樣肯定亞伯拉罕的信心的:「他在無可指望的時候,因信仍有指望,就得以作多國的父。」亞伯拉罕並非沒有經歷過困難絶望,他也並非盲阿Q的相信明天會更好,因為上主給祂的召命就是要他經歷前路的不確的。亞伯拉罕會懷疑現實的可能性,會質問上主的誠信公義為何,但他在無可指望的時候,仍有指望,是因信上主的應許必要實現,是相信上主所發的言語必然成就,是相信上主必然忠於祂所立的約。亞伯拉罕的指望是在於那愛他應許他能戰勝困難的主,他的信心是投放在上主的誠信中,以至在環境與現實證據下像是沒有盼望的時候,仍有盼望。

當環境令我們產生懷疑,當人生行旅充望不確定,甚至是困難重重,令我們感到沒有出路,再無指望時,我們因信那應許之主,可以仍有指望。雖然世事不確,令我們懷疑人生,但主對我們的愛和應許,因主復活大能,我們可以不用懷疑。並不是我們信心的高與低使我們有盼望,而是主立約的誠信是我們有盼望。

這就是亞伯接罕的信心,也可以是我們對主耶穌的信心。


香港中文大學 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主日崇拜時間
Sunday Service Time
星期日上午十時三十分
10:30 a.m., Sunday
地址
Address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崇拜以粵語、普通話及英語即時傳譯進行。
The Sunday Service is conducted simultaneously in Cantonese, Putonghua and English with the help of interpretation.
歡迎任何人士參加   All are welcome


相關:


# TAG

EN English MONDAY MANNA 中國成語 以色列 以色列新聞 你累了嗎 保捷 信仰見證 出埃及記 利未記 創世記 劉國偉 原文解經 國度禾場KHM 天人之聲 天堂 奇妙的創造 妥拉 妥拉人生 家庭 市井心靈 張哈拿牧師 愛情 敬拜 智慧 梁永善牧師 歳首到年終 民數記 清晨妥拉 漫畫事件簿 為以色列代禱 琴與爐 申命記 真理 知識 研經課程 箴言 考門夫人 聖經 荒漠甘泉 見證 週一嗎哪 靈修 靈修文章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