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November 5, 2024

Vine Media

葡萄樹傳媒

等待,不是靜看流…(鄧瑞強博士)2014.11.30

語音(廣東話):
主題:等待,不是靜看流水落花
經文:馬太福音25:1-13
證道:鄧瑞強博士

各位弟兄姊妹,早安。

「等待」抑或「不再等待」,是生命裡的一個重大問題。

有人問我:「我應該不應該和這人拍拖呢?這人不太理想,但我又渴望拍拖。我是否應該多等一會,看看有否更合適的人出現呢?」等待抑或不再等待,一個牽涉幸福的重大問題!

有一次我困在一部升降機裡,那升降機的門半開半掩,但開的程度未夠一人通過。腦海裡閃出兩幅畫面。一幅畫面是:那部升降機忽然下墜。另一畫面是:我拉開那道門,正走過的時候,那部升降機又忽然開動了。我應該什麼也不做,等人救援,抑或想辦法走出去呢?等待抑或不再等待,一個牽涉生存的重大問題!

二十世紀中葉,有一齣話劇叫《等待果陀》(Samuel Beckett, Waiting for Godot,1953年首演),以「等待抑或不再等待」去呈示人生的存在光景。劇中有兩個主角。兩個主角看來都不知應該做什麼?也不知自己在做什麼?甲(Estragon)說:「我們現在幹什麼呢?」乙(Vladimir)答:「我不知道。」甲說:「我們走吧!」乙說:「我們不能走。」甲問:「為什麼不能走?」乙答:「我們等待果陀。」甲有點絕望,然後說:「呀!」

這兩個人在等待一個名叫「果陀」的人。「果陀」是誰,他們不太知道。「果陀」幾時來,他們也不知道。他們等呀等呀,不知等到何時,也不知應做什麼。「果陀」差了一個男孩告訴他們,他今晚不會來,但明天會來。但明天又如何呢?明天「果陀」也沒有來。於是,那段對話又重覆了。甲說:「我們走吧!」乙說:「我們不能走。」甲問:「為什麼不能走?」乙答:「我們等待果陀。」

這是生命的寫照。

我們在等待,等待什麼?等待某些事情的來臨,等待某些理想的實現,等待某個偉大的時刻。這可能是一個漫長的等待,等待的過程可能是單調的。但等呀等呀,「果陀」還沒有來,理想還未實現,偉大的時刻仍未來臨。有人說:「我們走吧!」另一人說:「我們不能走。」「為什麼不能走?」「我們等待果陀。」

然後,這個「等待」抑或「不再等待」的循環又再開始。這個「等待」抑或「不再等待」的疑問又重覆出現。

有人說:「人一出生,便是等待死亡。」

有人等得不耐煩,選擇了斷生命。

這個主題也出現在《等待果陀》這齣話劇裡。那兩位主角實在等得太無聊了。甲(Estragon)說:「我們上吊吧!」乙(Vladimir)說:「多等一會,看看他會說什麼?」甲說:「誰?」乙說:「果陀。」

我們會絕望,是因為我們曾經有希望。從不希望的人,無所謂絕望。但當絕望出現的時候,保持「希望」卻是唯一解藥。

問題是:當等待、等待、再等待,仍等不到「果陀」時,仍要等待嗎?

「果陀」真的會來嗎?

「等待」抑或「不再等待」,是生命裡的一個重大問題。

關於「等待」這個神學主題,主耶穌講了一個故事。這就是我們今天的福音書經課:馬太福音25:1-13。這也是我今天的講道經文。

馬太福音25:1-13:
25:1 「那時,天國好比十個童女拿著燈出去迎接新郎。
25:2 其中有五個是愚拙的,五個是聰明的。
25:3 愚拙的拿著燈,卻不預備油;
25:4 聰明的拿著燈,又預備油在器皿裏。
25:5 新郎遲延的時候,她們都打盹,睡著了。
25:6 半夜有人喊著說:『新郎來了,你們出來迎接他!』
25:7 那些童女就都起來收拾燈。
25:8 愚拙的對聰明的說:『請分點油給我們,因為我們的燈要滅了。』
25:9 聰明的回答說:『恐怕不夠你我用的;不如你們自己到賣油的那裏去買吧。』
25:10 她們去買的時候,新郎到了。那預備好了的,同他進去坐席,門就關了。
25:11 其餘的童女隨後也來了,說:『主啊,主啊,給我們開門!』
25:12 他卻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我不認識你們。』
25:13 所以,你們要警醒;因為那日子,那時辰,你們不知道。」

主耶穌這個故事,處理「等待」這個主題,不是處理人與人相處的問題,故此,請不要去想:「為何那些聰明的童女不早點提醒那些愚拙的童女多預備油?」「那些聰明的童女為何這般自私,不願意分享?」「那個新郎為何這麼絕情,不開門給那些愚拙的童女?」我們放下這些問題。

這個故事設定一個問題:「在一個必需等待的人生裡,你是如何等待的?」一個明白天國是什麼的人,他會正確地等待。一個正確地等待的人,他活在天國裡。

在主耶穌的故事裡,「聰明的童女」與「愚拙的童女」都是在等待,等待那位新郎,等待一場生命的筵席,等待「果陀」。這場等待很漫長,不知等到何時。黑夜來臨了,她們「都打盹,睡著了」。這場等待可能很無聊、令人很疲累。她們的感覺是一樣的,反應是一樣的。人累了,便睡覺;餓了,便吃飯。無論聰明與愚拙,這都是一樣的。

「聰明」與「愚拙」的分別,在哪裡呢?

經文說:「愚拙的拿著燈,卻不預備油」(25: 3)

為什麼她們不預備油呢?

最簡單的解釋是:她們以為這只是一場短暫的等待。

將一件需要長久等待的事情看成只需要片刻等待,是「愚拙」的。

減肥,需要漫長的運動操練,但我們不能等待,只想快速減肥,吃藥也不夠快,便去做手術「抽脂」,有人因此喪命。這是「愚拙」的,也是危險的。

有些宗教教派,不能忍受天國太遲來臨。他們會用極端手法,即時實現他們的「天國」。像近日的「伊斯蘭國」,便用極端手法,建立他們心中的天國。任何他們看為是「反天國」的東西,都被消滅。這是「愚拙」的,也是危險的。

不能等待的人,容易採取暴力。從效果來說,暴力是最快達到目的的手段。若一個極權的國家對著人民說,若你們不信奉「XX主義」,便被處死,則這國家的人民很快便會表明信奉「XX主義」,當然,我們不會知道這是出於真心抑或假意。若一個人不能等待慢慢工作,慢慢儲錢,他用暴力去搶,則表面上他很快達到賺錢的目的。若一個父親沒有耐性去教導他的孩子,他一巴掌打過去,他的孩子便即時聽話了。不能等待的人,容易採取暴力。

在主耶穌的故事裡,那些愚拙人之所以愚拙,不是她們不等待,而是她們以為這等待只是片刻的等待。她們以為只需等待片刻,她們要得到的東西便會得到了。以為可以即時得到要得到的東西,不用等待,不願意等待,不值得去等待,這些想法是「愚拙」的,也是危險的。因為只有使用暴力,才能達到這種即時效果。

我們活在一個高速的時代,一切效果都是即時的。我們有即食麵,有即沖咖啡,有高速的上網手機,可即時接通世界。我們的耐性越來越低了。上網的速度慢了一點,我們已不能忍受了。若上網的速度只慢了一點點,我們都不能忍受,我們怎能忍受反應慢半拍的人?我們越來越喜歡反應快的人,越來越不喜歡停下來思考的人。動作片越來越受歡迎,要思考的東西越來越受冷落。與其講道理,不如「曬馬」。與其漫長地等待社會改變,不如即時攤牌。簡而言之,我們越來越不能等待,不能忍受等待。這是「愚拙」的,也是危險的。

主耶穌故事裡,那些聰明的童女,她們預備了足夠的油。她們明白,人生需要等待,事情的改變需要等待,她們更明白這等待可能需要漫長的時間。

我想講一個關於「等待」的故事。

在基督教貴格會(Quakers)的歷史裡,有一個很重要的人物,他的名字叫John Woolman(武爾曼),生平年代是1720-1772,他生活於新澤西的殖民地,當時美國仍未立國。他是裁縫,在貴格會的農民和商人中間生活。在那個年代,奴隸為主人帶來很多財富。但武爾曼得到神的啟示,認為奴隸制度是不合乎神的心意的。

長達20年,他努力向貴格會的會友,宣揚解放奴隸的信息。他去到偏遠的牧場,分享他得到的啟示。他寧願禁食,都不吃由奴隸預備或奉上的食物。如果他無意中得到奴隸的幫助,他堅持付錢給那奴隸。

很容易想到,不是人人都歡迎武爾曼的信息。但武爾曼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從一個會議到另一個會議,宣講他得到的啟示。他的宣講,造成了會友間的張力,當時的現實是貴格會的會友很多是有奴隸的,但另一方面會友們的心中是有上帝的。現實與理想,利益和上帝,人對真理的順服和反抗,在會友間形成了莫大的張力。貴格會的人是不會採取投票形式去解決問題的,他們認為投票縱使能很快有答案,但這只會令落敗的人收聲,並不能帶來社群裡的真正和平。當然,他們是和平主義者,不會因為某些人有某些看法,暴力地將之逐出教會。長達20年,他們活在這張力裡,他們沒有取消這張力,也沒有以即時有效的方式解決這張力。20年後,他們慢慢地達到共識,就是要取消奴隸制度。20年後,現實與理想的張力,將人心綻開,使人投向正義和真理。這時刻,他們各人是心甘情願地取消奴隸制度的。

要達到這個共識,20年是否太長?

或許,是很長,但貴格會的群體是美國最早解放奴隸的宗教群體。他們解放奴隸的行動,比起美國那場與解放奴隸有關的內戰早了差不多80年。而80年後的那場戰爭,解決這問題的方式是急促而暴力的,製造了多少傷亡,帶來了多少怨恨和遺憾。

(註:上述武爾曼的故事,參閱帕爾默(Parker Palmer):《隱藏的整全》(香港:基道),頁199-201。)

武爾曼的故事,是容讓生命在脆弱的雞蛋裡有足夠時間慢慢孵化。這是需要等待的,這是需要漫長的等待的。太急促的動作,或過早的破開蛋殼,生命便完結了。

愚拙的童女,沒有想過要長期的等待,她們過早破開蛋殼,生命因得不到足夠的孕育時間而結束了。聰明的童女,她們明白等待,是需要時間的。

我們的社會此時此刻在極大的張力中,張力的雙方都在「等待」抑或「不再等待」的抉擇中。當一些需要長期等待的東西被看成是不用等待而當下可得時,可能是危險的、愚拙的。

很多人明白生命在雞蛋中孕育孵化是需要時間的,他們願意等待。但是等呀等呀,等了很久,生命仍未出現,「果陀」還未來,「理想的訴求」還未實現,他們在漫長的等待中灰心了,失落了。我們願意等,但真的等到什麼嗎?

主耶穌的故事,最後一個重點是:請不要灰心,新郎是會來的。

主耶穌說:「所以,你們要警醒;因為那日子,那時辰,你們不知道。」(25:13)

各位,請不要灰心,天國是會實現的。縱使長路漫漫,天國是會降臨的。

各位,在這個看似沒有上帝的世界,請保持對上帝的盼望。在盼望的漫長歲月裡,請堅持實踐上帝要求的正義和仁愛。天國的奧秘,就在這生活中。

我引用關於德蘭修女的一本書中的一段話作結束:

「人們不講道理、思想謬誤、自我中心,不管怎樣,總是愛他們;
如果你做善事,人們說你自私自利、別有用心,不管怎樣,總是要做善事;
誠實與坦率使你易受攻擊,不管怎樣,總是要誠實與坦率;
你耗費數年所建設的可能毀於一旦,不管怎樣,總是要建設;
人們確實需要幫助,然而如果你幫助他們,卻可能遭到攻擊,不管怎樣,總是要幫助。」
(引用自Lucinda Vardey:《一條簡單的道路》(新店:立緒文化),頁166-167。)

但願:榮耀歸於聖父、聖子、聖靈。阿們。歡迎赴會:

香港中文大學 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主日崇拜時間
Sunday Service Time
星期日上午十時三十分
10:30 a.m., Sunday
地址
Address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崇拜以粵語、普通話及英語即時傳譯進行。
The Sunday Service is conducted simultaneously in Cantonese, Putonghua and English with the help of interpretation.
歡迎任何人士參加 All are welcome

91