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pril 19, 2024

Vine Media

葡萄樹傳媒

數算自己的日子(伍渭文牧師)2014.12.7

語音(廣東話):
主題:數算自己的日子
經文:詩90
證道:伍渭文牧師

雨傘運動開始至今剛五十天了,反對佔領道路的聲音愈來愈烈。有人觀察很多學生和群眾運動最後的失敗,因為一開始時沒有設定撤離機制,對何時結束運動沒有共識,至運動高潮後形成膠著狀態,不知如何結束,也不想結束。《風俗通》有一個故事:「殺君馬者道旁兒」,說到一匹好馬跑得很快,但路邊看客不停地鼓掌,馬兒於是不停地加速,結果不知不覺地累死了。馬兒是死在路邊看客的掌聲之中,忘記自己的方向和終點,也忘記自己是血肉之驅。

我們在人生舞台奔跑,有想過退場的機制嗎?還是我們也被路旁兒掌聲所驅策,不停往前衝,不顧身體健康,不顧和家人朋友的關係,這些路旁兒可能來自大眾媒體,它們塑造世界成功人士的標準,鼓動我們對號入座,並為此不停奔跑,奔跑。

今天詩篇經課九十篇就提醒我們,人生短促,要有智慧做好退場機制。講道題目取自詩篇九十11, 12:「誰曉得你怒氣的權勢?誰按著你該受的敬畏曉得你的忿怒呢?求你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

這兩節經文把整篇詩篇前後兩段連接起來。一至十節論及人生短促,但可植根永恆;十三至十七節論及在短促人生所作的工作,可被上帝堅立,行經時間,留下痕跡。我們先看第一段。

1. 植根永恆–跨越朽壞 vv 1-10
詩篇九十是安息禮拜常用的經文,經文有律法的嚴厲,迫使人面對死亡的事實,說到人生短促,人有一生必有一死,死亡是眾人的命運,好好反思生命。但細看經文,也有福音的安慰:死亡不是人生的歸宿,上帝才是人生的歸宿,英文:We die, but we do not die out! 人死如燈滅是die out,就如旅客乘機場鐵路到機場,機場就是旅程的終站,生命完結就完結了。但旅客往機場還要登機,飛到另一站;機場不是終站 ,是進入另一個世界的門檻。


永恆的靠山, vv 1, 2

「主啊,你世世代代作我們的居所,諸山未曾生出,地與世界你未曾造成,從亙古到永遠,你是神!」(vv 1, 2)

永恆不朽是人對上帝的期望,如果有上帝,他應該是永恆不朽的。相反,人有生老病死。但這詩重點不是歌頒上帝的永恆,也不是嗟嘆人生何其短促,乃強調短促的生命,植根永恆的上帝:「主啊,你世世代代作我們的居所」。天主教思高譯本直接譯作「作了我們的靠山」:「吾主,從永遠到永遠,你作了我們的靠山,群山尚未形成,寰球尚未生出,從永遠直到永遠,你就已經是天主。」上主是我們永遠的靠山,沒有一樣東西攔阻這靠山,過去如此,將來也如此。

「從亙古到永遠,你是上帝」也指出我們短暫人生的出現,是上主冥冥中的計劃。上帝不是臨時接手,將來也不會有任何力量挑戰他的主權,沒有人可以更改上主為我們一生寫下的劇本。我們植根於永恆的上帝,也參與上帝永恆的計劃,在上帝永恆的國度有份。

神聖的墓穴:把永恆不朽的上帝和短暫朽壞的世界聯系在一起,在耶穌時期的泛希臘羅馬世界,是嶄新的信仰,產生前所未有的宗教現象—聖徒的崇敬,甚至敬拜(The cult of saints)。「從亙古到永遠,你是上帝」是當時耳熟能詳的觀念,人們認為祇有神祇才是永恆不朽,凡人終歸塵土,人死後靈魂便脫離朽壞的皮囊,升到星河(Milky Way) 。星河是古代人可目測到宇宙的至高處,那裡繁星顆顆,千萬年就停在穹蒼之頂,永恆不動絲毫,那裡平靜如鏡,不沾凡塵。

我們肉體在月亮雲層之下流轉變幻,最後朽爛成一堆黃土;肉體的歸宿是地上,靈魂的歸宿在天上,各有所屬,不能逾越。肉體是靈魂的牢獄,死亡使靈魂得釋放,祇有羅馬皇帝死後連同肉體羽化升天(apotheosis) ,證明他們有神性,是神祇地上的代表,強化其神權為外衣的極權統治,但皇帝死後連同肉體升天也是一廂情願的想法。

因為沒有復活的盼望,保羅引用哥林多的人說:「我們就吃吃喝喝吧!因為明天死了」。(林前十五32)

若河漢是吾家,我們連同復活不朽的身體,也居住其間;那躺在地上聖徒的墳墓,就成為天堂人間的交匯處,這是前所未有的宗教現象,因為古代泛希臘羅馬文化貶抑朽壞的肉身,不相信身體復活;認為短暫朽壞之軀,不可承受永恆之福。

但早期教會對聖徒的墳墓極其崇敬,他們多是殉道者–見證人。不論是以血澆奠作紅色的見證,或是禁欲作白色的見證,他們的墓地成了朝聖者參觀祈禱的地方;他們的行狀,也成為信眾的榜樣,他們朽壞的身體,已連上不朽的上帝,分享上主永恆的生命。公元三世紀開始,很多教會裡面都安放了聖徒的墓穴,其上安放大型的燭台,靜靜燭光,射在神鑫的頂部,儼然像穹蒼的星河(Milky Way) 。這是天堂,也是人間,聖徒的墓穴就是天堂人間的交匯。

天主教會一路來都保持這傳統,在教堂內安放聖徒的靈寢,強調其使徒的統緒和傳襲。現任教宗方濟在梵帝崗聖彼得大教堂就職前,就進到教堂地下室,在安放傳說為使徒彼得遺體的地方,先行祈禱,然後就職。

上主世世代代作我們的居所,上主是我們的靠山,我們跨越朽壞,植根永恆。早期教會非常重視聖餐,認為吃了基督永恆的身體,我們也分享永恆的生命;馬丁路德也說,吃了上帝羔羊的生命,本是狼的生命也漸漸變成羊的生命,我們食甚麼就成為甚麼,we are what we eat.

詩篇跟著解釋生命短暫的原因,說明為何從永恆之主而來的人,去得如此匆匆。

罪帶來死亡, vv 3, 5, 7, 8
「你使人歸於塵土……你叫他們如水沖去……我們因你的怒氣而消滅,因你的忿怒而驚惶是人惹動上主的怒氣而消滅,因他的忿怒而驚惶」(vv 3, 5, 7, 8)

是人惹動上主的怒氣而消滅,因為罪人失去永恆的生命:「你使人歸於塵土」(v 3), 「你叫他們如水沖去」(v 5) 歸回塵土是審判,大齋期開始的聖灰日的塗灰禮就說明這點。主禮把去年棕枝主日的棕枝,燒成灰燼,以十架記號塗在領灰者的額上或掌心說:「天父上帝,你用地上的塵土創造我們,求你施恩,使這些灰燼向我們揭示生命的有限,並提醒我們必須悔罪,因為只有仰賴你的恩典,我們才能領受在我們的救主耶穌基督裡頭的永生。」眾答:阿們。在塗灰時,主禮向領灰者額上劃十字並說:「你要記住,你本是塵土,仍要歸於塵土。當遠離罪,效忠基督。」

罪使生命顯得虛空, v 10
「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但其中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v 10)

人如水沖去,人生如睡一覺,不單說到人生的短促,也說到人生的虛幻。人世間種種繁華世界,像黃梁一夢,鏡花水月,並不真實;沖去的水留不住,沒有永恆的價值。這種沒有上主的空虛感,催迫才華橫溢的詩人、政治評論家多瑪斯.牟敦梅頓(Thomas Merton) 追求修道院獨處生活。他的自傳《七重山》(The Seven Storey Mountain) 自一九四八年出版以來即風行全球,譯成二十多種文字。《紐約時報》將之譽為二十世紀的《懺悔錄》。

在書的結語,牟敦說:「我喜愛獨處唯一的原因—在被造的東西中消失,向它們死去,不知道它們,因為它們提醒我離你多麼遠。它們提醒我:你和這些相距甚遠,雖然你在其中。你創造它們,它們因你而存在,它們把你遮蓋起來,讓我看不見你。我將獨自生活,離開它們。福哉獨處!」(That is the only reason why I desire solitude—to be lost to all created things, to die to them and to the knowledge of them, for they remind me of my distance from You. They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You: that You are far from them, even though You are in them. You have made them and Your presence sustains their being, and they hide You from me. And I would live alone, and out of them. O beata solitudo! ") (Thomas Merton, The Seven Storey Mountain. An Autobiography of Faith, 1998: 461) 。

上帝是我們的靠山,我們超越朽壞,超越勞苦愁煩,也超越罪帶來的苦難。

2. 植根永恆–跨越苦難 vv 13-15
「耶和華啊,我們要等到幾時呢?求你轉回,為你的僕人後悔,求你使我們早早飽得你的慈愛,好叫我們一生一世歡呼喜樂。求你照著你使我們受苦的日子和我們遭難的年歲,叫我們喜樂。」(vv 13-15)

第十三節:「求你回轉,為你的僕人後悔」不是上主後悔做錯了;思高譯本作:「上主,求你歸來,尚待何時?求你快來憐恤你的僕役!」英文新修訂本(New Revised Standard Version):Turn, O Lord! How long! Have compassion on your servants! 用了三個感嘆號,表達祈求上主憐憫之切。「我們經過的日子都在你震怒之下,我們渡盡的年歲好像一聲嘆息。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香港平均壽數女性八十六,男性八十,壽數之高在世界前列。我們常常用平均壽數,減去自在的年齡,推算自己還有多少日子,但其實明天如何我們實在不知道,我們想也想不到一位滿懷希望的內地二十歲尖子來香港作交短期換生,竟然因為成績的壓力,墮樓輕生?也有人正值壯年想也想不到突然身惟頑疾,這星期先後兩日收到消息,認識的兩位芳華正茂的中年信徒腫瘤復發和新發。

托爾斯泰(Leo Tolstoy)名著安娜。卡列寧(Anna Karenina) 開場白說得很對:「幸福的家庭都彼此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Happy families are all alike; every unhappy family is unhappy in its own way. ) 人生不單短暫,而且充滿各種不同的不幸。信靠耶穌不是免去各種不同的不幸,乃在遭難的日子,仍然有喜樂,仍然飽得上主的慈愛。上主沒有在人生航道中除去礁石,這些礁石叫我們的船隻破裂沉沒,上主的恩典像海水上漲,把船升高,迎礁而上,漫過礁石。

我們會面對至親離開的苦痛,但上主看聖民之死,極其寶貴;我們會流淚,但上主用袋裝。上帝的兒子耶穌已來到世界,不單解決罪 (fix sin) ,也關顧被罪壓傷的人(care about sinners)。上主在諸般患難中看顧我們,撫平我們的傷痛。

3. 植根永恆-跨越短暫 vv 16, 17

「願你的作為向你僕人顯現;願你的榮耀向他們子孫顯明。願主我們神的榮美歸於我們身上。願你堅立我們手所作的工;我們手所作的工,願你堅立。」(vv 15, 16)

人生如此短暫,想做的事又如此的多,怎麼辦?

最近網上熱傳一視頻,一位六十歲名叫方勵先生電影人和一班三十歲以下的年青人分享人生,講演題目:惜命不是養生,是用來折騰。講者說他身邊很少同齡人,因為他們都養生去了,他們喜歡打哥爾夫球。

一開始就說他是很成功的人,因為他很快樂,因為他道知人是甚麼;接著他給大家看美國亞利桑亞州的巴林杰隕石坑(Barringer Meteor Crater) 的圖片,直徑1.2公哩,深175米,約五萬年前由隕石撞擊地球而成,說明人的晚出,力量微小,生命短暫,要珍惜生命;我們要在最短的時間完成自己喜歡做的事,人生一定要好玩。在事業高峰期他辭掉了高薪厚職,自己創業,目的就想做自己喜歡做的工作。他想接觸不同的人,認為朋友很重要,和朋友相處給他很大的滿足感。他不斷開始不同的新工作,做金融投資,人才培訓,最後還拍電影,同時照顧四十多個項目,都很成功。做那麼多來折騰自己因為和時間競賽,睡眠時間不多,因為人生苦短,要活得多姿多彩。

這視頻非常勵志,激動人心。但講者做得到,不是每個人做得到。講者誠然天資優異,目標明確,努力不懈,加上上天眷顧,才有今天的成就。不過做了那麼多的工作,真的感到不枉此生嗎?當我們離開世界,這些工作會持續不衰嗎?我們的手作作的工,能否堅立不墮呢?

喬布斯(Steve Jobs)傳記作者 (Walter Isaacson) 與喬布斯作了超過四十次訪談,最後一次在他家中的後花園進行,訪問是在陽光普照的下午進行。訪問時喬布斯身體感到很不舒服,其間喬布斯把話題轉到宗教和死亡。華達。以撤遜問喬布斯是否相信「死後生命」(afterlife),是否相信有上帝時,他說:「五十五十。這是大奧秘,人永遠不知道,但我希望死不是生命的終結,我但願累積的智慧不會隨死亡歸於無有,可以永續。但他跟著說:但可能它真的像開關制,click一下,你就離開了;(停頓一秒後他笑說) 所以我們蘋果產品沒有開關制的。」

短暫人生所做的一切,詩人看來最重要是被永恆的上主所紀念,被他所肯定,而不是被人所紀念。「願你堅立我們手所作的工;我們手所作的工,願你堅立。」(v 17)我們手所作的,影嚮我們子孫的生命,而他們也影響他們子孫的生命,代代相傳,有持續的果效。「願你的作為向你僕人顯現,願你的榮耀向他們的子孫顯明。」(v 16)

詩人用僕人一詞,說明短暫的人生,也可參與上主永恆的計劃,成為他的器皿,被他使用,所做的工被他堅立。這些工作不在乎人看來是否豐功偉業,上主求於管家是忠心,今天福音經課太二十五21:「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許多的事派你管理。」不論我們的秉賦才幹多少,一千好,二千好,五千好,重要的是忠心做好管家的職任,用愛心做好小事情;動機純良,忠於所托,就是「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在他永恆國度裡有份。

幾年前我在一本雜誌讀到有關一位年長姊妹的見證,她結婚不久丈夫就因病去世,獨力養大一對兒女,用聖經真理建立他們的價值觀。到了大兒子生了孩兒,她又忙幫湊孫,也熱心協助教會探訪。後來婆婆患了重病,身體漸漸衰弱,很多人探望她因為愛她。婆婆很少叫人為自己身體祈禱,反而關心其它患病的人,她最後的遺言是甚麼呢?是叫孫兒寫下一些recipe烹飪配方,她關心離開之後兒媳孫兒能否吃到他們喜歡的菜譜。她認為食快餐是生存,但自己去買菜下廚弄菜是生活,吃得健康又省錢,在餐桌前上一家人又吃又談,她更用廚藝在家款待朋友。

遺言是recipe烹飪方,很有意思。她臨終前還掛心兒孫吃得好。她預備好見上主,為何那麼年輕丈夫就離開?為何自己到享晚年福時染上頑疾?為何是她?她沒有問上主,因她知道上主愛她,她祇關心其它人的需要。帶著滿足和感恩,她知這上主在那邊等她。上主給她的托付是獨力養大兩兒女,有正確的價值觀。她是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她沒能力同時照顧四十多個項目,也不覺得生命短暫,惜命就要折騰自己,在最短的時做是多的事。

心靈的覺醒:今天是教會年最後的第二個主日,還有一個主日,就結束教會年了,再經過為為期四主日的將臨期,就是聖誕。教會年的結束,和人生命的結束一樣,叫我們想起上帝的審判。教會年最後數星期的經課,都涉及審判的主題。將臨期也緊扣審判的主題,明白審判的嚴厲和真實,誘發我們對救贖的熱切盼望,因基督的來臨使我們免去上帝的審判。

教會年快將結束時,一連三個主日的福音書經課馬太福音二十五章,都有審判相關的主題:上主日主題是「儆醒」,要學聰明的童女,預備好有油的燈,迎接新郎來臨;下主日主題是「審判」,分辨綿羊和山羊;今天主題是「交賬」,要作個忠心有見識的管家,善用上主交付我們的秉賦。

植根永恆的盼望:但審判的基調不是驚懼惶恐,乃是歡欣喜悅。童女興奮等候新郎的出現和緊隨的婚宴;綿羊等待分辨的程序,之後可以進天國;忠心有見識的管家勝卷在握,不會患得患失,等候被主人稱讚嘉許。「主啊,你世世代代作我們的居所。」永恆的上帝是我們永遠的靠山,使我們以喜樂面世間種種橫逆。詩篇九十篇重點不在嗟嘆人生苦短,嘲諷人生虛空,乃宣告植根永恆,堅立人生。

機場鐵路的起始是香港站,跟著是九龍站、青衣站,赤立角機場,但機場不是我們的終站,我們還要登機,沖上雲霄,翱翔萬頃窮碧,飛向那永久的城邑,我們永遠的家鄉。阿們。歡迎赴會:

香港中文大學 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主日崇拜時間
Sunday Service Time
星期日上午十時三十分
10:30 a.m., Sunday
地址
Address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崇拜以粵語、普通話及英語即時傳譯進行。
The Sunday Service is conducted simultaneously in Cantonese, Putonghua and English with the help of interpretation.
歡迎任何人士參加 All are welcome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