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November 21, 2024

Vine Media

葡萄樹傳媒

美好(林豪恩先生)2014.6.29

語音(廣東話):
主題:美好
經文:創世記1章-2:4節
證道:林豪恩先生

一.引言

那些年,日本有一位響譽盛名的歌手,名叫五輪真弓;香港有一位出色填詞人,名叫鄭國江,他把五輪真弓的其中一首歌填上廣東話歌詞,名叫「為什麼」,其中第一段如下:
「為什麼生世間上 此間許多哀與傷
為什麼爭鬥不絕 歡欣不永享
問為何人存隔膜 顏面無真相
問那天可找得到 理想中的烏托幫」
世事紛擾,憂患不絕,還有甚麼可以用上「美好」去述說的呢?這些年,流行的描述是:「This city is dying, you know?」因此,有網友認為這是一個不適合生孩子的世界:「 我們的下一代會在甚麼環境下成長?色情,毒品,校園欺凌,數不完地充斥著,總之社會風氣敗壞……在這個世界幸運及好命的人一定是少數,不幸又不好命的人一定是大多數,就好像貧富越來越懸殊,所以百分之九十的下一代都是延續上一代的不幸……空氣有毒,水又有毒,食物又有毒。你說,生個兒子出來是否就是害了他?」

「美好」這個詞彙,似乎已經離開人們的嘴唇很遠,或者也漸漸從人們的腦海消失。更不幸的是,「美好」這個詞彙被使用時,例如某人的名句:「香港好、祖國好,祖國好、香港更好」不但沒有令人覺得美好,反而令人心情複雜。

縱使如此,美好並沒有消失。今天的舊約經課,上帝一連多次對著我們的世界讚賞說美好。在上帝的眼中,世界如何好,如何美呢?上帝的評價對我們有甚麼啟迪呢?

二.釋經和應用

A. 上帝看著是好的

1. 有光有暗是好的
1:1 起初,上帝創造天地。
1:2 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上帝的靈運行在水面上。
1:3 上帝說:「要有光」,就有了光。
1:4 上帝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開了。
1:5 上帝稱光為「晝」,稱暗為「夜」。

天地仍是一片漆黑,甚麼也看不見的時候,稱不上好。突破黑暗,需要有光。當光劃破黑暗,帶來光明,上帝認為這樣的狀態是好的。「上帝稱光為「晝」,稱暗為「夜」。有晚上,有早晨」(1:5)。有一套電影名為「黑夜話事人We Own the Night 」,他們以為,白日是警察管治,晚上是黑幫的世界。人們也有一種錯覺,以為白日是屬於正義的,晚上是屬於邪惡的。也有人以為白日是屬於上帝的,晚上是屬於魔鬼的。因此,有些人害怕夜晚。晚上是否黑暗無光呢?晚上是否屬於邪惡或者魔鬼的呢?第14-18節有這樣的補充:

1:14 上帝說:「天上要有光體,可以分晝夜,作記號,定節令、日子、年歲,
1:15 並要發光在天空,普照在地上。」事就這樣成了。
1:16 於是上帝造了兩個大光,大的管晝,小的管夜,又造眾星,
1:17 就把這些光擺列在天空,普照在地上,
1:18 管理晝夜,分別明暗。上帝看著是好的。

原來,夜晚沒有甚麼值得害怕,因為夜晚並不是完全黑暗。廣闊的夜空中躺著皎潔的明月,掛著閃閃的星星,安靜地,輕柔地照著大地。夜晚不是屬於邪惡的,也不是屬於魔鬼的,如白日一樣,夜晚是屬於上帝所創造的光體所管理的。白日陽光燦爛,夜晚月色皎潔,晝夜各有精彩,上帝認為這樣的循環是好的。詩人曾經有這樣的經驗和發現:

詩139:11 我若說:黑暗必定遮蔽我,我周圍的亮光必成為黑夜;
詩139:12 黑暗也不能遮蔽我,使你不見,黑夜卻如白晝發亮。黑暗和光明,在你看都是一樣。

原來,有日有夜,有光有暗,如此普通和平常的循環,已經是美好的。

2. 有地有海是好的

1:6 上帝說:「諸水之間要有空氣,將水分為上下。」
1:7 上帝就造出空氣,將空氣以下的水、空氣以上的水分開了。事就這樣成了。
1:8 上帝稱空氣為「天」。
1:9 上帝說:「天下面的水要聚集在一處,使乾地露出來。」事就這樣成了。
1:10 上帝稱乾地為「地」,稱聚集在一起的水為「海」。上帝看為好的。

當天地仍然是汪洋一片,空虛混沌,大地被水覆蓋的狀況下,稱不上好。上帝對空虛混沌的狀況作出規劃,創造空間把水上下分開;然後,上帝又把下面的水在平面上分開,陸地出現了。有天空,有海洋,有陸地的景致,上帝認為是好的。喜歡遠足的朋友很可能有這樣的體會,在藍天白雲之下,站在青翠的山崗上,眺望碧海青天,這才是真正的心曠神怡,而不是住在日出康城。

3. 地上有植物是好的
1:11 上帝說:「地要長出植物,就是含種子的五穀菜蔬,和會結果子、果子裏有種子的樹,在地上各從其類。」事就這樣成了。
1:12 於是地長出了植物:含種子的五穀菜蔬,各從其類;會結果子、果子裏有種子的樹,各從其類。上帝看為好的。

陸地出現了,地面上怎樣的狀態是美好的呢?原來,上帝認為大地上有植物,而且是會自我繁殖,結出果子的植物,是好的。為甚麼呢?因為有植物,動物才有生存的條件;因為有果子,人類的生命才得到延續。

4. 空中有飛鳥,水裏有生物是好的
1:20 上帝說:「水要滋生眾多有生命之物;要有鳥飛在地面以上,天空之中。」
1:21 上帝就創造了大魚和在水裏滋生的各樣活動的生物,各從其類,以及各樣有翅膀的鳥,各從其類。上帝看為好的。

大地有植物是美好的,那麼,天空和海洋怎樣的狀態是美好的呢?上帝認為天空有鳥飛翔,海洋有魚游動的狀況是好的。海中的大魚,有時被古人誤作海怪,甚至被視為邪惡,但其實都只是上帝的創造之一,沒有甚麼值得懼怕。

5. 地上有走獸是好的
1:24 上帝說:「地要生出有生命之物,各從其類,就是牲畜、爬行動物、地上的走獸,各從其類。」事就這樣成了。
1:25 於是上帝造了地上的走獸,各從其類;牲畜,各從其類;和地上一切的爬行動物,各從其類。上帝看為好的。

天空有飛鳥在飛翔,海洋有魚兒在滶游,陸地上似乎仍然很平靜。創造者的畫筆輕掃大地,大地變得生氣勃勃,熱鬧起來。畫面上有走獸在奔跑,有牲畜在行動,有昆蟲在爬行。看著這圖畫,上帝也不禁讚嘆美好。

6. 在其中有人類,就非常好
1:26 上帝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使他們管理海裏的魚、天空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以及地上爬的一切爬行動物。」
1:27 上帝就照著他的形像創造人,照著上帝的形像創造他們;他創造了他們,有男有女。
1:28 上帝賜福給他們,上帝對他們說:「要生養眾多,遍滿這地,治理它;要管理海裏的魚、天空的鳥和地上各樣活動的生物。」
1:29 上帝說:「看哪,我把全地一切含種子的五穀菜蔬和一切會結果子、果子裏有種子的樹,都賜給你們;這些都可作食物。
1:30 至於地上一切的走獸、天空一切的飛鳥,並一切在地上爬行的,有生命的動物,我把綠色植物賜給牠們作食物。」事就這樣成了。
1:31 上帝看一切所造的,看哪,都非常好。

有光有暗是好的,有海有地是好的,地上有植物是好的,天空有飛鳥是好的,海中有魚兒是好的,地上有動物是好的,怎樣可以令這幅圖畫更美好呢?上帝最後加上一筆,人類就出現在這些美好的狀況之中。在一切的創造之中加上人類,人類負責「管理海裏的魚、天空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以及地上爬的一切爬行動物」,這樣的狀態,上帝認為比之前更好,因此說:非常好!

B. 人類看為是好的
創造者認為美好的世界,何以和今天人們的體驗如此不同呢?在上帝的創造中,光不會對創造者說:這樣不好。地不會對創造者說:這樣不好。植物不會對創造者說:這樣不好。飛鳥、魚兒、動物都不會對創造者說:這樣不好(至於那條會和人說話的蛇,應該不算入動物的類別吧!)。只有人類會對創造者說:我認為你這樣判斷不好,如果我的判斷不比你更好,也應該和你一樣好。

3:1 耶和華上帝所造的,惟有蛇比田野一切的活物更狡猾。蛇對女人說:「上帝豈是真說不許你們吃園中所有樹上的果子嗎?」
3:2 女人對蛇說:「園中樹上的果子,我們可以吃,
3:3 惟有園當中那棵樹上的果子,上帝曾說:『你們不可吃,也不可摸,免得你們死。』」
3:4 蛇對女人說:「你們不一定死;
3:5 因為上帝知道,你們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們便如上帝能知道善惡。」
3:6 於是女人見那棵樹的果子好作食物,也悅人的眼目,且是可喜愛的,能使人有智慧,就摘下果子來吃了,又給她丈夫,她丈夫也吃了。

第一章上帝看著是「好」這個「好」字,在第三章這個段落兩次了出現,其一次是「你們便如上帝能知道善惡」的「善」字,其二次是「於是女人見那棵樹的果子好作食物」的「好」字。蛇建議人挑戰創造者,要自己和祂一樣判斷甚麼是好,甚麼是不好。於是,人把自己當成上帝。在第一章經常出現的句子是:「上帝看著某某是好的」,現在變成:「女人見那棵樹的果子好作食物」。人們要自己決定何為好,並且努力去改變天地,使之體現人們認為的美好。

C. 是好的和還不好的

1. 創造者認為有日有夜是好的,人們卻認為「黑夜如白晝發亮」更好,於是,有些人飽嚐光污染的惡果。香港璀璨的夜景一向為港人所自豪,但在漂亮的裝飾背後,我們要付出代價──光污染除了使星星被遮掩,更對生態、環境和市民的健康造成影響。有鬧市業主被閃動招牌害得「神經衰弱」;有居民亦慘受室外強光之擾,沒有一覺好睡。

2. 創造者認為有海洋有陸地是好的,不過,有些人認為把海洋變成陸地更好。吊詭的是,當某些人努力移山填海,增加陸地的時候,另外一些人卻連自己站腳之地也保不住。有否記得,有本地動話電影中一隻小豬仔說:「我明天飛啦!」「馬爾代夫–藍天白雲水清沙幼椰林樹影…… 」不過,一個殘酷的事實是,由於全球暖化,馬爾代夫即將消失。如果聯合國計算準確的話,最快一個世紀這些島嶼將被海水逐一吞噬。

3. 創造者認為大地被植物覆蓋是好的,不過,有些人卻認為砍伐樹本更好。聯合國專家估計,全球每分鐘就有60英畝熱帶雨林被砍伐。這意味著每年有5萬平方英里(相當於大半個英國)的熱帶雨林消失。大地被人類「增值」之後,土地出產增加,不過,所生產出來的,卻又未必是人們想要的。據官方報告顯示,中國有近五分之一的耕地受到污染。2013年4月,幾批來自主要大米出產省份湖南的大米中被發現含有大量鎘。這一發現引發了外界對耕地的擔憂,並一度使得湖南大米價格下跌達14%。(cn.wsj.com/big5/20140417/bch173038.asp)

4. 人類按其認為好的方式去改造大地,大地漸漸變成抬頭望不到飛鳥,俯首看不到魚兒,地上失去走獸的蹤影。據聯合國有關報告顯示,自工業革命開始,全球已進入最大規模的物種滅絕時代。目前,全世界每天都有上百個物種消失。人類在這場危機裡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因其自身的活動,例如大批的森林、草原、河流消失了,而把其他物種的自然滅絕速度提高了100至1000倍,而當地球生態系統被損害到一定程度時,必將導致人類賴以生存的體系崩潰。 (http://hk.crntt.com/doc/1005/7/0/7/100570759.html)

5. 人類也不覺得自己很好
諷刺的是,人類能夠按自己認為好的方式去改造世界的時候,人類自己也未必互相認為好。反而,人們在多數情況下,都評價對方不好,例如這個民族認為那個民族不好,這個人認為那個人不好。John Gottman是一位研究溝通的學者,尤其集中於夫婦的溝通。他發現四樣破壞婚姻的溝通方式,稱之為「未日四騎士」,因為他發現,若夫婦相處上大量出現這四種行為,他們的婚姻離未日不遠。這四位騎士的相同地方都是指責對方不好。

第一,批評:批評有別於投訴,投訴是對個別處境和為的不滿,批評是對一個人的性格廣泛的抱怨。「你又出錯了,你有甚麼事情做得令我稱心的呢?」說這類話對關係的破壞性頗高,被批評的一方會感到被人身攻擊。

第二,蔑視:當一些負面情緒未能化解,我們會對另一方的負面想法和評價增加,甚至升級到要羞辱和輕視對方。例如:「這種事你都做得出,你好有家教啊!」這種輕視和羞辱對方的話,自然會引動第三位騎士出現。

反擊和自衛:受襲的一方,感到受傷之餘,會將內心的憤怒化為自衛和還擊。例如:「你不比我好得多呢!你看你這副怪相,哪有人會喜歡。」

當一個人認為另一個人不好的時候,這個人本身會很不快樂,同時也會製造痛苦給另一個人。父母認為「生一塊叉燒」好過自己的子女,太太埋怨自己嫁錯郎,丈夫後悔自己娶錯妻……如是者,大家一齊陷入痛苦的深淵。

四.總結
今天的經課以詩篇第八篇回應創世記第一章:

8:1 耶和華我們的主阿、
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
你將你的榮耀彰顯於天。
8:2 你因敵人的緣故、
從嬰孩和喫奶的口中、建立了能力、
使仇敵和報仇的、閉口無言。
8:3 我觀看你指頭所造的天、
並你所陳設的月亮星宿、
8:4 便說、人算甚麼、你竟顧念他.
世人算甚麼、你竟眷顧他。
8:5 你叫他比天使微小一點、
並賜他榮耀尊貴為冠冕。
8:6-8 你派他管理你手所造的、使萬物、
就是一切的牛羊、田野的獸、
空中的鳥、
海裡的魚、
凡經行海道的、
都服在他的腳下。
8:9 耶和華我們的主阿、
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

如果詩人果真是大衛,他一定深明世途險惡,也處身於世事紛亂之中。他必定發現,圍繞著他的人,敵我難分,就算是自己的兒子,也是謀朝篡位之輩。其實,在夜深人靜之時,仰望長空,撫心自問,大衛也會看見自己比他們好不了多少。詩篇第八篇是讚美創造主的詩,不過,同時也是一首自我反省的詩。如果詩人的眼目仍然被明爭暗鬥所控制,他便不會有機會「觀看你指頭所造的天、並你所陳設的月亮星宿」;如果沒有機會仰望星空,他便不會有「人算甚麼、你竟顧念他.世人算甚麼、你竟眷顧他」的自省和感悟。諸葛亮在前出師表說:「臣本布衣,躬耕南陽,苟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當人類自覺「人算甚麼,世人算甚麼」的時候,竟然發現創造主仍然委以重任「派他管理你手所造的、使萬物、就是一切的牛羊、田野的獸、空中的鳥、海裡的魚、凡經行海道的、都服在他的腳下。」詩篇第八篇作為回應,呼籲人們,體認自己在天地宇宙之間其實是微不足道的,也難以為宇宙萬物設立好的標準,人們應該知恥近乎勇,學習發掘創造的美好,欣賞創造的美好,致力讓創造的美好得以被體現。 歡迎赴會:

香港中文大學 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主日崇拜時間
Sunday Service Time
星期日上午十時三十分
10:30 a.m., Sunday
地址
Address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崇拜以粵語、普通話及英語即時傳譯進行。
The Sunday Service is conducted simultaneously in Cantonese, Putonghua and English with the help of interpretation.
歡迎任何人士參加 All are welcom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